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判斷是否患病,又有哪些種類?

本問題將作為「知識庫」欄目的一部分,你的創作將有機會被收錄在相關話題的百科簡介中,同時你也可以將其他符合百科規範的詞條內容整理成回答或者文章來投稿。

投稿方式:在回答裏艾特知識庫,或者將文章投稿到知乎知識庫專欄,為知友們解答各種十萬個是什麼。


能被知識庫邀請感到特別開心,雖然前面已經有多篇詳細回答

但也一定要再答一遍!

因為焦慮症這種心理疾病,其實廣泛存在,但卻並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我於2016年年底研一的時候被確診為原發性焦慮症並發繼發性抑鬱症,但這只是焦慮症洶湧爆發的時間,真正的病根,是在從前不經意的時光中,數年經久累積下的:

從高二到研二我根本都不知道我每次承受的折磨那是叫【焦慮症】!

這個焦慮症說起來大家可能會覺得比較抽象,但如果說準備考研時失眠大家一定特別熟悉。

比如高考前一天晚上睡不著,然後日日夜夜持續很久很久每天每時每刻都像高考前一天晚上那樣睡不著,就發展成焦慮症。

現在大家討論更多的是抑鬱症,但焦慮症也是一個會給人身心帶來很多痛苦和折磨的,常見心理疾病。

而焦慮症,在經過專業心理醫生指導和自我調適,是完全可以得到明顯緩解、改善,甚至是治癒的。

我於2018年完全康復。回答不代表專業醫生意見,僅為病友之談。

--------------------------------

1.出現以下一條或幾條癥狀可以考慮是焦慮症:

1.持續地心臟跳得特別快,胸口很緊,整個人幾乎不間斷地處於驚恐狀態;

(我的感受是:恨不得把心臟挖出來讓它安靜一會兒。)

2.持續失眠,每天晚上睡眠只有3-5小時;

3.驚恐到全身濕透、四肢發麻、甚至出現瀕死感,但是去醫院檢查心臟沒有器質性病變

4.出現軀體化和泛化。軀體化表現為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

泛化表現為就是一些自己都覺得與最初引起焦慮和緊張的信息完全不相關的信息也會刺激個體驚恐發作;

不能理解自己在緊張和害怕什麼;

5.長達數月天天如以上幾條,每時每刻如以上幾條。

上面是從病友角度說的,貼一下醫院的標準版本:

*焦慮症的分類及臨牀表現:(上精衛定義版)

2.該如何有效緩解焦慮症:

1)根本上緩解焦慮症的重要前提也是唯一方法就是——正規途徑就醫,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2)輔助緩解焦慮症的方法:

困於條件所限,很多人沒有機會去接受專業幫助幹預。包括我自己,也是很長一段時間,才走向了看醫生的道路。作為一個經歷過患病、掙扎、緩解、複發、康復全過程的病友,可以分享一些tips,希望能幫助大家「少走彎路」。

但是切記!!!但是切記!!!但是切記!!!

以下所有方法均不可代替專業心理醫生治療!!最重要的還是去專業機構得到治療!!

1.接納自己患病的事實

有很多人嘴上說自己接納了,或者以為自己接納了,其實並沒有真正地接納自己。完完全全地接納,就是不再懷疑和責怪自己,不再努力勸服自己,不再與自己對抗。

對,告訴自己——是的,我就是持續的緊張焦慮,我就是特別的痛苦,我就是睡不著。雖然我的理智讓我覺得沒什麼好擔心好害怕的,或者說不至於害怕和緊張到如此的程度,但既然我的身體這麼難受,那一定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它在努力地向我輸送危險的信號,我接受到了,我知道了。我生病了。

2.呼吸法緩解

經向心理醫生求證,呼吸法是一個能夠自然轉移焦慮情景的方法。

具體做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呼吸上,認真感受氣流從口鼻經過氣管,進入肺部,再從肺部經過氣管緩緩排出。

專註於這個過程,如果中途跑神或者是去想其他了,繼續把注意力調整到呼吸上、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即可。多次重複和每天堅持練習,才會有效果。

也可以配合身體其他的動作,如在吸氣時保持不動,呼氣時雙腳交替輕踏地面,反覆重複這一過程。注意呼吸盡量放緩,精神要完全集中在【當下】

3.不要什麼都不做

在自然狀態下,人是不會持續緊張焦慮超過20分鐘的。除非是專心刻意保持(儘管可能主觀上並不想保持焦慮和緊張)。相比於適當忙碌,過度的清閑反而是不利於焦慮症康復的。這會讓你失去轉移注意力的機會,從而更加專註於焦慮。最好讓自己有機會做一些簡單而有意義的事情,有助於重新建立自信心。比如打掃房間、教兒童學習,娛樂等等。

4.不要著急

人生沒有什麼必須和應該的。不是就必須踩著點。

既然已經得了焦慮症,就要遵循規律,對病程要有合理的預期。不要總想它會突然在某一秒就消失了。焦慮症確實不會自行痊癒,但是如果用錯了勁兒,就會適得其反,越著急越好不起來。抱著慢慢來的心態,反而結果會「快一點」。要知道,得了焦慮症未必會真的影響什麼,康復後反而會讓你意識到,曾經看似尋常的普通的平靜有多值得珍惜和可貴。

5. 爭取親友等身邊人的支持諒解

有很多人由於種種擔心和顧慮不敢讓身邊人知道自己患焦慮症終日備受折磨的狀態。這是不可取的。焦慮症的成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壓力、焦慮得不到化解積累而成,那麼如果能讓他人瞭解自己的狀況,每多爭取到一份支持,便少一份壓力,就能多一份精力用於自身恢復。

6.順氣自然、為所當為

簡單說就是該幹嘛幹嘛。該上課、看書、學習,不要因為得了焦慮症就不做,就歇著,也許你覺得胸口發緊、喘不上氣,不要停下去搜如何緩解焦慮症,就暫時先不管它,專心於學習;該娛樂、放鬆、休息也不要因為得了焦慮症就取消,就當焦慮症不存在一樣,該怎麼生活怎麼生活。不該熬夜、放縱等,也不要因為得了焦慮症就允許自己去做

當覺得焦慮或情緒不好時,

不要和這些狀態和情緒對抗,

不要和它們糾纏,

輕輕對自己說聲「我知道了」,

該忙啥接著忙~

允許不舒服、不痛快以及那些負面的情緒和感受流過自己,如同一陣輕風拂過,不留一絲痕跡

7.閱讀書籍。

推薦一本書,對我當時自我調整和努力克服很有幫助:英 克萊爾 *威克斯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病理分析、演講訪談卷(2冊全)心理學京東¥ 42.90去購買?

