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本篇文章著重分析當事人的心理以供大家參考自己的感情經歷。對兩位主人公不黑也不粉。不愛豬的歌和綜藝,也不買周的衣服。說我洗白的那些人,人生一定因為各種會錯意而過得很辛苦吧。

看到很多留言說周家怎麼有錢,可能因為我舉的例子比較片面因而產生歧義。但即便是富可敵國的人,在一段感情裏也會有需求。需求本身不功利也很正常,畢竟大部分人在感情裏都無法做到源源不斷的供給而沒有期待。健康的感情本來就是互通有無,補給彼此的需求。

請務必帶著中立的態度看此文,希望對你自己的感情生活有幫助。


羅小豬這件事情爆出來,讓我想到幾年前的老虎伍茲的性醜聞。兩人名字也是巧合地彰顯本能的動物性。雖然好像單偶制在動物界也不少。他倆都已經擁有要顏有顏,要能力有能力的伴侶,可惜,老虎和豬一樣,葷素不忌且胃口大到驚人。

我想周揚青能在此時用比較緩和,理性的語氣總結自己9年的戀情,關鍵在於小豬不是出軌一個固定的對象。如果你的愛人出軌的是一個固定的小三,你或許更多懷疑的是這段感情的本身,自我懷疑,妒忌,猜疑,痛不欲生。但,當你的愛人出軌人數龐大到像老虎的100+, 小豬的夜夜約,不重複。痛苦雖難免,但你更清楚這段感情的問題不在於你,而是他。你更沒有一個具體嫉妒的對手,因為你也知道她們都是滿足他的工具,而已。所以你能理解為什麼周揚青會在信裏表露出對那些女生的同情。

出軌並不奇怪,也不反人性。人要的東西從來就不是單一的,並且我們要的東西很可能是相互排斥的。我想要穩定踏實的關係作為後盾,但同時,我也無法拒絕刺激所帶來的新鮮感覺;我想要安全感和舒適感,但偶爾的不可掌控和未知也讓我為之振奮;小豬想要周揚青給的安定和心靈上的支撐,但也無法放棄新鮮肉體和其他異性帶來的生理快感和心裡滿足。這正是心理學家Esther Perel 在TED演講上詳細論述的人性和固定伴侶關係的矛盾:(演講全名:The secret to desire in a long-term relationship)

所以,他想要的東西並不奇怪,也不是特例,我們很多人都是,且不僅體現在男女感情上,我們在生活很多方面都想同時擁有衝突並內在矛盾的事物。

我們想要父母給我們經濟上的幫助,為我們周全,替我們分擔,但又不想受制於他們的掌控,任由他們干涉和嘮叨;

我們想要老闆給我們更多的錢,更多的機會,但又不想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最好是拿著外企的薪資,有著公務人員的穩定;

你說這是貪?沒錯。

但為什麼有人可以魚與熊掌兼得,有人卻慘遭滑鐵盧?

歸根結底兩個字:平衡。

其一:維持自己慾望的平衡是一場個人修行。(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其二:保持跟對方的議價平衡則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先說個人修行,小豬屬於伴侶關係裏需要high maintenance,比較難搞的那種。

伴侶關係,無論男女,無非三種:

1 對於穩定關係的慾望遠遠大於快消情緒:

我們俗稱適合結婚的那類人。

這類人不願意在男女情緒和快消的感官刺激上花太多的時間。他們反而非常享受因為穩定關係而節省出來的時間去做別的他們認為更加有意義有意思的事情。他們的精力花在穩定一段關係上從而獲得精神財產上的自由。這或許就是我們理解的「自律即自由」。如果雙方都是這樣的個性,那就是我們看到的伉儷情深。

2 快消情緒的需求遠遠大於穩定關係慾望:

玩咖。視婚姻為束縛,孩子為羈絆,責任為窒息。他們對傳統穩定關係的要求非常低,自身也不依賴。若雙方都是此類人倒也不失為一種相處模式。對彼此沒有賢妻良母,公序良俗的要求。合則聚,不合則散。有病有災的時候能從夜店趕回來幫忙叫個救護車也算相愛一場,相濡以沫。

3. 穩定關係快消樂趣都想要

小豬那種。既想體驗一把宜室宜家的賢良淑德,又想花前月下,朝秦暮楚。數量上也不加以剋制,大快朵頤,自我需求嚴重失衡。

第1類人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自我感情補給充沛,亦或是先天缺乏對異性或感情過多探索的慾望。天賦異稟的結婚材料。當然,更多的人並非天生如此,而是經歷了自我成長從而到達這個境界。

第2類人倒也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並且開誠布公,不瞞著你,不弔著你,不拖著你。這類人可能不會一輩子處於這種狀態,但是至少他知道自己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不會拖一個墊背的。

第3類就比較棘手,因為他們讓你感覺是1,但是偷偷做著2的事。說到底,第三類人沒有辦法平衡自己的慾望也不敢對外承認,對他人承擔。想佔有所有,卻不想付出該有的代價。這類人要麼是幼稚得還沒發現這個世界是一個能量守恆,不存在予取予求的地方;要麼小人得志,豬油蒙了心,自我膨脹到了不可一世。

幼稚的,喫幾次虧,有悟性的就會成熟起來平衡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與自己妥協。深諳任何事物背後都有一個價碼,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取捨向來都是並肩同行。

狂妄的,那麼就只能狠狠摔在地上幾次,摔到那一顆龐大的虛榮心知道什麼叫收斂

我們的空虛公子顯然還處於狂妄,肆意妄為的階段。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來者不拒,大快朵頤,卻不曾想自己有沒有為自己慾望最終買單的能力。此能力不只是財力,而是穩健的,成熟的,健康的,可持續的靈魂。一份自己看得起自己內心平和活下去的自尊和自愛。倘若自己跟自己的關係無法處理妥當,慾望和自律之間無法平衡,對外是傷害,對內則是內耗。小豬該看看自己的嘴脣有多黑,眼袋有多大。

再說到在感情裏,自己跟世界(對方)的關係。娛樂圈也好,平頭百姓也罷,外面有小三小四小五,家裡原配不倒的比比皆是。為什麼人家可以,小豬這事兒撕了?

