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大三土木工程學生,是要打算考研的,但是看網上說土木沒有未來,心裡就十分糾結,不知道要不要考,還是說要跨專業考研,想聽聽貼吧裏大佬的意見,土木的未來真的嫩麼不堪嗎?


在對土木最為悲憤的前兩年曾經寫過兩個回答,不想有不少人贊同,一起發聲吐槽

知否知否:土木工程真的這麼可怕嗎??

www.zhihu.com圖標知否知否:為什麼有些人在黑土木工程??

www.zhihu.com圖標

但時過境遷,又一些時日過去後,現在再說土木的前途未來這事,我看法還是有些不一樣了的

你要問有沒有未來,得先自己心裡大概有意識:什麼叫未來?

前幾天過節在家喫飯,老父親臨近退休,我也成家了,家裡很多人在一起討論後代教育問題,都在誇我爸和我,說我爸當年有眼光,送我到土木,專業比學校重要,又說我混的有多好多好,由此推知土木有多好多好

我早已經習慣親人們這樣的評價。

其實他們也從不考慮我是在土木行怎樣克服一個個困難走到這一步的,是曾經對這行多麼絕望,多麼想對著家裡長輩大吼要不是他們的執意,我完全可以不用降這麼多分到這所學校,而且還是為了學土木降分進低了幾乎一檔的學校;

他們也不知道我又是怎樣另闢蹊徑找到機會,儘快實現了第一階段財務自由(我27歲時就在二線城市買房買車,7成的錢自己出的,近萬的車房月供自己還),實現了一些表面的光鮮。反正我既然成了,就是因為土木這行好,長輩指導得好——典型的歸因錯誤

飯後兩個還在讀研(學醫)的弟弟妹妹突然問我,土木這行如何,逛網上說勸退的很,說是欺騙性行業

我一下來了興趣,難得家裡有行外人能這麼看我這個專業。

我就說,這行可怕就可怕在,進去之前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從大多人口中你得知的東西,真得還不錯,而且實際進去以後,確實也能達到。但切身的感受,又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我:比方說,你只知道學土木做土木可以實現相當的成就感,可能幾棟住宅,一個場館,可能就是由剛畢業幾年的你來負責建設建造,看著自己管理的東西在眼前拔地而起

弟妹:,誒誒,這個挺好的啊

我:但其實這個期間你天天協調的都是些屎尿屁的事,而且項目只要夠趕,你就是全年無休,天天在處理事情。我曾經有過一年除去過年,只休了4天包括週末

弟妹:嗯嗯,這就太累了,不值當

我:當然,這行其實很多人也能幹下去,也是可以的,收入其實在全社會屬於偏高行業。我曾經有一年年終獎30w

弟妹:哇!這麼多,那太好了,我們學醫的畢業像你這麼多年不可能得那麼多錢,那是我的話願意幹啊!

我:不止是我這個特例。學土木的進來,如果會混,30出頭在項目比較管事,一年賺二三十萬也是完全可能的

弟妹:我們學醫比你們差太遠了!我們也很累,剛畢業就幾萬一年,而且現在風氣變了,收不了錢的,收入很可憐!

我:但既然說到錢,,其實,高中畢業的工人,混了十幾年有經驗了,一年能賺二十多萬。混得好當包工頭的,初中文化,一年上百萬也有可能啊

弟妹(已經混亂):那麼就是說,這行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沒什麼用?