這個書我反覆看了好幾遍,因為康復的道路其實就是不斷重複積極的科學的觀唸的道路

兩卷我都看過,內容大同小異,推薦大家看演講訪談卷,更加通俗易懂~

3.如何幫助焦慮症親友

1.不要妄下評判和結論

我並不想說,「大家要多理解患有焦慮症的朋友,多一些耐心」之類的話。因為我知道,人們對於自己沒經歷過的事情,同理心是十分有限的。

你可能理解不了他為什麼痛苦,為什麼居然被一個你眼中稀鬆平常的小事嚇得魂不守舍,還持續那麼多天。居然「不幹正事」,還每天說自己痛苦和難受。

我們可以對自己不瞭解的事保持一份敬畏。每個人有很多不懂的事,如果你願意幫助你的親友,你可以試著去了解這種病症,試著去理解他的感受;如果不願意去了解,至少也要做到不要去妄下評論和指責。

2.幫助他尋找專業心理輔導機構資源

焦慮症並不是什麼罕見病或疑難雜症。我們如果想幫助親友,可以幫忙聯繫心理醫生進行輔導,並努力打消他接受專業心理輔導和治療的顧慮。

3.相信,並告訴對方「我愛你」

往往深陷焦慮症的人,可能會覺得任何親友的安慰都如同隔靴搔癢。事實上真正要康復,確實要靠自己的努力,任何人無法代替。但我們依然要讓患病親友知道,我們相信你,不會放棄你。我們愛你,會一直陪伴你,掙扎的盡頭,是溫暖和期待。

4.避免與其發生爭吵,或在其面前爭吵。

盡量減少他情緒上的刺激和波動。焦慮症泛化以後,患者會極度焦慮。脆弱的神經還沒修復,就請盡量少刺激它。也不要表現得比他還緊張,好像他得了多麼難以治癒的重病一樣,這隻會增加他的壓力和焦灼感。

更多詳細內容不再重複回答,請移步我的詳細回答:

得了焦慮症是什麼感受? - 桃花漸暖的回答 - 知乎(104K閱讀,1K贊同,1K收藏)

以及上精衛的科普短文

得了焦慮症是什麼感受??

www.zhihu.com圖標你不可不知的精神疾病:焦慮障礙?

mp.weixin.qq.com圖標

當不確定性日益凸顯,情緒的跌宕就會越來越多, 焦慮情緒的蔓延也是在所難免。每個人對焦慮的感受不一樣,但大體來說,是一種不確定感以及隨之而來的擔心。這種擔心,通常是建立在我們對未來結果的一種負面預測上, 好比疫情的全球化可能導致的就業困難, 工作減少, 房價增高, 經濟衰退等等這些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 都是焦慮的來源。懸而不決又隱約帶著害怕的心情,會給我們帶來強烈的不舒適感,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試圖消解。但哪怕焦慮兵臨城下, 我也希望大家不要過於害怕。畢竟焦慮作為一種情緒表達,基本上每個人在不同時期都會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是嚴重的時候, 會演變成焦慮症, 而焦慮症是全球最普遍的心理問題之一,大約每十個人 裡面,就會有一個人被診斷為焦慮症患者。 那個時候, 就需要尋找專業的幫助。

在人人焦慮的後疫情時代,我其實希望大家都看到焦慮是一種被嚴重低估的能量 。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明白防禦性悲觀主義者的概念。 什麼是防禦性悲觀主義?有一句話精闢地道出了防禦性悲觀 主義者的特點:駕駛帆船出海遇到大風的時候,悲觀主義者抱怨 風大,樂觀者期待風停,而防禦性悲觀主義者會調整風帆。從某 種意義上來說,防禦性悲觀主義者是明知道結果可能不盡如人 意,卻依然願意去彌補、改善的那種人,而不是簡單地接受失 敗,或者抱怨命運。我們常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也是 一種防禦性悲觀主義的表達方式。

美國心理學教授朱莉·諾勒姆認為,防禦性悲觀主義者會下 意識地將焦慮變成一種動力,將所有對策都考慮清楚,然後堅決 執行,同時採取降低內心期待值的方法來有選擇性地面對失敗。 因為期待值低,任何收穫都是意外之喜;因為將問題細分和具體 化,注意力集中,行動積極且主動,所以更容易成功。在焦慮的 時候,防禦性悲觀主義者不會逃避,也不會拖延,他們通常會選 擇直面困難,哪怕結果不能改變。 諾勒姆教授用她的理論進行了不同的實驗。實驗發現,相同 的任務裏,當防禦性悲觀主義者將所有的困難都詳細地列出來 時,他們更能夠得到理想的結果;而當樂觀主義者完全不去思考可能面對的困難時,他們則能夠將自己的最佳實力展現出來。 更有意思的是,容易焦慮的人,如果同時能夠利用防禦性悲觀思 想,他們往往更容易獲得自信,取得成功。

焦慮的產生,與先天的基因、後天的環境都有關係。往往在 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從一個無所畏懼的小孩子變成了一個焦慮的 成年人。在轉行做心理諮詢師的時候,我經常覺得自己會失敗, 設想過無數種最糟糕的結果,後來就乾脆抱著「儘力試一下,反 正肯定是輸」的心態,一步步走到了現在。直到如今,雖然有了 一些成績,我卻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很厲害,經常還是會焦慮,擔 心準備不夠充分,焦慮專業還不夠精進,依然會抱著敬畏的心 態,儘力完成每一次諮詢。慢慢地,焦慮也變成了一種習慣和動 力。所以說,不要害怕焦慮,焦慮也有好的一面,而且防禦性悲 觀主義者的焦慮,往往是成功的必備素質。

適度的焦慮,會讓你表現得更好 曾經有位來訪者是話劇演員,專攻莎士比亞戲劇,戲份多且 臺詞長,著實不易。舞臺上奪目生輝的他,在現實生活裏其實是 一名重度焦慮症患者。哪怕一部戲已經排練過無數次,演出了十 幾年,臺詞都熟記於心了,但每次上臺前他都會渾身發抖,汗出 如漿,以至於將妝面都弄花了。 他來找我諮詢的時候,問我:「要怎樣才能不那麼緊張呢?」 我說:「可能是你不那麼在乎每一次演出的時候。當然,你也 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來降低心跳速度,讓自己平靜下來。但是, 正是因為緊張,每次綵排你才會盡全力,每次上臺都能那麼全身 心投入啊,不是嗎?」 瞭解了這一點後,他終於能允許自己焦慮了,也知道了該怎 樣面對焦慮。從此,焦慮有了魔力,他甚至開始有點享受那種舞 臺上心跳加速的感覺。一點點未雨綢繆,就可以讓焦慮的我們將 內心的擔憂排解而出。也正因為如此,防禦性悲觀主義是一個積 極心理學的概念。

