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就是要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首先設定一個意料之外的戲劇任務,然後再去合理它。

舉例:

我要一個醫生去犯罪。

這裡違背合理的概念是:

一般醫生都是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懸壺濟世的,但我現在就要讓他作惡,變成壞人。

接下去就是讓這個非合理合理化。

首先設立人物動機:

醫生的犯罪是為了救另外一個人,或是女兒,或是妻子,或是父母。

接著設計情節:

親人愛人要換腎,但沒有配型,於是醫生開始在黑市高價購買,最終捲入黑市器官買賣中,最後由於手術技法嫻熟,不但救了親人,還在黑市上賺了一大筆錢,人送外號「白衣開膛手」最終受到法律制裁。

結果:

既合理,又不俗套,同時裡面一定會出現巨大的人物弧光,於是這個人物就會很成立。

(當然這樣的故事國內肯定不過審,國外這樣的情節屢見不鮮。)

總結:

編劇塑造人物,設計情節切忌順拐。

如:

醫生就得懸壺濟世,

老師就得蠟炬成灰,

商人就得大奸大惡,

家長就得慈父嚴母,

小三就得水性楊花,

大房就得忍辱負重,

警察就得正義凌然。

簡而言之就是人物臉譜化,因為人物一旦臉譜化劇情就「順拐」,一旦「順拐」就「沒戲」就過於「合理」一旦「合理」就「俗套」。

設計情節也是這個道理

如:

婆媳吵架最合理,也最俗套,誰都知道這裡面會有矛盾,隨便一個垃圾編劇都會寫那點破事兒。

但如何讓婆媳關係不俗套?改成婆媳合作怎麼樣?

為了給老公治療陽痿,婆媳一起想辦法找方子,用各種稀奇古怪的方式。媳婦為了性福,婆婆為了要大孫子,兩人目的統一了。這裡面肯定會有無數啼笑皆非的事情。

(當然不能太邪惡啊,但可以遊走在邪惡的邊緣,哈哈哈哈)

反正劇本就是寫那些不合理的事情,什麼都合理的事情有什麼可以寫的?難度就在於把不合理的人,事合理化就可以做到既合理又不俗。

隨便說了一些也不繫統,反正就是我的一些拙見和經驗吧。


瀉藥。

這個話題只能簡單來說。

編劇裏所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一個蠻不好執行的理論。我不知道題主有沒有完善的編劇基礎知識,是否寫過劇本,或者對於電影欣賞是否有專業的角度。所以下面說的話,看的明白就看,覺得沒啥意義,可以權當消遣。

劇本創作,或者所的創作形式,有一條很核心的道理是:8成的都是套路,還有兩成是故意用「反套路」的手法完成的反套路的套路。

也就是說,目前能寫的東西,幾乎前人都用過了。包括科幻電影,當然情節是與時俱進的。

有人會,胡扯,那豈不是所有電影都一個樣?

本質是這樣的。就像所有的水壺都是裝水喝得一樣,絕大多數的內容一樣的。

如果能理解這一點,下面要說的,也就可以輕鬆理解了。

劇本故事重結構和節奏,這是必須熟悉掌握的,接下來就只有個人對世界的洞見支撐著故事。

這句話其實也解釋了,認真的創作者,絕對不會陷入抄襲的問題,只要確切有抄襲的嫌疑,那這個創作者一定是抄襲,甚至一定是把原著放手邊,邊寫邊抄的。

因為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何況人?

只要你認真對待創作,一定和別人不一樣。因為你看世界和問題的眼光一定是獨特又唯一的,而且有效的結構真的沒多少變化,或者可以說,優秀的電影故事很多相同,爛片大概就各有各的爛。如果能認可這一點,其實寫劇就會輕鬆很多。

這就是題主問的第一個問題的「讓劇本合理」的答案。

第二個問題「不俗套」,就是我說的「個人對世界的洞見」。

想把結構做好其實也很難了,但是隻把結構做好是沒辦法成為好故事的。這裡面我要說的是看上去很玄學的概念:讓原力與你同在。

在《救貓咪3》中(肯定很多自認為自己是牛逼編劇的人會嘲笑我看這種書,但是親身經歷告訴我,看透1、3兩部,外加《故事》,只要不笨,都可以成為不錯的編劇,至於能不能賣錢,這個不歸它們管)提到過「五步結局法」或者叫「颶風襲擊城堡法」,我沒記錯的話就是這兩個叫法。其中的第四步介紹的是說「在創作結局時,主角再次面臨一無所有,他便放棄了所有規則,聽從內心的呼喚,聽從原力的指引,作出決定,然後就是第五步,執行和成功」。大概齊是這樣說的。

很玄學哈。

其實一點都不。這裡說的原力,就是你的核心洞見。

編劇得清楚自己到底要講什麼,而要講的這個東西也必然是編劇想表達的。有人說職業編劇寫商業片也需要嗎?答案是反而更需要,因為它讓故事不俗套!

