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圈內的起筆,初學者基本都很喜歡,大概認為很漂亮,也有個性。孰不知這是習氣的開始,是極力要避免的。而且起筆切鋒太多,形式雷同,大多又沒有調峯,這樣就丟失了練習筆力兩大重要技巧:中鋒和頂紙。所以我都是勸人去練篆書,懂得逆起平收,這是入門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藍色圈內的收筆基本有類似問題。

至於結構,慢一點也無妨,不解決用筆問題,一輩子只能在書法門外徘徊,最後成了老乾體。


書法並不神祕,講完了也沒幾個字,中鋒頂紙逆起平收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賣錢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認為,學習書法,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不能躁,急躁,只能給自己學書帶來消極情緒,對學書不利,在某種程度上還可能對學書帶來障礙。今後的路子還很長呢!建議靜下心來,慢慢地把「路」走下去吧。

從歐、顏、柳、趙的法帖中,選準一個古帖,先不要下筆臨摹,把重點放在讀帖和領悟其書法精神上。讀帖,是臨帖的前提。讀帖,到底讀什麼?主要是讀每個字的用筆和點畫的分佈,比如,每個字的橫畫、豎畫、點、鉤、撇、捺等,是用何筆法寫出的,結字的其的特點是什麼,這些都要反覆揣摩,牢記在心。讀帖的目的就是為下一步的臨帖做準備。

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

臨帖。不要看一筆臨一筆,要看一字臨一個字。對一個帖子裏的字,可以選臨,也可以一頁一頁的臨。在掌握了楷法之後,要養成快速臨寫的習慣,下筆要穩、準、狠,萬不可猶豫不決。對臨一段時間後,可根據自己的熟練程度進入背臨和意臨。

貴在堅持。學習書法要持之以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把臨帖作為「日課」,並堅持之,不要想寫就寫幾個,不想寫時就不寫。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注重字外功。古人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寫字也是一樣,我把它叫作:「汝果欲學書,工夫在字外。」 習字之餘,建議多讀點文學方面的書,多讀點關於書法方面的書,多看看《書法導報》和《書法報》上的作品和文章,這對學書都有一定的幫助。另外,還可以外出走走,接觸一下大自然,開闊一下自己的視野。要留意當地或附近城市的「書展」信息,有條件時,去看看書法展覽,以瞭解時下的書風趨向。

寫不進去的時候不硬寫。如果沒有臨寫慾望,可以讀讀帖,聽聽音樂,看看書,不要硬寫。如果自己沒有臨寫慾望,非要硬寫,心煩意亂的,是一個字也寫不好的。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寫好字的前提,在習字中,要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必勝」的信心,反之,就不能把字寫好。


因為你是師範生, 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名老師, 所以我好好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有針對性的練習:

你寫了很多,但是這一張紙上都是一些不相干的內容。那我的第一個建議 要有針對性的練習, 歐體可以練習 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我認為這個非常重要, 它是就是書法訓練的知識要點,這九十二法類似於英語的語法, 化學的元素週期表。可以說它就是快速臨帖的92個物理公式。

前人已經幫你總結了這個模式, 那麼你再學其他字帖的時候,就掌握了一套由宏觀到微觀的學習方式。 例如,學麻姑, 有多少個字, 套用這九十二種間架結構分析方法,歸納下來都有什麼特點,有針對性的練習,效率高過無腦的抄寫。

2,訓練的循環性和自主性:

你對每一次的書寫,要有一個修正, 例如管理學上有個pdca,那就是 「計劃、執做、檢查、糾正」,這四個環節, 那麼你能不能寫完一個字, 自己對照字帖,用鉛筆把寫的好的地方,寫的不好的地方做一個糾正,然後再寫一次, 直到寫到滿意為止。不用等著老師來指點, 自己先學到95%,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

3,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初學者,總會被筆畫的風格所迷惑,所謂的筆鋒瀟灑,比如筆畫上的一些小特徵, 撇、捺,等等,而你暫時又不能完整、自如的懸腕,靈活的運筆,所以寫出來控制不好, 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我個人認為重要的還是結構。尤其是你未來更多的應用如果是板書,那麼多餘的筆鋒反而影響效果。

書法在視覺是就是平面構成,這是大學藝術專業的一門課程,你可以去看看相關的內容。 書法的本質就是是視覺設計,平衡和均衡, 對稱和不對稱, 粗和細,快與慢,大與小的對比和安排。 安排好的,舒服了, 字就看起來舒服了。

4,要寫慢一點,摒棄掉必不要的累贅

第三張圖的底部,有些字你不想露出來, 寫的很潦草。 這說明還是沒有安靜下來寫字。我們學語文的老師必然教過:文章的修改,要刪減到不能再減為止, 多一個少一個字都不行的狀態。 你看看你的字,有很多哆嗦的, 不必要的小筆觸,小隨意。這些都不重要。 都可以都刪減乾淨。 最乾淨通透的字,可以看看弘一法師的楷書。

5,個人推薦你先學一點魏碑的鄭文公 ,可以先把骨架拉開, 然後學歐陽詢,把肌肉練結實了。學鄭文公的時候可以看看武中奇的楷書,尤其是他寫的一些大招牌。學歐的時候可以看看啟功的楷書,先練大字,大楷,隸書可以兼學一點,行書晚一點, 草書先不要碰。

祝你學習書法愉快。


分別是原版,清 姚孟起 臨帖,題主 臨帖

對比一下差別所在。能找出差距來,就進一步改正,自然提高了。得把眼力練出來。

另外,去掉米字格擬寫一個試試。


瀉藥,書法一是手藝二是和古人對談,所以必須要請好老師帶入門呢。沒有先行者給你正確的翻譯下古人寫字的思維,自己摸索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手藝也在思想的基礎上體現,思想武裝起來後就是靠磨鍊手藝了,但它們又是互相依存長期協同的。所以只在知乎提問是不夠的。行知合一,技法近乎道,不知書的道,寫再多也不會太對。老祖宗的東西就是這麼神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