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首先,我並沒有走出來,但是我也沒想過那麼輕易去死。沒錯,不是不死,是別輕易去死。

我努力試過了市面上存在的交友軟體,我覺得大部分的抑鬱源自於孤獨,但是誰會對一個網上的陌生人那麼多的耐心呢。

我會努力輕鬆幽默的打開話題,但往往聊幾句之後就會忍不住感覺情緒低落。無所適從。

我試過天天喝酒,但是講真,除了第二天起牀的頭痛,和不敢喝太多怕回不去的小心翼翼,沒有開心的感覺。

所以我訂了年後的車票,辭了現在的工作,我並沒有打算去死,只是覺得中國好多地方我還沒去過,我還沒看過。

也許能找到一個地方,讓我看春暖花開,或者遇到一個對的人,陪我四季如春,再或者找到一個適合躺下的牀,走不動了就好好休息。

總之,每個人都會有低谷,我沒辦法感同身受,甚至我還沒處理好自己的心情。只是別那麼輕易地放棄生命,哪怕真的堅持不住,也拋開一切勇敢一次,嘗試自己想做的。

祝你開心,陌生人。


千萬不要一個人呆著,我就是這樣的。先努力去找你,變成這樣的原因。找到問題出現在哪後去想辦法解決。一個人越想越想不通,越想越崩潰,跟我閨蜜講的時候,就感覺好像並不是什麼值得我崩潰流淚的大問題了。

我有一個學期晚上偶爾崩潰,沒有跟任何人說,白天還是像正常一樣,可身邊的同學朋友都說我這個學期獃獃的,聊天聊到一半老是愛發獃走神,我閨蜜和我一起喫飯感覺很壓抑,像沒有靈魂一樣。然後放了寒假,我晚上崩潰流淚的次數增多了,越發不可控制,每次發作都十分痛苦,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可結束後還是像平常一樣,該笑笑,該鬧鬧,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抑鬱症,可能是有那麼一點點吧。

當時我就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我去網上查了很多很多,我覺得可能只是我的性格比較抑抑鬱鬱,我不希望我得抑鬱症,那段時間我對抑鬱症這個名詞很敏感。因為這種情緒對我影響太大了,最後我還是去查了抑鬱症的癥狀,除了自殘之類的,幾乎條條符合,我流著淚看,看完平復好心情,又流淚,又平復心情,又流淚,反反覆復,那一次是崩潰時間最長的一次。那一次我對自己說,這是最後一次(現在回過頭想想還真是最後一次)。我把抑鬱症表現出來的那些癥狀銘記於心,跟上面反著做,時間長了就慢慢好起來了。開學後(當時還在慢慢改變,但我假裝自己好了,慢慢的就真的好了)我跟閨蜜說了這件事,她就說她也覺得有一點,說,上個學期和我喫飯很壓抑,平常和我的時候我也總是獃獃的像沒有靈魂一樣。但現在我好了,很開心,那一次真的是最後一次。

沒有過不去的坎,加油,願快樂常伴你左右?


準備下樓買喫的,看到這個問題,還是要答了再走。

能問出來這個問題,你心裡一定挺難受的吧。

我當時恨不得找遍全網找到一個方法能走出來,但是想想,真要是那麼簡單找到的話,會有這麼多人被抑鬱困擾麼。

(為什麼不喫藥:喫過兩年,副作用扛不住了,肝腎體能都受損。)

現在的我沒有走出來,但是在努力找一種和黑狗(抑鬱)和平相處的方法。

說一下我在抑鬱時候的做法方法。

第一、讓自己行為和情緒暫時穩定下來。

第二、把自己情緒梳理清楚,找到自洽方式。(重要)

第三、維持穩定的行為和情緒。

拆解如下:

第一、讓自己行為和情緒暫時穩定下來。

抑鬱發作的時候,我睡不著,起不來,無法交流,無法思想。偶爾想哭,時長想跳樓,經常想自殘。

這個時候首先讓自己行為穩定下來,別去做過激的事情。

我的方法可能比較low,就看抖音,看微博視頻,就看那種很短、不需要思考、又有極其爆炸效果的東西。超過30秒我都看不下去。

看的時候也沒什麼歡樂,但是至少我能穩定,目光能被短視頻吸引。不起牀不喫東西,但是我也不會總要蠢蠢欲動拿刀片。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自己不用動腦子,但是行為可以被吸引。

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殭屍,或者一個呆瓜,把自己目光和注意力吸引住,ok,至少穩定下來了。

你想想哄小孩,是不是拿一個特別能吸引視線的東西。

對,就是自己哄自己。給不正常的自己打一針鎮定劑。

人安靜了,注意力被轉移走了,就可以稍微清醒一點。

我之前實在控制不住的時候,曾經半夜刷短視頻到凌晨三點,終於覺得,哦,我穩定了一點,可以下牀去解決一下生理需求了。

所以這是第一步,先讓自己穩定。

不穩定是無法思考的。

第二、把自己情緒梳理清楚,找到自洽點。(重要)

