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50歲,今年確診乳腺癌,浸潤性,兩陽一陰(HER2是陰性)。已經做完手術,上周剛做完第三次化療。

可能是昨天晚上我爸喝酒回來,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以前我爸也隔三差五就對我媽媽的病表示不耐煩。我媽這次很傷心,認為他是慣犯,覺得我爸對她不好,別人家都寵著病號,但我爸一直給她使臉色。她就說不想治療了。今天早上我媽媽在床上流眼淚,什麼也沒吃,該吃的葯也沒吃,升白細胞用的豬脊骨湯也拒絕喝。我爸已經道歉,也一直在床前守著我媽安慰她,但是我媽還是在哭,不想原諒他,也拒絕吃東西,拒絕吃藥。

希望大家可以給我出出主意,要怎麼勸。要不要跟我媽媽的閨蜜說一下?我媽媽的閨蜜在我媽生病期間每天都打電話或者來我家探望她,對我家情況挺了解的。或者要不要我跟我親舅舅說一下?這時候有別人來勸和是不是好一點?


通過你的描述,我了解到你媽媽現在不想治療的直接導火索是你爸在酒後說了不好聽的話,你媽媽因為現在是病號可能本身心理承受能力就弱一些,就產生了現在不想治療的想法。

其實,你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你爸酒後與你媽媽說的內容究竟是什麼,才能對症下藥~

1、與經濟有關。如果你家並不富裕,現在因為你媽媽生病,你爸爸又需要照顧你媽媽,使得你家的經濟來源不足,而看病又在不斷花錢,使得你爸爸的焦慮在酒後吐露了出來,可能你媽媽自己生病看病,也會擔心經濟問題,在你爸爸的刺激之下,爆發了出來~

2、與心理有關。假如經濟在你家不是問題,那麼你媽媽是不是聯想到切除乳房、治療結束後的生活,使她產生了不自信,並且你爸爸在照顧你媽媽時,你媽媽覺得給她擺臉色,可能進一步的導致了她不想治療的想法的產生。

3、與生理有關。化療於身體畢竟是個痛苦的過程,這時有個其他的外因一刺激,很有可能產生不好的想法。

其實,大部分癌症患者都是惜命的,你媽媽可能就是一時想左了,只要你找到讓你媽媽產生這樣的想法的真正原因;再讓你爸爸改變之前的態度,好好照顧你媽媽;你也可以好好的描述一下,有你媽媽參與的你的未來,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下面我們再簡單聊一聊乳腺癌的早期篩查及高危人群吧~

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CT用於乳腺癌檢測時,存在靈敏度不高,特異性不強的劣勢,還有一些地方用紅外線檢測乳房情況,這個也不推薦。

高危人群:

1、月經初潮早於12歲或絕經早於55歲;

2、不要晚產(35歲以後);

3、分娩後哺乳時間縮短或人工哺乳,其他危險因素包括乳腺腫塊(早期乳腺活檢異常);

4、發育不良(小葉或導管)、纖維腺瘤、非典型增生、硬化性腺病等,特徵複雜;

5、長期應用雌激素:如口服避孕藥、絕經後激素替代療法。

最後就是有家族遺傳史的人,一定要注意,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30%左右。


要讓他樂觀治療 會好起來的!補白細胞可以吃五紅湯上升的很快。


怎麼說呢,問問你媽媽為什麼活?為了你爸還是為她自己,如果為了你爸,那什麼也別說了,白浪費時間,如果為了自己,就好好治療,治療好了,自己再倖幸福福的生活50年!


謝邀。

我有一個舅媽也是乳腺癌,從患病到手術,化療,差不多也有10幾年了,很多腫瘤其實目前是可以臨床治癒的,這點可以給患者疏導一下。身為孩子在目前這種情況,也是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我覺得外人的力量畢竟是外部的,還是得你去挑這個梁子,處理好目前的家庭關係,找到矛盾的根本原因去梳理解決。

一、在你媽媽化療期間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副作用,而這些副作用也會導致情緒不穩定

1.消化道反應:這是最常見的化療副作用,表現為噁心、嘔吐、食慾下降。一般情況下,應用化療藥物前常規應用止吐葯,此類藥物會防止或減輕這些反應。如果出現上訴癥狀,在飲食上病人可選擇比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嘔吐後,立即給予溫水漱口,使患者置舒適的體位;嘔吐嚴重時,可在一定的時間內暫禁食,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化療結束後,癥狀會逐漸消失。可以利用針灸,指壓來減輕癥狀,常用部位:內關、合谷、足三里等。

2.口腔炎:某些化療藥物,對口腔粘膜有較強的刺激,表現為口腔乾燥,潰瘍,病人應保持口腔清潔,飯前,飯後應漱口,早、晚軟毛牙刷刷牙,必要時給予口腔護理。

3.脫髮:病人在感覺上無特殊不適。正確對待脫髮的現實,外出時可戴假髮,停葯後,頭髮會再生長。

4.便秘:注意大便情況,鼓勵病人適當活動,定時排便,增加食物中膳食纖維的含量,多飲水,如果2-3天未排便者,應使用緩瀉劑,必要時灌腸。健康行為指導:每天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無糖尿病者可飲蜂蜜水)。香蕉在飯前吃,預防便秘效果好。

