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3千左右


謝邀

簡單說說吧,30km不算遠也不算近,騎公路車的話,差不多就是1個小時左右

但是,請不要忽略一個總要的因素

運動是會出汗的,一個小時左右的運動量出汗不會少,公司有地方給你換衣服麼?

而且,早上起來就進行這樣的騎行,騎行後要進行適當地的休息,如果直接開始工作的話,一上午都會沒有精神。

第二點,30公里是單程還是全程。如果是單程,來回就要60公路,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個強度要每天堅持很痛苦,如果運動過後拉伸不到位的話,很容易受傷,或者造成運動損害。

如果是全程30公里的話,勉強可以接受,強度不算是高,做好熱身和拉伸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堅持下來也不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還不如買一個電動車來的舒服了。

第三,如果實在是想騎單車通勤的話,建議選擇平把公路車,這個對於新手來說很友好,姿勢也更加直立,不容易疲勞。

品牌選擇捷安特或者迪卡儂都可以,美利達也行,別的什麼寶馬啊,保時捷啊或者叫不上名頭來的牌子不要買,質量完全沒有保障。

另外,3k對於彎把公路車來說基本上入門車中的入門車,沒什麼好的挑選。

總結:通勤可以,但是有條件,1,有地方換衣服 2,能堅持下來


可以。但是要解決好衣物換洗問題。山東地區,我去單位單程20公里,除了天氣原因、身體不舒服或者要出差,基本都是騎車通勤,堅持了快三年了,在單位特意要了間空閑辦公室來換衣服。夏天好辦,留一件速幹短袖就行,比同事早來十分鐘,擦下身子,洗下衣服就行了。天冷了就很麻煩了,我是七點半上班,四點五十下班。一是早起天不亮,下班路上天黑,所以買了燈路上用。二是背著包帶著秋衣秋褲。。。。。一路騎過來,穿的衣服會被汗水打濕,不趕緊擦乾換衣服很容易感冒,所以我覺得冬天預防感冒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第一年冬天騎車就因為沒及時換乾淨衣服喫了很大虧。冬天在我這邊,再貴的騎行服不如一件輕羽絨騎車舒服~

還有就是路上遇上灑水車和路況不好~刷車問題


可行,我現在位置五線小縣城,現在駐村扶貧,單程28.7km,通勤時間很穩定50分鐘左右,中午在村裡喫飯,有時間需要住村,感覺還蠻好的,穿騎行服過去,到了地方換衣服洗澡,蠻舒服的,一天60km強度絕對不高!但是呢,你得有騎行基礎,先借輛車出去拉練下,看自己能否適應!

ps:說明下,駐村扶貧,全程省道,只有一公里縣城道路,全程只有3個紅綠燈!

車子自組,鋼架,cp 輪組cp機關槍套件!


我家離單位差不多30公里,而且路線會橫跨上海市區。平均每週會騎入門級公路車通勤一到兩次。我給自己立了幾個規矩,下雨天不騎,風力大於四級不騎,當天身體不適不騎,一週力爭確保騎至少一次來回通勤,騎車前一天檢查車子狀態(車燈有沒有電,胎壓夠不夠等),準備相應騎行裝備和補給,隨身帶好撬胎棒,備用內胎和充氣寶(千萬別用攜帶型打氣筒,誰用誰知道,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掌握好遵守紅綠燈的尺度以及預留一些安全冗餘(路上他人逆行闖紅燈突然開車門剎車等意外情況),絕對不要聽耳機騎車,必須戴頭盔和手套,路上不要只看碼錶數據觀察路況第一。

即便做了以上諸多準備,我也不敢天天通勤(主要是天氣問題)。其實真的天天騎車,反而未必能達到提升騎行水平,適當休息反而事半功倍。

附一下最近通勤時候的記錄(見圖),同樣路線,不同時間路況和天氣條件,速度可以差15%以上。

對了,單位沒有洗澡更衣設施的話,確實不太適合公路車通勤。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處理好你的汗水就ok


可行肯定可行,別考慮太多,隨便上路快樂騎。

車就是買,上班就是騎。

體力:普通成年人喫過早餐,騎個30公里不至於餓到乏力頭暈。


公路車:入門級公路車或者平把通勤公路車,幾千塊錢上班族隨便拿的出手了,特別熱愛的話上萬也可以。


通勤時間:1-2小時。

單程30公里,勻速18km/h左右大概一個半小時,騎的快另說。

計算好出門時間,並且預留路上遇到突發情況時,解決突發事件的時間。


突發情況:爆胎,摔車,口渴,餓暈,眼入沙,受傷,剮蹭,塞車,天氣不好等

隨車攜帶簡易修車工具,倉可貼,糖,水,汗巾。

大風大雨,高溫等不好的天氣就不要騎囉。


騎行裝備:頭盔,眼鏡等

頭盔保命。

騎行眼鏡不是拿來裝酷的,當你滿頭大汗,汗水和灰塵流入眼睛,不擦眼睛很難受,擦了眼睛又痛又辣更難受的感覺。

騎行服,鎖鞋,手套等按需,畢竟是去上班,不是去訓練。

鈴鐺,電筒,車燈,等也按需。


其他:擋泥板我覺得需要裝一個,地上是濕的都會飛起水,上衣後背會弄髒。

出發前前:

到達公司後:


相當不建議,有條件的話借朋友的車騎行感受一下,30公里的路程平路,無風,無紅綠燈的理想情況下要用1小時,正常要用1.5個小時,一天花在通勤上的時間要3個小時,長年累月的話很難檢查,更別說遇到颳風下雨的天氣能讓你騎到崩潰,夏天騎到公司一身汗怎麼工作,冬天天不亮就要起牀準備上班,相信我,你買了自行車騎不了幾天就要喫灰了


以我的經驗來說不建議。我常年鍛煉的人,每週3次健身房5年以上,堅持跑步每天不少於20分鐘,2年沒間斷,現在不跑步改成騎車上下班單程13公里(中途用過山地,直把公路,公路,3輛摺疊最最後留下小布通勤),公司有淋浴間,辦公樓地下帶保安的自行車停車位,條件已經很好了,也無法天天堅持,天氣下雨,極端冷熱,霧霾等,有時候要下班要買菜,帶電腦去公司,帶電腦回家加班,騎行內褲都洗了,經常各種原因/理由不騎車。超過20KM距離不推薦自行車通勤。BTW, 如果經常通勤還是建議帶車筐和擋泥板的摺疊車帶到工位去,否則晴天遇到灑水車都可能一身泥或者放樓下丟了。


隨便搞個國產品牌低端山地車就可以瞭如果路況不好的話山地還實用點

要是家在雲南這邊不經常騎車的人騎30公里可能要80-90分鐘不要問我怎麼知道我是雲南的全是上坡


如果全程都在市區,且車流量較大路口較多不建議。大部分城市的騎行環境還是較差的,很多地方自行車根本沒辦法走,比如我們這,好多路口建了人行天橋或者地下通道,路口就沒有人行橫道了,要過路口要麼走機動車道,要麼把車拎起來過天橋,這樣的情況路上有個兩三次立馬就不想騎了。

如果路況適合騎行,且單位有地方換衣服最好再能洗澡那就可以買。30公里的距離我覺得還是很容易堅持下來的,頭兩次可能有點難受,習慣了這個距離也就是休閑騎的程度。


可行性上完全沒問題

我認識的人裡面,有單程50公里,還堅持公路車通勤的,其實比班車和開車多花不了多少時間。

建議是不要把這個當任務,定什麼目標,那樣很容易疲勞,難受,堅持不了,自責,最後不了了之。

總之30公里不難,放鬆心情,合理負載,買好點的車,騎個把月,一定能體會到樂趣了。


市郊可以。市內就別考慮了。。我每天單程12公里騎四十分鐘。。。將近30個路口頻繁剎車起步不提,這些好歹能預判提前做反應。但各種非機動車亂變道闖紅燈,機動車佔用非機動車道無視行人閉眼右拐的,真心折磨人啊。


我之前上班單程23公里,大部分是騎公路車,偶爾騎摺疊,因為在深圳摺疊車可以上地鐵

之前回過的答案,有圖有視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782865/answer/579259161


各有各好處,電動車一臺,412一臺,公路車一臺

電動車:全能,腦子裡也可以想想事情,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可以說生活就是被電動車養肥的。缺點,需要充電並且由於安全設計充電一般比較慢,還要人看守,事故那些我就不多說了網上新聞都在教育。

自行車:能夠鍛煉身體以及意志力釋放壓力,但現代來說還是建議電動車為主,因為通勤一般人多車多吸入尾氣也多,如果沒合適的齒比也傷身體,缺點也明顯,去到工作的地方緩不過精神需要休息,不建議,被磕碰也心疼

反正都提到自行車了,補充一下:

通勤初衷是方便,舒適,保證時間。說到自行車除非你有毅力有足夠信心,但我還是建議不要去空想這些畫面,人勝不了天,萬一雨天颳風天氣大熱天出門就出汗那種,別說啥的基本可以告別自行車,那再想想如果可以這樣的話,一臺自行車(種類我就不說了我只說這方面)2000元+前燈尾燈100元+車包200元+應急工具200元。就單單這些花你個差不多3k了,我還沒說你會不會補胎呢,電動車就不一定了,最基本現在升級了真空胎類似汽車一個原理最大限度不會扎胎。然後就是剩下電池續航問題了,買多幾塊輪流用,雖然比較貴。電動車最大限度幫到你這裡了,自行車想想好了兄弟,當然如果你騎自行車這樣通勤估計會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也是一種磨鍊,但我覺得通勤而已還是經常跑來跑去沒必要,記得通勤的初衷,方便,舒適,保證時間。我買了電動自行車基本扔一邊最多偶爾騎騎鍛煉運動,通勤別搞什麼啥的沒意思,然而電動車方便,舒適,保證時間,快速應付工作它做到了。

總結:什麼都不用想,直接電動車通勤,如果對自行車有興趣可以買臺適當鍛煉,也就是像我這樣,但還是建議電動車一臺,摺疊車一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一臺自行車釋放壓力,一臺電動車應付工作


30公里有點遠,需要有毅力,如果是平路還好,如果是山路還是算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