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空軍在諾曼底登陸時人員、武器裝備情況如何?完全喪失了制空權麼?


諾曼底登陸第一天,也就是D-day,整個法國被認為可以服役的戰鬥機只有36架。

「6月4日,整個法國只有183架(183這個數字來源於約瑟夫·普里勒中校寫的一本德國空軍史,作者認為是準確的。)戰鬥機,其中只有160架被認為是可以服役的。在這160架裏,一個124架組成的聯隊,亦即第二十六戰鬥機聯隊,恰好就在這個下午被調離海岸。」(出自科尼利厄斯·瑞恩的《最長的一天》)

非常可笑,本來在整個法國德軍共有183架戰鬥機,其中160架被認為是可以服役的,可德軍剛好在D-day前兩天將一個124架戰鬥機組成的聯隊撤出諾曼底。

原因是「帝國的防務需要這些中隊,幾個月來,德國便遭到盟軍空軍越來越猛烈的晝夜不停的轟炸。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把這些能起重大作用的飛機留在法國毫無掩護的飛機場上,聽任盟軍戰鬥機、轟炸機來炸毀,這在最高統帥部看來是愚不可及的事。」(出自科尼利厄斯·瑞恩的《最長的一天》)我不否認德軍這個做法是合乎情理的,只是他們當時並不認為登陸會在諾曼底,更不會想到就在幾天後…

名義上,諾曼底前線納粹有500架戰機,實際上能動彈的只有160架(70架轟炸機和90架戰鬥機),而盟軍在海峽不間斷巡邏的就有36個戰鬥機中隊,動輒就是數千架轟炸機的空中支援,德空根本毫無制空權可言。


謝邀 在打不列顛的時候空軍基本沒了


西線孤鷹——德國空軍在諾曼底孤影凌煙——D日上空的鐵十字
有一個詞叫「突襲」。前期的情報工作做的很多,而且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混淆德軍的目標。
有一個沒什麼用的大西洋壁壘,主力在東線敗退,防守主力在盟軍的忽悠下駐守加萊,所以諾曼底很脆弱


先佔個坑,下次再更新一個稍微詳細點的資料。

依照慣例先上出處:

戰爭末期的德國空軍及其滅亡

孤鷹鬥羣雄、鎩羽徒悲鳴

眾寡懸殊、缺油少彈,空有利器、迴天乏術,唯有死戰、不負誓言!

當D日來臨時

自1944年初春,盟軍反攻西歐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駐西線的德國空軍部隊除了進行防空作戰外,還要積蓄力量準備反擊盟軍在法國海岸的登陸,然而事與願違,為了報復盟軍對德國的大規模轟炸,希特勒強令空軍對英國發動空襲,由戈林寵信的轟炸機部隊總監兼第9航空軍軍長迪特里希?佩爾茨少將(Dietrich Peltz)組織實施,行動代號為「野山羊」(Steinbock)。他東拼西湊調集了14個大隊,約474架轟炸機和52架戰鬥轟炸機,從1944年1月21日開始對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南部展開空襲,無論是規模還是強度都無法和不列顛空戰時相比,被英國人譏諷為「嬰孩閃電戰」。到4月底,德軍進行了31次空襲,其中14次針對倫敦,投彈2000噸,造成1500人死亡,但有329架飛機被擊落,其宣傳效果遠遠大於實際戰果。當V型導彈服役後,轟炸行動於5月29日終止,此時德國空軍在西線的轟炸機數量由1943年底的695架下降至448架,而英國防空部隊卻能夠省出45個中隊約809架飛機用於支援諾曼底登陸,兩相比較,「野山羊」行動白白消耗了本已不多的有生力量,得不償失。

在1944年春,盟國空軍頻繁攻擊英吉利海峽沿岸的德軍機場,一部分重型轟炸機也從對德轟炸轉而空襲法國內陸的交通線和軍事目標,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登陸即將到來。在6月1日,鎮守西歐的第3航空隊尚有飛機975架,包括173架單發戰鬥機,而在海峽對岸,盟軍將投入5409架戰鬥機和3467架轟炸機支援登陸行動,實力對比接近1:10!為了保存實力,德軍將大部分飛機從沿海基地撤至內陸機場,放棄登陸灘頭制空權的爭奪,而準備以小編隊突擊的方式遲滯盟軍的進攻,為陸軍反擊爭取時間。當6月6日「霸王」行動(Operation Overload)開始時,在諾曼底(Normandy)海岸300公里範圍內,只有27架德軍戰鬥機能夠立即向灘頭出擊。在D日當天上午8時,第26戰鬥機聯隊長約瑟夫?普利勒中校(Josef Priller)及其僚機對海灘進行了掃射,這是登陸開始時唯一出現的兩架德軍飛機!他們以這種悲壯的方式宣告德國空軍依然存在。第3航空隊在6日出動269架次,而盟軍同日的出擊規模高達15000架次,強弱立判。第2戰鬥機聯隊宣稱在當天擊落18架敵機,連同其他部隊和地面高炮的戰績,讓盟軍付出超過100架飛機的代價,但相對於敵人龐大的規模,這點戰果無足輕重。

登陸次日,第3航空隊全力反擊,戰鬥機對登陸灘頭進行掃射,轟炸機則攻擊盟軍艦船以及佈雷,但在盟軍的絕對空優下收效甚微,損失很大,至少有72架飛機被擊落。同時,從6月6日至10日,帝國航空隊抽調了300餘架戰鬥機增援第3航空隊,由於不少新手技術生疏,在轉場途中就因迷航而蒙受損失,少量援兵遠遠不能彌補前線的損耗,僅在登陸兩周內德軍就損失了594架飛機,至7月初戰損數量超過1000架!儘管寡眾懸殊,少數德軍王牌仍然能夠收穫勝利,第54戰鬥聯隊的埃米爾?朗格上尉(Emil Lang)是諾曼底戰役中戰績最高的德軍飛行員,擊落了28架盟軍飛機。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於1943年11月3日在基輔上空取得了18次空戰勝利,創造了單日擊毀敵機數量的世界紀錄,總戰果為173架。然而,寥寥幾位精英的出彩無助於改變悲觀的戰局,進入7月後,戰場上幾乎看不到鐵十字之翼的身影,漫天都是繪著黑白識別條紋的盟軍飛機。在失去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德軍苦戰兩個月,被迫從諾曼底敗退。盟軍在「霸王」行動中損失飛機約4100架,德軍約有2100架摧毀。

在諾曼底戰役期間,德軍開始使用「報復兵器」(即V1、V2型導彈)襲擊英國,V1型導彈採用噴氣發動機推進,時速640公里,射程250公里,裝葯900公斤,在發射前就設定好方位和距離,飛行軌跡以水平巡航為主;V2型導彈採用火箭發動機推進,射程320公里,裝葯1000公斤,飛行軌跡為拋物線式彈道,航行末端速度超過四倍音速。V1型導彈由德國空軍掌握,而V2型導彈歸陸軍管轄。1944年6月13日,德軍從法國北部陣地向英國發射V1型導彈,集中攻擊倫敦,共計發射了8839枚,僅有2465枚落入英國境內,由於飛行速度較慢,V1型導彈可以被盟軍戰鬥機擊落。V2型導彈於9月6日首次投入實戰,向英國發射了1403枚,其中1115枚落在目標附近,由於速度奇快,無法攔截,給英國民眾造成了極大的恐慌。不過這兩種武器除了製造恐怖,實戰意義不大,無益於扭轉戰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