我:很多人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但也不完全是,比如說我現在看著還不錯,是因為我在甲方,這幾乎是現在大家認為土木在傳統幾大方向中最好的一個,我沒這學歷進不來這裡的——

弟妹:你意思是你是混的很好的,其實這行有人混得很差就會很難熬是嗎

我:沒錯,倖存者偏差。但其實我想說的是,不要只比錢,比錢比到最後你會發現你沒底線了

弟妹:但至少有可以實現到這個程度的希望啊,我們這行不混到上年紀了都沒什麼希望,大多的人生階段都是喫土喫苦的

我:其實我倒沒說這是個差的行業,只是,覺得有欺騙性。你可以得到錢,可以在你管的地方叱吒一方,但你要面對大量的農民工和很多扯皮的二流子,如果告訴大家這行是這樣的,說清楚錢,說清楚做的事,權衡之下,我認為並不會有太多人進來

弟妹陷入沉默

(以上對話的要點加工總結下:1,外人最多看到的是土木賺錢偏多,不會考慮性價比;2,別的行業考慮性價比時經常只能理解到時間上的付出和體力勞累,不懂的工作環境和人文環境上的糟心;3,對於土木這行對當今大學生的問題:學歷浪費,大多人是沒感知的)

——從和各行各業的人交流過後,包括和這些學歷學校不如我的年輕一輩親戚們接觸後,我能感受到我的情況在他們那裡已經很好,無論怎麼說我的苦惱,他們肯定不會懂,因為確實他們想要的東西我都有了,我不想付出的代價,只是我不想付出而已,有的人或許確實能承受。某種程度上我確實比他們好

但回到現場工地上看,面對工地上許多嘴巴跟屁股一樣的人,要協調一些我覺得初中畢業生都能幹的事,要最終給所有人兜底,我打心裡否認這個工作內容跟我的匹配度,這些是我確實接受不了的

最後一段項目經歷中,老大是二本,沒大我幾歲。

如果放在十幾年前,我們都還在大學的時候,外人看來我肯定是優秀程度碾壓他的,他是個二本,調皮搗蛋鬼;我是985,聽話學術派,後來還成了雙985碩士

但十幾年後的某一天,我通過進土木這一行,幹現場管理這個場景,成功地使得自己居於下風

他曾經搗蛋,但也因此敢說事敢衝突,其實不管甲方還是乙方,上了施工現場需要的素質差不太遠,他的個性能解決很多事。他人高馬大,聲音洪亮,能開葷腔也能搞發言,有親和力有領導力。

他由於幹了很多年施工,幹到技術總工,也幹過分公司的工程部經理,對現場各具體事情的專業把握很強;

我從小被教育為人謙遜忍讓,講道理講誠信,結果搞不定現場幹事的人也搞不贏公司佈局的人,我講話清晰但聲調不高,在工作之外的親朋好友圈一直是個有影響力能有話語權的人,但在現場說話別人看你不會兇,就不想理你

我讀了研究生又先幹了設計,現場業務知識不多,加之性格表現力平淡,現場把握力一般。領導看我搞定不了現場各方,說起我一個985碩士時都是斜眼帶笑的

————對我來說,讀了十九年書,出來混了幾年,要追趕讀書不如我的人,要在現場服務就沒怎麼讀過書的工人們,要做和我性格相悖,和受過的教育相悖的事,對我來說,有未來嗎?

沒有。

————對一個普通大學畢業,憑著自己敢闖敢拼的精神和一定積累,成功管得一大片項目,走在同齡人中的前列,用做事業績換取實際回報,他有未來嗎?

現在和未來,他都有

很明顯,未來有沒有,跟你是怎樣的起點,怎樣的人有很大關係

其實在勸退土木的風潮之外,有的是通過土木實現自我的人,但我依然覺得勸退土木這個現象的出現很好,起碼它讓那些本質上在土木行沒希望的人有發聲的機會了

身邊的輿論有時會綁架說,你看誰誰誰,乾土木賺了額多少錢,你看誰誰誰,學土木現在管一大片。這個行業這麼好,你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要知道,這行在成功者之外,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造就的平庸者,可能因為項目難度,甲方問題,,有的項目就是並不能掙那麼多錢,隨隨便便荒廢了好幾年;