這就要說到自己跟這個世界議價的意識和能力。周揚青跟他談了9年,明確表示之前原諒過劈腿行為。小豬是什麼德行,周揚青比你我清楚太多。她要是個情感上的潔癖小白,心態早就崩得支離破碎。他的濫情史,隨便百度下就是個臭裹腳布。獵艷多不說,自己兄弟女人也不放過,算是渣得明白,渣得徹底。

跟這樣一個男人交往,周肯定押寶在除了忠誠以外其他的加分項上。給你點個人自由,但是其他方面你最好能填補進來。9年不看手機這種大家聽聽就好。自己男友是怎麼樣一個人她不會不知道幾分。加上他又是公眾人物,爆料估計也能讓9年不看手機的略知一二,並且合理質疑自己男友不是貞潔烈男吧。

看看資深渣成龍大哥當初是怎麼處理的。在醜聞爆出來的當下,他立馬給了當時還是女友的林鳳嬌二顆定心丸,一紙婚書正名+上交經濟大權。那麼多年來,龍嫂會不知道自己老公是什麼人才嗎? 只不過成龍「議價」覺悟和能力高出小豬太多,擺得平罷了。要想都要,請記得你得付出到你想要的利益兩端都能平衡的程度。懂得這門藝術的成龍不是換來了一個安康的闔家晚年和體諒的絕世好妻子嗎?我們大部分的人也不是不想要,而是知道自己給不起。

回頭看豬家,9年!婚書呢? 財產呢?孩子呢?名分呢?細節我們外人不知道,但就表面看,都沒有吧? 都沒有也就算了,你還玩到家裡來,你還玩得那麼大,讓全世界看她笑話。周揚青即便是一開始看上他的偶像光環,以迷妹的姿態開始這段戀情,9年下來早已不是靠你施捨冷飯,給點小恩小惠能滿足的了。那麼些年自己也積累了點財富。這裡面微妙的付出與得到的比重,各位品,細品。這種不對等的,沒有承諾和保障的關係,即便曾經願意,9年了誰還樂意?

舉例成龍不是為了說明周貪錢或者逼婚,這裡的議價也並非指情侶雙方坐下來談價格,又不是交贖金對不對。所謂的「議價」是在瞭解你伴侶的基礎上滿足TA對這段感情的核心期待。要家的,給家。要錢的給錢,要娃的給娃,要浪漫的關心的,要關注的,要媽的,等。再來談你需要對方相應放寬的條件,你在這段感情裏需要的核心利益。再大的情感危機,相戀多年的雙方也有辦法坐下來談,要麼談妥在一起,要麼和平分開。到了撕逼就不是常態了,一方必然感覺深受其害,具體怎樣,外人不得而知。但都多少經歷過感情的我們都知道,分手可以分手,但跑去對方單位鬧搞得對方丟飯碗,那一定是對方讓我很不爽或者我有很多委屈需要以讓對方付出代價這種方式結束。


我有個同學,有天被閨蜜老公灌醉,差點被他拖到他家。

這是個真事兒。

她閨蜜跟她老公,兩個人大學就在一起。大學畢業第二年就結婚了,兩個人一起打拚,真的是從無到有。起初閨蜜老公沒什麼錢,每天騎著個小電動搭閨蜜上下班,見了我同學都會打招呼。她閨蜜的老公每次見我同學,都特別友好的那種。會給她特意繞路去買喫的,會跟閨蜜一起做飯請我同學喫。

而我同學跟她閨蜜感情特別好。平時一起逛街,一起去美容院,工作也是在同一個公司。

我同學那時候特別羨慕他們兩個,覺得那就是真愛了。

然而,事情從閨蜜懷孕回家待產後開始改變。閨蜜走之前還跟我同學說她老公一個人在這裡,說沒事兒讓她多照顧一下她老公。

我同學很單純,真的就把這個話當真了。所以閨蜜老公跟她發信息,約她出來玩的時候,她真的都沒多想。以為就哥哥跟妹妹那樣。

後來有天,閨蜜老公約她出去喫飯。途中一直灌她酒。

因為先前也喫過飯,而且因為先前他對我同學都像哥哥對妹妹那種,我同學就沒什麼戒備,就喝了。

到後來她想打車回家的時候,男的就不對了。拖著她一直走,攔著她不讓她打車。在大街上一直抱著她。她雖然是醉了,但是還是清醒的,就拚命推開他,想攔出租。路上的出租以為他們是情侶,都沒理她。

她當時暈乎乎的,又難受,男的就一直拖著她走。她就嚷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嚷了一路。

他們是6點開始喫飯,鬧到了半夜一點。到最後男的居然把她拖到他家樓下了。

男的就說:你跟XX(同學閨蜜)那麼好關係,我肯定要確保你安全啊。我是怕你一個人不安全。XX剛走,我家兩個牀你隨便挑。你放心,我肯定不會動你的。這麼晚了真的不安全BLABLA,你信不過我還信不過XX嗎?