讓焦慮消失,對成年人來說,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 務。無論你多麼佛系,生活總有辦法將你打趴在地。既然一定會 焦慮,我們不妨多思考一下怎麼利用焦慮的力量。 預想到最壞的結果之後,依然去努力,可以減少焦慮。同 樣,將細節全部思考清楚,有的放矢,也能夠帶來一定的控制 感。因為不會盲目樂觀,在焦慮的時候,我們能夠用過去的失敗 來提醒自己不能放鬆,同時也可以利用過往的經驗來更好地面對 現在的困難。 當我們焦慮的時候,一味地告訴自己不要擔心,有時候反而 會更糟糕。心理學裡有個辭彙,叫二級焦慮,就是擔心自己太焦 慮而引發的更大的焦慮。而防禦性悲觀主義的傾向,可以讓我們在焦慮的時候,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更主動地去思考解決問 題的辦法,而不是沉溺在自己的情緒裏,被焦慮全面包圍。 在焦慮中依然能夠保持獨立思考,擁有自我察覺的能力,能 夠幫助你在未來的生活中乘風破浪,是一筆難得的心理財富。哪 怕眼前的困難看上去像不可跨越的巨壑,哪怕你處在巨大的焦慮 中,這種能力也會讓你集中注意力,直至找到最佳的應對方法。 無須時刻佩劍生活 凡事都有兩面性。

雖然防禦性悲觀可以用來作為焦慮的動 力,但是如果在工作中永遠只看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在一定程度 上也是很影響團隊士氣的。你會被當成負能量發生器,成為團隊 的壓力來源。在生活裏,一直在準備補救,而不能享受當下的愉 悅,也會帶來問題,你會被當成煞風景的怪人,讓親近你的人都 感到不自在。 我遇見過一名女性,工作中的她抗壓能力非常強,簡直就是 一個問題專家,不管發生什麼棘手的事情,她總是能夠沉著穩定 地解決。久而久之,大家都非常依賴她,也都很敬仰她。但她跟 我抱怨說:「平時都對我和氣尊敬的同事們,一旦私下裡有什麼 聚會或者放鬆的活動,都唯恐被我發現似的,更別說主動邀請我 了。我有那麼恐怖嗎?出了問題的時候,都笑臉盈盈地第一個來找我。有好事的時候,怎麼就沒人跟我分享呢?」 我告訴她,可能大家都習慣了她是一個時刻處在「防禦性悲 觀」狀態的人,所以,在一些不需要防禦性悲觀的情境下,大 家就會覺得她缺乏愉悅感吧。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在團隊工作 中,永遠只看可能出現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團隊士氣, 對不對?在生活裏,總是在計劃萬一發生壞事怎麼補救,卻不能 享受當下的成果,也會帶來問題。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如果想要在不同的情況下遊刃有餘,就 要在不同的時候運用不同的情緒武器來分別處理各種問題。

焦慮 雖然可以是動力,但也是一種內耗,如果不是處在警備狀態,就 不必時刻帶著武器。我們的情感工具庫裏,需要有更多其他的武 器,來解決人生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朱莉·諾勒姆教授有一套關於防禦性悲觀主義傾向的測試 題,大家可以用來思考自己化解焦慮的方式。

· 在開始某項任務時,總是預計最壞結果。 · 會經常想,事情一定會變得更糟。

· 會嘗試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可能有的最糟糕結果。

· 會擔心不能達成目標或者完成任務。

· 會花很多時間擔心事情會出錯的環節。

· 會想像如果任務失敗了,自己受傷和挫敗的情緒。 會思考應對失誤的各種可能方法。

· 會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鬆懈,不要太過自信。

· 會花很多的時間來計劃所有環節。

· 會經常擔心失誤,所以準備也會更充分。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的回答大多數是「Yes」,那你就有可能擁 有將焦慮化作動力的能力,好好利用起來吧! 人生路上,如果焦慮無法避免,那麼不妨就從焦慮中尋找動 力。

小說家G.B.斯特恩說過:「樂觀的人發明飛機探索天空,悲觀 的人發明降落傘防止墜落。」如果我們懂得去思考,那麼每種情緒 都有力量


什麼是焦慮症?

你著急嗎 也許您擔心與老闆一起工作時遇到問題。等待醫學檢查的結果時,也許肚子裏有蝴蝶。也許在高峯時間開車回家時,汽車駛過並在車道之間交織時,您會感到緊張。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感到焦慮。這包括成人和兒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焦慮感會不斷出現,只會持續很短的時間。焦慮的時刻比其他的短暫,持續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天不等。

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焦慮感不僅僅只是消除煩惱或工作日緊張。您的焦慮可能不會持續好幾個星期,幾個月或幾年。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可能會惡化,有時甚至變得如此嚴重,以至於幹擾您的日常生活。發生這種情況時,就是說您患有焦慮症。

焦慮症有哪些癥狀?

雖然焦慮癥狀因人而異,但總體來說,身體對焦慮的反應非常特殊。當您感到焦慮時,您的身體會保持高度警覺,尋找可能的危險並激活您的戰鬥或逃避反應。結果,一些常見的焦慮癥狀包括:

· 緊張,躁動或緊張

· 危險,恐慌或恐懼感

· 心跳加快

· 呼吸急促或換氣過度

· 出汗增加或大量

· 顫抖或肌肉抽搐

· 虛弱和嗜睡

· 除擔心的事情外,難以集中精力或清晰地思考其他事情

· 失眠

· 消化或胃腸道問題,例如氣體,便祕或腹瀉

· 強烈希望避免引發焦慮的事情

· 對某些想法的癡迷,強迫症(OCD)的徵兆

· 一遍又一遍地執行某些行為

· 圍繞過去發生的特定生活事件或經歷的焦慮,尤其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指示

驚恐發作

一個驚恐發作是恐懼或痛苦突然發作,在幾分鐘的峯值和涉及經歷至少四個以下癥狀:

· 出汗

· 顫抖或顫抖

· 感到呼吸急促或窒息

· 窒息的感覺

· 胸痛或緊繃

· 噁心或胃腸道問題

· 頭暈,頭昏眼花或頭暈

· 感到冷或熱

· 麻木或刺痛感(感覺異常)

