Pixel 3 的前置廣角鏡頭提出通過廣角鏡頭實現更方便的多人自拍, 以及更好的基於裁切的防抖和自動摳像.

而後置鏡頭的廣角對比主鏡頭(通常為 28mm)的全景功能來說:

  1. 細節更少, 全景能夠採集到更多細節
  2. 有明顯畸變
  3. 佔據機身空間

所以如何評價手機廠商在配置長焦鏡頭配置廣角鏡頭這一趨勢?


針對題主的疑問,我個人的拍攝體驗裏,後置鏡頭的廣角需求一點也不會是偽需求,正相反,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很常見的場景。

一、使用後置廣角擴展你的視野

鏡頭與視野的關係 圖片引用自:https://expertphotography.com/understanding-different-types-of-lenses/

圖片中所說的焦距和視角是針對35mm全畫幅感測器下的效果,你經常可以看到的一個關於手機鏡頭的說法是等效焦距,這裡等效的意思就是可類比,可參考35mm全畫幅的焦距。那廣角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視野問題。一個實際的例子,榮耀Magic 2 有三個攝像頭,距離杯子大概20cm,廣角端鏡頭與長焦端鏡頭的視野差別。

距離杯子大概20cm

再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我之前在芳草地對面上班,經常拍這個建築物,部分拍攝圖片可以在另外一個回答中看到大概拍攝出來的視野範圍。

如何評價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

www.zhihu.com圖標

回答中使用拍攝設備也是手機,等效焦距28mm,由於拍攝地點與拍攝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視野侷限非常大。這裡使用了很多不同的拍攝技巧和設備(包括但不限於小全景,自製支架,自製搖臂,人肉搖桿,外置魚眼,外置廣角鏡頭,剪裁,拼接),從而達到了等效廣角的效果 ,實際等效28的真實視野是這樣的。

這時候,如果自帶一個等效17的廣角鏡頭是不是就超級舒爽了!

二、使用廣角鏡頭更好的記錄和傳達

喜歡攝影的朋友一定知道有一種鏡頭叫做掃街鏡頭,就是平時喜歡攝影的朋友們走街串巷的時候,看到有感觸的場景,人物,隨手記錄下來的鏡頭。在便攜和視角的權衡中,有些人喜歡50mm的頭,有些人喜歡35mm以內的廣角,50mm的鏡頭可視角度大概是46度,35mm的可視角度是63度,14mm的可視角度在114度。

圖片引用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38243

但除了視角更接近人眼的視角之外,還有一個討論角度是偏向比較人文的討論角度。

為什麼 35mm 焦距的鏡頭叫做人文鏡頭??

www.zhihu.com圖標關於28毫米纔是人文鏡頭的探討?

forum.xitek.com

為什麼35mm內會有紀實鏡頭的細分類呢?我比較傾向於第二個鏈接中的觀點。廣角鏡頭除了視野的優勢之外,還可以用更近的距離拍攝出照片的主體;而在相同的距離裏,則可以更好的表達相片主體與周圍環境的關係。這件事可以讓攝影師這個原本是第三方記錄者的角色,變為畫面的一部分。觀看照片的人也可以更容易從第一視角得到更直觀的感受。

回到最開始用榮耀 Magic 2 拍攝的同一角度,同一主體的照片畫面中。等效54mm的鏡頭,只能看到一個杯子,而等效17的廣角鏡頭,則可以直接的把我所在的環境,周圍的裝飾,節日的氛圍全部傳達出來。


三、畸變與可修復性

題主提到了一點,是關於廣角全景的畸變的問題。我不太清楚題主主要是要問全景的畸變還是廣角的畸變。相機自帶後置廣角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修復(固定畸變),可以參考這個鏈接,在 Photoshop 中校正圖像扭曲和雜色。如果是使用榮耀 Magic2 的廣角出片修復畸變的話,可以考慮在PS中選擇Nikon Corporation 的 Sigma 8~16mm F4.5~5.6 DC HSM的畸變修復配置,親測有效。

但是全景功能,是通過演算法拼接了很多的圖片,實時做了形變的,是一次性,不可逆的操作,修復這件事無從談起。現在手機上的廠商自帶的全景功能,一般不提供原始數據。也有一些第三方的全景功能,是允許非實時操作的。由用戶提供n張原始圖片,再進行演算法拼接操作,如果拼接效果不好,用戶還可以補充更多圖片進行全景修復。

