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入坑胶片机,赶上了胶卷20一卷的好时候,当时一口气买了20卷,想想发现真的太值了,现在胶卷对我们这种入门的小白太不友好了,以前最便宜的柯达200都要40一卷了,请问你们还玩胶片吗?


更新一下,之前在德国拍的胶片洗出来了

冲洗质量一般不说……

扫描文件居然是jpg……

2mb一张……

修图修的头好大……


德国还挺便宜的,c200只要3欧元,柯达gold200三卷装7.95,一卷2.65欧元,ultramax400只要4欧元,便宜的黑白卷,比如fomapan100,200,400批发价跟国内一样

这张是前天拍的,价格肯定比国内便宜很多,这也是我明白了国内的胶片市场有多不健康。


我贴几张淘宝的价格截图吧

我还玩120的中画幅,常用的是富士的pro400h,那天买下来是33欧元五卷,一盒,摊下来不到7欧元,折人民币50多。德国洗胶片也很方便,rossmann,dm,saturn,mediamarkt都有相片列印服务,而且rossmann和dm其实是药妆店。

rossmann冲洗价格是2.55一卷,头版照片最便宜只要1分钱一张,折人民币一毛钱都不到。

国内扫冲价格相当,但是德国口粮卷只要国内半价,怎么算都合适,器材也多,选的也多,中古相机店也非常多,整个胶片圈子是良性发展。

而且在德国买放大机也很便宜,自己动手搞个暗房也不是不可能,开销也不大。


我之所以那德国和国内做对比,只是想告诉你们,国内的胶片售价已经是病态的地步了,这样下去,胶片不会毁在数码相机手里,只会毁在贪得无厌的商家手里,我们大家都是玩胶片,既然是玩,就不要哄抬价格,明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格控制搞得还不如资本主义,德国的售价就证明了,中国的胶片商人在单方面攫取暴利,你要知道,在德国的人工成本是远远高于中国的,最低时薪是9.5欧元,运输成本是我们的一倍不止,增值税高达百分之十九,但是售价只要国内的一半,我觉得这就很反映问题了。

对了忘了说,这些胶卷的保质期都在2022年八月,在国内这个批次的胶卷要贵的多。

我最后相劝玩胶片的朋友们一句,不要向奸商低头。

我最后贴一个我常买胶片的网站吧

如果你们懂德语或英语就方便很多。

Alles für die analoge Fotografie?

www.fotoimpex.de

这个网站只有c200值得买,别的都比较贵,但是其他网站不送中国。

他们貌似能送胶卷到国内,批量购买比较划算,我说的是几十卷买,当地址切换到中国时,会自动扣税,价格更低,运费25欧,但即便如此,买30卷也比国内便宜,c200能低到2.5一卷,总价100多欧,摊下来3欧左右一卷,不过c200目前没货,得等到七月。

(我只提供一个可行性,至于国内关税如何,请咨询海关,总价自己算,概不负责)

你们如果有兴趣就自己找几个小伙伴拼单。既然玩胶片,谁还不认识几个同好了。


标题其实就说明了题主的态度,只是玩,而不是爱。

玩、喜爱、热爱这几个词对于一个人投入一件事的态度是有明显划分的。除了金钱、还有更重要的是精力和时间。

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现如今其实很多爱好都不容易支持下去。玩胶片不玩暗房自己放片子就等于玩了一半。可且不说暗房场地和设备,就是黑白相纸的价格题主可以查一下,最近可能还要涨。彩色放大最近玩的人多了其实一个原因就是纸和药相对黑白放大而言都便宜很多。

回到拍摄本身说,其实目前的耗材价格相对于国民收入讲还是可以的,贵的原因是国产耗材太少了。欧美产品价格高、关税高还要给国内代理商利润。过去十几年我戏称为玩胶片的白银时代,因为耗材便宜、器材便宜、年轻人参与度高。从今年开始虽然耗材看涨,其中一部分只是喜欢想感受的爱好者会缩减或被劝退。留下愿意投资自己爱好的人会逐渐精专,也是好事一件。

模拟摄影只是摄影的一种方式,更多的关注内容和表达更为重要,数码玩的好一样获得大家的尊重。


那我就少吃点肉。

肉吃了就没了。


先说结论,对于把胶卷当口粮的人来说,会继续玩儿下去,就跟猪肉再贵,只要没太穷,喜欢吃的还是得吃,是一个道理。

首先,这个问题要看胶片在自己拍照中的比重,对于数码胶片双修、偶尔拍胶片但一年也拍不了几卷的人来说,其实胶片涨价影响不大,无非就是多拍点少拍点的事。而且你会发现,其实买几卷,可以拍很久。

对于把胶片当口粮的人来说,这两年胶片涨价的确让人很肉疼,柯达据说因为环保和材料等原因,一年两三次地涨,涨幅还很大,最近听到消息,6月份之后,伊尔福的产品又要全线上涨了。本人从19年以来,基本以胶卷当口粮,而且就跟老鼠屯粮一样,有事儿没事儿的,只要手上有钱就买点儿,到现在家里囤了也有不少。

但是问我会不会继续玩儿下去,我的答案是会玩儿下去,因为某种东西,只要进入了玩儿的领域,价格,或者说性价比,就会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比如说,胶片这边,jobo一个片芯三百九,一个三系显影罐四五千,8x10一个片夹一千多,这些东西,本来就已经超出了合理性价比的范畴,再者,回想一下八九十年代,一卷胶卷也得八块十块的吧,可那会儿才挣多少钱?该玩儿的还是得投入啊,那个年代,玩儿胶片的相对成本比现在搞得多。既然拿来玩儿,那就得不那么吝惜投入。人对于可有可无的东西,考虑性价比较多,但对于热爱的东西,抱怨一下,还得咬著牙买买买,岂有因为百分之三四十的涨幅就不玩儿的道理

最后祝愿胶卷别老涨价了,确实每次涨价,都挺让人肉疼的!也祝愿玩儿胶片的小伙伴越来越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