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品牌的討論一直不斷,各種觀點各種概念。執行結果是大相徑庭,還是殊途同歸?品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品牌是消費者心目中對名稱和商標的看法和直覺(有所代表)

對於快消品:品牌是產品價值的載體,通過品牌承諾體現在產品或服務上,創造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

  1. 對外:品牌的本質是建立識別(identity)和傳遞含義(meaning),包括:定位、樹立個性(引人注目)和創造不可磨滅的形象(image),建立顧客記憶和聯想(質量/價值/價格),滿足顧客需求,產生用戶利益(功能/體驗/情緒/關係),從而建立品牌資產(equity),獲取用戶的認知、理解、區隔競品、信任、忠誠和溢價。
  2. 對內:是企業想法(願景、使命)和氣質(價值觀、言行)或 一個大膽冒險的目標(BHAG-A big hairy audacious goal)等實質的體現,品格如樹、品牌如影。


我們先要思考為什麼各人理解不同,答案五花八門,因為品牌還沒發展成一個定義,甚至沒法區分品牌和商品的關係。

品牌的內涵外延都不明確,各種社會角色對品牌的訴求也不一樣。老闆希望品牌是賺錢工具,諮詢公司希望品牌是個諮詢切口,老百姓希望品牌是個產品功效保障,地方政府還希望靠某個品牌能盤活產業拉動地方經濟呢。

與其扯定義,不如可以講講為何做品牌的初衷,因為在我看來,90%老闆嘴裡說著做品牌,心裡是想著貨賣不掉怎麼辦。但實際上品牌是外表,內在卻是匠人精神。

兩句話講完品牌本質吧:

1、做品牌就是企業主追求的心中的美好通過某個產品為載體被用戶認同的過程。

2、用經濟學的表達是:品牌由產品和品牌溢價兩部分組成,客戶為這兩部分買單,即產品解決客戶的功能需求,溢價滿足客戶的價值主張。


品牌就是對消費者的完整承諾,承諾越完整,則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越低,價值就越大。


品牌的基石是產品,品牌就是更好的賣出這些產品。

基於此所有的形象論、定位論、信任論等等都是在做好產品基礎上,多維度講好產品故事的行為。記住這句話,1、2、3,做好1,才能做好2。所有沒有好產品而轟出來的「品牌」都是紙老虎,及時「品牌」幫助其更好的賣出了產品。


消費者/投資人認同的產品溢價標識

品牌的本質是商品能賣好價錢的長期積累的認同感

做品牌做什麼?我能力不夠


什麼是品牌?很多人認為品牌代表著一種身份、或一種信仰、或價值觀、或單純的產品認知等等,其實都有些片面。我們用個例子感受一下,提到麥當勞你會想到什麼:巨無霸?薯條?你就喜歡?黃色的M?工作日的午餐?金拱門?等等,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你也不會只想到一個。

對我而言,品牌就是消費者對你的印象,也就是所謂的品牌心智。而印象本身就是多維雜糅的,不會只有單純的一面,比如:提到OPPO,你可能想到充電很快、或拍照很美、或一大堆代言人、或永遠和vivo開在一起等等。


品牌為什麼會存在?大佬會告訴你品牌的前世今生,比如說什麼「烙印」之類的故事,然後還有區隔基礎上的溢價,乃至於到資產負債表上的商譽之類的無形資產。

網頁鏈接?

mp.weixin.qq.com

品牌存在的價值之類的答案就成了「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哲學問題。讓人頗為費思量。


首先,用一句話定義品牌:就是同類商品中不同廠家的記憶符號,包括了名稱與形象兩個基本部分。

其次,做品牌說到底,做的是品牌價值。這個價值可能是通過有目的的商業運作達成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後被評估出來的商業價值,也可能是自然、歷史的原因所形成的商業價值(例如山西的煤、南非的鑽石、東北的大米、茅台鎮的白酒、新疆的玉石……)。

第三,不同類型的商品對於品牌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依賴性,也就是說並不是什麼類型的商品都必須要依賴品牌。例如有很多的工業品原料,依賴的主要是它的質量指標,品牌因素對它的價格支撐作用並不大;還有很多的農產品,支撐它的價格的是主要是品類的名稱,而非品牌;例如煙台蘋果、新疆葡萄、寧夏枸杞……

第四,做品牌有些必要的前提,例如同類競爭商品的質量趨於同質化,消費者僅憑商品的內在質量難以區分;商品供給方想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提升銷售量,這時的工作重點是渠道建設或擴張,簡言之,一般情況下品牌需要科學的策劃及較長時期的推廣與傳播才可能發揮出對商品銷售的促進作用。特殊情況下快速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情況也有,例如通過一些突發社會事件的實時公關活動……但這樣的機會似乎可遇不可求。

