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在史書上的評價非常高,但在民間的評價可以說是罵名千載。這是為什麼?


《宋史》別說完顏構了,欽宗都吹一把。

「贊曰:帝在東宮,不見失德。及其踐阼,聲技音樂一無所好。靖康初政,能正王黼、朱勔等罪而竄殛之,故金人聞帝內禪,將有卷甲北旆之意矣。惜其亂勢已成, 不可救藥,君臣相視,又不能同力協謀,以濟斯難,惴惴然講和之不暇。卒致父子淪胥,社稷蕪茀。帝至於是,蓋亦巽懦而不知義者歟!享國日淺,而受禍至深,考其所自,真可悼也夫!真可悼也夫!」

大意就是欽宗牛x,金人聽說欽宗即位,都嚇得想跑了,可惜亂勢已成,君臣又不能同心協力,講和不成,父子被抓,皇帝都沒做幾天就倒這麼大的黴,真慘呀。

再來看看神宗。

「贊曰:帝天性孝友,其入事兩宮,必侍立終日,雖寒暑不變。嘗與岐、嘉二王 讀書東宮,侍講王陶講諭經史,輒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稱賢。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遊幸,歷精圖治,將大有為。未幾,王安石入相。安石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帝奮然將雪數世之恥,未有所當,遂以偏見曲學起而乘之。 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洶洶騷動,慟哭流涕者接踵而至。 帝終不覺悟,方斷然廢逐元老,擯斥諫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變壞幾盡。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惜哉!」

神宗是好的,壞的是矇蔽聖上的王安石,禍害天下,讓祖宗的良法美意都被破壞的一乾二淨,於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

再回頭看高宗的評價。

「贊曰:昔夏後氏傳五世而後羿篡,少康復立而祀夏;周傳九世而厲王死於彘, 宣王復立而繼周;漢傳十有一世而新莽竊位,光武復立而興漢;晉傳四世有懷、愍 之禍,元帝正位於建鄴;唐傳六世有安、史之難,肅宗即位於靈武;宋傳九世而徽、 欽陷於金,高宗纘圖於南京:六君者,史皆稱為中興,而有異同焉。夏經羿、浞, 周曆共和,漢間新室、更始,晉、唐、宋則歲月相續者也。蕭王、琅琊皆出疏屬, 少康、宣王、肅宗、高宗則父子相承者也。至於克複舊物,則晉元與宋高宗視四君 者有餘責焉。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況時危勢逼,兵弱財匱,而事之難處又有甚於數君者乎?君子於此,蓋亦有憫高宗之 心,而重傷其所遭之不幸也。然當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師,內相李綱,外任宗澤, 天下之事宜無不可為者。顧乃播遷窮僻,重以苗、劉羣盜之亂,權宜立國,確虖艱哉。其始惑於汪、黃,其終制於奸檜,恬墮猥懦,坐失事機。甚而趙鼎、張浚相繼竄斥,嶽飛父子竟死於大功垂成之秋。一時有志之士,為之扼腕切齒。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於來世之誚,悲夫!」

前面先吹高宗,中興之君呀,高宗這麼好的人,條件那麼慘,君子大多有憐憫高宗的想法,而為他所遭遇的不幸深為傷心。

中段說高宗被奸臣矇蔽,為秦檜所掣肘,幹了包括冤殺嶽飛等一系列錯誤,導致「。一時有志之士,為之扼腕切齒」。結果高宗人家是忍辱偷生、還藏匿對金人的仇怨,忘掉親人還在金國受辱,最終逃脫不了後人對他的譏俏,可悲啊!完顏構的形象是不是顯得很高大了?

這不就說的很明白了,一個是「為尊者諱」,一個是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畢竟皇帝還是自己人,王安石那種變法要割統治階層肉的,纔是大奸大惡,比屈膝投降的皇帝還可恥。

民眾又不是統治階級,哪裡懂他們那麼多彎彎繞繞,完顏構一路慫,一路跑,殺忠臣,用奸相,畏金如虎,殘民如狼,大家又不瞎,怎麼就罵不得?