再商業片也還是有表達的,沒有表達不成故事。都不是故事誰會拿來拍成電影?要想不俗套,這個解決辦法就很簡單了,作者不俗套就成了。

至於那些沒有基本功,各種模仿,試圖就這樣寫劇本的人來說,他們的故事自然是俗套的,因為他們根本不關注自己,他們根本意識不到寫作是一種發現,是一場發現自己的旅程。但凡能摸到這個門,他一定不俗套,他一定會把故事講的就完全是他自己的風格,當然前提是,掌握了基本創作規律。

每個人活到二三十歲,就算是最沒腦子的鍵盤俠和網路噴子,對這個世界也會充滿了獨特的自我的洞見,絕對沒有任何兩個人是會完全一致,或者說每個人都完全不一樣。之所以大部分人察覺不到,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敢面對過自己。

面對自己,是每個作家的破題第一課,做不到就永遠入不了門,寫故事到最後都是寫自己。誰能瞭解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其實都是作者自己對這些角色的觀察思考和演繹。但是「面對自己」也像所有其他手藝一樣,是最難過的一關,扒兩層皮都是輕的。

我常和身邊朋友說,要和自己講和。他們問這是什麼意思,我也不好解釋。其實就是「面對自己」後的處理辦法,因為不和自己講和大抵是很難過活的。

所以這就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聽從原力,根本不要擔心是不是落了俗套,如果是用心的思考自己講的故事,就一定不會,即使情節看上去很雷同,但還是會完全不一樣的。

這也是我和做美學研究的朋友說的「說真話,說自己相信的話,再荒誕的內容都會慢慢自洽。」

但是,能知道自己在說真話,能有勇氣說真話,能意識到自己在說內心的真話的人很少。所以我們看到的優秀編很少。我們看到的其他藝術門類的佼佼者很少。

這裡面就基本功最不值錢,多看電影,多思考,好好讀優秀的編劇書籍,就可以學到。

題外話,書籍是最廉價的金礦,但是很可惜,認識金子的人也不多。


有關劇本、寫作的具體問題絕大多數是沒法回答的。

原因在於:如果這些具體問題真的存在一個答案,那必然是長篇大論,且能夠實踐這個答案的能力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換句話說:至少在寫作這個大領域底下,這個世界並不為學習者提供「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的便利。

當然,也可以說這種便利是存在的——那就是,當你真的讀過了萬卷書,然後別人告訴你那一句話的真傳的時候,你就能領悟到:哦,說得很對。

因為沒有萬卷書的積累,你就無法去實踐那一句話的真傳。

光知道一個答案有什麼用?

例如:如何讓劇本變得合理且不俗套?

答案:努力把它寫得合理且不俗套。

除此之外我不以為還有別的辦法。

另外,之於我的經驗,說幾句不是廢話的廢話:合理性這種東西,不要說寫劇本,就是寫小說,也不要去追求。

——誰想要看合理的東西呢?

——我們想看的就是一個內褲外穿的傢伙在天上飛!眼裡還能冒光!

邏輯自洽,與合理性是兩種東西。前者必須有。後者,存在本身就是俗套。


首先,成為一個不俗套的人

比如,不要總在知乎找答案

比如,字數越多點贊越多的『答案』越沒有實操性


傳送一個我幾天前寫的故事大綱:

如果連姆尼森的女兒不小心殺了基努裏維斯的狗並嫁禍給丹澤爾華盛頓的朋友會發生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以這個為例子分析一下我是如何考慮這個命題,讓劇本變得合理好看的(不俗套說實話很難,根據IMDB的數據現在全世界總共有將近200萬部電影,能拍的故事基本上都已經拍完了,所有能講的道理也講的差不多了,再往後的電影都是在前人基礎上的排列組合、老酒裝新瓶)。

首先最重要的是人物一切行為的動機,動機的合理性會決定人物的性格特點是否立得住,後續劇情是否合理。連姆的女兒為什麼要殺掉基努的狗?連姆是正面人物,他的人設是一定要保護他女兒,那他女兒也一定必須是正面人物,一個正面人物殺掉另外一個正面人物的狗,而且還嫁禍給另外一個人,那她必須有非常合理的動機,類似速激8裡面唐老大黑化和兄弟們作對,最後一看哦是為了救自己的家人,把一切看似出乎意料的行為合理化了。所以我給連姆女兒設定的動機是她處在一個她和狗之間只能存活一個的處境下,她為了自救不得不殺死那隻狗:她被綁架了關在密室裏,密室的鑰匙被狗吞到肚子裏去了,如果要更合理化還可以是綁架他的人放了一個炸彈定時炸彈,遙控開關喂進了狗的肚子裏。