在部分光鮮的背後,有很多隱藏的付出,比如黃賭毒,比如跟工人扯皮罵架,做一些看似坑蒙拐騙的事,再比如四海為家……

這行的投入回報比非常不線性,進到這行的人很多本就不適合,卻被一些錯誤的外界評價給禁錮套牢在這裡,從而做著疲累而又平庸的事

很多那些這行成了功的人,或者看見過這行成功的人,其實根本就沒什麼資格評論這一行,因為這一行所需要的隱含條件太多,這些因素的影響已經遠遠高於學歷,專業性本身。

這樣表面依附於專業性,其實是建立在社會性上對專業性推倒重來的的行業,據我瞭解並不太多

挑明這些社會因素對一個人在土木行尤其土木現場行的發展影響,我覺得就是對的,對於本就適合的人,提前知道,無非提個醒;對於不適合的人,我希望是勸退的強心劑,

有沒有未來,多看些例子故事道理,感受一下自己的匹配度,不要聽人云亦云,說它好說它壞的人,很多可能根本不知道好壞在哪,

這一行的欺騙性就在於,可以告訴你一切你想得到的東西用什麼路徑可以得到,但讓絕大多數人對要付出的東西沒有心理準備,而這些付出的東西——環境,自由,體面,穩定,尊嚴,是很多人打心底就接受不了的


大學的時候,老師讓建了一個羣,現在羣裡面有287個人,平時大家都不怎麼說話,昨天突然有個學弟問了一個問題:像我們工程管理專業畢業後的出路是什麼?

一時間,羣裏就熱鬧了起來,我沒在裡面發言,但也想了一下我們土木工程畢業之後最好的出路是什麼?

畢業六年來,其實在我同學和接觸的圈子中,各個就業方向的都有:

1、高中好友老陳,西南交大土木碩士,目前在成都的一家設計院工作,主打基建。雖然這兩年受到的衝擊不大,但是相比起黃金時代入職的同事,還是差了一截。

2、大學室友老袁,畢業後做了一年諮詢工作,之後回老家考了公務員,現在在住建局負責程序審批,工作穩定。

3、大學校友小程,畢業後轉行做營銷,雖沒有完全脫離土木行業,但也差不多,收入尚可。

4、大學同學老王,畢業後進了一家地產單位,但沒有從事工程崗,而是做起了行政類崗位。

5、大學社團校友老李,畢業後進了中字頭施工單位,一直沒有跳槽轉行,目前是項目總工。

以上同學和朋友,大部分還是身處土木這一行,但其中仍有不少有轉行的想法,想跳出這個圈子,但又沒有很好的機會。

回到開頭的問題,土木工程專業畢業之後最好的出路是什麼?

我的答案就是:沒有最好的出路,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出路。

知乎上勸退土木的回答都說無腦轉行IT或者金融,是的,我相當贊同。

都是社畜,但IT和金融好歹收入高,還不用打一槍換個地方,是挺好,但是不一定適合你我。

我有一個同事是成功轉行到IT企業,現在發展的也還行。一方面是他踩中了時代的紅利,乘著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東風順利起飛,另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就適合鑽研,和IT行業比較契合。所以他在轉行的時候,還算比較順利。

有些同學就不那麼順利了,看著金融行業的薪資兩眼放光,貿然裸辭,結果出去之後處處碰壁,最後去房天下做了中介。但由於自身本就不擅長與人溝通,業績始終不溫不火,結果不盡如人意。

那像我的室友老袁那樣,考公務員是否就是最好的出路呢?

