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很困惑 如果一個女生和男朋友發生關係 最終他們關係破裂沒有修成正果 為什麼人們都會說女生喫虧了,男生佔了女生便宜 諸如此類的話呢?如果發生關係是你情我願的 不是雙方都在平等地享受快樂嗎?以及,如果真的要這麼說 那麼什麼纔是鑒別為女生沒有喫虧的標準呢?如果是結婚後又離了婚 那還會說這個女人喫了虧嗎


我記得大二的時候選修過一門課:名字叫《大學生戀愛心理與性健康》。

不得不說,國人的性觀念與戀愛觀很封閉,但並不意味著不需要。事實上,這門課補足了我一些應該知道,卻沒人教的知識。

授課的教授,是一名四五十歲的中年女性。

前幾節課講的人體生理構造,與高中生物課無異。

之後開始講述常見疾病和治療的方式。例如珍珠疹、精索曲張、前列腺炎、睾丸扭轉、陰道炎、宮頸炎、多囊卵巢、還有一些性病等等……

對於常見炎症如何護理、清潔、及時就診,對運動後不適的解決方式、就診前的注意事項……

印象深刻的有毓婷類事後藥物為什麼不能多喫、市面上常見的達英等避孕藥是如何在人體起作用、艾滋病不是直接沒救,只要及時使用阻斷藥物……

接著講了懷孕的癥狀、懷孕為什麼要喫葉酸片、剖腹產與順產的區別、還給我們放了剖腹產的模擬視頻。

戀愛心理部分,則主要講如何正確求愛、什麼是畸形的戀愛、分手的合理方式、如何控制與發泄情感……

我個人認為,這些都是本應該知道的知識。

尺度比較大的是學期中,講到性生活部分。這名教授帶了一個男性部位模型到教室。

從講臺上拿出來的時候,前排幾個女生轉頭捂臉走了。

我個人認為選修這門課,應當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而非「捂臉羞走」展示自己有多「純潔」,看到並不意味著自己「髒了」,反而是對授課教師的不尊重。

當然這是她們自己的選擇,教授並沒有說什麼。隨後她拿出一盒避孕套,讓每個男生上臺學習如何給模型戴避孕套。

如何分辨避孕套的正反面,如何戴避孕套不會破裂、為什麼不能戴兩個、如何防止滑脫、為什麼要捏住頂端的氣囊……

教授一邊講解,一邊教學生實操。

我並不認為這是「羞恥」的,反而是應當在真正面對前,所學習的東西。防止在第一次的時候使得雙方受傷,至少有所準備更利於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系統的學習和教學,比自己憑藉生理本能操作,總是要成熟得多。

學期末,教授給每個人發了一盒避孕套。告訴我們哪裡可以領到免費的計生用品。並告誡不要濫交,再次提醒各類性病的危害性,以及應對的各種防範措施。

那麼選修完這門課後,我「髒了」嗎?

上這門課的其他女生就「髒了」嗎?

現在許多大學都開設了這門課,所以我個人還是建議有機會的話可以學習。不僅能混個學分,還能培養正確的戀愛觀。另外這門課的老師一般不會嚴格查堂,有一定的寬容性。

系統的學習,能夠剝開性的神祕感,讓人學會如何面對。

性是一種人生中很普通的東西,並非什麼天上的東西,或是遙不可及的東西。

性觀念本身是有科學理性基礎的,而非基於一羣猥瑣者的指指點點、癡笑與惡意揣測裏。有些猥瑣的人,老喜歡惡意揣測。守身的恥笑「老處女」、沒守身又說「那女的髒了」。無論你做什麼,他們永遠在背後戳脊梁骨。

為什麼要受這種垃圾人的影響呢?科學的戀愛觀、性觀念又不是長在他們的猥瑣笑裏。

其實只要不濫交、注意安全、不違反公序良俗、不違反社會道德、不觸犯法律。

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守身如玉也好,不守身如玉也好。

只由你自己。

女性的人生選擇,沒有一個固有的硬性要求。無論是否「守身如玉」,都不意味著高人一等或是低人一頭,更不意味著可以因此便遭人指指點點。

換言之,自己的生活,又與別人何干?