一路上都在重複這幾句話。

她當時都懵了,在樓下死活不肯上去。她就把心一橫,躺在地上,怎麼都不肯起來。後來那男的沒辦法,才同意送她回家。

事後我同學每當想起的時候還害怕。她說後來她經常想起那天喝醉時那男人的樣子。男人就像一頭狼一樣。而那之前,他還是閨蜜的好老公。閨蜜孩子的好爸爸。

姐妹們,知人知面不知心。保護好自己。

評論真的見識了。姐妹們,記得:別管別人說什麼,一定要維護自己的安全和利益。

希望大家移步評論區,看看人性的惡。讓大家看看女生快被侵犯後,大家的看法都是什麼樣的。我除了說見識了,就不知道說什麼了。


在這種男人是很自私的,周揚青在小號的回復簡直和我ex一模一樣。

在這些渣男眼裡你的愛就是他出軌的底氣,他們會先說些「以後我要是出軌了怎麼辦」之類的話來試探你的反應,不管你反應如何他們都會去找女孩聊騷,最後借著出差或者你不在家的時候付諸行動。

被發現出軌的時候如果你條件比出軌女好,而且表現得非常捨不得那就哄哄你,給你寫保證書,給你說甜言蜜語告訴你沒有下次。

然後背負著些許愧疚感對你好一段時間,時間長了愧疚感消失又開始新循環。

反正你好哄。

我ex就是這樣,我從來不查手機不查崗,直到用他手機點外賣發現一個上次他說出差的酒店名字不對勁。

搜了一下酒店是網紅酒店,出差怎麼可能住網紅酒店?

趁他玩遊戲,不動聲色地解鎖他手機,搜索聊天記錄轉賬記錄,找到20幾個聊騷的,和5個已經約過的,因為從來不看他的手機,所以這些聊天轉賬記錄都保留完好。

當時我眼淚刷一下就流下來了,眼淚像壞掉的水龍頭,我拚命去堵也堵不住。

他回頭問我怎麼了。

然後就是常見的爭吵,流淚,分手,挽回。

挽回期間他對我說的一句話讓我想通了,他說:

「老婆是老婆,炮友是炮友,你們是不一樣的。」

是的,所有女人在他們眼裡都是工具人。

老婆是精心挑選,能接受他一切缺點,能包容他的壞脾氣,能給他洗衣做飯生孩子還特別愛他不會出軌,家境相當,對他有幫助的工具人。

他願意為老婆付出一些「代價」,但是如果有更好的老婆人選和離婚代價極低,他會分分鐘踢掉你,換另一個老婆上位。

炮友就更不用說了,在他們眼裡就是個人形飛機杯。

你覺得他是長情,其實他只是權衡利弊。

在這麼多女人間就你條件尚可,人傻好騙,從試探到實施他們早就心裡有數,後果不是沒想過,是他們覺得他們擔的起或者是你「好哄,聽話。」

你覺得他愛你,你在他心裡是獨一無二。

其實他換了另一個和你條件差不多的女的也一樣,重複著對你的套路去對她,從頭到尾他們愛的都是自己。


本文將根據羅志祥事件展開討論,論述性的意義,並簡單闡釋兩性關係觀念隨著歷史進程發展的客觀規律,沒有任何立場,不對任何觀念做出評價,不批判任何人也不不存在任何洗地。

羅志祥之所以做了這些而心理並沒有感到不適,是因為他的兩性關係觀念,給sex賦予的意義,與當代中國年輕人的主流觀念(政治正確)不同。

一、中國年輕人的兩性關係觀念

在當代中國年輕人的主流觀念中,性愛是按照以下邏輯推演的:

愛——弱名分(戀愛關係,強名分為婚姻)——性

在當今年輕人的主流觀念中,名分必須在有愛的條件下確定,性必須在名分的條件下進行,否則政治不正確,可能會被批判一番。

無愛確立的名分,比如拜金,會被批判。

無名分進行的性,比如偷情,亦會被批判。

無愛也無名分進行的性,比如羅志祥,更會被批判。

然而,並非每一個中國年輕人都與主流一致,有偏差的絕不是少數,但他們一般不會主動暴露。

由於批判機制的存在,使得實際上與主流不一致的人數,遠多於明面上已暴露與主流不一致的人。

因此,譴責羅志祥的人主要是三種思維模式:

1、羅志祥與主流不一致的行為導致情緒性憤慨而譴責,沒有更多的邏輯思考

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類似的現象,比如當你在存在必婚思想的我國表達出不婚想法時:

過於保守的思想也會被批判,比如有些存在處女情結的保守人士,認可「只有強名分(婚姻)才能發生性,弱名分不能」,尤其是當他用這種觀念約束女性時,亦會被主流輿論批判。

2、對羅志祥的行為進行了分析,發現他的性行為沒有包含愛與名分的條件,因而譴責他的性行為過於隨便,批判重點在於「隨便」

3、對羅志祥的行為進行了分析,這類人會先入為主的覺得性行為和愛與名分是關聯的,因而譴責羅志祥在愛與名分之外,發生了別的愛與名分,批判重點在於「不忠」

這能算交往?

比如我還看到了一個評論:

這表明羅志祥的愛情不具有唯一性,他的愛情有好多份。

不具有唯一性的愛情,不叫愛情。

題主也屬於這一類,我們看一下他的問題:

為什麼羅志祥可以做到一邊不斷出軌,一邊跟一個女生在一起九年之久,這究竟是一種什麼心理?

出軌的男人到底都在想些什麼?為什麼能同時做到長情和出軌?

