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先说我一个和大部分答案不一样的观点:王夫人其实根本就没想要把任何一个姑娘的衣服给金钏儿当装裹。

原因不言而喻,王夫人想要的不过是通过给金钏儿一份与众不同的哀荣,来达到:1.落个慈善的好名声;2.避免贾政因为觉得丢了祖宗面子而产生的进一步追究;3.自觉金钏儿之死自己确实多少难脱干系,自我安慰;4.向别人昭示「我是当家的,我的丫鬟都比一般主子多一份脸」这么几个目的。所以,她根本不必真的拿哪位主子的衣服,只需要让别人认为这件衣服是主子的衣服就行了。

这就是她为什么一定要宝钗弄这件衣服的原因。其他姑娘,包括黛玉的衣服,都是贾府做的,要做,就有账,哪位姑娘哪件衣服都是清清楚楚的,没有办法完成「这件衣服其实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但却能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主子衣服」的障眼法。

宝钗不一样,她虽在园子里住,但吃穿用度是薛家提供,她家又是皇商,从外面弄身漂亮体面,并不为谁量身制作的衣服没有技术上和经济上的难度,宝钗又是个聪明省事的,她只要不否认这衣服是她的,这事就成了。

为什么要提黛玉呢。其实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甚至和她喜不喜欢黛玉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用黛玉暗示最方便:王夫人先是提了别的几个妹妹「都没有新衣服」(没有就没法惦记),黛玉有(我甚至把主意都打到了严格意义上不算自家人的黛玉身上),但她身体不好怕忌讳,我现在从自家是没有办法了(我根本不想要姑娘们的衣服,但没主的东西最难找)。

单独说黛玉,就是因为黛玉的衣服,百分之一百不会拿来做这种用处,王夫人提黛玉,恰恰是因为她要举一个最不可能的例子来暗示宝钗:「我想的和我说的根本不是一个意思!」。

宝钗这么冰雪聪明,这弦外之音哪里难得住她呢。


我忘了在哪里看到一个这样的说法 大概这样觉得很有道理。

林黛玉年纪小,人也本来就小小瘦瘦一只,其实金钏本来也穿不下她的衣服,更何况还是泡过水的金钏;老太太那么宠爱黛玉,王夫人应该也不大敢去找黛玉要。。。王夫人本来就是要找宝钗要衣服给金钏穿,两个人年纪差不多,宝钗本来也比较圆圆的,理应是更合适的。但是王夫人不能直说啊外甥女你给我件衣服给我死掉的老员工穿穿呗,所以拉一个跟宝钗同样寄住在家里的黛玉说 害我怕她身体命数性格啥的呀比较不好,不敢找她要,言下之意就:你性格好,表现的机会来了。

然后宝钗也是聪明人嘛。就这样。很顺理成章借到衣服了。


如果想为王夫人说句话,王夫人是想厚待死去的金钏,才会想把小姐们的衣服送给金钏当装裹,她从一开始就想跟宝钗要, 林黛玉只不过是个托词 直接要 王夫人也不好意思万年工具人林黛玉 。可如果你想厚待金钏 方法多了 没必要这样。

其实王夫人也知道这样不好 非常不好,宝钗说把自己衣服给金钏后 王夫人还对宝钗说了句:难道你不忌讳! 老王也太假了。宝姐姐说 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林黛玉跟周瑞家说过 不是别人挑剩下的 也不会给我,其实她也应该和王夫人说,二舅母 ,有好事你也想不到我,这种事倒想起我来了。但林黛玉肯定不会这么说。她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就像以往一样,她都不知道。清清白白一个姑娘家被这些人背地里说来说去 ??? ?♀?


谢邀。

其实此处是有行文破绽的。金钏死是端午节后,黛玉生日是二月十二花朝节,早过了,也不可能提前大半年准备衣裳,所以。作者让王夫人此时提及黛玉,必然有特别的用意,以至于不避破绽。

此处相当于一击两鸣,写了钗黛处世上的对比,而且是在王夫人心目中的钗黛形象对比。黛玉对待自己的正当利益和权利,常是当仁不让的。比如送宫花一节对周瑞家的的微讽,这些肯定不是唯一的一次,总会让王夫人感觉到黛玉的为人处事的「不成熟」。在如今追求个人权利的时代黛玉的处世模式尚且还被不少读者诟病,何况在讲究人情练达的古代社会。

