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們挑戰京劇片段!戲腔太好聽!狀況百出太可愛了哈哈哈哈,喝神祕飲料反應爆笑,難道是豆汁兒?


這一期的主題很棒 流行與京劇的碰撞

作為一個沒有接觸過京劇的20歲小朋友 趙磊的戲腔真的 超乎我的想像

因為這一期的主題是京劇,我早就做好了阿拉磊很強的準備,但也沒想到這麼強。無論是對尾音的掌握還是對伴奏的合拍,還是隊友忘詞時的臨場反應,都處理的十分的得當。令人驚嘆,這個人怎麼這麼強!

除了舞臺,前面展示和練習階段,小磊都優秀的讓我自愧不如,我向來是一個上課不敢舉手,老師一提問就低頭躲避老師眼神的人,但他真的還是那個臨陣不懼,勇於直面未知的趙磊,讓我夢回創營battle,即使看起來溫溫和和好脾氣,終究是隻身懷利刃的老虎崽子 ??。正如趙磊接受採訪時說的:青春嘛,有的時候比較虎。每個人的青春都會有犯錯,或者犯錯之後尋求突破方法的過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是處於發現新世界,然後嘗試新事情的青春的思想理念,這個不存在年齡範圍。我真的很佩服他。

趙磊對於這次團綜體驗如是評價:「我們在吸收他們,他們在接納我們。」他也確實做到了。R1SE第二張EP的第一首歌《角兒無大小》就用了京劇元素,講述了這次扮戲的感悟。

其中趙磊是唯二有戲劇唱腔的選手,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詞。趙磊分到的其實只有四句話,但他在有限的詞裏演繹出了儘可能多的內容。

「個個角色炯炯絕不空洞,聽全場的觀眾,掌聲雷動。」是戲臺上的名角,是在古代一出場就有無數官家小姐歡呼鼓掌臺後偷偷塞香囊的風雲人物。「我們東奔西跑,甘作彼此的龍套。南腔北調叫好,沒誰比誰重要。」就好像是下臺卸妝褪去戲服之後瀟灑公子,一把摺扇攔住剛剛塞給他香囊的姑娘調笑到:「寧可共載不?」「聽全場的觀眾,掌聲雷動」

這裡再插一個我很喜歡的糧食老師的評價:

看過幾次票友專場,唱得相當好的不乏其人,因此更直觀看到專業演員和普通票友的區別:登臺。

兩天一夜學完就上臺唱蕭何月下追韓信是不可思議事,但鵝這個綜藝的核心論點是文化crossover,隔行如隔山,唱唸做沒有太多討論意義。

在此前提下,阿磊打動我的點在於悟性、效率和舞臺能力。

悟性是天賦加思考;效率是勤奮加思考;舞臺能力是心理素質、反應速度加思考。

阿磊能思考會思考喜歡思考。

想的多一點,走的遠一點,他可以的。

@R1SE-趙磊


之前的《創造營2019》我是從頭追到尾的,R1SE的幾位少年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很不錯,所以聽說他們的團綜要開播了,我自然不會錯過!

後來看到消息,第一期節目內容將會是讓他們演出京劇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驚訝:京劇,他們能演成什麼樣?

我們這一代人對京劇可能還更熟悉些,比如我,從小看著家裡的老人聽京劇、看京劇,雖然不太感興趣也不懂,但哪怕不願意也會多少聽上一耳朵,耳濡目染之下,大概也知道唱京劇是個什麼樣子。

而像R1SE這個年紀的人,在我看來大部分和京劇處於絕緣狀態,能看進京劇都很難,更不要說實踐唱戲這件事兒了。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節目一上線,我馬上就去看了。

教京劇的老師是郭麒麟和陶陽,這點我倒是並不意外;再一看要演出的戲碼,《蕭何月下追韓信》。

當時我心裡就默唸:這可怎麼演啊。

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說,解釋一下:《蕭何月下追韓信》是麒派最經典的劇目之一。怎麼個經典法呢?我是講不清,但可以告訴你一個方法:去找個愛聽戲的老人問問,聽沒聽過《追韓信》?十個人裏有九個會告訴你聽過,其中至少還有八個會給你講半個小時這齣戲的精彩之處。就這麼經典。