二、性的意義

以下內容部分人可能會覺得毀三觀,然而本文沒有任何立場,只談現象。

事實上,性行為完全可以和愛與名分沒有任何關聯,性行為與這二者發生關聯反倒是歷史發展到特定階段後纔出現的事

包括且不限於以下幾種情況:

1、施暴

當年蘇聯紅軍攻入柏林時,對德國婦女進行了戰爭罪行,這種行為明顯和愛與名分無關。

蘇聯士兵調戲德國婦女
他們會覺得這種行為,背叛了在莫斯科等待他們凱旋的喀秋莎嗎?

很明顯,他們和喀秋莎之間的性行為,與德國婦女的性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發生機制。

施暴行為大部分由男性完成,但女性有時也會做,比如:

我們的一個男性用戶反饋過,在他讀小學時,被幾個15歲左右的女混混強行帶入小樹林,搶了他的零花錢,take off his trousers 然後強行猥褻了他的迪克;

女混混愛他嗎?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宮女各種玩弄小迪克,導致失去了能力。

宮女愛溥儀嗎?

2、杯水主義

是一種性道德理論。產生於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初期。

也叫「一杯水主義」,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滿足性慾的需要就像喝一杯水那樣簡單和平常。這一理論引起部分青年思想混亂,並導致性生活的放縱。1920年秋,列寧對此作了尖銳批判,揭露了它的實質,並闡明無產階級對兩性關係和愛情生活的立場。我認為這個出名的杯水主義完全不是馬克思主義,甚至是反社會的。————列寧

相對來說男性比較多見,比如大寶劍,在購買此服務的人看來,就好比是去飯店喫了頓飯。

按照此行業在全球的興盛程度及禁止的不可能(目前尚不存在任何政權,能在實質上徹底消滅各種形式的寶劍),表明杯水主義在男性中的存在是普遍現象

接受杯水主義的女性相對男性較少,但逐漸越來越多。

比如我在鬱清叔叔:女朋友經常和外國人玩,莫非是easy girl?一文中,有寫到過eg的四種分類,其中一種叫做collector,我這裡將文章部分引用:

我這裡用一位我訪談過的最極端的,97年的富二代collector舉例(大部分collector不會如此極端)。

以下是她在世界地圖中標的她睡過的國家的男人:

97年的她抽著煙,對他們各種品頭論足,彷彿一個剛做完大寶劍的油膩男。

除了fxxk around the world,她還要fxxk around China:

由於她是女性,直男可能會對此進行攻擊,但你不得不說,如果把她性轉一下,這是很多直男的夢想。

類似的東西,我就見不少直男做過,比如下圖是一個猥瑣男做的表格:

collector會和跟她一樣猥瑣的男士進行兄弟般的聊天:

上面這種人是典型的杯水主義,根本就沒有給性賦予太多意義,與愛和名分均無關,甚至和好感心動都無關,性對他們來說就像喝水一樣

湊數的、集郵的、睡明星的,均可歸於此類。

說實在的,你覺得這些女性是受害者嗎?

這裡可以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在持有杯水主義的羅志祥的觀念中,和別的女人陽物運動=和別的女人喝了一杯,和一羣人陽物運動=和一羣人玩狼人殺,因此他可以毫不違和的做到一邊八九年長情,一邊大規模陽物運動。

而羅志祥對周揚青則是愛與名分,這兩者在羅志祥的認知中是可以共存的,且持有這種認知的人,很可能根本不覺得這是背叛。

另外,我不認為和羅志祥一起運動的女生是受害者,很明顯,她們同樣持有杯水主義的性觀念。

杯水主義是開放式關係的根基

在中國,我主要見過兩種開放式關係:

①雙開放式關係

雙方均持杯水主義認知。

②單開放式關係

以男開放女不開放為主,有兩種存在形式。

一種是男女雙方均持封建納妾思想,物化女性,男方維持和其他女性關係往往需要物質付出,女方有正房心態;

另一種是男方杯水主義,女方封建,男方維持和其他女性關係不需要物質付出且往往魅力十足,女方有正房心態。

PS:持封建思想的女性不會為丈夫的出軌感到不妥,按照封建倫理,古代女性面對丈夫納妾時是不能妒忌的,被綱常倫理影響嚴重的古代女性真的不會對此感到任何不適,她們更在意的是沒生兒子,因此不要用現代女性之心度封建女性之腹。

3、牟利

寶劍的交易中,供方則是牟利。

牟利行為在動物中就有,比如大猩猩,存在雄性大猩猩提供食物,雌性大猩猩提供性交行為的現象。

並不僅限於金錢牟利,其他各種形式的牟利都算,比如得到某種便利、好處等等。

一般來說女性是牟利方的比較多,有時也存在男性牟利的。

還可能存在其他性的意義,這裡不再贅述。

總而言之,性行為的理由可以完全和愛與長期關係不相關,包括且不限於以上幾種可能。

三、兩性關係認知的歷史進程

人們對兩性關係的認知並非一成不變,你現在覺得天經地義的東西,在過去很可能是大逆不道,在未來則可能是泯滅人性。

表面上看,兩性關係觀念似乎與各民族的文化差異有關,比如中東保守,北歐開放。

但我們縱觀全球文明的不同階段則會發現,處於同一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民族,儘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其兩性關係觀念卻具有驚人的一致性

比如無論是基督教文明、穆斯林文明,還是東方儒家文明,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佔主導的時代,都呈現出了「封建專偶制」,其特點驚人的相似。

(有人說中國的君主專制不是封建社會,這首先是個翻譯的問題,其次馬克思主義判斷一個社會的性質,會去考察這個社會從生產到分配的各個環節、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是看這個社會有個怎樣的朝廷。

