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中英雄定位分為戰鬥/刺殺/輔助/專業。

我是萬年快速黨,但是現在出現了泰蘭德這種一場下來輸出比刺殺高的英雄,甚至可以追著刺殺跑,而且感覺泰蘭德的奶量並不高,不過可以加魔抗加速之類的,她的兩個大招沒有一個是輔助類的(鐵拳僧好歹可以強行聖靈)。

其實還想說瓦王的,但是畢竟是混合類英雄,打快速有時候我們沒有戰鬥,結果對面有個瓦王出嘲諷把我們打崩了,這不知道歸於英雄定位還是匹配機制的問題。

玩的少感覺這種定位模糊的只有泰奶奶,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英雄。

補充一下,我想表達的是,從遊戲自身給的分類來看,出現了泰蘭德這種名為輔助但是更傾向於刺殺的英雄。


缺奶能奶,缺輸出能打,缺T能扛,這就是全需的力量!


功能區分很明顯了,而且再此基礎上腦洞夠大。新手,對他們的想像力點贊
感覺也證明瞭多樣性吧,況且這遊戲裏輔助基本上都能追著刺殺跑。 t叫血厚的刺殺奶叫能治療的刺殺

專業叫能推塔的刺殺

刺殺叫。。。叫兒子
我覺得泰奶奶和大魔王應該被重新分類成混合型英雄……

我個人覺得挺好的呀。我一開始喜歡玩輔助,但一場下來感覺自己能做的事情挺少的,能奶隊友,自己不死,有機會的時候丟個buff就差不多了,好像贏了的時候也不會特別開心。現在開始輔助的角色幾乎開始消失了,很多輔助的輸出和殺人數量有時候可以比刺殺還高,一局打下來就是很爽的感覺,MVP特別高興。其他的戰鬥,專業,只要玩的好,都可以有carry的節奏。在強調團隊的同時也表彰了優秀的個人表現。

看起來好像是角色模糊了,其實是分得更詳細了。現在泰蘭德,塔薩達,麥迪文,阿巴瑟,查莉亞,被稱作sustain。雖然在英雄標籤下沒有顯示,但在快速匹配中已經有了。比如一方有查莉亞的時候,另一方很有可能有泰蘭德,阿巴瑟之類的。

不然以前有人說什麼泰蘭德奶不動啦,但實際上如果一方有她另一方沒有,還是很喫虧,所以就把這種看起來好像各方面都很弱的英雄歸類到一起,有他們在的時候可以讓隊伍更有持久性。

然後就是每個英雄自己的天賦也在不斷修改進化中。暴雪特別不喜歡出現的情況,就是英雄的某個天賦組合變成所有人都首選的build,他覺得這樣沒有多樣性。所以現在很多英雄選天賦的時候,不能老按照以前的習慣盲選啦,要想自己隊的長處短處是什麼,大家的play style是什麼,我需要多一點cc還是多一點輸出。

所以風暴裏其實每個人都是刺殺。。。(>人<;)


這其實是輔助(泰蘭德)和治療(麗麗)的區別,一個是奶不動,一個是溢出治療。風暴的英雄定位只是個粗略總結。

定位遠程戰士的查莉婭和雷克薩。一個偏後排輔助,一個偏打野。兩個人都不能做主坦。

刺殺位也分好多種(超遠爆發:克羅米。爆發+收割:李敏。高機動性+收割:源氏。持續poke:露娜拉。賴線+續航:古爾丹。範圍型傷害:凱爾薩斯。反平A:卡西亞。高機動性+普攻輸出:獵空)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天賦也可以改變英雄定位的側重項。李敏就可以走poke流,克羅米也可以走平A流。維拉可以走純AP流也可以走純adc流。輔助也分好多種。(控制+增傷:泰蘭德。多面手法師:塔薩達。緩續治療+續航:瑪法裏奧。依賴核位的治療:奧利爾。坦型輔助:烏瑟爾。遠程支援+範圍治療:精靈龍。反平A:麗麗。單體治療永動機:莫拉利斯中尉)
風暴暖暖裡面雖然天賦雜而多,但暴雪爸爸沒事就重做天賦。加上沒事就搞平衡補丁,美名其曰加強玩法多樣性。反正一代補丁一個強勢天賦,泰奶輸出再狠也趕不上維拉,瓦王砍的再兇也不如屠夫。你們隨便玩,和尚你就是不加血誰也沒脾氣,沒事更新皮膚新坐騎新噴漆,大家都開心,不說了我沖1700級了。還有答風暴的題是一定要匿名的,風暴要火!(1/1)