· 與自己或現實脫節的感覺,稱為去個性化和去現實化

· 害怕「發瘋」或失去控制

· 害怕死亡

除焦慮症外,還有其他一些癥狀可能會發生。恐慌發作通常是這種情況。驚恐發作的癥狀類似於心臟病,甲狀腺問題,呼吸障礙和其他疾病。

結果,恐慌症患者可能會經常去急診室或醫生辦公室。他們可能認為自己正在經歷除焦慮症以外威脅生命的健康狀況。

焦慮症的類型

焦慮症有幾種類型,包括:

恐懼症

患有恐懼症的人會擔心某些地方或情況,使他們感到被困,無能為力或感到尷尬。這些感覺導致恐慌發作。患有恐懼症的人可能會嘗試避開這些地方和情況,以防止驚恐發作。

廣泛性焦慮症(GAD)

患有GAD的人會不斷感到焦慮,並擔心活動或事件,即使是平常或日常活動也是如此。擔憂大於實際情況。這種擔心會導致身體出現身體癥狀,例如頭痛,胃部不適或睡眠困難。

強迫症(OCD)

強迫症是持續不斷的經歷,這些經歷會引起焦慮,這是不想要的或侵入性的思想和擔憂。一個人可能知道這些想法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他們會嘗試通過執行某些儀式或行為來減輕焦慮。這可能包括洗手,數數或檢查諸如他們是否上鎖房屋之類的事情。

恐慌症

恐慌症會導致突然的和反覆的劇烈焦慮,恐懼或恐怖發作,並在幾分鐘內達到高峯。這稱為恐慌發作。那些遭受驚恐發作的人可能會遇到:

· 迫在眉睫的危險感

· 氣促

· 胸痛

· 快速或不規則的心跳,感覺像在撲打或ing打(心pit)

驚恐發作可能導致人們擔心它們再次發生,或嘗試避免以前發生過的情況。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PTSD在人經歷創傷事件後發生,例如:

· 戰爭

· 突擊

· 自然災害

· 事故

癥狀包括放鬆心情,打擾夢境或遭受創傷的事件或情況的倒敘。PTSD患者也可能避免與創傷有關的事情。

選擇性默症

這是兒童在特定情況下或特定地點持續說話的能力。例如,即使孩子可以在其他情況或場所(例如在家)講話,孩子也可能拒絕在學校講話。選擇性默症會干擾日常生活和活動,例如學校,工作和社交生活。

分離焦慮症

當孩子與父母或監護人失散時,這是一種以焦慮為特徵的童年狀態。分離焦慮是兒童發展的正常部分。大多數兒童在18個月左右就不再生長。但是,有些孩子會經歷這種疾病的發作,破壞了他們的日常活動。

特定恐懼症

這是一種對特定對象,事件或情況的恐懼,當您接觸該事物時會導致嚴重的焦慮。隨之而來的是強烈希望避免這種情況。恐懼症,例如蜘蛛恐懼症(恐懼蜘蛛)或幽閉恐懼症(恐懼小空間),當您暴露於恐懼的事物時,可能會導致您感到驚恐發作。

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很難說出焦慮是什麼嚴重的問題,而糟糕的一天是什麼讓您感到沮喪或擔心。如果不進行治療,您的焦慮情緒可能不會消失,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惡化。早期治療焦慮症和其他心理健康狀況要比癥狀惡化時容易。

在以下情況下,您應該去看醫生:

· 您感覺好像在擔心的太多了,以至於幹擾了您的日常生活(包括衛生,學校或工作,以及您的社交生活)

· 您的焦慮,恐懼或憂慮困擾著您,使您難以控制

· 您感到沮喪,正在使用酒精或毒品來應對,或者除了焦慮之外還有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 您感到焦慮是由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的

· 您正在發生自殺念頭或正在執行自殺行為(如果是,請致電4001619995尋求即時幫助)

下一步

如果您決定需要幫助,那麼第一步就是去醫院看醫生。他們可以確定您的焦慮是否與潛在的身體健康狀況有關。如果他們發現潛在病情,可以為您提供適當的治療計劃,以減輕您的焦慮。

如果醫生確定您的焦慮不是任何潛在健康狀況的結果,則會將您轉介給心理健康專家。您將被推薦的精神衛生專家包括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

精神科醫生是獲得許可的醫生,他受過訓練以診斷和治療精神健康狀況,並可以開藥和進行其他治療。心理學家是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他們只能通過諮詢而非藥物治療來診斷和治療心理健康狀況。

找到您喜歡和信任的心理諮詢師很重要。與您會面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找到適合您的心理諮詢師。

為幫助診斷焦慮症,您的心理評估師會在您的第一次見面為您進行心理評估。他們會要求您描述您的想法,行為和感受去填寫。

尋找合適的治療

如果確定需要藥物治療以控制焦慮,則需要去看心理醫生。如果您的心理醫生確定您的焦慮症可以單獨使用談話療法進行治療,那麼您就可以尋找心理諮詢機構預約心理諮詢師。

請記住,花時間開始看到焦慮症的治療結果。要有耐心,並按照心理醫生的指示進行操作,以取得最佳效果。但也要知道,如果您對心理醫生感到不安或認為自己沒有取得足夠的進展,則可以隨時在其他地方尋求治療。

在家焦慮治療

服藥和與心理諮詢師交談可以幫助治療焦慮症,而應對焦慮是一項24*7的任務。幸運的是,您可以在家中進行許多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以進一步減輕您的焦慮感。

鍛煉身體。設置一個鍛煉程序以遵循一週的大部分時間或全天,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和焦慮。如果您通常久坐不動,請先進行一些活動,然後逐漸增加更多活動。

避免飲酒和娛樂藥物。使用酒精或毒品會引起或增加您的焦慮感。如果您無法退出,請去看醫生或向支持小組尋求幫助。

停止吸煙,減少或停止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香煙和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和能量飲料)中的尼古丁會使焦慮加劇。

嘗試放鬆和壓力管理技巧。進行冥想,重複咒語,練習可視化技術以及做瑜伽都可以促進放鬆並減輕焦慮。

足夠的睡眠。缺乏睡眠會增加躁動和焦慮的感覺。如果您無法入睡,請諮詢醫生。

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喫水果,蔬菜,全穀物和瘦蛋白,例如雞肉和魚。

應對與支持

應對焦慮症可能是一個挑戰。您可以通過以下操作使其變得更容易:

有知識。儘可能多地瞭解您的病情以及可以使用的治療方法,以便就治療做出適當的決定。

始終如一。遵循心理醫生或心理諮詢師給您的治療計劃,按照指示服藥並參加所有的治療預約。這將幫助您遠離焦慮症的癥狀。

認識你自己。找出引發焦慮的原因,並練習與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一起創建的應對策略,以便在引發焦慮時能夠最好地應對。

寫下來。記錄您的感受和經歷可以幫助您的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確定最適合您的治療計劃。

得到支持。考慮加入一個支持小組,您可以在其中分享經驗並聽取其他與焦慮症相關的信息。

智能地管理您的時間。這可以幫助減輕焦慮,並幫助您充分利用治療。

社交。與朋友和家人隔離會讓自己的焦慮感惡化。與喜歡的人一起制定計劃。

振作起來。不要讓您的焦慮控制您的生活。如果您感到不知所措,請通過散步或做一些可以使您的思想從煩惱或恐懼中解脫出來的事情來度過美好的一天。

我們是爭渡心理諮詢平臺,擁有1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9%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覈;目前為止爭渡心理已為3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爭渡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戳一下【瞭解心理諮詢師】或關注公眾號 「爭渡心理諮詢」即刻獲取更專業的心理援助~


DSM-5(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對於焦慮障礙有若干描述。本帖為資料收集帖!

如果您認為自己有相關癥狀,請及時就醫!任何問卷和自我評估,並沒有臨牀意義。

如果您認為自己有相關癥狀,請及時就醫!任何問卷和自我評估,並沒有臨牀意義。

如果您認為自己有相關癥狀,請及時就醫!任何問卷和自我評估,並沒有臨牀意義。


焦慮症是指在日常情況下,出現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和恐懼,可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頂峯。

目錄

  1. 驚恐障礙
  2. 社交恐懼
  3. 廣泛性焦慮
  4. 其他焦慮

一、驚恐障礙(panic disorder,PD)

亦被稱為急性焦慮障礙,特點為不可預測,反覆出現的,強烈的驚恐反應,一般持續5-20分鐘。

發病機制

遺傳因素:相對複雜,病理機制暫不清晰。基於雙生子研究和家系等推斷其遺傳度為40%左右。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可能暗示有性別相關的因素影響。

神經生物學:主要學說有CO2超敏說,γ-GABA 系統說,NE與5-Ht系統說等

心理與社會:可能由於潛意識衝動或幼時挫折聯結導致,暫無科學依據。

行為表現

在無特殊情況下,突發驚恐,伴有失控感,瀕死感。肌肉緊張,坐立不安,全身發抖,自主神經系統紊亂。

DSM-5 標準

驚恐障礙

A. 反覆出現不可預期的驚恐發作。一次驚恐發作是突然發生的強烈害怕或強烈的不適感,並在幾分鐘內達到高峯,發作期間出現下列4項及以上癥狀:

註:這種突然發生的驚恐可以出現在平靜狀態或焦慮狀態。

1. 心悸、心慌或心率加速。

2. 出汗。

3. 震顫或發抖。

4. 氣短或窒息感。

5. 哽噎感。

6. 胸痛或胸部不適。

7. 噁心或腹部不適。

8. 感到頭昏、腳步不穩、頭重腳輕或昏厥。

9. 發冷或發熱感。

10. 感覺異常(麻木或針刺感)。

11. 現實解體(感覺不真實)或人格解體(感覺脫離了自己)。

12. 害怕失去控制或「發瘋」。

13. 瀕死感。

註:可能感覺到與特定的文化相關的癥狀(例如:耳鳴、頸部痠痛、頭疼、無法控制的尖叫或哭喊),此類癥狀不可作為診斷所需的4個癥狀之一。

B. 至少在1次發作之後,出現下列癥狀中的1-2種,且持續1個月(或更長)時間:

1. 持續的擔憂或擔心再次的驚恐發作或其結果(例如,失去控制、心肌梗死、「發瘋」)。

2. 在與驚恐發作相關的行為方面出現顯著的不良變化(例如,設計某些行為以迴避驚恐發作,如迴避鍛煉或迴避不熟悉的情況)。

C. 這種障礙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濫用毒品、藥物)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肺疾病)。

D. 這種障礙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來更好的解釋(例如,像未特定的焦慮障礙中,驚恐發作不僅僅出現於對害怕的社交情況的反應;像特定恐怖症中,驚恐發作不僅僅出現於對有限的恐懼對象或情況的反應;像強迫症中,驚恐發作不僅僅出現於對強迫思維的反應;像創傷後應激障礙中,驚恐發作不僅僅出現於對創傷事件的提示物的反應;或像分離性焦慮障礙中,驚恐發作不僅僅出現於對依戀對象分離的反應)。

二、社交焦慮障礙(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稱為社交恐懼症

轉載於:

【DSM-5】社交焦慮障礙?

m.medlive.cn

A. 個體由於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而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例如,社交互動(對話、會見陌生人),被觀看(喫、喝的時候),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講時)。

註:兒童的這種焦慮必須出現在與同伴交往時,而不僅僅是與成年人互動時。

B. 個體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現的焦慮癥狀會導致負性的評價(即被羞辱或尷尬;導致被拒絕或冒犯他人)。

C. 社交情況幾乎總是能夠促發害怕或焦慮。

註:兒童的害怕或焦慮也可能表現為哭鬧、發脾氣、驚呆、依戀他人、畏縮或不敢在社交情況中講話。

D. 主動迴避社交情況,或是帶著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

E. 這種害怕或焦慮與社交情況和社會文化環境所造成的實際威脅不相稱。

F. 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通常持續至少6個月。

G. 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引起有臨牀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H. 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濫用的毒品、藥物)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

I. 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癥狀來更好地解釋,例如,驚恐障礙、軀體變形障礙或孤獨症(自閉症)譜系障礙。

J. 如果其他軀體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病、肥胖症、燒傷或外傷造成的畸形)存在,則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則是明確與其不相關或過度。

標註如果是

僅僅限於表演狀態:如果這種害怕僅出現在公共場所的演講或表演。

——————————————

標註

只具有表演型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害怕表演,通常對其職業生涯構成嚴重的損害(例如,音樂家、舞蹈家、表演家、運動員),或是經常需要公共演講的角色功能。害怕表演也表現在那些需要經常性公共演示的場閤中,例如,工作、學習或學術場合。只具有表演型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不害怕或不迴避非表演型的社交情境。