性真的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只是像喫飯喝水一樣,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每個人身邊。對待它的方式,也只是每個人生活中的自我行為選擇,僅此而已。

有的人希望結婚後不要因此有太多矛盾,有的人選擇和喜歡的男友做愛做的事,也有的人選擇了同性。

如果違反公序良俗的濫交、甚至因此實施違法行為、我們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但對於一些個人合理的選擇,只要沒有傷害他人,我們應當保持尊重。

相關科普:

方舟:女性第一次到底重要在哪裡??

www.zhihu.com圖標

守身如玉是肯定要的。

但是守到什麼時候是個問題。

我不贊成以結婚為節點。畢竟,一輩子不進入婚姻的可能性在現代社會並不罕見。

要是永遠不結婚,守到死嗎?那還有人性可言?

但是不守,女性總歸在性的問題上處於更危險、需要付出更多代價的境地。

那就要找一個折中的節點。

我認為這個節點是23歲,大約就是大學畢業、進入工作1-2年之後。

這個時候女生身體成熟、思想得到了社會磨練、臉皮也厚了不少,可以比較理智地思考性這個問題,會用大腦去挑選性的對象、有勇氣提出性事過程中的要求、有意識控制性的風險、有能力承擔性的後果。

性就是人正常的需求,滅人慾是一種封建思想,要打到封建糟粕。


我覺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婚前的話,

可以守身如玉,也可以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

不應該作為任何道德方面的評判標準。

想要守身如玉,和追求守身如玉女孩的就堅定自己的追求。

想要自由享受身體快樂的,就自由享受。

各自在各自的圈子裡玩兒就行。任何一方都沒有理由指責另外一方。

相互尊重每個人出於自由意志且不傷害到別人的選擇,我覺得是人類社會最大的尊重。

把個人的訴求和觀點,泛化為社會道德,這是比較可怕的一點。

當然婚姻是有法律約束和道德約束的,婚後再做這樣的選擇就需要承擔相應後果。

婚前只要做好避孕和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就好。真的中招相信科學,及時治療。

此外,我覺得女權應該是人權,就是身而為人,卻因為性別原因未享受到的人類的固有(這個詞不太清晰)權利。


(建議觀看全文!)

本人男,我認為要與不要都是可以獲得幸福的,但半吊子的人最可悲,選擇了開放卻不敢對自己負責。

如果你害怕未來的他(她)因為自己的失誤導致被他(她)介意那麼果斷選擇守身吧。直到你覺得合適的那一個人。(不是說介意就不愛你,而是人有自私,一個人沒有那麼偉大,這無關自卑一說。)沒有為誰守身,只有你為自己守身。作為男生,我想為女性說句話,如果你自己知道會介意,那麼一開始最好不要在一起。因為正常情況下都會以分手為結果。

如果你認為自己能夠承擔帶來的一切後果,那麼果斷選擇及時享樂吧。

無論選擇性保守還是性開放都沒有對錯,錯的是不尊重人的人。但千萬不要選擇濫交。

另外再說說我本人吧,我想要對方在和自己交往有唯一性,我呢我很自私,但我也會要求自己,我雖然沒有資格要求未來的她一直保持著,但我有資格選擇拒絕,不是不喜歡,而是怕以後不喜歡了會給她找苦頭。也許我這一類人不適合談戀愛和結婚,因為我都害怕可能會被出軌、分手等等,因為本人是個重感情的人。

並不是說非要接受纔是正確觀念,也不是說非要拒絕纔是正確觀念。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我們尊重就好了。

好了好了知道你們說我陽痿、短小男了。呵呵→_→。不尊重我的人,我也不會去尊重。

也許你們不喜歡處男,也不喜歡我這一類人,但請你尊重我,這只是我個人的選擇。我被表過白,至少證明多多少少有點魅力吧。

人類歷史就是從保守到開放,將過於保守的糟粕給去除了,如果有一天開放變成過於開放,那麼也會被去除。但無論是那種社會保守和開放的人一直存在,古時保守多,開放少,現代社會開放多,保守少。去除全部糟粕以後會逐步平衡,一個真正完善的社會能包容很多觀念,前提是不針對他人的觀念。

