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有大部分人為了金錢不折手段確實可怕的甚至想不到。


和碰瓷一樣,提前消耗人們的善良。
謝邀

有真需要幫助的人,但也有壞人!


個人認為對於網捐等一系列獻愛心活動,參加的人應該在心中有一桿秤,量心的秤。

例如題主所說的誇大報賬,大家心裡應該都有個預估數字,你覺得他誇大了,便不幫助就是了。如果在給錢之前心裡不能預估自己的行為能給被捐助者帶來什麼後果,那我覺得與其叫捐款,不如說是繳智商稅。對於那種騙捐的人,我心裡也是一千個mmp,可是意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猶如一粒沙土,便也沒了脾氣,離著人家十萬八千里,也不能進行實際性的報復行為,只能幹著急,心裡唸叨惡人自有惡人磨。


善門難開

老話:相信媒體你就幼稚了。


消費社會善心,喫棗藥丸
沒啥大看法,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做什麼事,都得預先謹慎觀察一段時間,以做出客觀如實的理性判斷,三思而後行

以前經常上國外某一華人論壇,經歷了幾次論壇上的募捐,沒有一次是不以爭吵中結束的。

一開始都是有人發一個帖子,說明下發生了多麼悲催的事情,比如誰誰誰老公去世了,留下幾個孩子;比如誰誰誰得了絕症,醫療費是個問題;比如誰誰誰被謀殺了,家屬來美打官司要經費。。。

一般這樣的都能起幾十頁甚至幾百頁高樓,還有各種衍生貼。起初的回帖都是充滿善意,大家都對當事人產生巨大的同情,紛紛捐款支持。到了一定程度就有人開始人肉當事人家裡的情況,「唉,他老公雖死了,但他買了多少的保險」,「哎,他看病有保險」,「哎,他們有房產你們知不知道」,「他們家來美是想賴在這裡不走了」,等等等等。這時候一般分為三故股人,一股人對募捐者惡言相向,惡意揣測,好像募捐者騙了他們幾百萬一樣,一股是覺得人家確實很悲催捐點錢也沒關係,一股是看熱鬧的。

事情發展到最後就是有人發帖教捐款的人怎麼申請拿回捐出的錢。以後凡是論壇上一旦說起這些募捐的,就以「詐捐的」稱呼人家。文筆不好,我描述的比較簡略,親自去看看這些帖子就知道有多精彩,人性有多惡在這些帖子裏顯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得出的結論是萬一我家出啥事我永遠不會接受任何捐款。你一旦接受了,我出門喫個面都是錯的,我要拿個N年前買的名牌包包出門,那要被噴死了。。

謝邀。

一般看見「網上籌款」四個字就先想到是不是詐騙的。

是不是我有慣性思維了?
很像老人摔倒服不服路邊的乞丐是否給錢。


這個如果屬實,屬於詐騙行為,可以去提告。對於公眾來說,這一波網捐平臺的發展,和個人求過程,大概就是一個泡沫化和泡沫破滅的過程,是對已經喪失公信力的社會的再一次破壞。


我覺得 愛心和求助都需要被檢測嗯權威部門
有錢的地方必然有鑽漏洞的人。
社會嚴重不公下的畸形援助。
慈善也是門生意~
我有個疑惑,例如該病人得的是癌症,需要50萬治療費,並且籌到了50萬。那麼治療完成以後,醫保報銷了40萬左右(癌症大約能報銷80%左右吧),這些錢去哪了。是籌款平臺的還是病人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