作者在其他场合没有机会写黛玉在长辈眼中的形象,这里顺手带一笔,自然又精炼,是很不错的文学技巧。当然露出的那个小破绽,或者是作者自己没意识到,或许意识到了但为了这个目的而选择忽视破绽——他哪知道后世读者会读得这么细呢?哈哈


王夫人提林黛玉,是自然的事情。她原就给了金钏家五十两的抚恤金,打算再给金钏置寿衣。此刻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新做,天气热,金钏又是跳井的死法,搁时间长就会臭。于是王夫人就去问王熙凤,有没有姑娘们现做的衣服。是王熙凤说,只有林姑娘有为生日先做的几件。王夫人和宝钗提这些事情,应该就是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觉得林黛玉本就身体不好,福薄之人,再拿人家的东西给死人用,担心粘上晦气,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应该没有想著要暗示宝钗让她贡献衣服,因为她说她要托裁缝做。王夫人此时只为诉心中烦闷,其实这是人之常情,一个人在伤心的时候被人有效地安慰了,就忍不住会和这个安慰的人说更多的话,你们可以想想自己的这种经历。王夫人表露自己的柔软和弱势,她本就是天真烂漫之人,心里不会有那么多弯弯道道。但是薛宝钗素来体贴人,自告奋勇,就贡献了自己的衣服,而且薛宝钗有一个贡献衣服的绝佳理由:况且他活著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这个细节也点出了宝钗往日的确待人亲厚。王夫人听到薛宝钗这样说,也很惊讶,觉得宝钗一个姑娘不忌讳,很难得。

但其实关于这个情节我的疑问是:

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金钏跳井是这一年的端阳节,端阳节是五月初五。王夫人说林黛玉做了新衣服,我觉得很奇怪,奇怪的不是王夫人为什么提林黛玉的新衣服,而是为什么林黛玉这么早早地做了生日用的新衣服。此时据她生日还有大半年,而且林黛玉生日做的衣服生日穿应该是符合生日那一天的环境,也就是暮春时间穿的衣服。金钏跳井是大夏天,穿那个时候的衣服不热吗?难道是因为人死了就不用考虑这些了?或许一种理解是,此衣服不是林黛玉为下一年生日做的,而是这一年生日剩下的,但是剩下的也能称为新衣服吗?

第三十五回,也就是金钏跳井几天之后,薛宝钗和哥哥吵了架,薛蟠过来赔罪,说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宝钗就说:连那些衣服我还没穿遍呢,又作什么!我很好奇宝钗的衣库。薛宝钗在慰问王夫人的时候,说我前儿倒做了两套。应该不是空话。前做了两套,薛蟠还要再给她做两套,虽说是陪罪,也可见宝钗平日在薛家的尊贵。红楼梦虽然写大家族,都是叔叔伯伯,兄弟姐妹一大户,但是我个人觉得,薛家那种温情的氛围,其他三家就不拥有。第四十九回薛蝌来的时候,宝钗笑道:我们薛蝌和他妹妹来了不成?这句话一直让我觉得很温暖。


顺口一提而已,但是从中可以看出王夫人对林妹妹是一直心存芥蒂的,这次心更偏向了宝姐姐。其实林妹妹外冷内热,你不去问问她你怎么知道她不同意?真是主观臆断,王夫人的意见给宝黛成婚一定会添上不小的麻烦。


不喜欢她


是啊,王夫人为什么不提我呢?奇怪!


王夫人这些提到衣服的事情看似在说一个实情,本想著给两件衣服给她装裹,可巧凤姐说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林妹妹有两套作生日的。王夫人觉得黛玉原是个三灾八难的,有点忌讳。这时候你看宝钗说自己有,「拿来大家岂不是省事?」看得出宝钗的厉害了吧,什么事情都在设计当中,让人觉得她厚道,识大体,解了王夫人的燃眉之急。宝钗正是通过这些小小的细节,笼络了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因此才能形成后期大家都想让她当宝玉的媳妇。作者通过这些对比,把宝钗黛玉的性格又对比了一下,同时又为后面的宝玉择妻贾府上下人态度埋下伏笔。


她潜意识中把黛玉和金钗在比较,两个种子儿媳妇选手的较量


用黛玉压宝钗,让宝钗掏出她新做的衣服。书里明说林黛玉的生日在花朝节,也就是二月份,书里金钏跳井时是夏天了,怎么可能会有给林黛玉新做的衣服呢?双方心知肚明,这明摆著是让宝钗出啊。


因为王夫人在暗示宝钗,暗里问她要衣服。只不过借林黛玉说事,不可能把林黛玉的衣服给金钏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