即便是共和制沒有君主,也可能是封建社會(比如早期的佛羅倫薩共和國)。

因此「封建社會」是指以自然經濟為主要經濟形態、地主世代統治著從生產到分配的各個環節和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的社會。至於地主內部如何劃分權利,是封邦建國還是中央集權甚至共和,並不影響馬克思主義的分析。

簡單地說,「封建社會」是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判斷的, 而不是從政府的組織形式來判斷的。)

因此兩性關係觀念會隨著歷史進程而發展,具有唯一的發展路徑,是從屬於與之對應的生產關係之下的子關係

建議大家不要侷限在自己現有的立場中,用本朝的劍斬前朝或者外國的官,看個印度電影大呼「竟然和未成年人結婚」,看個古裝片「竟然包辦婚姻」,看個西方電影「他們竟然先上牀後戀愛」。

用當下的觀念批判古代、譏笑中東、嘲諷西方,反正跟他不一樣的都是「三觀不正」。

如果你想進行社會學、政治經濟學的思考,你就必須認識到,你現有的那套天經地義、三觀極正的觀念,不過是歷史進程的一個節點,曇花一現,且不說漫漫的歷史長河,在你有生之年都會發生巨大改變

普適性觀念:不受歷史進程的影響,在任何時代任何文化背景均成立的觀念,比如社會對惡意謀殺的評價。

非普適性觀念: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觀念,不存在普適性的準則,比如兩性關係。

上文說過,中國年輕人的兩性關係邏輯推演為:愛——弱名分——性

事實上別說外國,就上一代人的主流思想都跟這不一樣,以後的年輕人必然也不一樣。

上一代人大都是:強名分——性,至於愛不愛的把婚結了再說。

至於當代中國年輕人這套,倒是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比較類似。

接下來咱們來看看,兩性關係觀念究竟是怎樣按照歷史進程發展的。

1、封建專偶制

全球幾乎所有的文明都有個特點,自封建社會開始,兩性關係進入嚴格專偶制

專偶制是伴隨著私有制產生的,在封建土地所有化之前,私有制產生之後,專偶制已存在,但不嚴格(比如中國的先秦時期、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早期等等,均為專偶制,但不嚴格)。

嚴格專偶制有四大特點:

①包辦

這是嚴格專偶制最大的特點,其他特點均是為此服務的。

包辦的本質是動用社會強制力給予一對男女夫妻名分,而不尊重當事人尤其是女方的意願

具體表現為婚姻決策權在父母、集體、男方本人手中,當事人尤其是女方不具備決策權,最多具有否定權。

蓋頭一掀管你什麼帥不帥、三觀合不合、有趣靈魂啥的,直接跟陌生人啪啪啪,而且一啪就得一輩子。

②壓制慾望,尤其是壓制女性的慾望

這個存在跨文化的相似性。

我國有「存天理,滅人慾 」的程朱理學,傾向於把sex描述為洪水猛獸,並認為有損身體健康。

西方教會連陽物運動的姿勢、頻率都有嚴格規定。

歐洲某些教區,一度禁止白天發生性行為,有些天主教教區會規定每週三、週五、週六、週日嚴禁性行為。有些手冊條文,甚至禁止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裸體。

埃裏克·波克威茨先生記錄過:「有祭司會警告夫妻,如果用了不恰當的體位做事,生下來的孩子不是殘疾就是麻風病!」

由於包辦婚姻不尊重當事人尤其是女性的意願,那麼社會必然會從制度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對慾望進行壓制,難以想像受過高等教育看過幾噸文藝作品的現代人,一掀蓋頭就和陌生人啪啪啪然後共度一生。

很明顯,我國存在著嚴重的封建殘餘,至今在我國主流政治正確中依然存在「存天理滅人慾」的遺毒,傾向於把性描述為洪水猛獸導致青少年性教育難以展開,存在對禁慾主義的頌揚。

比如,中國男性普遍追求的「冰清玉潔」,就帶有禁慾的性質。

女性也喜歡看這樣的營銷文:

能把無性婚姻描述的如此高級實在是牛逼,這玩意也就騙騙還沒結婚、卻被封建文化毒害了的年輕人。

作為兩性關係社會學研究員,我見過各種不承認基本人性的女人,一次約會就動手動腳那確實是流氓,十次約會還不動手動腳她們竟然會覺得是紳士。

嫁給基佬、嫁給性無能的,我見過很多,她們婚前基本上都持有這種觀念。

你不尊重人性,人性就不會尊重你。

還好,我看了那篇吳彥祖文章的評論,至少在知乎已經基本都是負評了:

這個人的ID很有意思

壓抑女性慾望還有一個重要作用:男性的擇偶競爭力由其硬價值決定,其引發女性情慾的各種附加值比如英俊有趣,在封建嚴格專偶制體系中毫無卵用。

因此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男性年輕人,總是高度重視工具人價值,而對那些看似「沒啥卵用」但能引起女性情慾的孔雀開屏非常抵觸。

由於我國的小農自然經濟至今尚未完全崩潰,這個特點在我國的部分男性年輕人,尤其是基層出身或受過封建保守教育的男性年輕人身上有著充分殘留。

③政策性鎖死

由於不尊重人性,這種婚姻具有天然的不穩定性,因此通過政策性鎖死來確保雙方的利益。

離婚的條件非常苛刻,比如我國古代女方除「義絕」(丈夫殺了你爸)外無其他離婚方式,男方也不能隨便休妻(七出三不去),或者在制度上乾脆就無法離婚(西方天主教)。

我國保守人士有期望婚姻往鎖死方向倒退的思維傾向,他們會覺得離婚是大逆不道,會覺得離婚自由影響社會穩定。

古代小農經濟很容易死人,離婚率太高確實會導致社會不穩,但現在其實能促進GDP,促進房地產(女的往往得自己也買套房)、餐飲、旅遊(再婚啊)、婚慶、家裝、育兒等多個行業的和諧發展,促就業,促稅收,簡直是經濟的強心針。