現代社會保守就是封建?開放就是濫交?其實都不是,現代社會在不壓迫人或者指責他人的情況下這些觀念都是正確的,並沒有誰高大上。真正的開放是,能夠包容和理解旁人和自己不同的處世方式。

非要接受纔是正確?不接受就是錯誤?或者非要不接受纔是正確?人家願意你管的著?如果有人宣傳這種,這不就和以前的封建社會壓迫人的行為一樣?

人一生都是在做選擇題,你認為那個適合你,你就選上這個答案吧。

如果有人說你性行為就是濫交或者說你保守就是封建,那麼請離這些人遠一點,現代社會了還不會進步?就像離婚自由可能是社會進步,但是離婚率上升絕對不一定是社會進步,反而可能是社會退步(因為可能有的人一點小事就離婚)。社會進步了部分人要麼沒跟上,要麼退步了。

不正確的東西是會被歷史的車輪逐一碾掉,但是還是希望各位慎重考慮,當選擇了就得承擔帶來的後果。

開放和濫交,保守和封建是不同的概念。

最後請大家珍惜好第一段感情(針對剛談戀愛)或者現在這段感情。理論上雙方經營好一段感情,時長是無上限的,直到你們死的那一刻。不要有愛,沒有情。

最後給一些沒談戀愛的人一個建議,(雖然我是單身狗。),建議在16-22歲左右談戀愛,畢竟這個年齡段多多少少有些成熟了。太晚了不好,太早了也不好。不要以渣為榮。敢作敢當纔是人們最值得敬佩的。

我們要知道正確的觀念,不要偏向於壓迫類觀念。如果我將來將來可能會結婚的話,有孩子的話,我雖然偏向於讓他們保守一點,但我還是尊重他們選擇,我也會將我的理解給他們解釋清楚,讓他們權衡利弊。

你怎麼選擇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要認為保守=封建,開放=濫交。這是不同的概念。要有自己的思維,不要認為別人說什麼,你就聽什麼。最重要的是坦誠,如果對方接受不了就不要一個勁說人家封建了。我不反對婚前性,但我反對敢做不敢當的人。

唉要是每一對都能從初走到生命最後就不會有這些亂七八糟了。其實吧,我們一直都是為了自己罷了,何必折磨自己。放寬心就好了,不是每個人都接受不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世界那麼大,人和人之間也不同。像我的選擇,可能會讓我孤獨終老,不過我不後悔。我想談卻又不敢,可悲啊。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的選擇,但希望不要針對他人不同的觀念,人家做到了尊重、不歧視、不物化、不侮辱這只是一個人的自由選擇。(對方連自由選擇的權利都沒有,你和物化他人的人有什麼區別?)


有一些傳統文化吧,傳下來不知是瑰寶還是糟粕。曾經看到一個博主的回答覺得深以為然,簡單來說就是古代結婚年齡相對偏早,平均15,16歲就結婚了,在中國的農村甚至更早,十二三歲也很平常。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即使有著物化女性的思想,要求女生守身如玉沒有婚前性行為在時間上來講是正常的。比方說你現在和一個小學六年級11歲的小女孩說,你聽好了,女生應該守身如玉,你不能和男生啪啪啪。她肯定覺得你傻X。因為人家根本沒有任何想法,大姨媽還沒來呢,再說零食動畫片不香嗎?但是如果你和一個35歲的未婚女性說,沒結婚女人就應該守身如玉,那你還是傻X。存天理滅人慾你怎麼不滅你自己的。