謝邀 @地平線

1.識時務,睦友邦

為防止過度刺激友邦,總是讓武將們自力更生,例如給宗澤萬人打發其北上防守,或者在將領們艱苦經營即將取得成果的情況下,先後解除將領兵權,例如十二道金牌召回殺害最有分量的主戰派嶽飛及其子嶽雲、部將張憲。

為穩固友邦統治、促進友邦各項事業發展,大力推行南自南北自北政策,將北方漢人慷慨讓予大金管轄。

在完顏亮南侵時本來已經打算出海健身,但為鞏固和平局面、讓大金領導人珍惜和平,最終還是以太上皇身份親自插手,通過陳家島海戰、采石之戰等大破大金,鞏固了來之不易的和平。

2.勤鍛煉,強體魄

自靖康元年開始,就一直通過搜山檢海的方式強身健體,例如建炎三年就獨自穿盔甲乘馬南渡,並且事先沒有通知百官宰相。

馬拉松成績優越,在大金尚未渡江時就已經跑到杭州。

為增強野外生存能力,於是一度在海上漂泊數月。

3.求和平,輕名節

《金史.宗弼傳》記載:皇統二年二月,宗弼朝京師,兼監修國史。宋主遣端明殿學士何鑄等進誓表,其表曰:「臣構言,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自鄧州西四十里並南四十里為界,屬鄧州。其四十里外並西南盡屬光化軍,為弊邑沿邊州城。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自壬戌年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

宗弼進拜太傅。乃遣左宣徽使劉筈使宋,以袞冕圭寶佩璲玉冊冊康王為宋帝。其冊文曰「皇帝若曰:諮爾宋康王趙構。不弔,天降喪於爾邦,亟瀆齊盟,自貽顛覆,俾爾越在江表。用勤我師旅,蓋十有八年於茲。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禍,誕誘爾衷,封奏狎至,願身列於籓輔。今遣光祿大夫、左宣徽使劉筈等持節冊命爾為帝,國號宋,世服臣職,永為屏翰。嗚呼欽哉,其恭聽朕命。」仍詔天下。賜宗弼人口牛馬各千、駝百、羊萬,仍每歲宋國進貢內給銀、絹二千兩、匹。

《金史.宗翰傳》記載:宗翰會東軍於黎陽津,遂會睿宗於濮。進兵至東平,宋知府權邦彥棄家宵遁,降其城,駐軍東平東南五十里。復取徐州。先是,宋人運江、淮金幣皆在徐州官庫,盡得之,分給諸軍。襲慶府來降。宋知濟南府劉豫以城降於撻懶。乃遣拔離速、烏林答泰欲、馬五襲康王於揚州,未至百五十里,馬五以五百騎先馳至揚州城下。康王聞兵來,已於前一夕渡江矣。於是,康王以書請存趙氏社稷。先是,康王嘗致書元帥府,稱「大宋皇帝構致書大金元帥帳前」,至是乃貶去大號,自稱「宋康王趙構謹致書元帥閣下」。其四月、七月兩書皆然。

4.尊先人,愛幼齒

遙尊生母韋賢妃為皇太后,並以迎還二聖為口號。

為迎回韋太后,難得擱置爭取和平的心意,揚言如不放人就攻擊大金。

考慮到兄長上了年紀,並為保護養子趙瑗的儲位,於是讓兄長繼續居住在東北養老而不再接回。

通過以戰求和方式,成功使大金恩賜將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封號由昏德公、重昏侯改為天水郡王、天水郡公。

出於戀土難移的緣故,將太祖趙匡胤牌位留在北方。

為保全生母韋太后顏面,於是採取各種手段掩蓋韋太后曾被女真寵幸的事實,包括但不限於改年齡、改文書、殺帝姬等。

面對孝宗趙昚的優厚供奉,總是讓趙昚不用過於鋪張,不過也不好總是推辭一片心意。

5.精書法,通文藝

總結:宋朝曾經打算給趙構上世祖廟號,後來因為謙虛而改為高宗。

不過呢,我覺得趙構其人和朱祁鎮一樣,廟號已不足以概括其生平,不如除其廟號。


宋高宗的性格,有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在稱帝前他英勇無畏,在稱帝後他卻膽小如鼠,是什麼讓他完成了這巨大的轉變?是權力。