全景和畸變都算是藝術表達手法,通過畫面的特有畸變,畫面拉伸,用來突出主題,表達拍攝者當時的視覺重點和感受,在熟悉鏡頭特性之後,進行一些趣味的拍照,和特定目標的拍照也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當然全景經常會 不經意間手動滑稽)

四、關於後置鏡頭焦距的趨勢

主鏡頭焦距肯定是向著越來越廣角趨勢的發展的。這個趨勢個人認為是社會上的拍照風格流行程度影響了產品的決策。隨著戶外攜帶型相機的興起,廣角拍攝,以其高效的內容捕捉,以及作品呈現的強烈沉浸感在社交網路中更容易引起傳播,所以類似風格也在手機上開始出現。主流手機主鏡頭的標配焦距也從等效35mm開始,向28mm進軍。以榮耀 Magic 2 為代表,配備等效17MM鏡頭的超廣角手機,相信可以讓手機記錄生活這件事更加傳神,作品有更強的沉浸感。

關於廣角,最後舉一個栗子 吧:

還記得曾經超流行的#followmeto麼?

超級美麗的背後,是攝影師的心酸

以及好友的猙獰

關於鏡頭的選擇,其實這個超流行 #followmeto 的發起者 Murad Osmann 自己也有提到由於拍攝距離很近,需要用廣角來更好的表達畫面,但他的第一幅 #followmeto 的作品確是使用手機完成的。大概的姿勢應該和上面類似吧...

參考鏈接: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04468/answer/15913084
  • 為什麼 35mm 焦距的鏡頭叫做人文鏡頭?
  • 【關於28毫米纔是人文鏡頭的探討】 好人偉哥 - Sigma論壇
  •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38243
  • Which Camera Lens Do I Need? |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Types of Lenses
  • My favourite cameras | Followmeto.Travel


智能手機的拍照在今天看來已經十分出色,曝光或者色彩方面已經絲毫不遜色於傳統相機,但唯獨是攝影焦段無法和相機相比。由於體積原因,智能手機不太可能搭載相機鏡頭式的變焦結構,所以只能採用多攝方案、同時內置多枚不同焦段鏡頭來實現光學變焦。

智能手機拍照的自由度正在不斷提升。在美麗的景色面前,我們可以用廣角鏡頭記錄這一切;在有拍人像或者望遠需求的時候,可以切換到長焦鏡頭進行拍攝。

標準廣角鏡頭+超廣角鏡頭+長焦鏡頭

標準廣角鏡頭+景深鏡頭+超廣角鏡頭

類似這樣的組合,並不是偽需求。


並不覺得,增加超廣角鏡頭首先是取景更靈活,第二超廣角帶來的透視變化本來也是很有意思的。全景功能增加的是視角,鏡頭透視沒有變,或者說,圖片的透視就是亂的。

而且:

相比通常鏡頭全景功能有明顯畸變???

這個……全景拼接纔是畸變突破天際啊,而且後期矯正特別麻煩。

另外細節不如全景功能這一點……

全景功能記錄的細節肯定多一點,但是會有「錯的細節」。


我認為增加一個超廣角鏡頭還是必要的。

超廣角都有畸變,我們一方面可以利用這個特徵拍攝大長腿、倒影、孔洞等

另一方面拍攝建築時候,把地平線放在畫面中央,拍以後,把照片裁成6:17高寬比就行呀!

利用iPhone X外置廣角擴展鏡頭拍攝


1.早就說過,從大眾角度講,攝影是手機若干功能需求中,最有分量的一塊——最有分量不是50%+,只是大於其他部分。

我相信又會有一堆功能黨性能黨出來反駁我,隨意,走進市井,走進中低層,走進中老年人羣去看看吧。

2.只要是拍照,就有多焦段需求,多焦段是剛需。不排除未來發展會出現過猶不及的現象(加入嚴重影響體積但使用場景極少的特殊鏡頭),但目前看,廣角、長焦、微距的加入都是合理範疇內的改善。

4.我相信一定有一部分廣角和微距鏡頭(尤其是微距)使用頻次極低,但這不足以稱為偽需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