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內心,終於錢包。


這個世界上,「好」的標準有多少種?—— 典型的哈姆雷特式提問。

賽道里的好,分站排位、賽季排位,還有個人的「祕技」。

以 MotoGP,從 Dr. 的 Dangle、Marc Marquez 的「磨肘」,都是「車迷」們津津樂道的。

能做到這樣這叫「好」麼?確實很厲害。

只是「車評老師」很多不知道,說起來 Jarno Saarinen 纔是 Dangle 的「祖宗」。

而在 Supermoto 比賽中,過彎磨車把早就不是什麼祕技了。

能做到的賽手包括我的德國同事之一,只是他實在懶得上 Facebook 或者 Ins。

但這事還得先拼爹:打你剛上小學起,有個每週都能陪著你玩的爹

甭管賽道里的乾爹,還是祖傳農莊裏的親爹

至於指導你拿腳趾踩腳踏的「教練」,絕對不包括在內……

還不如踏踏實實看看親身下賽道的分享: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2093299?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如果說騎到有多「炫」,是你的夢想力;而能騎到幾分功力,則取決於你的求生欲。


夢想的天花板,是上帝定律:物理極限。

以念書打比方,極端競速運動屬於向博士後走,去玩小到量子大到宇宙這個位面的。

過日子的人有必要麼?絕大多數還是勉強混到義務制教育的水準。

—— 多少「老司機」連速度和加速度的關係都拎不清呢 ……

人人都有,人人都沒有。

與賽道相對的公路,就是典型反例。

作為「農機」定位摩托車配套的大陸駕校,也就在考前輔導班的狀態,甚至乾脆是駕照印刷機。

買到最多 CG150 、最遠的長途是年節到老丈人家喝酒,連要不要戴盔都看自己高興,為什麼還要花錢上培訓?

反正田間地頭喝到爛醉,能害死的除了自己,也就最多是從小抱過你的鄰居大媽。

等搬到了縣城鎮子,那種開著汽車都能被醉駕逃逸、逆行的撞到滅一戶口本的地方。

與其琢磨怎麼把摩托車騎好,不如琢磨怎麼儘快搬家。

—— 非洲草原求生,你首先需要的是把大口徑獵槍,還要什麼摩托車……


求生欲的地板,也是風控投資:學習成本。

到了監控覆蓋到套牌車也能抓獲、駕駛員違法能靠人臉識別的城區,摩托車纔有做為交通工具的基礎。

道路駕駛培訓的基本標準就是「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不要把自己撞死」:

在小區、機非混行道路、機動車道,能夠頂著各級限速的 109%跑,剎車、轉向能力都不低於汽車工業標準,纔是駕駛「合格」的基礎。

依照這個標準,以國際中位線的學習能力,125cc 在至少 3 學時內能否合格依舊有爭議 —— 還是在 1人、1車,1教練的標準下。

大反彈:大矯正之年的答卷?

mp.weixin.qq.com圖標

至於大班「趕鴨子」的,最多隻能讓你感受下,自己是不是適合騎車……


摩托車駕駛能力,歸根到底還是你自己的運動技能。

連走路都是爹媽看護下要花將近 12 個月學的物種,憑什麼就相信遠超過自己跑步速度上限的也能自學?

學習總歸要交學費的。

聰明人在場地裏用樁桶、皮尺交,剩下的在公路上用卡車、護欄學而已。

以我自 2015 開始的培訓,Ninja 400、Z400這個級別的車,從純粹的零基礎起步,大約 4~6 個學時的訓練可以在開始在北京核心城區通勤。

男女不限。

前提是已經具有汽車駕駛經驗、每次訓練間隔不超過1周,並且遵照英國的教學標準。

駕駛培訓的基本知識,經過 3 期 KCCC 也傳遞給了華北、華東、華南區片的 Kawasaki 授權經銷店,但具體執行還要看區域市場的需求和店裡的資源。

開放的免費網路,今年已經呈現全球性失靈 —— 驗證了我們的一條觀點:羣智伴隨鏈接規模擴大一定會呈現羣盲化。

如果通過網路連螺絲都擰不了,怎麼能擰你的右手?