「離婚率越來越高好糟糕啊」的呼聲,有點像煙盒上的「吸煙有害健康」,後面都加了看不見的狗頭。

④男尊女卑,禁錮女性

在封建專偶制下,女性無法擁有完整的人權,實際上淪為「生育資料」。

男性其實被物化為「生產資料」,佃農、自耕農的區別僅在於後者的社會地位和生產資料擁有程度較高而已。

我國有制度性的倫理綱常,規定夫為妻綱,西方《聖經》描述的夏娃是亞當的肋骨,《古蘭經》也有《黃牛》《儀姆蘭的家屬》《婦女》《麥爾彥》等篇章詳盡的規定了婦女應該扮演的角色及應盡的義務。

以上相當於「欽定男尊女卑」,這在現代人來看是不可思議的,現代人很難理解第一部婚姻法規定「男女平等」的劃時代意義。

歷史上成熟的封建社會三大文明:基督教文明、穆斯林文明、儒家文明,它們儘管在表象上差異很大,但在生產關係及其子關係兩性關係方面,均具有驚人的一致性。

此即「兩性關係觀念會隨著歷史進程而發展,具有唯一的發展路徑,是從屬於與之對應的生產關係之下的子關係」。

封建時代兩性關係:幾乎完全以男方硬價值為條件,絲毫不尊重女方意願,且制度性鎖死的婚姻

封建嚴格專偶制婚姻儘管禁錮人性,但具有相應生產力條件下的合理性,這個我在中國女性真的很少理解中國男性的累嗎?一文中提到過。

2、愛的起源

泰坦尼克號一聲巨響,給世界送來了愛情。

與中國年輕人認知中的由愛產生名分不同,「愛情」最早的定義,恰恰是以人類慾望為基礎,與封建包辦的名分相抗衡的力量,是反名分的。

你別忘了在封建社會,名分並不由當事人意願決定,愛情的反名分屬性具有人本主義的劃時代意義。

愛情,Amor(拉丁語)Amour(法語),最早起源於脫離了生產的古希臘貴族,在文化中成型於中世紀騎士小說,作為騎士與領主夫人的「無名分性行為」的藉口與條件。

《泰坦尼克號》是典型的騎士小說結構,騎士與貴婦以偷情來反抗包辦婚姻的設定。

愛情發生的必要條件:喫飽撐了(工業化)

在工業革命前普通人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活著(字面意義),只有脫離生產的古希臘貴族,中世紀的貴婦和騎士纔有愛情,根本不具備普適性,只有工業化之後愛情才具備老百姓中的普適性。

工業化後,隨著小農自然經濟體系的崩潰,封建包辦專偶制逐漸解體,女性的慾望逐漸得到尊重。

隨著包辦名分的解體,愛情逐漸由反名分的藉口,轉變為結成名分的條件,並最終深入人心,女性贏回了婚姻自主的決定權。

然而在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儘管當事人奪回了婚姻自由,但由於「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客觀存在,導致社會依然存在鮮明的階級劃分,此時女性有兩種自由的選擇可能:

①選擇自己愛的

②選擇能給自己階層躍遷紅利的

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些封建舊思想還存在於一些人的思想意識中,且由於②的存在,影響愛情自由發展的因素還未完全消滅。

在這種條件下,有些東西雖然看起來含情脈脈,但只要撕下面紗,背後全是赤果果的金錢交易。

3、社會主義愛情

看了上文,老實人大概已經開始彈冠相慶,好棒,就要消滅影響愛情自由發展的因素了,他們自以為在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時,女人就不拜金了,自己就有妞了。

其實,老實人現在還能勉強結個婚,恰恰是因為影響愛情自由發展的因素還沒完全消滅,恰恰是因為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們先來看看愛情究竟是什麼。

愛情的哲學定義,是以性愛為源,經過理智思考後產生的一種人類特有的高級情感。

性慾只是必要基礎,應當予以升華,才能達到愛情的標準。

不以性慾為基礎的情感,即使達到很深的羈絆,也是其他感情而不是愛情,這是由愛情的基本定義決定的

因此我們會發現,無論是「適合過日子的老實人」還是「油膩的金主」,都是給不了女人愛情的。

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或資本主義社會,他們卻有可能結婚。

在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的愛情是這樣的:

男子一生將永遠不會用金錢或社會權利手段去買得婦女的獻身,而婦女除了真正的愛情以外,也永遠不會再出於其他某種考慮而委身於男子,或者由於擔心經濟而拒絕委身於她所愛的男子。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老實人曾經編過一個梗:大學男友50塊日租房就破了你的處,我卻得花500W買房才能娶你。

其中,破老婆處的大學男友和老婆是真正的愛情,由於大學男友買不起房,老婆由於擔心經濟而拒絕委身於他;老實人做社畜+剝削父母苦哈哈的買了房,於是通過金錢手段買得了老婆的獻身,但老實人依然為她曾經為愛獻身而耿耿於懷。

老實人最想要的就是壓制婦女慾望,讓她們不要為愛獻身,一定要把自己包裹的好好的,存天理滅人慾的冰清玉潔是老實人的終極追求。

他們似乎也知道金錢交易不是愛情,一方面由於他們不太有錢存在省錢的動機,另一方面出於對愛情的嚮往,他們非常希望女人能愛上他本身:

然鵝,遇到真正要愛情而無所謂金錢的女人,他們又對人家冷嘲熱諷,譏笑她們愚蠢不識貨:

你賺的多跟女人的情慾有什麼關係?