公務員雖然有不少的好處,但是體制內也有體制內的風險。一方面收入很容易卡殼,另一方面個人職業發展空間也很容易堵死,尤其是沒有關係的話,基本上就是當個科員了。

再說說本行業的幾個方向吧!!!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後的我們,大多數都進入了施工、設計院和地產單位,但隨著城鎮化的逐步完善,人口紅利的消失,這幾個單位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所以,外界也說我們土木是夕陽行業。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在本行業就業就一定要做好選擇。

如果想選擇地產單位,一定要選擇現金流較好、負債率較低的單位,最好是排名前50的公司。

排名靠後的小公司在各個環節都存在太多的風險,而且向上發展比較困難,與其這樣,還不如選擇央企施工單位。

至於設計院,建議盡量選擇基建業務方向的單位,不過由於設計院其本質還是屬於地產的外包單位,所以算是非資源類腦力勞動型崗位,職業天花板相對地產單位來說會偏低一些。

施工單位也是如此。

最後,再聊聊擇業的策略。

如果不是真正熱愛這個行業,我想也沒有多少人真正熱愛,那麼在大學階段就要多做準備,以尋求更多更好的出路。同是社畜,起碼新興行業的薪資待遇比傳統行業的要強不少。

嗯,豬哥現在就有點後悔,大學太浪了。

如果說你是真正熱愛這個行業,也請認真考慮以上幾點,千萬別因為一時的高薪而耽誤了自己。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發展週期,就像時尚就是一個輪迴一樣。我們普通人改變不了時代的進展,那就要適應時代的發展,盡量在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這幾年,尋找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但,說是這麼說,誰又能說現在這份工作不是最適合自己的呢?

以上。

介紹一下豬哥自己,豬哥就職於一家央企施工單位。

前年一次性通過一級建造師市政專業,今年通過建築增項,計劃在未來的5年內多考幾個證件的同時,努力提升一下自己,為自己跳槽做好準備。

有備考一建的朋友,可以去公號《豪豬闖工地》看看我寫的部分文章,相信對你會有不少好處。

也會日常更新爬坑故事和感想。


有未來但是不香,我用之前的一些回答來解讀這個問題。

先說結論,土木工程從就業前景來看,是一個不香的學科。我慢慢說,您各位慢慢聽。

首先,我給出我對於當代中國大學生就業的一個趨勢認知——要麼跪著賺錢,要麼躺著不賺錢。

而土木工程的一個問題是,不管你是本科就業還是當學霸,考研或保研。到土木名校就業,都很難找到符合「跪著賺錢」和「躺著不賺錢」的工作。

對本科兒呀,無論你是同濟哈工這種名校的本科生,還是瀋陽建築,北京建築這種雙非本科生。土木工程本科生就業基本就是施工單位下工地。那麼去施工單位我想應該不用我多說,各個博主說的已經很明確了。工地的環境惡劣,而且時薪低,很可能大半夜兩點。裝貨的車來了給你叫醒去點貨。這他孃的比計算機996可累多了。而且如果按照時薪計算,計算機996給30萬,工地給40萬,我估計也沒人抱怨了。可是問題是工地不僅沒有40萬,可能連14萬都沒有。那就不怪很多人勸退了,計算機是跪著能賺到錢,土木是跪著,甚至低著頭跪著還他孃的賺不到錢,那你說土木工程就業香嗎?

好。就算你當了學霸考研或者保研到了同濟。哲大,東南,哈工這種級別的名校或者稍低一檔次天大,大連理工,北京交通也可以。那麼鑄業選擇就從施工變成了以地產和設計院為主,可是多數地產雖說沒有996,可能也能達到985或者976這個工作強度,而且部分地產公司是比996還累的。那麼地產的這個工作強度能給多少錢呢?恐怕也就是15~25萬去,也還是趕不上人家計算機的九九六,三十萬。於是乎,跪著賺錢這個事兒又做不到了。設計院我都他孃的不想提,設計院的實薪,可能連施工單位都不如。很可能一個項目著急交除,天天干通宵,最後績效也就是幾百塊。最後一年到頭。加班沒少加,工資加年終獎才10萬出頭。或者是一年365天,三百多天在出差,給了個二十萬,感覺美滋兒的,實際上比人家九九六三十萬差遠了。所以從就業的角度看,土木工程真他孃的不香。

