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如果想提升個人修養見識可以讀《資治通鑒》嗎?之前聽說《資治通鑒》在古代是專門給皇帝看的,關於治國理政的書籍,學生適合看嗎


我細啃《資治通鑒》,有兩個緣由:

一是源自中國古典文體的嚮往,期待能在長時間經典閱讀中訓練出一兩成簡練寫作的功力。

自刻意學習寫作以來,閱讀大量中西寫作教程,試圖歸納發現普通人寫作的訓練路線。

西文寫作有古典風格,《風格要素》總結成四個字:樸實、簡潔、清晰、真摯。《風格感覺》解釋成為呈現、是告知、是圖景,建議寫作者用引導者的身份來面對讀者,想像讀者就在你面前,用最容易懂的話來讓讀者清楚明白。

中文寫作有古文運動,韓愈謂之「陳言務去,文以載道」,拋棄排比、對偶、用典以及格律,缺乏實用價值的問題,主張模仿三代兩漢的古文,學習它的質樸載道、乾淨脆落、簡練精悍、清爽痛快。

韓愈的陳言務去與古典寫作風格的樸實簡潔,意義可能不盡相同,但價值等同,都提倡文章言之有物,清晰簡明。最終,且無論務去陳言或簡潔,寫作,都只是為呈現文字最原始真實的樣貌而已。

《資治通鑒》,書成於北宋,為文學家司馬光編撰,十九年濃縮千年歷史為為帝王之書,遣詞造句,務必小心翼翼,嚴求惟精惟准,實在是學習古典風格與古文寫作的典範。

二是源自對中國千年大歷史的興趣,期待能在歷史周期興衰中窺豹一斑。

曾國藩評價此書說:「竊以先哲經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資治通鑒》,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又好敘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脈絡分明;又好詳名公巨卿所以興家敗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實六經以外不刊之典也。閣下若能讀此書,而參稽三通、兩衍義請書,將來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墜。」

馮唐在《如果只讀一本書,我就選&》中說:「我想,我最大的興趣還是了解人性,了解人性的最佳辦法似乎還是以大尺度的時間觀照人性的變與不變、輪迴與演進……如果只讀一本古書,就讀您這本《資治通鑒》,如果只讀一本史書,就讀您這本《資治通鑒》,甚至如果只讀一本書,就讀您這本《資治通鑒》。」

梁文道在《噪音》中說:「我們歷史解讀的重點是某些關鍵人物在某些關鍵時刻的抉擇,我們看重的是個人多於社會。說到以史為鑒,有一個很重要的假設,就是:一、人性不變,兩千年前的始皇帝完全可以在今天復活,兩千年後的掌權者同樣能在秦代呼風喚雨;二、社會背景的變化只是最表層的差異,除去禮儀、衣飾和建築,從前的某個局面很有可能重現當前。只有在這樣的假設下,我們才能把歷史上成王敗寇的原理搬到今天運用。」


喜歡就去讀啊,這個世界本來就很乏味了,如果連自己一點興趣都要思前想後的,那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學生應該多讀歷史

學生的一大問題,就是理論學習的太多,事情經歷的太少,總是喜歡把事情理想化,就是所謂學生氣

多讀歷史,可以克服學生氣


從開頭讀到三國,沒有注釋沒有翻譯,感受是太亂了,人名字不全,有的一閃而過,有的只說單字,不知道說的是誰。有時候突然看見一個熟悉的名字才知道「哦,原來已經到了這個時代了」。

資治通鑒,顧名思義,資,作為……的基礎,治,治亂的治,幫助皇帝治理好天下的一本工具書,把從前的事情當作例子給皇帝做參考可以查閱,所以用年代不用傳。

不推薦學生看,對於古國的民眾來說,自己文化的糟粕多過精華,就像一座代碼的屎山,多看看經世致用的新東西比較好。學生的任務是做題,做題都做不明白,去追求什麼素質教育,要開拓眼界,不去行萬里路開拓,反而意淫書中自有黃金屋,最終的下場就是做題不會做,人悶久了,內向羞澀沒出息。


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顯然,是給統治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