那她為什麼會嫁禍給丹澤爾的朋友呢?她是正面人物不會隨便做這種不好的事情,所以也必須有個合理的解釋。有兩種情況,她認識或者她不認識丹澤爾的朋友。如果她不認識丹澤爾的朋友,那一定是她在殺死狗的現場看到了丹澤爾的朋友,並認為是他讓自己陷入這種困境的,所以應該讓他擔負罪名,我設計就是丹澤爾的朋友在她面前把東西餵給了狗;如果她認識丹澤爾的朋友,既然說是嫁禍那肯定丹澤爾的朋友也是無辜的,那一定是綁架她的人為了某種目的故意讓她以為他和綁架案有關,從而指認丹澤爾的朋友是真正的殺狗兇手。

那基努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基努的人設首先是正面人物,愛狗如命,誰動他的狗就要跟誰拚命。在維護這個基本人設的前提下,那基努肯定是要報仇的,那他能殺連姆的女兒嗎?不能,他殺了連姆的女兒就徹底和連姆對立了,連姆也是正面人物,正面人物不可能和正面人物對立。既然他不能殺連姆的女兒,連姆的女兒又有合理理由嫁禍給丹澤爾的朋友,ok,那就讓基努暫時相信了她的嫁禍,去找丹澤爾的朋友去了。

那他能殺死丹澤爾的朋友嗎?也不能,殺了就和保護他的丹澤爾對立了,丹澤爾也是正面人物。ok,那就讓基努找到了丹澤爾的朋友,要下手殺死他的時候丹澤爾出現了,兩個主要角色第一次進行碰撞,從雙方的人設和動機來說,這場戰鬥是合理的。但他們誰也不能殺死誰,所以要讓他們兩個都受傷到無法繼續下去,還必須有個環境他們無法再對彼此下手,這樣能消除誤會。所以我安排他們被送入大陸酒店,在John Wick的設定裏大陸酒店是不能動武的,他們正好在裡面可以養傷,然後面對面交談解除誤會。

兩大主角順利出場並碰撞了,那連姆如何出場?連姆一定是要保護他女兒,那他發現他女兒被綁架了以後一定會去救她,但又不能讓他救到他女兒,救到了他就撤了片子沒法演了。所以我設定基努和丹澤爾誤會解除後,發現是連姆的女兒騙了他們,又得回過頭去找她,正好碰到了過來救女兒的連姆。一邊要救,一邊又不讓救,那必然要幹架,三人正面碰撞。

但同樣的道理,他們既不能殺死連姆,任何一人也不能被連姆殺死,那他們的矛盾如何解決?那我再設定這其實就是一個陰謀,為了讓他們三個人打起來,所以綁架了連姆的女兒又造成假象讓她嫁禍給丹澤爾的朋友,背後還有一個大boss。所以他們三個幹完架之後一定要讓他們緩下來讓真相大白,然後一起聯手去幹大boss。這樣電影各情節都是基本符合邏輯的,符合人設的,有合理解釋,又能順暢地推動下去。

當然,這個劇本肯定還有不慎嚴密地小瑕疵,我短短半小時也沒辦法編的滴水不漏,但不管寫什麼劇本,道理都是這些道理,諸位湊合著看一下吧!

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專欄,探索更多電影背後的祕密。

電影人成長之旅?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要見多識廣,並且懂得生活。第一個要素,合理。很多編劇不懂生活,寫出來的戲尬死個人。完美關係,包括安家裡,充滿這種死亡時刻。 比如佟麗婭在美國賣房子,老闆不懂漢語,佟麗婭完全可以小聲告訴客戶,這個房子死過人,非要在那裡大動作的來回瞎比劃。觀眾看了就覺得腦殘,真的夠蠢。 第二個要素,不俗套。那就得見多識廣,知道這個世界的廣博,生活的豐富多彩。好比安家,張乘乘衝到店裡找房似錦麻煩,這就是編劇沒下功夫,就是從以前的各種劇中扒出來的橋段,前人都用濫了的東西。想要不俗套,就自己去下功夫。生活遠比戲劇更複雜更精彩。


同問


邏輯性強,在現實生活中又經過藝術改造,不斷遇到挫折,但是挫折是合理的,比如高中生的挫折就是考試,而不是工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