人穩定了,這只是暫緩之際。明天我可能繼續這個鬼樣子,就跟麻醉劑一樣,治標不治本。

趁著自己穩定了,有思考能力了,來做最重要的:梳理自己,做到自洽。

這是我自己很長一段時間自己悟出來的。

我討厭虛偽,可是很長一段時間我信奉社會殘忍鐵律:你必須壓抑自己,體面的做一個外人眼裡很優秀的人,不能做一個被抑鬱打到一事無成的人。

但我做這些的時候,總免不了要虛偽。討厭虛偽又必須虛偽,自相矛盾。

矛盾久了,會讓我情緒負擔更重,抑鬱更嚴重。抑鬱越嚴重,我越想要裝作正常裝一個體麪人。

無解的死循環。

想像一個場景,我面對客戶,談吐自若、自信滿滿,精英白領,在線簽單。

下班回家之後,和朋友吐槽:今天那傻x客戶,問的都什麼問題啊,差點給我問懵了,還好我反應快,給圓過去了。

很常見的吧,面對領導可以小拍馬屁,面對同事表面微笑。

以前這是我引以為豪的,我可以應對不同場合做出臨場反應,但是時間久了我發現這對我慢慢

積累了壓力。

就像每天飯裏放一點砒霜,我毫無知覺,時間久了發病還不知道問題在哪。

首先我自己和自己是矛盾的,我承認需要多個面孔,但是這對我是壓力,即使我承認這是社會所必須的,這還是我的壓力。

我以為我已經達到了自洽,我接受了就是自洽,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只是知道,但這並不是我所喜歡的。

我理解的自洽是,不會產生危害,而這種所謂「自洽」,只是我對於社會規則迫不得已的認可,該有的壓力一點沒少。

我喫了芒果會過敏,可我不喫就餓死了,所以我告訴自己沒辦法我必須喫,所以我喫了,那就不會過敏了嗎?

過敏依然在,壓力依然在。

而這些壓力在我正常狀態下,不會對我造成太多困擾,但是一旦抑鬱發作了,我的承受能力、抗壓能力、思維都很差的時候,這些需要我耗費自身精力去維持的事情,就變得極其嚴重。