先說明一下,這篇回答全程不包括因為希望另一半沒有婚前性行為所以自己為了尊重未來另一半也不想有的,這邏輯完全沒問題,我覺得這些小哥哥小姐姐們很可。對於那種娶老婆就娶得處女,非處就是高富帥的炮架子就是人盡可夫,你反駁我你就不是處女,你心虛才反駁我,全天下男人們都和我想的一樣略略略。那麻煩你也別和我槓,這種教育程度我覺得我們是不會有可以討論的共同話題的。你只娶處女就娶唄我也沒攔著。只可惜要不就是封建制亡的太早要不就是你命不好,我都替你可惜。你說要是早個幾百年,就咱這命,投胎成帝王將相,還不是全中國的處女任你隨便娶,咱們想娶哪個娶哪個。

不過說正經的,現在社會由於對個人發展,尤其是教育和職業發展更為看重,大部分人的初婚年齡集中於25 - 35歲不等,相比於古代整整晚了10 - 20 年,在這種背景下,這種要求本身從生物學角度上看就是不合理的,男女都一樣。而且公平來講,外貌上的差距對初次性行為年齡可以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外貌姣好的人受到的關注度就更高,顯然你讓九分男/女守身如玉和讓一分男/女守身如玉難度不一樣。有的人吧怎麼說呢,不是真想守,是不想守也得守。

其實這個回答只是希望女孩子能自由地選擇,不存在吐槽誰。選擇不進行婚前性行為的理由有很多,想更好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自己的宗教信仰,對性行為本能的害怕,對未來的不確定,還沒有準備好這些理由都沒毛病。魯莽地對待性行為和性伴侶都絕不明智。但我不希望任何女生選擇不進行婚前性行為的原因是因為被知乎的歪風邪氣和傳統觀念影響,因為她害怕有過婚前性行為的女人就是碧池,就不值錢,就應該被唾棄,就嫁不出去,就是公交車,就會意外懷孕被渣男拋棄,在上牀墮胎中循環最後人盡可夫,給家人丟臉給社會抹黑。

Hmmm... 女生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那層膜,是腦子。比起害怕失去那層膜的女生,我接受不了的是隻因為有膜在而驕傲,覺得自己身價就是高的女生。我只是好奇,你的身價是誰定的?國家嗎?女媧嗎?還是你的成就?你的工資單?你打拚的家業?又或者是你的彩禮,你的男人?如果拿膜換彩禮車房這就是你所謂的身價那我無話可說,商業社會商業模式我覺得挺好。總的來說,你的選擇與我無關,但是幫著男權來綁架其他女性的自由我沒辦法認同。

所以這個問題下,我的論點是:女性的身體自由不應該被社會輿論綁架。你可以說「我想守身如玉」 但任何人都沒權利對你說「你該守身如玉」。反思一下,為什麼只有女性的貞操應該被討論?為什麼沒有十七八歲的男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擔心甚至害怕過男生是不是該守身如玉這個問題?舉個例子,為什麼大家會討論同性戀雙性戀而不討論異性戀?因為大家默認異性戀很「正常」,它不需要被討論。同理,大家默認男性的貞操不需要被討論,而這種對女性貞操過度的社會關注度本身而言就是對女性自由的壓迫。說實話,如果我結婚生子,我不希望未來我的女兒在青春期的成長中為女生要不要守身如玉這個問題困擾,因為這種困擾本身就是對她的壓迫。

所以年輕女孩子還是少參與村頭寡婦們的家長裏短,也別總在知乎自我預習女德班必考知識大綱,把經歷放在學術成就和工作能力上。想不通沒想好就等等再做決定。當你在華爾街寫字樓採光最好的頂層處理整合今天的財務數據的時候,你會擔心膜重不重要這個問題嗎?大概率不會,因為你更在意另一半的腦子,你的另一半也一樣。

你要說沒cn膜我老公看不起我怎麼辦,不願意買車買房怎麼辦,不願意給我大幾十萬彩禮怎麼辦,那我不就掉價了麼... 如果看完這個答案你還有這種問題,那你大概率也成不了我上一段說的那種女性,明天去婦科搞一張處女膜檢測報告你就可以開張了,而且也許婚姻生活也很幸福,祝愉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