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或生活中,都難免會遇到「消極份子」,簡稱「刺頭」,他們表面或許勤勤勉勉,私下卻用消極的態度去影響其他人,通過情緒傳染,使整個團隊都處於負能量狀態。對於這種類型的人,管理者們該如何應對?


引用一句話:「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裏,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如果不能換人的話,首先自己要身先士卒,做出榜樣,其次拉攏並鼓勵團隊裡帶有正能量的人表態,帶動積極性。

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分析一下消極的原因,換位思考多做溝通,是否可以想辦法解決,達到雙贏。有些人工作上馬馬虎虎,但是私底下是可以交朋友的,這樣的人,先交朋友,再辦事。畢竟長期or多次合作的話,人心還是很重要的,尊重每一個人,讓他們發揮各自的特長,纔是一個好領導。

如果是短期合作,工作分配上,核心重要工作不可以交給消極的人,不是說他們沒有能力, 只是消極的態度多數是做不好事情的。看清楚人之後,將目標任務細分,仔細分配,計劃要有可執行性,一步一步執行,中途遇到不測,輕描淡寫掉負面的情緒,將隊員的注意力吸引到積極解決問題上。Good Luck.

作為領導者,如果因為情感、面子或懼怕風險等因素,而不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就容易陷入「縱容下屬糟糕表現」的狀況中。

這種迴避問題的心理會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繼續聘用甚至是重用不合格的人;

第二、 繞開問題採取行動,而問題始終存在;

每個企業都能找出幾個不稱職甚至對組織產生傷害的人,卻受到上級「保護」。這就是因為管理者在情感上的脆弱,無法作出合理的決策。

管理者不會去判斷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適,總是習慣性地去找理由,或者迴避,但團隊卻感受到了不合理,最終造成團隊消極、充斥不信任感的環境,導致整個團隊的價值導向、文化氛圍等在這種「保護」下被傷害。

因為所有的人都會被這種行為教育:與上級的個人關係重要性大於對組織的貢獻。

對策:

A.對於已發生的問題一定要分析其根本原因,從而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B.問題的主體是誰,一定要找到責任人,而不能掩蓋問題,不要讓有些部門和有些人總是幫其他人「擦屁股」。


表面勤勉,實際工作完成質量如何?

消極的態度去影響其他員工,是否意味著公司存在某些問題,普通員工不敢言不想語,而「刺頭」卻敢。

作為一個非管理者,我認為管理不僅管也要理,管理層有智慧去識別員工,如果真存在消極怠工完成質量差且無故煽風點火的刺頭,按照規定開除即可。


大多數鬱鬱不得志的人都是因為以下四項需求中有一項沒有滿足——身體(物質 )、心靈,思維和靈魂。

和消極的人談話,「你的工資還可以嗎?你認為你的才能得到發揮了嗎?你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了嗎?你認為工作有意義嗎?你熱愛你所創造的價值嗎?」 從以下三個方面鼓勵員工:

1. 語言。對個人的潛能給予充分的肯定,挖掘員工的才能或能力,讓他們努力完成團隊目標。

2. 行動。找出員工為公司所做的貢獻,比如員工負責的項目以及取得的成就,並讚美他們的行為。

3. 清除障礙。成為員工求助的對象,幫助員工在工作中獲得成功。 最終,決定員工表現的只能是他自己。但是,如果有清晰的目標、制度的支持以及領導的鼓勵,你可能能夠幫助他人做出改變。如果到了最後,你盡了一切努力,那個人還是一如既往的消極應對,那麼你可能需要幫他找別的工作了。
不請自答。壞人學好不容易,好人學壞快著呢。手要快,心要狠!

是否有了解過,或者私下找他談過如此消極的原因呢?至少要知道病竈在哪裡,才能對症下藥。作為管理層,除了工作的分配、監督、指導之外,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也是非常必要的。及時地發現問題,及時地解決問題。

如果他只是沒事,單純「刺頭」的話,那完全可以將其辭退,消極怠工,沒辦法給團隊帶來正面的東西和價值。

微信公眾號:容學商社


工會就是企業裏的「刺頭」對不對?那麼要不要想辦法把工會驅逐出去呢?團隊裏有人有意見,先反思問題,再想對策,如果整體的路線是為大家好的,就沒有人認可他的想法。如果是企業壓榨個體的利益,那麼刺頭你永遠搞不定,趕走一個就會出現下一個。有時候,能為個體利益考慮的獨立思考者,這種不被羣體情緒影響的思考能力很難得,利用得當相當有戰鬥力。當然,如果是德行不好,單純就喜歡無風起浪的攪屎棍子,第一次談心,講企業中個體和團隊的權利邊界,義務和責任,說明這麼做對大家的好處。第二次批評,講這樣做對他自己的利害關係,對自身利益的損害。第三次開除,對於這種腦子糊屎的傻逼沒必要再開一天的工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