再說躺著不賺錢。土木工程很難能找到躺著的工作。可能有些人會說去名校讀研,讀博,然後選調生,這他媽的哪個專業不能?而且即便你去考選調生或者考公務員,可能你的崗位還沒有人家馬克思多呢。。。剩下的體制內事業編比如,軍隊文職。中小學校教師,土木工程都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優勢。那麼主流的設計院,地產施工單位,包括一些造價事務所基本上都很難實現躺著。不過不賺錢那倒是有的崗位(艹)

所以綜上而言,土木工程就業一點都不香。。。

土木工程要不要勸退呢?經管小徐在香港的視頻 · 1567 播放土木工程畢業八年學長的職業建議經管小徐在香港的視頻 · 5341 播放從就業角度看土木工程這個專業經管小徐在香港的視頻 · 1835 播放土木那些學得好的人,都幹什麼去了。經管小徐在香港的視頻 · 1954 播放

為什麼土木工程成為第一個勸退的專業?

在過去的十年裏,土木工程可能經歷了最大的起伏。從以前的好工作、高收入,到現在的說服全民辭職,到底是怎麼回事?

1、現狀

土木工程專業從大學畢業到工作,是很難的。

有一位同行總結說,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就是要用最高的分,學最重的課程,熬夜做設計,放上最後一個假期......畢業後,去最偏遠的地方,休最少的假期,曬曬最毒的太陽,過著最不幸福的生活……

在大學裡,我只想說一件事,我的結構力學課有三分之一不及格。這一過程既困難又容易想像。

還有工作機會。

土木工程畢業生的目的地主要是房地產、設計院、施工單位、一小部分諮詢公司、監理單位等。

而房地產和設計院的學歷門檻相對較高,尤其是房地產往往要求985、211,master想要進入擁擠的head。知名的設計學院也要求研究生畢業。

建設單位的不同局、不同子公司情況參差不齊。35、58局的招聘也比較挑剔,比如每個三局的子公司每年都有很多清華、同濟、老八等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當然其他單位門檻低的也有很多,很多普通本科生無法進入房地產,大部分轉移到建設單位。

先支付。以前,金融、IT、房地產被稱為三大高薪行業,現在房地產與其他兩個行業相比沒有優勢。而施工單位和設計院的處理,通常要低於房地產的一檔。

無論從哪個方向看,價格差距都更大。

設計院的麻煩在於他們加班太多。整晚整晚都是常態。

對於工程而言,選擇該領域意味著:

遠離家人和朋友。這個項目可能非常片面,在幾公里內找不到像樣的超市。(到城裡坐車要一兩個小時。)休閑時間包括喝酒、唱歌和打牌。

工作強度高,壓力大。一兩個月不休息地趕上最後期限是很正常的。通常,「夜總會」通常在8點或9點下班,可能要花上一整晚才能趕上檢查。很多房建企業堅持的目的是隻要乾死就乾死,考覈也苛刻,一次飛行檢查排名,可能升職一年漲工資就沒了。

惡劣的工作環境。這就不用說了,想像一下這個季節冒著38、39度的太陽轉的景象,酸酸的就足夠涼爽了。

斷開從社會。許多建築工地都是鳥類不拉屎的地方。他們全年都住在建築工地,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房地產上。偶爾,當我去鎮上的時候,我覺得我和地鐵裏那些朝氣蓬勃、衣著整齊的年輕人不一樣。到了熱鬧市場不知所措,覺得自己什麼都不需要,一雙勞保鞋就能過四季,也不知道怎麼跟人說話。

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喫苦。當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想換職業。我的家人也建議我年輕的時候多喫苦。我堅持了下來。但說實話,與辦公室白領相比,土木工程的生活環境真的很差。現在許多年輕人不能忍受良好的法庭條件是可以理解的。工程特別是施工單位人員流失情況十分嚴重。在我第一個項目的開始,有四個新人。到了第二年,只有一個我。第二年,我也離家出走,去了甲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