一方面罵女人拜金,一方面覺得要愛情的女人是不識貨的膚淺腦殘,比如下面這種:

荷西問三毛:「你想嫁個什麼樣的人?」

三毛說:「看的順眼,千萬富翁也嫁。看的不順眼,億萬富翁也嫁。」荷西就說:「那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嫁個有錢的。」三毛看了荷西一眼說:「也有例外的時候。」「那你要是嫁給我呢?」荷西問道。三毛嘆了口氣說:「要是你的話,那隻要夠喫飯的錢就夠了。」「那你喫的多嗎?」荷西問道。「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喫一點。」三毛小心地說道。——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他不懂喫,不懂穿,不會玩,也不看書,整個人是一片沙漠,一點內心世界也沒有。

活了三十多歲,連戀愛也沒談過,土得不能再土了。最討厭之處是他對他的小天地是這麼滿意。坐井觀天,洋洋得意。 談話的題材無外乎是又把誰的生意搶過來了,他公司去年的盈利是多少…他不只是俗,簡直是濁。——亦舒《玫瑰的故事》

我來告訴你他們的實際需求吧:

①核心得接受金錢交易,而不能以愛情為導向;

②且賣的比較便宜,性價比高到不正常的,比如

③且不能把金錢交易搞得赤果果,她得非常擅長含情脈脈的面紗;

④最好是滅人慾的妹子,由於他自己沒魅力,所以自認為自己也是滅人慾的(真正滅人慾的人能顏控?但他們顏控),然後希望滅人慾的妹子愛上滅人慾的自己(愛情的基礎首先就是性慾,你都滅了人慾了還能有愛情?),由於我國封建遺毒未除,滅人慾在部分人看來依然是高尚的品質。

符合以上四點,就是好女孩,這樣的女孩,在網文裏有很多。

但現實中沒有,所以他們厭女。

其實在當今世界,有一些國家、地區與人羣,是存在比較接近社會主義愛情的愛情的。

上文說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儘管女性擁有自由選擇權,但由於階級的存在,故存在商品化婚姻。

因此可以推論出:在工業化的前提下,階級區分越不明顯的國家地區與人羣,兩性關係越趨近於社會主義愛情

我國人口體量過於巨大,老百姓之間階級差異極其明顯,因此不能像外國那點小體量一概而過,必須分層分析。

在我國社會中下層,兩性關係商品化比較嚴重。

但在老百姓天花板層——已立足的大城市高等教育羣體中,再往上就是神祕的權貴的,這個階層的愛情是相對比較純粹的,本身就處於這個層次,且有一些實戰經驗的人都明白這一點。

另外在校園中,同一校園內的原生階級相近且階級意識尚存稚嫩,愛情也相對純粹。

在貧富差距較小的富裕國家,愛情也比較純粹,比如北歐。

所以鑒定男人的魅力非常簡單,把他們擱在愛情比較接近社會主義愛情的地方,看看受歡迎程度就可以了,比如:

①你在學校時是否受女生歡迎;

②長輩不喜歡你,但女生本人喜歡;

③不買房子你也能結婚;

④把你送去北歐西歐你能泡到妞。

以上問題均按結果論,凡是「我能但我不想做」的,以及各種藉口「白皮歧視華人」「我語言不通」之類的,一律為否。

最後,你覺得隨著生產力的繼續提升,社會的繼續進步,女性的繼續解放,你猜在未來的世界,老實人是會更受歡迎,還是更不受歡迎?

老實人的思想根源是封建小農經濟(父母保守或出身基層),受到了資本主義商品化的影響,又接受了自由戀愛的人本主義思想(一定程度的教育),是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初級階段中國特有的擰巴現象,是中國主要社會矛盾在兩性關係方面的體現。

4、性行為的未來

性在封建包辦、資本主義商品化婚姻、社會主義愛情的區別在於

封建包辦:包辦的名分是性的必要條件,男性的工具價值是主要價值;

資本主義商品化婚姻:自由的愛情,或含情脈脈面紗之下的金錢交易,兩者都有可能是性的條件,男性的工具價值和自身魅力均起作用;

社會主義愛情:自由的愛情與性互為必要條件,男性的自身魅力是主要價值。

在兩性關係中,婦女應該和男人一樣獲得精神和生理上的滿足。

有人抨擊北歐是杯水主義,這個是不對的,事實上在北歐這種貧富差距不明顯的地區,兩性關係比較接近社會主義愛情。

社會主義愛情與杯水主義的區別如下

社會主義愛情的性是有條件的,條件為自由的愛情;

杯水主義的性是條件極低的,跟喫飯一樣。

列寧對此進行過詳細的論述,在此不贅述。

封建包辦體系下只有一種名分(強名分,即婚姻),因此早期通過自由戀愛會直接結為強名分,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看對眼了直接就結婚。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類的複雜度越來越高,一下子就搞成強名分對複雜的現代人來說並不適用。

比如掙紮在生存線上的古人普遍不識字,他們的人格是非常簡單的,本能性比較強,蓋頭一掀啪然後共度一生,是可行的。

但複雜的現代人不行,越是受過高等教育越是工業化的人羣越不行。

為了適應現代人的複雜性,人們無師自通的發明瞭「弱名分」,即戀愛關係。

上文說過,我國年輕人當前是「愛——弱名分——性」,而在70後中,「愛——強名分——性」為主流。

在美國也呈現出了類似的狀況,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和我國現在類似,而現在他們發明瞭「更弱的名分」(dating),成了「更弱的名分——性——愛——弱名分」。

