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将钻石比喻爱情


两个人结婚其实没有什么必需品,除了感情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婚后的磨合、陪伴和互相理解,共同进步和不离不弃的契约精神。无论任何商品都无法替代真心为了另一半好的那份真心。

但生活同样也是需要仪式感的,如果你未来的老婆期待你给她一个婚礼和一枚见证你们婚姻的钻戒,也许是因为想要一份珍贵的记忆。试想一下,一个女人结婚后,每每看到无名指尖闪耀的钻戒,就会回忆起你向她求婚时候的场景,内心的甜蜜、纠结、感动,各种小情绪涌上心头。

作家刘瑜写过一篇小说【求婚】,中间有这么一段描述:「据说钻戒的价格需要是一个男人月工资的三倍,其实几个月的工资事小,重要的得让那个男人心疼。基本的原理大约是,让这个男人花钱花得心疼了,他才能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要是一个钻戒象一盒巧克力那么便宜,难保他不见个人就求个婚、哪天嘴馋了顺便求个婚什么的。那首歌怎么唱的来著?「你问我爱你有多深,钻戒代表我的心……」

小编觉得,如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爱人选择一枚有特殊纪念的订婚钻戒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考虑送婚戒时的场景布置、挑选合适的时机,整个过程背后的付出,等待她说出「我愿意」三个字时候,内心的激动、忐忑不安,这些对于送的人而言,也是一种浪漫而珍贵的感情。

都说浪漫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是最不能用物质衡量的也是感情,如果一个人天天嘴上说爱你,却连一枚几千元的钻戒都舍不得买,我很难相信他是真的爱他老婆。当然,有些女人不喜欢钻戒,那她可能会有喜欢的其它事物,比如写一份1万字的情书,比如登上珠穆朗玛峰,再比如吃掉一整只河豚(也许真的有)。无论女人想要的是什么,当她答应嫁给你的时候,大多数是出于真心,请一定给她一个有仪式感的纪念物,无论是什么,都代表了一份你们俩之间最珍贵的回忆。


谢邀

不是必需品!真心相爱,相互理解最重要。钻石只是一个商品,也是饰品。不能代表爱情,结婚是精神层次的升华产物,没有钻石戒指黄金房子车子等物质要求,都可以结婚。

需不需要,想不想拥有,得真心问问自己。

祝你们,幸福


谢邀,不是必需品。

同理,鲜花不是,婚纱不是,婚纱照不是,蜜月也不是。

但我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应有诗和远方,应有仪式感,不是么?


戴比尔斯公司的经典广告语...忽悠了多少人...首先来讲了解过西方珠宝史的人应该知道,很早以前钻石是用来做配石的,主石是祖母绿...钻石不是刚需!代表承诺的婚戒有很多。我自己做珠宝的,我太太的婚戒就是颗缅甸抹谷鸽血红,价格真的不必钻石低,而且高。

说回广告语,钻石是可以流传,但那个说的是彩钻和大克拉无色钻...具体就不再多说了...


不是必需品。只要真心相爱,心意有时候更重要。钻石只是一个商品,也是饰品。但几乎每个女生都有一个钻石梦,所以喜不喜欢也要看个人哦。考虑性价比高的话,可以选择莫桑钻。


谢邀。钻石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国外的社会学家已经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我想问出这个问题可能读过知乎上关于钻石是骗局的某高票回答,但个人认为论证和结论都太片面。

恰好最近在写毕业论文,有一部分关于珠宝是奢侈品这个定义的讨论。分享一点我读社会学家们讨论的收获:

1. 奢侈品这个词本身的定义一直在随著时间变化,最集中的争论是在18世纪,一直延续至今。但是核心的概念一直都和非必需(Non-essential)相关。18世纪媒体广告的建立和19世纪大量媒体和广告形式的出现让奢侈品这个概念变成了一个广告和市场营销的主题。一位社会学家把这种广告行为描述成一种谜语,因为广告的目的是说服我们购买:「我们的产品很贵,是奢侈品,是非必需品(比其他同类商品好,不是谁都能得到的,除非花很多钱),然而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中我们告诉你必须拥有(must have)它的理由。」 在社会学家的眼里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2. 脱离商业语境里的奢侈品和必需品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对某一个人来说的必需品,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奢侈品。举例来说,很多买豪华游艇的人从社交、兴趣、经济等方面考虑认为游艇是自己的必需品,但在没有这些考虑因素的人眼里,游艇就变成了奢侈品。换而言之,这个意义上的奢侈品其实就是由和你毫无关系也没办法体会到你真正需求的一双旁观者的眼睛所定义的。

说回钻石,在1867年南非的钻石矿被开采之前,结婚戴戒指是传统,用钻石戒指的传统也有迹可循,但并不是结婚一定要用钻戒。1947年,把钻石戒指变成结婚必需品的,的确是那句「a diamond is forever」的营销,因为敏锐的广告商发现从1939年开始美国有新的一代年轻人都到了适婚年龄。然后这个概念被宣传到欧洲、日本、中国,在我们成长都过程中一遍遍被重复,变成了通识。

综上,钻石是不是结婚的必需品,不是值不值、花多少钱买的问题,而是买它和拥有它的人--你们夫妻俩如何看待它价值的问题,取决于你们两人的经济实力、社交圈等因素,以及你们对于「找一件物品来代表爱、忠诚、联结、长久...这些抽象价值」 这种做法的认同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女性对钻石的热爱除了20世纪的营销效应,最主要是在寻求一种社会认同。

试想,周围朋友同事都有婚戒,就你俩不戴,你能不能接受?

周围朋友同事都戴钻石戒指,你学黛安娜王妃戴个蓝宝石戒指,你能不能接受?

男朋友用啥宝石也没有的素圈戒指求婚,或者根本没有所谓的订婚戒指,你能不能接受?

回答了自己这些问题,结婚还需不需要钻石就已经有你自己的答案了。


真不是必需品。两情相悦时,物质总是排在最后的


不一定喔,比如我的话就会首选帕帕拉恰


我觉得戒指是必需品,钻石也是……

除非真的很困难吧,不然一生一次的事情

仪式感真的很重要啊


大家怎么觉得没有意义,婚姻的双方是否觉得才是关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