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現弟弟(四年級)用我爸的卡在明日之後(大概是這麼叫的?)充了四千多。發現的過程十分的戲劇性,下午的時候我弟又用我爸的手機玩遊戲,然後有個客戶打來電話,我爸接完電話後發現了一條扣費信息,覺得莫名其妙,然後我弟說可能你話費扣錢吧,然後很自然的就把手機從我爸手上拿下來了。我爸覺得事情不對,沒給他手機,一查賬單好傢夥嚇死個人。從六月開始到現在,一共充了幾千,基本每天都充了一兩百。這也不是他第一次這麼幹,春節的時候還發現一次,在穿越火線裏充了近五千。(他充遊戲後會刪信息,真的城府很深)我爸媽真的氣的夠嗆,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他。


不請自來。

為什麼人們玩遊戲會充錢?作為一個打了多年遊戲的中科大大(老)學(年)生(人),私以為要從遊戲充值心理學來看。

無非是追求滿足感。(當然,也有社會因素:我小時候大夥玩陀螺,現代陀螺的攻擊力靠裝在上面的鐵環,大家都去買,所以我也想買。這種屬於攀比心理,就靠你教育了)沒充錢天天卡關(或者玩不過氪金大佬),裝備都是低級裝備,玩得多麼憋屈。充了錢,有了金色傳說,無所畏懼,大殺四方,爽啊!所以想充錢其實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做事都要追求做好嘛,玩遊戲也一樣。之所以要阻止,是因為小孩子不懂錢的概念,花起來大手大腳。

知道原理就有解決辦法了,你要告訴他,正確的遊戲打開方式是什麼。不是拿著永久火麒麟突突來突突去,幹掉幾個人就是大佬,拿著最開始的垃圾M60和小刀還能控制局面纔是大佬(以上描述是藉助《穿越火線》)。這種感覺,就像攻克一道難題。遊戲並非完全是洪水猛獸,遊戲公司確實想賺你的錢,但不意味著你打遊戲的時候就要給他錢。如果你能讓孩子像我說的一樣玩遊戲,那遊戲可就真的成為鍛煉大腦的好東西了(還是傷眼睛且影響成績,所以也不要打太久)。當然,要讓他明白這個道理也未必容易,加油。

另一方面,也要告訴孩子學會理財,比如讓他用獨立賬戶,每個月就給打那麼多錢,讓他自己決定怎麼用。(實在不行,前面一些答主的強制措施也可以考慮,但請慎用)

作為家長你還應該瞭解一下孩子玩的遊戲。為什麼呢?因為有的遊戲機制十分惡意,到一定水平你不充錢玩不下去。這種噶韭菜的遊戲趁早讓他退遊,真的很害人(這本來就是做出這種遊戲的公司的目的)。良好的遊戲機制應該是,不充錢也能玩出樂趣,充錢是錦上添花,提供一些增益效果。(比如明日方舟,emmm,算了不毒害小孩子了)有些遊戲內部甚至蘊藏深刻的思想,成為藝術品(不知道你孩子理不理解那些大道理)。如果他一定要玩遊戲,務必讓他玩這些。要做到這一點,自己首先要對孩子玩的遊戲有所瞭解。


所以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手機給小孩子給小孩子玩?

你以為他什麼都不懂,不能對你手機做什麼,可是反而被小孩子戲弄了。

你的心情大概就是:

把別人當傻子,沒想到反而被傻子愚弄了的,想責怪別人,但是自己有錯在先的奇怪心理鬥爭。

8.24更新

沒有考慮到當事人感受,很抱歉。在此表示,對不起!

本來寫了很多,也有關於我小時候的事,我小時候和他很像,投錢什麼的。但是存草稿,準備出去看一下問題描述的時候,草稿弄半天弄丟了。

我簡單說一下吧。

我當年也學壞過,後來因為家庭危機,自己有危機感就改正了。

四年級學壞是很正常的。

更何況互聯網時代。

處理方法:

1.多陪陪孩子;

2.瞭解他的所有朋友(家庭背景等等),我指的所有,不是他讓你見過的,我當你有很多暗地裡的壞朋友,即使被大人看到了,也會假裝乖巧,不要被他的朋友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就以為有禮貌,這是壞人的基本禮儀;

3.他不瞭解的事,帶他去了解。就像性教育一樣,大陸依舊遮遮掩掩,到了少年時期就會被帶壞。有些東西,你不帶他去了解,讓他有正常的認識,總有一天,會有別有用心的人帶他去認識的。

看了下,他玩的遊戲,什麼鬼垃圾遊戲。

我也是玩了兩年的手遊,氪了6k+,cf也是開測玩的。

明日之後,豬場的遊戲,cf,鵝廠的遊戲,沒制止力的小孩子惹了這兩家的遊戲,都不會有好下場!