清楚媽媽的目前的身體狀態並給予一定的安撫,穩定情緒,再去開導。

二、父親這邊我想也是應該很惆帳的狀態,自己畢竟算是家庭的支柱,怎能不愁,可能是表達的方式有問題,影響到了患者的情緒,導致矛盾慢慢的激化。

目前是需要你能夠拿出陽光的,積極的,樂觀的行事態度和心態,去帶動整個家庭氛圍,感染父母,並做好溝通


謝邀,這個問題的確很符合腫瘤領域醫務社工來介入。對第一次面對癌症的家屬和患者本人太難了,但其實很典型。

您的問題是「怎麼勸」,前提是先摸清楚媽媽到底需要什麼,才好「勸」在點上。

從目前描述看,您母親更像是因為負面情緒而抗拒治療。現實里的確有很多患者本人要求不治療,但更多是因為治療太痛苦(往往已經到了末期,經歷過漫長治療,身體吃不消),但您母親治療剛剛開展,顯然不屬於這一情況,或者說不是主因。她的抗拒看起來更多是源於自己的沮喪和不滿情緒,接近於我們說的「自暴自棄」,類似於一種「報復性」、「賭氣」的行為。

如果將她的負面情緒消化好,她會恢復理智配合治療的。

她的負面情緒,自己表達出來的是對父親不滿,尤其對作為病人的她的態度,經常不耐煩。更深層的可能是她感覺害怕,她希望獲得家人(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她在求救,只不過可能以抱怨或其他負面形式表達了出來。我們(無論丈夫、您、閨蜜、舅舅,任何媽媽的親朋好友)都可以去幫助她,您作為家屬,現在做的就非常正確。「勸」或者說鼓勵,是立體的,有至親、也有一般親友、有單位組織、鄰居,當媽媽聽到別人關心她,她就會更有安全感和力量去面對治療。這對她是很重要的,因為誰一想到自己很可能要被疾病奪去生命,都會感覺非常害怕和無能為力。他人的支持,就是在幫助她注入能量。

具體「勸」的內容,可以覆蓋這些方面,可以看看誰更適合去從哪些角度說:

  1. 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給她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咱們已經做過手術了,化療也做了3次都能堅持下來,已經特別不錯了,只要堅持就能創造奇蹟,要相信醫學在進步」;「大夫說您的病理是什麼什麼,在乳腺癌里也是預後不錯的,我們更得積極治療」;「經濟方面、生活方面你別擔心,我們肯定全力支持你治療」.......
  2. 肯定她的家人的支持,誇讚她的至親,幫助她理解家人不容易。比如,「過去他經常怎樣怎樣,但是你生了病,他變了好多,一直守在床前怎樣怎樣,太不容易了」,「他發脾氣也是為你發愁,他心裡還是特別在意你」.....
  3. 如果不很會講,可以不講,有時候講太多、太刻意反而也造成患者的心理負擔(覺得你們並不真的理解她,而是不斷給她「必須治療」的壓力)。就過來看看她,聽她說,她說到什麼就點頭、表示理解,幫助做做家務、一起看個電視(就是患者往常喜歡的活動,讓她感覺到生病之後依然擁有親朋友好友的陪伴)就足夠了。

總之記得一句話,是給她信心,讓她覺得,即使生病了,我也擁有親朋好友的支持和愛。等媽媽對自身病情變得更接受了,巨大負面情緒有了宣洩和出口,也就不會過於敏感。

至於父親,可能父親本身性格就會容易煩躁,和母親過去就有一些相處的問題(只是沒生病,也沒顯得矛盾那麼尖銳)。但要理解,父親本身也是受到得病巨大打擊的,他的暴躁也是他沮喪情緒的表現。作為子女,如果希望更好地緩解問題,其實很辛苦,是也要同時關照父親的。讓他把情緒、心理的想法,和自己說,避免直接發泄到母親身上(因為容易惡性循環),也要讓父親感受到來自子女的體諒和支持。一旦家庭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能幫助建立良性循環的,只有家裡內心最強大、最能保持理性的那個人,往往是子女,正如你現在會開始在知乎上尋求幫助。

因為獲知的信息有限,我只能基於描述給出一般性的判斷,具體情況還要自己多分析。當你內心困惑的時候,首先想想媽媽最需要的是什麼、爸爸最需要的是什麼(而不單單是他們自己說出來的),然後用他們習慣的方式給與(假如媽媽是特別介意隱私的人,強調家醜不可外揚,那可能你把爸爸媽媽的事四處說了再找他們來勸,那可能媽媽反而非常生氣)。

祝順利,早日幫爸爸媽媽接納病情,讓家庭氛圍融洽、治療目標一致,後面就會越來越順了!可以說是治療成功了一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