由於資本主義商品化,很多已經發展為愛的感情,由於現實原因無法上升為弱名分,這種現象在階級鮮明的美國更為常見,階級劃分不明顯的北歐西歐會少一些。

我們會發現,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越來越複雜,發生性的名分條件將越來越弱,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人類精神文明需求。

其實在我國社會形態最為發達的大城市高等教育人羣中,「更弱的名分」(dating)是事實上存在的,但由於觀念尚不接受,「更弱的名分」無法像西方那樣公開存在,往往打著「弱名分」的旗號來掩飾,這使得一些誤以為社會還很保守的人深受其害(比如部分人誤以為已經是戀愛關係了,各種付出且隔絕其他異性,其實在對方看來你們只是dating)。

我國是一個實際上很開放(掌握話語權的大城市高等教育羣體社會形態比較發達),但觀念上很保守(小農自然經濟尚存)的國家,由於我國內部存在多種社會形態橫跨了歐洲的好幾百年,且內部信息通暢交通方便人員流動大,形成了這樣擰巴的特有文化現象。

因此,所謂dating並非西方的文化專利,而是歷史進程和人類複雜程度走到那一步的必然

不要懟,要順應。

不要做當年懟自由戀愛的前清遺老,不要做當年抱著倫理綱常不放的酸臭腐儒。

好像跑題了,後面這些東西,和羅志祥沒毛關係,羅志祥是杯水主義,列寧同志曾經激烈的批判,我們也要高舉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其反社會行為進行強烈譴責。


男人的屌不值錢。

男人值錢的是什麼呢?

不是他這個人本身,而是他附帶的生存價值。

比如說他的收入、社會地位、權勢、名氣等。

我聽到過的我身邊中年女人對出軌這種事情的表態,口徑是比較統一的:

「嫖可以,養情人不行。」

「睡多少雞都無所謂,但是不能和外面的女人玩出感情。」

「偷腥無所謂,但是要記得有這個家。」

很多中年女性就是這樣的心理。

所謂的「要記得有這個家」、「玩夠了要知道回家」,只是好聽的委婉說辭。

簡單粗暴的翻譯就是:你要記得我是正室!你要保證其他女人不能威脅到我的地位和財產!這些你心裡要有逼數!

有的女人看得開,直接就說了:

比如上面這位徐帆女士,主持人問她,馮小剛作為她的丈夫,又是大導演,身邊那麼多美女,她不擔心嗎?

徐帆表示,無所謂啊,反正我們家是男人,不喫虧。

所以,很多男性就養成了家裡紅旗不倒,外邊彩旗飄飄的狀態。

原配給錢、給她的兒子繼承權,甚至給她信任和親情,但是給不了對方性上面的忠貞。

於是原配就成為相夫教子的工具,過渡成親人和合作夥伴,男方繼續在外面和不同的女人出軌。

然後就形成一種夫妻之間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的利益平衡。

這方面的模範夫妻比如房事龍和他老婆林x嬌。

那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結果呢?

第一是因為頂層的男性具有極大的性資源,而且獲取性資源的成本極低,可以說是唾手可得,甚至被倒貼。

比如說前國民老公撕蔥,他也不見得就為那些網紅女友花了多少錢,但是那些網紅還是烏央烏央的往上貼,甚至寧願倒貼請他陪他喫路邊攤也要和他談戀愛。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新聞爆出來有人用租來的豪車去騙財騙色,而且一騙一個準。

第二就是女性的在婚姻中持續貶值的性價值和男性增長的生存價值導致的不平衡。

之前看到過一種言論,就是有人說「我負責貌美如花,你負責賺錢養家」。於是有一種針鋒相對的言論,說:「我可以一直賺錢養家,你可以一直貌美如花嗎?」

甚至有人說過,對女人的性價值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購買而是租賃。因為美貌和青春會加速貶值。

換句話而言就是這樣的,二十多歲是女性價值巔峯時候,但是可能是男性最窮的時候,而雙方一旦結婚,女性會隨著年齡的增大和生育造成極速的貶值,而男性之後才會積累越來越多的財富。

這樣一來,雙方的價值(或者說綜合評分)其實在拉大。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愛情最終都會變成親情。

所以,為了彌補這種女性加速貶值的性價值和男性加速升值的財富(或者其他資源)而言,很多女性,尤其是在收入方面和自己丈夫擁有較大收入差距的女性,就會選擇在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自己的丈夫在外偷腥,而自己忍辱負重扮演一個「孩子他媽」的角色。從而達成一種新的利益的平衡。

任何一種關係建立的本質,就是需要各方的利益達成平衡。

一旦任何關係被打破,都是因為雙方的利益平衡被打破。

所以,為什麼羅可以一邊出軌一邊和周談9年的戀愛。

因為首先是倆人戀愛,並不是結婚,男方付出的成本有限,而且本身談戀愛這種事,男方也不喫虧。

而周肯也不是今天才知道羅一直出軌,而之前一直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雙方利益博弈的結果。

而之所以現在選擇不忍了,肯定也是覺得自己在這段關係中喫虧了。

至於說喫了哪些虧,具體也不得而知,但是根源上肯定也不是性這件事。

基本上所有的男女關係都是如此,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花花女士微博隔空炮轟小三一樣,有人推測可能是小三鬧得太兇猛懷孕逼宮,反正怎麼樣,都是威脅到了一方的根本利益,才會導致一方極力打破這種平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