「管好右手」歸根結底,不過是句廢話 —— 離合器或者後剎車都在左手上好麼!?

按照「坐、立、行、走」的順序,在不同的路面、天氣下堅持學習和訓練,就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以上。


學,看,問,練


駕馭的重點在於馭

馭即是交互

所以駕駛交通工具的究極要領 就是提升交互的效率

信息獲取的效率 信息處理的效率 輸出的效率

這裡的效率可以簡化為多少 快慢 準確率

信息的獲取 確保自己眼前盡量沒有遮擋物 不論是頭盔上蟲子的屍體還是路邊停放的鐵盒子亦或是綠化帶

保持視線在離自己最近的 能動的東西上並且注意對各種可能刷出來這些東西的地方保持關注(各種出入口)

獲取信息後 根據資料庫中的數據分析

前面的車會不會剎車 這人會不會布朗運動 這電瓶車會不會突然螃蟹 並且根據判斷進行走位

最後 輸出

這個就是經驗與設備的疊加 保證車輛保養良好 手腳能自由活動 輪胎適合此場景啥的

基於此 可得出來騎好摩托車的積累之道

注意力集中

多看每天十分鐘

多在場地裏練車

經過不斷的日積月累 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入門級摩托車駕駛員了


做好準備

首先要有本,買好裝備、帶好頭盔、護具再騎行,切記切記賣好各種保險,要不然出事了真的會讓你「肉痛」。

一、練好基本功

通過駕校考試只是騎行開始的第一步,後面還有很多很多步……

首先要做好強化基本功,總結起來就是:油門精準控制張弛有度、轉向走位靈活自如。

  • 剎車

瞭解腳剎、前輪手剎和停車制動的位置、制動距離以及不同路面的制動距離。

  • 油門

要學會精準控油,遊離配合、增減檔控油不熄火,適當給油保護髮動機。

如果在路上開侉子熄火了,車可能會跑到左側道,如果後面有車開過來,不僅可能保不住左腿而且算是自己全責。

  • 方向

這個最好的方式就是繞樁練習了,方向把握好了之後,就可以輕鬆掉頭、併線、躲避右側車道有停車和自己對面車道的車。

特別是侉子,還有個邊鬥,在路上行駛、轉彎時,一定要給邊鬥留足空間,這個可以目測,也可以掛個旗子。

讓速不讓道,無論發生什麼,最好都不要車道跑偏。

基本功非常重要,就好像打籃球的運球和投籃一樣。

不能以為通過了駕校,就可以盡情馳騁、瀟灑自如了,當長途騎行或者是去山裡騎行時,良好的基本功更會派上用場,讓正確的姿勢成為身體本能,這樣在危機狀況發生時,即使腦子空白,也能憑藉身體記憶,躲避風險。

二、熟悉路況

防禦性駕駛

每天新聞裏,摩托車的交通事故特別多,但小命只有一條,所以,更多時候要進行防禦性駕駛,就是自己規矩駕駛,也要防禦別人不規矩駕駛。對車、對生命有著敬畏之心、自己不違法,對別的車要有眼力見!

騎行過程中不要熄火,如果感覺要熄火了,可以給點油門,或者捏離合器。起步熄點火沒事,因為別人車速也慢。且如果行駛過程中熄火,車可能會跑到左側車道,左腿可能廢掉,且自己全責。

當有主路車輛可能併到輔路時,應留意觀察,靠右側行駛,因為交通法規定的,要讓這樣的主路車。

躲避公交車、計程車和電動車/自行車和大卡車

公家車開的比較油,可能會營造機動車全責的現場;

計程車為了接活,可能猛得開到路邊,機動車來不及快速反應剎車;

電動車/自行車變化大,可能逆行,增加很多不穩定因素;

遠離大卡車,如果大卡車在你的車後,用後視鏡格外注意後面的大卡車,如果大卡車開過來且不減速,如果交替遠近光燈,說明剎車壞了;如果沒有這個信號,說明司機睡著了,得感覺找安全地方跳車了。