診斷特徵

社交焦慮障礙的基本特徵是一種對社交情境的顯著或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在這種情境下個體可能被他人品評。在兒童中,這種害怕或焦慮必須發生在同伴環境中或不僅在與成年人互動時(診斷標準A)。當接觸此類社交情境時,個體害怕自己將被給予負面評價。個體擔心自己會被評價為焦慮、脆弱、不理智、愚蠢、乏味、令人生畏、骯髒或不討人喜歡。個體害怕自己會表現出焦慮癥狀,例如,臉紅、發抖、流汗、結巴或獃滯,這些將被他人給予負面評價(診斷標準B)。一些個體擔心冒犯他人或因此導致被他人拒絕。擔心冒犯他人——例如,注視別人或表現出焦慮癥狀——可能是來自集體主義為導向的文化個體的主要害怕形式。害怕手抖的個體可能會避免在公共場所喝酒、喫東西、書寫或伸手指物;而害怕流汗的個體可能會避免握手或喫辛辣的食物;害怕臉紅的個體可能會避免當眾表演,避免強烈的燈光或討論親密的話題。一些個體害怕和避免當他人在場時在公共衛生間小便(即膀胱害羞症或「害羞膀胱綜合徵」)。

社交情境幾乎總是激起害怕或焦慮(診斷標準C)。因此,個體只是偶爾在社交場合變得焦慮,不能診斷為社交焦慮障礙。然而,害怕、焦慮的程度和類型可能隨著不同的情境而變化(例如,預期焦慮、驚恐發作)。預期焦慮有時可能出現在某些情境到來很早以前(例如,在參與一個社交事件數周之前的每一天都焦慮,多日來反覆練習一份演講稿)。在兒童中,害怕或焦慮可能通過在社交場合的哭喊、發怒、驚嚇、依賴或退縮來表達。個體通常會迴避令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或是帶著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這些情境(診斷標準D)。迴避行為可能很嚴重(例如,不參加聚會,拒絕上學)或是很輕微(例如,過度準備演講內容,轉移注意力到他人身上,減少目光接觸)。

害怕或焦慮被認為與負性評價的實際風險或負性評估的後果不成比例(診斷標準E)。有時焦慮可能未被判斷為過度,因為它與實際風險有關(例如,被他人欺負或折磨)。然而,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經常高估社交情境的消極後果,因此需由臨牀工作者來判斷其反應是否不成比例。做出判斷時需要考慮個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例如,在特定的文化中,在社交情境下那些看似社交焦慮的行為可能被認為是恰當的(例如,可能被視作尊重他人的標誌)。

該障礙的病程通常至少為6個月(診斷標準F)。這一病程的閾值幫助區分該障礙與那些常見的短暫的社交恐懼,特別是在兒童中和社區中。然而,這一病程標準應作為一般性的指導原則,應用時允許有一定的彈性。害怕、焦慮和迴避應顯著幹擾個體正常的日常活動、職業或學業功能、社會活動或關係,或必須導致臨牀的顯著痛苦或社交、職業、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診斷標準G)。例如,如果在常規工作或學習中並不經常需要當眾講話,而且個體對此也未產生顯著的痛苦,那麼,害怕當眾講話的個體就不應被診斷為社交焦慮障礙。然而,如果個體由於社交焦慮癥狀而迴避或放棄他真正想要的工作或教育,就符合診斷標準G。

支持診斷的有關特徵

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可能不夠堅定自信或過於順從,也可能產生對談話的高度控制,後者較少見。他們可能顯示出過分僵硬的身體動作或目光接觸不夠,聲音也過分微弱。這些個體可能害羞或退縮,而且在會談中開放性更少,對自己談論得很少。他們可能傾向於尋找不需要社交接觸的工作,而有表演型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則並非這種情況,他們可能在家裡待更長的時間。男性或許延遲結婚和擁有家庭的計劃,反之,內心想要外出工作的女性則可能過家庭主婦和母親的生活。使用物質自行治療的情況很普遍(例如,參加聚會前飲酒)。老年人的社交焦慮障礙可能還包括軀體疾病的癥狀加重,例如,顫抖加劇或心動過速。臉紅是社交焦慮障礙標誌性的軀體反應。

患病率

美國社交焦慮障礙在12個月內患病率估計約為7%。世界上許多使用相同診斷體系的國家在12個月內患病率的估計較低,集中在0.5-2%;歐洲中位患病率在2.3%。兒童和青少年在12個月內患病率與成年人差不多。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老年人在12個月內患病率變化區間為2%到5%。通常在普通人羣中,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女性比男性患病率更高(發生比在1.5到2.2的區間內),而且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患病率的性別差異更為明顯。在臨牀樣本中,不同性別的患病率相等或男性略高,而且據推測,在解釋男性患者更多的求助行為時,性別角色和社會期待發揮了顯著作用。在美國,美洲印第安人的患病率較高,而與非西班牙裔白人相比,亞裔、拉丁裔、非裔美國人和非裔加勒比海人後代的患病率則較低。

發展與病程

在美國,社交焦慮障礙的中位起病年齡為13歲,且75%的個體起病於8歲到15歲之間。在美國和歐洲的研究中,有時這一障礙出自兒童期的社交抑制或害羞。起病也可能出現在兒童早期。社交焦慮障礙的起病可能在經歷應激性或羞辱性的事件後出現(例如,被欺凌,當眾演講時嘔吐),或者也可能是隱襲地緩慢發生的。成人期首次起病相對罕見,更可能發生在一次應激性或羞辱性的事件後,或在生活改變、需要個體擔當新的社會角色之後(例如,與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結婚,得到一次工作晉陞)。社交焦慮障礙可能在害怕約會的個體結婚後減輕,在離婚後又重新出現。在就診的個體中,該障礙似乎特別持久。

與少兒相比,青少年的害怕和迴避模式更為寬泛,包含了約會。老年人表達低水平的社交焦慮,但包括廣泛的情境,而年輕人表達高水平的社交焦慮,且針對特定的情境。在老年人中,社交焦慮可能要考慮到一些失能的狀況,由於感覺功能(聽力、視覺)降低所致的殘障,或因自己的表現而尷尬(例如,帕金森氏病的顫抖癥狀),或是由於軀體疾病所致的功能障礙,失禁或認知損害(例如,忘記人們的名字)。在社區中,約30%的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在1年內經歷了癥狀的緩解,約50%的個體在若干年內經歷了緩解。約60%的未接受社交焦慮障礙特定治療的個體,其病程會延續幾年或更長時間。

