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y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鍊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祕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誠然,用一首詩詞概括蘇東坡的一生經歷是幾乎不可能的,但該是有詩詞可表現他的精神與態度的。


蘇軾的思想很複雜,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討論,下面選取幾首有代表性的詩詞

出世清遠的念奴嬌·中秋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裏,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懷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樂觀入世的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

蘇軾總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蔥葉送迎翁。莫作天涯萬裏意,溪邊自有舞雩風。

悱惻纏綿的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被稱為有浪漫主義色彩,我以為「多情」二字應是定評。試看下面幾首

對朋友: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宋 · 蘇軾有情風、萬裏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試體會「不應回首,為我沾衣」,看他送人,不言對朋友不捨,換位而言之朋友為他沾衣,可見一二。

對愛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 · 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自不必說

其實,他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多情的,試看: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宋 · 蘇軾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儘是,老子經行處。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莫驚鷗鷺,四橋儘是,老子經行處」暗寫與鷗鷺為友,試體會多情之處。

海棠

宋 · 蘇軾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亦不必多說,惜花,愛花之情可見一斑。

蘇軾的風趣幽默、天真爛漫也是他給人以親切可感,至今深受人們喜愛的重要原因。所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讀他的詩詞,「性情之外,全不知有文字」。讀他的詩詞固然可以瞭解他,但是論到代表,恐怕所有的詩句也不盡然。但是從這餘響裏我們依然可以管窺一二,分享著貫穿千年當然感動,被他的才氣,被他的風趣,被他的放達,被他的多情撥撩著塵封了的心絃。

當然是《定風波》啦。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其實有一篇文很能代表,《超然臺記》。


蘇軾現存詩 2700 多首,不但是一位多產詩人,而且詩也寫得特別好。蘇軾的詩歌成就是多方面的,錢鍾書卻特別欣賞它「比喻的豐富、新鮮和貼切」。還說,這是他「風格的大特色」。(《宋詩選注》)這裡就讓我們來欣賞他詩歌中的比喻吧——


在中國古代,人們要麼為了仕途,要麼為了生計,誰不是席不暇暖,奔走不遑?有幾個人能安守田園,坐看花開花謝,仰觀雲捲雲舒?當年白居易就是把流浪的人生比作辭別根須的深秋的蓬草:「辭根散作九秋蓬。」文天祥則把它比作隨風逐浪的水上浮萍:「身世浮沉雨打萍。」其實呢,「人生」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哪會有如許輕靈與飄逸?蘇軾的認識就進了一層,他把「人生」比成一種複合型意象,請看這首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和子由澠池懷舊》)


是啊,「人生」像什麼?它就像南來北往的鴻雁一樣,姑勿論是到南方越冬,還是來北方生息,還不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和族羣的繁衍?哪裡計較什麼東西走向呢?可是,無論是北方白雪皚皚的高原,還是南方黃澄澄的泥土地,只要來到這裡,總得留下自己的萍蹤履跡……


人們喜愛這樣的比喻,因為它不但形象而貼切,而且富有哲理。所以積澱為「雪泥鴻爪」這個成語,用來比喻生活的印痕。有人說,一個好的比喻照亮一首詩。也許正是因為這麼生動鮮活的比喻,使這首小詩具有歷久彌新的藝術生命力吧。如何才能描畫出西湖暴風雨的全過程?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唐宋詩人故事(下)

張學淳

廣西師大出版社

¥24.99 會員免費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皋陶為士 將殺人 皋陶曰殺之三 堯曰宥之三」

《刑賞忠厚之至論》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羨乎」

《前赤壁賦》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那句「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問得抽象。很多,會有很多見仁見智的回答。

給個標準吧:東坡是性情中人,浸透著親情、愛情、人情、怡情、豪情的文字都能代表。在怎樣的心境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兼懷子由的千里共嬋娟何等真摯。千古風流人物更是自我比照。


謝邀。我覺得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因為感覺大家想到蘇軾就會說啊啊啊豪放派啊我很知道他。不是有一個很出名的故事嘛。

蘇東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東坡因問曰: 「我詞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 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棹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

超級經典的拍馬屁。這位無名幕僚也是藉此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記了。

但是本人更喜歡《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思量,自難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