想玩遊戲?帶他去steam!

另外小孩子讓他玩gta5就行了,我小時候經常玩俠盜飛車就是一下午,這系列遊戲打磨的都很不錯。


說明遊戲比較好玩,而且想在遊戲裏有發展

也說明他周圍的東西,生活很無趣

該帶他出玩一玩,找到讓他喜歡的

什麼滑板呀,籃球啊,悠悠球呀


出現這樣的情況,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對錢沒有概念,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應該怎麼花,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必要的財商教育。今天孩子是給遊戲充值,明天可能是給主播打賞,或是買奢侈的鞋服跟同學攀比……

防守堵截是沒有用的,即便完全禁止孩子玩遊戲或是改支付密碼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根本之道還是讓孩子學會用錢。如何教孩子學會用錢呢?給一個具體的案例吧:

我的兒子今年7歲,他很愛開卡丁車,但他能夠自我控制一個月開不超過2次;一週玩遊戲不超過10分鐘;我可以允許他買任何他想買的玩具,因為他自己能夠判斷哪些玩具值得買。為什麼呢?

他在5歲的時候,就開始「工作」了。當時他在學鋼琴,所以練琴就是他的工作,每個小時我會給他30元「薪水」,讓他用賬本記錄起來。他可以自由支配這些錢,只要不危害他健康,我就不幹預他。所以,從五歲開始他的玩具、零食、文具乃至鞋服都是用他的「薪水」買的。

為什麼他那麼癡迷卡丁車,一個月卻開不過2次呢?因為卡丁車每次開4圈,時間不超過3分鐘,門票是58元,是要他自己買單的,他開過2次之後就覺得太貴了,他要工作近2個小時才能開一次,不划算。他(借我的手機)玩遊戲也是要收費的,每分鐘1元錢——他也覺得不太划算。

我毫不擔心他未來會在遊戲中過度充值或是給主播瘋狂打賞,因為他有足夠的判斷力。

所以,如何制止孩子向遊戲裏充值呢?方法就是對孩子進行必要的財商教育,給孩子一份工作:

1.需要持續練習的事情都可以作為工作(練琴、練字、練拳、背課文、做習題等等)。

2.孩子自己決定的開銷要自己買單。

3.家長盡量避免幹預孩子的決策(乃至不要勸說、誘導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

4.不要給孩子現金,讓孩子記賬。


鵝廠的就好辦了

微信有個成長守護平臺

全面控制

可以控制他的充錢額度

可以控制遊戲時間到時強制下線之類的

只要搞到他QQ賬戶和密碼

隨他怎麼蹦噠

(除非換號

但是已經充了這麼多肯定捨不得)


想充錢是吧?自己賺


我也不知道具體方法,對每個孩子應該用的方法也不同,我就分享一下

我小時候玩遊戲,充了很多錢(上千上萬),綁的是我媽的卡。那個時候不懂事啊,懵的很,因為我也知道密碼(我家全家密碼就那幾個),就使勁充。結果有天吧,我媽看她銀行卡消費了很多錢,我記得她那天很大聲的疑問,後來她就問我,是不是我玩遊戲,我都沒意識到嚴重性,就眨巴眨巴眼睛,我媽也沒訓我,就在那裡翻記錄。後來我一想,不太對勁啊,然後我就開始想明白了,我就哭出來了,非常著急,然後跟我媽道歉。我本來以為我媽會把我怎麼怎麼地,結果我媽倒反過來安慰我,告訴我沒事,以後要多注意。然後我媽繼續翻記錄,有時候還嘖嘖兩聲,我心裡那個愧疚啊,太難受了。

反正後來我就沒幹過這種事了。可能也是因為我家經濟條件比較好一點吧,後來啥事也沒有,我也再也不亂充錢,就這樣了。。


我和題主好像,我弟也是四年級,前幾天知道了爸爸的支付密碼,然後在迷你世界充了兩千,本來錢就來之不易,氣得我們一家喲!然後呢,我們進行反思,都覺得是弟弟的教育沒做好,我以前比較贊成他適當地耍遊戲(他沒得手機,耍我媽的),開發智力嘛,但是絕對沒有想到他敢充錢!想我是那種一元都沒充過的。唉!我最疑惑的是他在支付時看著一筆筆的錢打過去,他都沒什麼感覺嗎?平時絲毫看不出跡象。唉,明天還不曉得怎麼過!我爸說開年都給他當頭一棒,在弟弟教育這塊我們一家都挺自責和迷茫的。


如果說必須要給孩子玩手機的話,我發現有一個流量卡,就是那種純流量卡,不能打電話也不能發簡訊,這些孩子就沒辦法充錢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