由於以下幾個因素,在老年人中發現社交焦慮障礙是困難的,包括:聚焦於軀體癥狀、共病的軀體疾病、有限的自知力、社會環境或角色的改變,這些可能掩蓋社交功能的損害,或是讓老年人在描述心理痛苦時沉默寡言。

風險與預後因素

氣質的:潛在的特質使得個體更易罹患社交焦慮障礙,包括行為抑制和對負面評價的害怕。

環境的:社交焦慮障礙的產生與兒童期受虐待或其他早期出現的心理社會逆境的概率升高不存在因果關係。然而,兒童期受虐待和逆境是產生社交焦慮障礙的風險因素。

遺傳與生理的:使個體更易罹患社交焦慮障礙的特質,例如,行為抑制,有極強的遺傳影響。遺傳影響取決於基因—環境的互動,也就是說,高行為抑制的兒童更易受環境的影響,例如,受有社交焦慮父母的影響。社交焦慮障礙是可遺傳的(但若僅僅是表演型焦慮,則遺傳性較小)。一級親屬有2倍到6倍的概率罹患社交焦慮障礙和那些涉及特定障礙(例如,害怕負性評價)和非特定的遺傳因素(例如,神經質)交互影響的其他障礙。

文化相關的診斷問題

對人恐怖症(例如,在日本和韓國)以經常擔心自己的社交評價為特徵,達到了社交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與個體害怕「可能令其他人不舒服」有關(例如,我凝視別人,因而他們看別處或迴避我),有時這種擔心會達到妄想的程度。這種癥狀也可以發現於非亞洲的環境中。對人恐怖症的其他表現也可能符合軀體變形障礙或妄想障礙的診斷標準。移民的身份狀態與拉丁裔和非拉丁裔白人羣體中較低的社交焦慮障礙顯著相關。在同一種文化中,社交焦慮障礙的患病率可能與自我報告的社交焦慮水平不一致,也就是說,具有強烈的集體主義傾向的社會成員可能報告高水平的社交焦慮,然而其社交焦慮障礙的患病率卻較低。

性別相關的診斷問題

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女性報告更多的社交恐懼和共病的抑鬱、雙相和焦慮障礙,而男性可能更害怕戀愛,有對立違抗障礙或品行障礙,使用酒精和毒品以緩解該障礙的癥狀。膀胱害羞症更常見於男性。

社交焦慮障礙的功能性後果

社交焦慮障礙與較高的輟學率和降低的健康水平、僱傭率、工作績效、社會經濟地位和生活質量有關。社交焦慮障礙也與獨身、不婚或離異、無子女有關,特別是在男性中。在老年人中,可能在照料他人的義務和自願活動方面存在損害。社交焦慮障礙也會妨礙休閑活動。儘管與社交焦慮障礙有關的痛苦和社交損害較為廣泛,但西方社會有此障礙的個體中只有半數曾經尋求治療,而且他們通常在經歷這些癥狀15-20年之後才這樣做。無法就業是持續存在社交焦慮障礙的顯著的預示。

鑒別診斷

正常的害羞:害羞(即社交沉默)是常見的人格特質,本身並不是病理性的。在某些社會,害羞甚至被積極地評價。然而,當在社會職業和其他重要領域功能上存在顯著的負面影響時,就應考慮為社交焦慮障礙,而當癥狀符合社交焦慮障礙的全部診斷標準時,就應診斷為社交焦慮障礙。美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12%)自認為害羞的個體癥狀符合社交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

廣場恐怖症:有廣場恐怖症的個體害怕和迴避社交情境(例如,看電影),因為一旦發生失能或驚恐樣癥狀,可能難以逃離或無法獲得及時救助,而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更害怕被他人評判。而且,當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被單獨留下時,可能會感到平靜,而在廣場恐怖症中,通常不是這樣的情況。

驚恐障礙: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可能會驚恐發作,但其擔心害怕的是負面評價,而有驚恐障礙的個體擔心的是驚恐發作本身。

廣泛性焦慮障礙:在廣泛性焦慮障礙中,社交擔憂很普遍,但更多地聚焦於持續的關係的問題,而不是害怕負面評價。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特別是兒童,可能極端地擔憂他們社交表現的質量,但這些擔憂在非社交表現中也存在,而且當個體沒有被他人負面評價時仍然持續存在。在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中,擔憂則聚焦於社交表現和他人評價。

分離焦慮障礙:有分離焦慮障礙的個體可能迴避社交環境(包括拒絕上學),由於擔心與依戀對象分離,兒童需要父母中的一位在場,且與其發育階段並不匹配。有分離焦慮障礙的個體在依戀對象在場的社交環境中或在家裡時,通常感覺舒服,而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當社交情境發生在家裡或依戀對象在場時,可能也會感覺不舒服。

特定恐怖症:有特定恐怖症的個體可能害怕尷尬或被羞辱(例如,抽血時因暈倒而尷尬),但他們一般不會害怕其他社交情境下的負面評價。

選擇性緘默症: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個體可能由於害怕負面評價而無法說話,但他們在不需要發言的社交情境下(例如,非言語性遊戲),並不害怕負面評價。

重性抑鬱障礙:有重性抑鬱障礙的個體可能擔心被他人負面評價,因為他們感到自己很糟糕或不值得被喜歡。而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擔心的是他們特定的社交行為或軀體癥狀被他人負面評價。

軀體變形障礙:有軀體變形障礙的個體存在一個或多個感受到的缺陷的先佔觀念,或不會被他人觀察到的或微不足道的軀體外表方面的缺陷,這種先佔觀念通常會導致社交焦慮和迴避。如果他們的社交恐懼和迴避僅僅是由於關於外表的信念所致,就不能給予額外的社交焦慮障礙的診斷。

妄想障礙:有妄想障礙的個體可能發生非古怪的妄想和/或與妄想主題相關的幻覺,聚焦於被他人拒絕或冒犯他人。雖然關於社交情境的信念的洞察力不同,但許多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擁有良好的自知力,他們知道實際社交情境可能導致的威脅與自己感受到的不成比例。

孤獨症譜系障礙:社交焦慮和社交交流缺陷是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標誌。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通常有與年齡相匹配的足夠的社交關係和社交交流能力,儘管首次與不熟悉的同伴或成年人互動時,他們可能顯示出這些領域的受損。

人格障礙:考慮到通常於兒童期起病,持續並貫穿成人期,社交焦慮障礙可能類似人格障礙。最明顯的重疊是與迴避型人格障礙。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個體比起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迴避模式更為寬泛。儘管如此,與其他人格障礙相比,社交焦慮障礙通常更多地與迴避型人格障礙共病。