在稱帝之前,趙構只是個普通的皇子,儘管他「資性朗悟,博學強記,讀書日誦千餘言,挽弓至一石五斗」,卻基本沒有繼位的希望,不敢這個時期的他反而是膽量最足的。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打到汴京城下時,宋欽宗決定跟金國議和。金國提出讓宰相和親王赴金營為人質的條件,宰相是宋欽宗指定的,親王則是趙構自己出頭的,時年19歲的他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

雖然沒在議和中取得什麼成果,但趙構憑藉自己的鎮定,讓金人提出了更換親王的意見,這個小子嚇不住,沒什麼價值,於是趙構躲過一劫。

靖康之難時宋朝皇室幾乎被一掃而空,只有趙構因為外地招募士兵而倖免於難,趙構順理成章被擁立為帝。

稱帝後,趙構迅速化身趙跑跑,一聽到金人打來,第一反應不是抵抗,而是跑,甚至一度跑到海上,在海上待了四十多天才上岸。後面棄南京而選擇杭州,也是因為杭州逃跑方便,兒子宋孝宗北伐的時候他都準備好要跑了。

究其原因,還是權力的關係,當皇子的時候,很難說他對皇位沒有絲毫想法,他勤學苦練難道只是為了愛好而不是為了引起父皇的關注?可當了皇帝,大權在握了,最重要的是安穩,不是拚命,就算再怎麼拚命,所得的也不過一個明君的名聲,哪比得上自己的享受。

為了這份安穩,趙構不僅喜歡跑,還喜歡跪,北伐什麼的有多遠滾多遠,他要的是和(xiang)平(shou)。


那個,《宋史》裏的評語很明顯是為尊者諱啊,裡面的「春秋筆法」就差沒指著趙構的鼻子罵「昏君」了。

實際上,南宋後持正面態度評價趙構的史書,還真沒有。


作為皇帝來說他還是合格的,至少比他爹和他哥要合格。


《宋史》脫脫:昔夏後氏傳五世而後羿篡,少康復立而祀夏;周傳九世而厲王死於彘,宣王復立而繼周;漢傳十有一世而新莽竊位,光武復立而興漢;晉傳四世有懷、愍之禍,元帝正位於建鄴;唐傳六世有安、史之難,肅宗即位於靈武;宋傳九世而徽、欽陷於金,高宗纘圖於南京:六君者,史皆稱為中興,而有異同焉。夏經羿、浞,周曆共和,漢間新室、更始,晉、唐、宋則歲月相續者也。蕭王、琅琊皆出疏屬,少康、宣王、肅宗、高宗則父子相承者也。至於克複舊物,則晉元與宋高宗視四君者有餘責焉。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況時危勢逼,兵弱財匱,而事之難處又有甚於數君者乎?君子於此,蓋亦有憫高宗之心,而重傷其所遭之不幸也。然當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師,內相李綱,外任宗澤,天下之事宜無不可為者。顧乃播遷窮僻,重以苗、劉羣盜之亂,權宜立國,確虖艱哉。其始惑於汪、黃,其終制於奸檜,恬墮猥懦,坐失事機。甚而趙鼎、張浚相繼竄斥,嶽飛父子竟死於大功垂成之秋。一時有志之士,為之扼腕切齒。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於來世之誚,悲夫!

開國皇帝裡面評價算低的。我們記得他是因為他殺嶽飛重用秦檜。


永遠刻在歷史恥辱柱上了


中興之主,可惜沒兒子,最後成了官宣犧牲品


不要用今人的眼光來看古人,更不要用常人的感受來想皇帝。只說兩點:

第一,如果宋高宗把宋徽宗和宋欽宗接回來,那麼其結果必然是奪門之變提前四百年上演。

第二,在當時的情況下,宋高宗保住了江南半壁河山,留住了一個半世紀的繁榮,命比金朝還長。


漢民族的偉大英雄,在最危機的時刻,憑藉堅強的毅力保存了民族的火種,也正因如此,受到少數民族的切齒痛恨,在某些人執掌話語權的時代被黑得很猛。具體如何黑法?評論區一大波黑子馬上就要趕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