鬼探頭

如果信號燈變綠,可以開車了,且左側/右側有公交車的話,最好讓公交車先開走一半車身時,侉子再起步,避免公交車擋住行人,騎侉子時看不到行人,而撞傷/死人。這種現象叫鬼探頭,竟然還有這樣的名字。

剎車

減速同時準備剎車,先後剎車,再前剎車,或者同時剎車 ,控制好力度,避免侉子180度翻車。

三、心理建設

遇到事,莫慌!管好手腳,讓速不讓道。

碰到想亂穿馬路、逆行搶燈的人,就可以滴他,且用霸氣的眼神怒喝他,這樣他就老實了,就可以安全行駛了

每次騎行出門前,看看摩托車交通事故的視頻,增加負反饋,讓自己開車更謹慎。

四、愛車保養

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你對他不好,他就把你撂地上。

買車後,可以先給車鍍晶;

定期洗車、檢查車

良好駕駛行為,不毀車。

(當到這一步再說)

五、文明有禮

當有別的車友向你豎起大拇指,示意友好時,新手可以滴一下,或者點個頭。不必非要拇指致敬回去,因為危險。

六、個性化添置

挎鬥果然想像空間更大、延展性更強,想要的功能都可以適當嘗試添置,當然前提是盡量無損車身、安全守法啦。

需要加的東西:

更大的後視鏡、擋風板、護腿、追尾燈、喇叭、邊旗、水杯架子、雨衣、車衣(阻燃防曬)

以上內容來自兔子老師的教學口授,總結記錄下來,分享給新入門小白,希望可以儘快上路,健康騎行50年。


騎摩托,要慫一點。北京凱美瑞就是騎手伸中指激怒對方導致的,前幾天我在路口也見一個騎小踏板的向汽車伸中指。還有那些騎小排量仿賽的,在最內側brt公交車道油門擰到底,後座還帶著姑娘。狂什麼狂?騎個摩托車就了不起了?我也騎摩托,老老實實的走最右側機動車道,老老實實的等紅燈,不飆車。有時候路上遇見騎摩托的,不相讓,明擺著就是想飆車的,讓他先走。你想飆車,我還不搭理你呢!按照自己的節奏騎車,即使超過他了,也是我自己的節奏,而不是為了飆車超他。還有那些油門擰到底的,不知道高轉低檔又費油又對車不好嗎?我上下班通勤,速度40-50之間,最快不超過60,轉速不超過3000。因為3000有個共振區,而且轉速高了吵的上。前一段時間交警處理了二十多人,在經十路上,一眾摩友上長清,走著走著就開始互相飆車了,引起了遠端看監控的交警的注意。攔下後,因為不走最右側車道,每人都捱了處罰。其中還有一個無證駕駛加假牌的,直接拘留了。所以,騎摩托,低調點,慫一點,沒壞處。

今天下班又看見一個彪子,等紅燈在我後邊,綠燈滿油竄出去的。確切的說每天都能看見一兩個這樣的彪子,要麼街車要麼仿賽,都是小排量的。難道是騎小排量自帶自卑,迫切的想證明自己比別人快?小年輕的太狂。學車的時候聽說我們這有一個很有名的摩友,不喝酒不騎車,那天晚上喝了酒直接撞到高架橋的墩子上了,據說撞上的時候時速達到了180,當場死了。

今天三檔高轉超了一輛公交車,感覺不是爽,而是有點後怕,如果萬一有人竄出來就大發了。

(補充一下,評論區很多人對日常行車不超過3000轉有很大的疑問,今天我注意了一下,我的車500雙缸,怠速是1300~1400之間,所以3000轉以下行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拖擋的轉速大概在2000左右。大概是adv注重低扭一些吧?平地怠速是可以起步的,一檔怠速起步速度大概在9左右。其他的車沒有騎過,不知道同樣的發動機,不同的車型,調教的怠速會不會有不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