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綠茶來說,因為加工工藝簡單,殺青後乾燥,就已經是成品茶,可以直接飲用。而另一種常見的茶葉品類,紅茶,也是不需要醒茶這一過程。雖然在福建等地的工夫茶程序裏,有第一道茶湯倒掉不喝的流程。但這樣的做法叫做:溫潤泡。

在工夫茶中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會提前先快速的讓茶葉先過一遍水,讓下一道茶湯口感更好。大家自己在家泡紅茶時,省去溫潤泡這一過程也是可以的,因為紅茶本身是比較乾淨,鮮葉發酵好就直接乾燥做成茶葉了。

真正需要「醒茶」這一工序是茶葉中的普洱茶,為什麼說它需要醒茶呢?因為普洱茶和其他茶葉的發酵程序不一樣,它多了一道「渥堆」的工序,渥堆就只是把大量的普洱茶,放在適合發酵的濕度和溫度下堆放在一起發酵。這樣的方法可以使普洱快速的完成發酵,但是剛渥堆完的普洱茶口感並不好,並不適宜直接飲用。需要自然存放3年左右,等渥堆的「土腥味」散去,普洱茶的真味顯現。

醒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沸水去淋澆普洱茶。沸水是指在一直100度的水溫,需要透徹的浸泡普洱茶。如果餅茶一定要敲的小塊一點,方便完全激活普洱茶。比起紅茶的溫潤泡要速沖速泡,普洱的醒茶過程可以稍久一點,5-10秒左右,如果是15年以上的陳年普洱茶還需要多醒一邊茶,才能將雜味完全去除。


醒茶一般針對緊壓茶,年份越老,越需要醒茶。如下圖:快速出湯即可。醒茶茶湯不喝。

更多茶知識歡迎關注喜多福茶文化


通俗地說,醒茶就是使沉睡或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水分、溫度的接觸而蘇醒過來,使葉片自然地呼吸,喚醒茶質,凝聚茶香,醇厚口感。醒茶,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幹醒」,指沖泡前的喚醒;二是「濕醒」,就是我們沖泡時的喚醒。

幹醒

茶是指通過改變茶的存儲方式,達到喚醒茶質、凝聚茶香的目的。

拆分緊壓茶:去掉包裝,解散緊壓的普洱茶。新壓制的普洱茶結構比較緊,解茶時需要使用茶針或茶刀。若是茶餅,解茶時可以從茶餅側面沿邊緣水平入刀;茶磚從側面入刀比較容易將茶剖成兩片,而後再分成小塊;沱茶通常壓製得比較緊,可從邊沿或側面入刀解茶。

解茶時要盡量保持葉片的完整性,順著葉片的規律去開解。解老茶又被稱之為「撥茶」,因為年代久遠的老茶,茶體往往已比較鬆散,用手指輕輕地撥動或觸碰,葉片就會自然散開。

自然攤置除雜味:即通風透氣,使葉片自然呼吸,散去茶葉中的雜味。將解散的普洱茶攤置於清潔、無異味的庇蔭處,使之與空氣充分接觸。攤放時需在茶葉上覆蓋一層棉紙或宣紙,避免落入塵土;攤放空間的濕度不能太大,以免茶葉受潮變質,也不可受到日曬或長時間的燈光照射。

自然攤置的時長視茶葉狀況而定,對於乾淨的茶品,兩到三天即可;而入倉茶則可延長至一週或兩周,以便充分散發倉味等雜味。

放入醒茶罐存儲:經過通風透氣後,將普洱茶收納於具有通風性能、無雜味且乾燥的紫砂罐中,使其自然蘇醒回氣。紫砂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且避光性與隔熱性也很好,可以保持罐內的溫度與濕度相對穩定,令茶質和香氣快速凝聚。收入紫砂罐後,醒茶時間大致為一至三個月。

濕醒

濕醒通常也被稱為「潤茶」或「溫潤泡」在幹醒的基礎上,用水及溫度幫助葉片舒展,使茶葉充分地蘇醒過來,利於在正式沖泡時釋放出茶葉的最佳品質,並洗去茶葉在各個環節中附著的浮塵。

悶香:將壺溫熱後,把適量的茶葉放進去,蓋上蓋子,利用壺內的熱度將茶悶1分鐘,這時可欣賞茶葉的香氣。適宜重香氣、輕焙火的新茶。

溫潤:將壺溫熱後,把茶葉放進去,以溫度適合這種茶的熱水依內向繞注,將茶葉打濕後,蓋上壺蓋,隨即馬上將水倒掉。

這時茶葉吸收了熱量與水分,原本乾巴巴的茶葉變成了蓄勢待發的狀態。適宜焙火稍重,或是陳年的老茶。


醒茶,使沉睡或存放已久的茶葉通過與空氣、水分的接觸而蘇醒過來,使葉片自然地呼吸,喚醒茶質,凝聚茶香,醇厚口感。

其實與我們早上起牀一樣,先要打開窗戶通風,讓室外的清新空氣飄進屋裡,形神醒腦。否則,茶葉也會像人一樣有「起牀氣」的。

如果沒有醒茶這一步驟,將會大大影響沖泡茶葉的口感。因此,通過醒茶,我們能喝到更加精華、正宗的茶。

普洱熟茶一般都需要醒茶,特別是年份比較近的,要通過醒茶消去渥堆氣。

另一種情況,經過陳化後的普洱老茶,往往味道沉悶、香氣渙散,這就是時間的魔力。醒茶,可以喚醒老茶的活性,消散雜味,使茶更加適口。

醒茶,有兩種方式:

一是「幹醒」,指沖泡前的喚醒;

二為「濕醒」,即沖泡時的喚醒。

幹醒

幹醒茶是指通過改變普洱茶的存儲方式,達到喚醒茶質、凝聚茶香的目的。

常見步驟如下:

1. 拆分緊壓茶,即去掉包裝,解散緊壓的普洱茶。

大家操作時候注意,新壓制的普洱茶結構比較緊,解茶時需要使用茶針或茶刀。

若是茶餅,解茶時可以從茶餅側面沿邊緣水平入刀;茶磚從側面入刀比較容易將茶剖成兩片,而後再分成小塊;沱茶通常壓製得比較緊,可從邊沿或側面入刀解茶。

解茶時要盡量保持葉片的完整性,順著葉片的規律去開解。解老茶又被稱之為「撥茶」,因為年代久遠的老茶,茶體往往已比較鬆散,用手指輕輕地撥動或觸碰,葉片就會自然散開。

2. 自然攤置除雜味,即通風透氣,使葉片自然呼吸,散去茶葉中的雜味。

將解散的普洱茶攤置於清潔、無異味的庇蔭處,使之與空氣充分接觸。攤放時需在茶葉上覆蓋一層棉紙或宣紙,避免落入塵土。

這裡為了保持茶葉的香氣,攤放空間的濕度不能太大,以免茶葉受潮變質。同樣,日光的合適度也有很重要作用,不可受到日曬或長時間的燈光照射。

自然攤置的時長視茶葉狀況而定,對於乾淨的茶品,兩到三天即可;而入倉茶則可延長至一週或兩周,以便充分散發倉味等雜味。

3. 放入醒茶罐存儲,經過通風透氣後,將普洱茶收納於具有通風性能、無雜味且乾燥的紫砂罐中,使其自然蘇醒回氣。

我們都知道,紫砂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且避光性與隔熱性也很好,可以保持罐內的溫度與濕度相對穩定,令茶質和香氣快速凝聚。注意,收入紫砂罐後,醒茶時間大致為一至三個月。

日常簡便操作

將需要喝的生普洱茶,拿到開放的環境中置放大約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不用撬開;待拆茶品飲時,沿著邊沿轉著拆,即把同時期外面的先喝完然後再喝裡面的。

另外,熟普洱茶的幹醒環節,基本上就是為了散掉渥堆氣,與生普的醒茶以喚醒活性不同。一般就是把茶餅整個撬開,放置大約一個星期左右再飲用。

濕醒

濕醒普洱茶通常也被稱為「潤茶」或「溫潤泡」。在幹醒的基礎上,用水及溫度幫助葉片舒展,使茶葉充分地蘇醒過來,利於在正式沖泡時釋放出茶葉的最佳品質,並洗去茶葉在各個環節中附著的浮塵。

濕醒茶,要先用熱水充分溫熱茶具,然後投入茶葉注入熱水,數秒左右立即倒出潤茶水。在潤茶時,可以通過觀察潤茶水的湯色,幫助判斷正式泡茶時所需的水溫與浸泡時間。

潤茶時需注意幾個方面:

第一,生茶新茶與嫩茶需降低水溫,熟茶與老茶則需要提高水溫;

第二,浸泡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茶葉浸出物釋放過多,將會影響正式品飲的茶湯口感,所以要快速倒出潤茶水。

濕醒老茶的祕訣

老茶珍貴,操作自然更加小心。

首先將老茶放入乾燥的壺內蓋上蓋,用高溫沸水淋壺,然後輕輕搖壺,這樣反覆兩至三次,大約用時五至十分鐘,相當於為老茶做了一次幹蒸桑拿,通過壺內聚集的溫度喚醒沉睡多年的老茶。

開蓋後可欣賞到老茶舒展姿態,眯眼輕輕吸氣,老茶的香韻縈繞腦海,這時再向壺內注水潤茶一次後即可正式沖泡品鑒。????


把蓋碗燙熱,再把幹茶倒進去,蓋好蓋上下或左右晃動,即可開蓋聞幹香沖泡


後發酵的緊壓茶,首先幹醒 使之與客氣充分接觸,告別沉悶激活茶香。然後濕醒 又稱發茶,沸水沖泡 使葉片逐漸舒展,滌凈塵埃!


先用開水燙一下茶具,再將幹茶放進茶具,輕輕搖晃,用茶具的餘熱醒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