其他精神障礙:社交恐懼和不適可能作為精神分裂症的一部分而發生,但往往也存在其他精神病性癥狀的證據。針對有進食障礙的個體,在診斷為社交焦慮障礙之前,很重要的是確定對關於進食障礙癥狀或行為(例如,清除和嘔吐)的負面評價不是社交焦慮障礙的唯一來源。同理,強迫症也可能與社交焦慮有關,但只有當社交恐懼和迴避獨立於強迫思維和行為而存在時,才能額外診斷為社交焦慮障礙。

其他軀體疾病:軀體疾病可能導致令人尷尬的癥狀(例如,帕金森氏病的顫抖)。當害怕由於其他軀體疾病所致的負面評價顯得過度時,就應考慮診斷為社交焦慮障礙。

對立違抗障礙:由於對抗權威人物而拒絕說話,應該與由於害怕負面評價所致的無法言談相區別。

三、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

廣泛性焦慮症是最常見的焦慮障礙,多數GAD患者,存在其他焦慮障礙,被稱為共病現象。女性患者是男性的兩倍。

DSM-5 診斷標準:

A. 在至少6個月的多數日子裡,對於諸多事件或活動(例如工作或學校表現),表現出過分的焦慮和擔心(焦慮性期待)。

B. 個體難以控制這種擔心

C. 這種焦慮和擔心與下列6種癥狀中至少3種有關(在過去6個月中,至少有一些癥狀在多數的日子裡存在)。

註:兒童只需1項。

1. 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動或緊張。

2. 容易疲倦。

3. 注意力難以集中或頭腦一片空白。

4. 易怒。

5. 肌肉緊張。

6. 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狀態,或休息不充分、質量不滿意的睡眠)。

E. 這種焦慮、擔心或軀體癥狀引起有臨牀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F. 這種障礙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

G. 這種障礙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癥狀來更好的解釋,(例如,像驚恐障礙中的焦慮或擔心發生驚恐發作,像社交焦慮障礙中的負性評價,像強迫症中的被污染或其他強迫思維,像分離性焦慮障礙中的與依戀對象的離別,像創傷後應激障礙中的創傷事件相關的提示物,像神經性厭食症中的體重增加,像軀體癥狀障礙中的軀體不適,像軀體變形障礙中的感到外貌存在瑕疵,像疾病焦慮障礙中的感到有嚴重的疾病,或像精神分裂症或妄想障礙中妄想信念的內容。

四、其他焦慮

常見的其他焦慮類型還包括分離性焦慮障礙,選擇性緘默症,特定恐怖症,廣場恐怖症,強迫及相關障礙,創傷與應激相關障礙,藥物導致的焦慮障礙等,在這裡不詳細闡述,可參看下面的文本資料和視頻資料。


DSM-5 焦慮障礙標準可以參考

DSM5焦慮障礙診斷標準 - 百度文庫?

wk.baidu.com圖標

視頻講解可以參考

吳文源老師關於焦慮障礙的講解?

m.v.qq.com圖標

@知識庫


被「知識庫」邀請啦!

之前我一直懷疑自己是抑鬱症,直到去年去醫院前,我感覺自己還是焦慮症嚴重一些。診斷結果是抑鬱症和焦慮症都很嚴重——「焦慮狀態、精神障礙、失眠」。

去年六月至今,我先後或同時服用了阿戈美拉汀(阿美寧,25mg)、佐匹克隆(兩種片劑的,其中一種別名思夢還,7.5mg;還有一種膠囊的,別名青爾齊,3.75mg)、酒石酸唑吡坦(別名諾賓,5mg;沒買過進口的思諾思,10mg)、阿普唑侖(0.4mg)。

最近的作息是——

下午三點:努力坐起來,摘掉耳塞眼罩。把腳放進拖鞋裡,直立起來。喝當日第一口水,喫當日第一頓飯。

下午到晚飯:洗澡,發獃,有時候喫一兩片阿普唑侖。有活兒幹活兒,沒活兒發獃看手機。喫晚飯。

晚飯後到午夜:發獃,喫一兩片阿普唑侖,再喫唑吡坦。有活兒幹活兒,沒活兒發獃看手機。看老電視劇很平靜。

午夜到凌晨:發獃,喫一兩片阿普唑侖,再喫唑吡坦。有活兒幹活兒,沒活兒發獃看手機。看老電視劇很平靜。

凌晨四五點:睡覺。


我覺得,抑鬱症多多少少還是心理大於生理的,而你感到的那些抑鬱症的生理癥狀就是焦慮症的癥狀,或者說抑鬱症和焦慮症互為因果,彼此影響。

  1. 起不來牀。從抑鬱症來看,我覺得生活無望,沒有什麼可做的,沒有動力起牀。從焦慮症來看,我起牀需要先坐起來,穿衣服,穿鞋,喫東西,洗澡。
  2. 不想出門。從抑鬱症來看,其實還是一種無望和無興緻。從焦慮症來看,我出門需要洗臉,化妝,換衣服,整理包,出門可能碰到不潔凈的物體(強迫思維),出門回來還要把上面的程序來一遍。抑鬱症當中的認知障礙(把未發生甚至不會發生的當成必然會發生的)會造成焦慮,長此以往,某些事情就是焦慮的源頭,就想去避免,這樣又反過來加深抑鬱。比如,和男朋友看電影,普通女孩會覺得很開心或者很平常。但我的思維是——和他看的電影一定很無聊。(極端思維)他就是想在電影院裏做親密行為。(極端思維)他會不會把頭靠在我肩膀上。(把可能當肯定,排斥親密)電影院的座位會不會很臟很噁心。(把可能當肯定)。抑鬱症和焦慮症會帶來軀體癥狀,軀體癥狀會讓我渾身僵硬,甚至起不來牀,不想化妝換衣服。幾次下來,「和男朋友看電影」就成了一個負擔,進而排斥。
  3. 親密關係中「親密」的那部分我做不到。我不喜歡擁抱,拉手,親吻這些可以在公共場合進行的親密行為。而在私密場合,我對於過度的親密(比如靠在一起看電視)也是很反感的。我曾經以為我對於獨處的極度需求是一種性格特徵,後來想想其實是病態的。抑鬱症有一部分的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帶來焦慮,於是就是排斥一切。
  4. 情緒帶來的那部分負面能量都被我用來自傷了,身邊人感受到的可能是「冷漠」、「負面」或「逃避」的那部分。
  5. 說了半天好像說的都是抑鬱症,因為我覺得這兩者是分不開的。很多焦慮症的癥狀正是抑鬱症的軀體癥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