我有100分精力,保持多面孔迎合社會需要20分精力,我還有80分精力,運轉無障礙。

抑鬱一來,一下子拿走了我70分精力,這時候再需要20分維持,我只有10分,然後就死機了。

那為什麼抑鬱需要70分精力?這裡就有日常壓力積累的,每個20分剩下1分,最終匯聚的越來越大,內存告急。

為瞭解決自相矛盾,我的做法是,放棄所謂自洽,放棄對社會規則的融合。

做不到對客戶侃侃而談,我就閉嘴當隱形人,迫不得已說,我就直說幾句維持最低限度。

討厭同事,我就不理他,幹嘛要做所謂合格職場人。

領導討人厭,我就不拍馬屁,你又不能隨意開除我,開除了我就再找一個東家。

發現核心了嗎?有點放棄治療了。這個治療不是治療抑鬱,而是放棄迎合社會了。

然後找到自己喜歡的點,比如我喜歡真誠、坦率。找一個有這個特性的人:魯迅。

哈哈沒開玩笑,我看魯迅的書發現他真的好真誠坦率。

去試著做真誠的坦率的自己。

開心就笑,不開心可以說可以和朋友吐槽,不要怕朋友會離你而去,你好了會報答ta對吧。

可以偽裝,坦率的偽裝。

狀態好了還是會拍拍領導馬屁,然後不避諱。

心情好了還是會和同事保持微笑,心情不好就直接說:你做的怎麼這麼次啊。

讓自己真誠一點,真誠的笑、真誠的哭、真誠的記仇、真誠的偽裝。

我在偽裝自己,不避諱告訴你,不怕露餡,我不是完美人設,我是我自己。

這是我矛盾和糾結的點,找到這一個突破口之後,我就按照這個模型去執行。

服務員翻我白眼,我也翻他,討厭,我就不說謝謝。

就是這麼簡單。

第三、維持穩定的行為和情緒。

我自己的抑鬱其實反反覆復,有時候邏輯自洽也無法維持很久,然後我就想了一個辦法。

心情好一些,舒暢的時候,做一件事情,比如聽一首歌看一本書,然後把書的內容、歌曲旋律一同記住。

經常在狀態好的時候去聽,然後等我哪一天狀態差了,我再回頭去聽這首歌,看這本書,去找到當時狀態好的時候的情形,去回想,那時候是怎樣的。

有點讀存檔的意思,回到那個時候去汲取能量。

以上就是我的方法。

這是我抑鬱時候,去讓自己平復,和抑鬱相處的一個模式。

不是單一存在,而是不斷重複,因為我自己狀態也會不斷反覆的。

現在這個相處模式,我其實也不知道是不是完全穩定,但是能讓我稍微安穩,去做一個正常人。

正常人不是說社會規則下優秀的人,而是我覺得我最舒服的狀態,不會自己擰巴矛盾到影響生活的人。

這段時間其實我挺擔心,最後的我,是不是要麼喫藥喫垮了身體,要麼實在控制不住自己選擇自殺或者變成精神病。

我不怕死,但是也不想被迫掛掉,如果選擇死,至少是我無遺憾而不是被抑鬱折磨致死吧。

其實我慫了,可能永遠不能戰勝抑鬱,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找方法和他和平共處。

打不過就靠攏,對吧。

以上是我抑鬱時候做的,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開心呀。

(我終於要去喫東西了)


我認為,之所以會抑鬱,起因是你遇到一件事或一系列的事情,這些事對你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比如一個小朋友畫了一幅畫給媽媽看,媽媽說「這畫也太差了」,比如你父母對你的辱罵/暴力/甚至侵害,比如你男朋友或女朋友出軌/和你分手。你難以接受,卻不得不被迫接受。被迫意味著無力,你沒法反抗,意味著你是弱者,是失敗者。因為你沒法創造價值,所以你認為媽媽不會愛你;因為你沒有價值,所以父母才會這麼對你,才能毫不考慮你的感受,所以你認為他們不愛你;因為你沒有價值或不夠好,所以他/她才會出軌,才會和你分手,哪怕你這麼愛他/她。這些和你關係最為親密的人都在否定你,你認為自己肯定不配被愛,所有人都不會愛你,不會愛真實的你(我認為,但凡這個時候有個關係親密的人能支持你,你也不會抑鬱,特別是一段健康/親密的家庭關係)。於是,你失去和他人的鏈接,開始遊離在人類社會邊緣,一方面因為脫離羣體感到孤獨/不安/恐懼,另一方面又害怕靠近羣體,害怕再次傷害和否定。你的自我否定/自我懷疑情緒不斷發酵,開始認為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對羣體的意義),於是你放逐自己,直至自我終結。

簡單總結下上面的邏輯順序:遭受打擊(失去親密關係)——脫離羣體(孤單/不安/恐懼,即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自我否定(認為是自己的錯,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自我放逐(遊離在社會邊緣,負面情緒不斷放大)——自我終結(認為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

根據有關理論和相關話題下的各類經歷,我大致總結下對抗抑鬱的一些辦法:

一是提高自我認知,重新審視自我。我為什麼會抑鬱?我遭受了什麼打擊?它對我造成了什麼影響?我當時的感受是什麼?我應該這麼感受嗎?是我的過錯嗎?現在的我如果再經歷一次這樣的事情,我會怎麼處理?這些問題我基本都是圍繞起因提的,也只是部分。有些問題可能一下子回答不了,你可以通過他人引導(心理諮詢)和學習相關知識來解決。很多相對專業的答主的回答都是和提高自我認知有關。

二是建立和他人的鏈接,重新獲取歸屬感和安全感。事實上我認為單靠自我提升是很難邁出困境的,我們必須依靠他人作為這個世界的錨點,不然還是會迷失自己。很多有走出抑鬱經驗的答主的回答通常和這塊有關,比如一段新的戀愛關係,一隻貓,重新被接納的父母等等。要注意的是,或許你通過某個人走出了抑鬱,但你不能只指望那一個人,你必須儘快建立其他鏈接(親密關係)。因為一個鏈接(親密關係)有時並不可靠,他也可能突然離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還有一個比較值得提的是,當大家聚在一起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已經在建立和他人的鏈接了,大家在這互相支持/互相安慰,儘管作用有限,但我們確實在這找到了一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如果大家再進一步,建立互助社羣,我認為效果會更好。

最後,希望大家能早日走出抑鬱,健康生活。

另外,如果想加入互助社羣,但沒人組織的話,也可以私信我。人數夠8人的話,我就牽頭組建,不過人數最多不會超過15人。


  1. 聽輕音樂,一般會聽明朗輕快的曲調。人是很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的高等生物,明快的曲調,可以起到反抑鬱的效果。
  2. 做家務,通過體力的消耗,達到宣洩的效果,將注意力從一件不開心的事轉移出去。
  3. 做運動,也是通過體力的消耗,達到宣洩的效果,將注意力從一件不開心的事轉移到運動這件事。
  4. 試著練習冥想,有一些專門教人冥想的app可以嘗試。
  5. 打遊戲或者看電影,也是為了轉移注意力。
  6. 看一些勵志的書籍,或者名人傳記,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相信自己,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現在經歷的所有苦難,都是為了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否極過後,終將泰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