不管是歌曲、電影還是京劇,越是經典的越難演。更何況,根據初次見面時測試R1SE幾位成員的表現,雖然翟瀟聞、趙磊賣力的哼哼了兩句,但這十一位少年仍毫無疑問是絕對的門外漢。

這樣的情況下,要在兩天一夜的時間內做到可以登臺演出,別說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學會戲詞、身段、唱腔,能穿著高靴流暢地走路都很難。換做是我,答案只有三個字:不可能。

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一期結尾處,R1SE真的登臺了,演得竟然還有模有樣。雖然作為純粹的小白,要在兩天內學會唱是不可能的事,但舞臺效果已經初具雛形,有京劇的狀態了。

為了演出這場戲,能看得出幾個少年是真的很拼大段大段的戲詞,對於不熟悉京劇的他們來說拗口得像天書,換我就直接放棄了,幾個人卻拿著劇本從白天背到晚上,連睡前都在背詞;臺步走不好,就一圈一圈不停地練。

實話說,節目組沒有美化他們的演出,現在的效果就是靠努力練出來的,光是敬業這一點,就非常讓人欣賞。

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比較有趣的是選角這個環節。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主要角色是劉邦、蕭何、韓信、夏侯嬰四個,也只有這四個人物是有唱詞的。

剩下的侍衛,在舞臺上要做的,就是舉著旗子率先登場,然後分列兩旁,沒了,兩極分化特別嚴重。

可以看的出來,十一少年中的大部分都是傾向於演主角的,而且對此都是信心滿滿。

比較讓我意外的是,周震南和夏之光主動選擇了侍衛的角色。

根據我之前的猜測,選角這個問題一定會競爭得非常激烈,畢竟,主角和配角戲份差得實在太多了。

大家都想演主角,這個心情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誰也不願意像陳佩斯在《主角與配角》的小品裏說的一樣,在臺上當個能喘氣的電線杆子,是吧?

但是周震南和夏之光兩個人的態度就非常有趣,「這不是競爭,誰有能力就由誰為團爭光」「希望以另一種方式呈現京劇。」

我們總會覺得,主角是出彩的,配角是陪襯的,所以主角就是比配角好。

但事實上,不管是一齣戲還是一個團體,是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的,總是要有人在前、有人在後,有人做主力,有人打配合。

這並不是說,因為戲份不一樣多,主角就比配角重要,兩者相輔相成,誰也離不了:沒有了主角,配角也會跟著失去光彩;沒有了配角,主角就成了光桿司令。無論少了誰,一場戲都沒有辦法好好演下去。

不僅僅是表演,無論是什麼領域,這個道理都是通用的。

舉個例子,我以前就遇到過這樣一個年輕的同事,公司的公眾號是有大家輪流負責編輯的,每次輪到她,我就明顯感覺到她情緒不高。

很明顯,她是不願意擔當配角的——盡心儘力地做完了,文章的效果似乎也和排版校對的人沒什麼關係。

結果呢?那一段時間公眾號的文章經常出現很多紕漏,不是有錯別字,就是圖片有問題,有的甚至被粉絲看出來了,就好像一齣戲唱砸了,臺下響了噓聲一樣,搞得我們非常尷尬。

所以,配角出彩的機會少,就因此變得不重要了嗎?不是的。

要演好一齣戲,是沒有所謂的大小角色之分的,只有每個人都盡心儘力,戲才能真正唱得好。

區別只在於扮演的角色不同、分工不同,要保證最終的效果,差了誰都不行。

回到《十一少年的秋天》,侍衛的角色看起來完全不起眼,但是真正到了演出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意義其實非常重大。

作為最早登場的人,他們其實決定了整個舞臺的狀態和氣氛,要是侍衛鬆懈無力、拖泥帶水,這齣戲還沒唱,就已經沒法看了。

而侍衛端端正正地走出來,不需要主角登場,就已經有了大殿之上的莊嚴肅穆之感,這就叫有了「戲」。

從最後演出時的狀態來看,作為配角的四個少年同樣很好地完成了任務,這纔有了R1SE版《蕭何月下追韓信》整場戲的出彩。

總之,這期節目R1SE十一位少年讓人耳目一新。既看到了他們打破固有藩籬,主動進入其他領域同齡人生活的新鮮與趣味性;又看到引領國潮的郭麒麟陶陽與新潮偶像團體R1SE之間無論思考還是觀點上的碰撞。我想,對於一個新成立的團體而言,通過緊密的配合完成這樣一場特殊的演出,甚至在接下來的節目中體驗更多領域同齡人的生活空間與人生選擇,對整個團體日後的成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而我,也會繼續期待他們在日後的表現,加油哦!


