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位于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一年中南半球平均接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要高于北半球,南半球海水的平均温度要高于北半球;是不是在由此形成的洋流的作用下,将大陆逐渐向北半球推移,造成了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海水能推动大陆,受教了!
推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是地幔物质上涌,地幔物质的能量不知道比海水高到哪去了,海水最多只能改变一下海岸线,题主在地质学上还是需要学习一个


太阳辐射强度的确和日地距离成反比,但是以地球轨道这个近圆的椭圆的偏心率,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差应该不大,所以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可能也不大(相对于总辐射强度而言),在遥感方面,大气顶层的太阳辐射被看作一个常数,不考虑季节变化。

另外,根据高中学的开普勒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不好意思我也不专业,只能到高中),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比在近日点慢一点,因此造成地球在远日点和近日点附近公转时,相同时间内的太阳辐射积分总量差别可能同样不大。

确实陆地的反射率是比海洋高的,假设因此造成的南半球海水温度高于北半球(S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是可以查到的,不过我没查,抱歉,但是我印象差别不显著),那也是北半球表层海水向南半球流动,而不是南向北(为什么?温度造成的密度差,还得假设盐度相差不大)。

那现实情况呢?大部分表层流都是风生流,不是热盐流。表层风生环流在季风和科氏力的作用下,典型形态是各自在赤道一侧打转(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大概也和陆海分布状态的形成关系不大。

有答主已经说了,海水那点能量无论从质量还是内能和地壳比,可能还是太小了。而且陆地不是漂浮在水上的,而是水填充在一个不平的大球上,是不是题主把「模型」想错了?

综上,我觉得海陆分布不是题主假设的成因,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
没有半毛钱关系

谢邀。

海水推动大陆,太扯了。

北半球夏季时在远日点,冬季时在近日点,我认为推导出的结果应该是北半球夏季接受的热量大于南半球。所以我认为问题本身不成立。

关于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在这里不仅是日地距离不同,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北半球应该是夏季长、冬季短,南半球夏季短、冬季长。而且我认为后者的影响比前者更大,所以应该是北半球夏季接受的热量更多。自己的想法。有错勿怪。

为什么大部分星球都是近似球形?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在还未冷却的液体阶段,球形是引力的最优解?

为什么地球的两极略扁?

有没有可能是在液体地球逐渐冷却时,自传的离心力将更多的物质「甩到」赤道面上?为什么北半球陆地多于南半球?有没有可能是在逐渐冷却时,北半球吸收的热量略少,而比南半球冷却要慢,一部分熔岩液体因此流向了流动性更强的半球,导致最终的熔岩物质总量北多于南?

我比题主还业余,欢迎来喷。
这就是传说中的洪荒之力么
看到这个问题我沉默了半天,原来我们不是活在乌龟背上?
冈瓦纳算是从天而降咯?

太阳对地球的地质作用表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河流的剥蚀搬运和沉积等,对于导致板块构造的内动力地质作用应该是没什么影响。所以如果不是像2012里面讲的那个微波炉一样,太阳应该很难对地球上的陆地分布产生太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好像还没有什么理论支持题主的联系,不过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挺合理的,不知道其他答主冷嘲热讽的态度和优越感都是从哪里来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