第五,成功的品牌並不一定都得通過專門的策劃與操作,例如技術、成本、品質、價格或功能差異上的長期領先,就可能會形成品牌的影響力,例如福耀的汽車玻璃,在成本、品質及管理等方面的長期優勢,自然就可能會爭取到最大、最好的客戶,這與專業化的品牌包裝與推廣操作的關係並不大。

第六,對於大多數的消費品來說,品牌策劃、品牌建設、推廣與傳播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這是基於同類商品的供給大過需求、競爭性較大等類似的原因。

第七,品牌還存在著很重要的精神價值屬性,這可以劃分為很多的類型,「認同」是精神價值中較低的一種層次,例如「怕上火喝王老吉」、「渴了累了喝紅牛」,你認同這樣的訴求,就有可能購買;「存在感」表達則是較高的一種層次,例如賣掉自己的一個腎去買iphone6的那位,他要買的絕不是一台智能手機,而是他的臉面、自我存在的感覺;當然,「情愛」、「高貴」等等的概念也是經常用來作品牌定位的精神價值類型,例如:黑天鵝蛋糕、哈根達斯冰激凌、巧克力……

最後,品牌也是一種強化消費者信任的工具,它可以用在一個商品上,也可以用在一家企業,或者是服務機構、服務項目等都可能適用品牌管理的方法來強化消費者(客戶)的記憶、信任以及市場影響力。總之,它就是一種驅動商業價值提升的手段與方法。當然,用不好,也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導致成本不合理的上升、消費者不良印象的「反定位」等等。


好的品牌,就是一種習慣……比如提到一件事,你就想到一個牌子。比如白酒就是茅台,籃球就是耐克,足球就是阿迪達斯……


品牌本質是信任,做品牌就是做信任。


直話直說,做品牌就是做影響力可以賺更多的錢,可以一批批的割韭菜吧


所謂做「品牌」,做的其實是大眾在背後會怎樣看你,會對你有何評價,這評價或許好或許壞,但都是「品牌」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品牌」的本質是一張面具。

所謂承載產品價值,產品理念等等,都只是這場表演秀當中距離最終本質還隔了一層外衣的虛頭巴腦客套話。把所有外衣脫下,赤條條的品牌,就是企業、產品、個人的面具。

而打造「品牌」的過程,就是一場大型表演秀。表演者希望台下看眾相信自己就是面具呈現的樣子,所以先摸清台下觀眾的需求與質疑點,再側面表演給觀眾看。

信的人多了,面具就戴上了。

而打造品牌的結果大相徑庭的本質,其實就是這場「大型表演秀」的導演、演員不夠格,僅此而已。

————————

PS:地產銷售出身,內容營銷起步,私域操盤開跑,初涉品牌月余,理解淺薄,歡迎探討。-楊。


品牌鴻溝:如何聯結商業戰略與品牌設計京東¥ 37.40去購買?

首先,品牌不僅僅是一個標識。

其次,品牌也不僅僅是一套識別系統。

最後,品牌也不是產品。營銷人員常常談論如何管理品牌,實際上談的是管理產品、分銷等等。其實,管理品牌意味著管理那些無形的東西。

那究竟什麼是品牌呢?

品牌是一個人對產品、服務或企業的內心感受。

每個人都會創造出自己版本的內心感受。當足夠數量的消費者對某企業的品牌產生了共同的內心感受後,就可以說這個企業擁有了一個品牌。

源自《The brand gap》,中文版如圖。


說到運動,我們就想到Adidas、nike、lining

說到手機,我們就想到iPhone、huawei、samsung

說到火鍋,我們就想到海底撈、東來順

我覺得,品牌代表的是對客戶的價值認知,往往集合在一個或者有限的幾個價值點上,為了展現自身價值而創造的名詞、圖案或者聲音等等。

對於獨佔性的產品,有沒有品牌其實並不重要,產品等於品牌,因為你叫什麼不重要,只要有需求,只能找你。比如asml(敲這個的時候我還去百度查了下確認是否打錯了,名字起的不算好),你要高端光刻機只能找他,別人沒有,至於他叫asml還是bsml或者其他,不重要,大家都知道高端光刻機就等於asml。

更多的消費市場,是供大於求的,許許多多的競爭者能夠提供一樣的產品,所以只有盡量去讓產品能夠聯想到自己家才能在競爭中佔有優勢,於是品牌應運而生,將產品縮減為一個詞,讓傳播更方便,通過各種營銷手段,讓消費者想到某一產品就能想到你。

所以,品牌就是告訴消費者我是什麼我能為你做什麼,讓消費者一單有需求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你。


Emmmm……品牌,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產品的臉?品牌做得好,產品就在市場上有面子,會被另眼相看。要是這個很有面子的產品剛好還是實力派選手,那就是美貌與才華兼得,贏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