我認為戰鬥輔助刺殺專業的分類還是有跡可循的。

戰鬥型,必然一個AOE技能和一個開團的技能(例如類似桑婭的q、大主教的e、吼少俠的e這種,一旦用了就必須,也能提供擊殺空間的技能);輔助型,必然一個加血(包括加盾。護盾實際上是短時間內追加最大血量)和一個控制相關技能(武僧多一個位移,塔爹有無敵中的無敵),大招也必然一個加血;刺殺型,必然兩個傷害技能;專業型,以前還能是必然兵線僱傭兵互動天賦,但現在只能說真的是特別型。。。。特別的線霸,放著不管很快一路通關。針對輔助的打架能力,光頭哥當年是限制過的,以至於雷加爾的老奶不能給自己,眾輔助傷害也被削了一圈,不會搶刺殺的位置。現在大比利上臺,思路是跟光頭哥不同的,美工都轉職程序員了。。。。
我覺得把「模糊」換成「靈活」是更準確的表述吧,泰蘭德這種定位的英雄應該越多越好。我認為定位是由英雄的攻擊方式 技能和天賦決定的。風暴英雄池很大的問題是許多英雄幾乎沒什麼出場機會。在職業比賽里根本看不到加茲魯維祖爾金雷諾這樣的英雄,並且他們的定位基本上是死的。可以做個比較:同樣是後排,吉爾尼斯從來不放假,泰凱斯是常見備選後排,而雷諾卻幾乎出不了場。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狼人是刺殺位定位最靈活的英雄,小圖可以兩路喫線,瓶子狼可以遠程poke,近戰可撲臉可追人,幾乎沒有地圖限制。而泰凱斯是比較肉的後排,有一段短位移可追人或跑路,變大的時候相當於是個肉,aoe很強。而雷諾是一個短腿後排,風暴裏最容易猝死的英雄,沒有位移輸出基本靠平a,由於雷諾的這些特點使得他太容易被剋制,怕暈怕致盲怕被集火,所以職業比賽基本見不到。由於缺少定位靈活的英雄,尤其是後排和輔助位,比賽裏常見的bp位越來越固定,尤其是德哈卡 塔薩達和格雷邁恩出場率實在太高(最新版本的奧利爾被大砍,以後可能很難見到)。風暴需要更多的塔薩達和卡拉辛姆這一類型的英雄來豐富比賽戰術,提高遊戲的趣味性。也許你在快速和非排選個諾娃偷得飛起,但是去天梯應該會被噴到媽媽都不認識你。

風暴中英雄的定位相對其他MOBA遊戲來說已經非常清楚了吧?其他遊戲的英雄只會按照力量、敏捷、智力這樣的屬性來分類,但風暴中卻是按照戰鬥、刺殺、輔助這樣的功能來分,這樣玩家在拿到一個英雄的時候就能明確自己應該在團戰中做哪些事情。

舉個例子,比如在DOTA2中,有些法師英雄既可以當作CARRY位,也可以擔當輔助位,差別就是喫的經濟資源不同。如果是在路人局裡面,大家都覺得自己可以打大哥,很容易發生搶資源的情況。但在風暴中由於沒有經濟系統,拿到什麼英雄大家就會很好的各司其職,你很難看到一個542不加血衝上去A人對吧?這就是風暴中英雄定位相對清晰的原因。

當然,題主說的某幾個英雄確實既可以擔當T或者輔助,也可以打出一定的輸出,這是因為風暴靈活的天賦系統給了大家更多選擇,但泰蘭德這種可輔助可輸出的英雄更多的是出現在一個雙輔助的陣容中,她會在團隊奶量和輸出之間,根據戰局的情況進行平衡,定位同樣十分清楚,只是對於玩家的個人實力要求更高而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