晚上喫宵夜挺下飯的

德雲社和男團,有種次元壁破了的感覺,挺好的,

會讓一些追星女孩,瞭解中華文化,瞭解京劇的魅力。

也能讓很多看綜藝下飯的人,看一下中國這個新的男團,也還不錯,打破娘裏娘氣的刻板印象。

京劇對於我們來說,可能很遠,但當看到頭飾的時候,真的要感嘆國粹美的動人心魄,當紅色大幕拉開的時候,演繹的是另一個人生,很奇妙,郭麒麟和陶陽又演了一段的時候,說的那套詞兒,雖然聽不太懂,但能看出,對這個舞臺的尊重,對戲班所有人的尊重。

這個男團,也比想像的好,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個人說,你上了臺,沒有角兒的大小,都是對方的陪襯,你也不要因為角色小,就不去努力。這些話,可能對於其他行業,或者生活,很正常,但對於那種101系團體來說,很多因為資源分配,舞臺站位,都會去爭搶的人來說,他們說出這樣的話,並也踐行了,真的改變了我以前的刻板印象。

並且這些孩子真的努力誒,那兩個唱蕭何韓信的,唱了一晚上,坐也唱,站也唱,也真的唱的不錯。

唱蕭何的那個男生,嗓子真的好,扮相也很靈,在最後劉邦失誤的時候,臨場反應真的絕,真的很厲害。

在陶陽拍下大幕的按鈕,紅色幕布拉上,京劇真的有魅力。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我是個大老爺們,但我也非常喜歡這種綜藝節目,當然我不是來看大明星的,更多的是看節目的內涵。

我是一個京劇愛好者,最關注的就是節目當中的京劇元素,說實話這幾個小男孩對京劇的領悟,之前沒接觸過京劇,短時間能達到現在的地步已經非常棒了,曲調高低起伏和迂迴婉轉,和器樂老師節奏的配合,都把握得很準,很難想像他們裡邊的人大多隻是初學者。

節目中有一點讓我十分感慨,很多少年去四合院的車上,不僅手裡還拿著臺詞本,而且耳朵裏還聽著戲曲視頻在學習,沖著他們這股認真勁兒,我給他們點個贊,期待他們的未來變得越來越好。


壺妹+德雲女孩的我表示!次元壁!破了!!!全程姨母笑看節目,拉著姐妹尖叫我本人!

這期的主題挺正能量的,現代男團R1SE+傳統曲藝麒麟劇社的混搭真的很棒。身體力行的傳播傳統京劇,讓更多的年輕人瞭解京劇,瞭解傳統文化,並且可以把京劇元素加入到新歌當中,真的很有意義!節目後期也標出了樂器的名字和一些專業的京劇知識,很貼心了!

對於弟弟們學京劇這個事,平常感覺八竿子打不著的竟然融合的沒啥違和感,而且弟弟們都很努力!雖然可能唱的並不是特別好,最後呈現的效果也不錯,一天練成這樣不容易!大家多多包涵!

然後嘉賓方面,我先大喊一聲桃林szd!!!郭麒麟在節目裏算是充當一個橋樑吧,讓麒麟劇社的角兒們和R1SE的各位可以更快的瞭解並且拉近距離。陶陽作為京劇小神球專業的沒話說,雖然只比弟弟們大幾歲,在教唱段的時候但是擔當是可以看出來的。然後其他空閑時間又可可愛愛的,我們阿陶寶寶真棒!

京劇版《誰都別吝嗇》

聊天的時候大家氣氛也很好,沒有想到少爺和阿陶會和弟弟們把《誰都別吝嗇》改成京劇版,而且四肢僵硬大小姐和阿陶還能來跳舞(狂笑中)。也聊了很多小時候的事,車禍版畫扇面的視頻一出來我和一起看的舍友完全憋不住笑。後面訓練的時候BGM用少年之時真的很犯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