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的端午習俗

1.門口插艾蒿

小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住在平房裡。端午節我會和爺爺去野甸子裏摘艾蒿帶回來,分給親戚朋友鄰居,後來90年代中期就不這麼幹了,買上一把也沒幾毛錢,所以大家都去附近的菜市場買了。

和照片不同的是,我們都是門口只插一邊,葉頭斜指向上,記憶裏沒見過這種大頭朝下的。

也有少數同時窗口掛葫蘆的,青葫蘆。什麼象徵意義,我也不清楚,大抵逃脫不出鏡像如意,恭賀發財這些。

2.門口同時也要掛燈籠。

不是我們給老外看的那種紅綢竹燈籠。

是這種收起來,可以摺疊的燈籠

燈籠和艾蒿一直掛到乾枯無力才收下來。

3. 給小孩子帶綵線。香包、香囊、五彩菱角。

這些必須是長輩給家裡疼愛的孩子做的。手腕腳腕帶綵線的多數都是兒童,一般來說10歲以下。端午後的第一個大雨天,把綵線剪下,順水沖走,祝福自己的孩子可以茁壯成長。

這兩種綵線已經是工業社會的機械產物了,我小時候都是奶奶或者媽媽買來五種顏色的細線用手捻在一起,或者就直接併攏兩頭打結便可。當然,女孩子的有時候會出現花樣,或者綴個鈴鐺。

這個哈爾濱的裝飾並沒有香味,我們就叫五彩菱角,裡面是硬紙板或者銅版紙折成菱角形狀,用五綵線纏繞出幾何圖案。

我小時候奶奶給縫的香包是中間紅色的那個如意形狀的,裡面放的是甘草。就是中藥甘草這味葯,當然以前也是我爺爺去野外採回來的。我爺爺奶奶都是上個世紀的10後,現在回想起來,他們的野外生存能力一定都很強。(我曾經一次連油菜花長高了都不知道,被小夥伴們一頓嘲諷)

當年我同學帶的香包多數都是買來的,這種造型最常見。

4.類玉佩的小飾品。有掛腰的,有掛脖的。

多數主題都是佛教為主的吉祥如意,玻璃製品。也不結實,孩子買了帶不多久都會丟了或者碎了。

5. 喫糉子。

哈爾濱的糉子,只有一種,糯米?大棗,10後的奶奶還捨不得多放,就在尖尖上放一個。

蒸熟了蘸白糖喫,膩得我,現在都對鹹肉糉也沒興趣。

需要特別指出,哈爾濱的糉子,必須是正稜錐的形狀才叫好。和上海等南方的那種長條的稜錐形狀不同。或許是因為北方糉子葉寬而短,南方的細而長的緣故。

6.踏青。

一定是要很早,因為之前端午不放假,多數也趕不上週末休息。所以大家都是趕早去江邊。

哈爾濱的人們踏青去的基本就是防洪紀念塔一帶的沿江斯大林公園,在那段原來會形成一個路邊市場,人們賣些小商品,在端午節那天都是我前面說的東西。

大概是6.7點鐘會賽龍舟的,不過我這種從小被我媽叫做覺迷糊的是沒去看過一回。惟一次去過的是被同事拉過去呆了一夜的,不過,後半夜變成了炮火連天的……這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其實,這個事情,小時候很多人還是非常期待的。因為大人會給你買一件玩具的。例如充氣錘、加壓水槍、水球、彈力球之類的。

我記得小時候的樣子要比這個大不少,當然圖案沒現在的豐富,並且透明的機會沒有。

彈力球這個樣子,有裡面夾紙片的,彈起來的時候像花瓣,也有純色的是夜光的。多數時候大家更喜歡,幾個男孩子站在操場兩邊,互相扔出去再接。變著花樣的姿勢接看誰的動作帥,其實和美國人的飛盤遊戲差不多,當然現在咱們只拿這個逗狗玩,以前可真的是隻有見過世面的家庭才玩飛盤的。

當年的噴水槍只有這一種結構和造型

大概是九十年代初期吧,孩子有這個水槍是家庭財富的象徵。我是指大小,窮人家的是小手槍,中等人家是突擊步槍大小,富人家的孩子是馬克沁重機槍大小。嗯,玩起來誰喫虧不用我多說了吧?

這種水球是我上高中之後才知道的

我玩過的水球,正確來說是氣球灌水

至於有啥好玩的我也說不清楚。那時節家家都沒有空調,夏天抱著團水也許會起到心理降溫的作用。女孩子會拴上皮筋當作玩具一跳一跳的,男子多數會把它揣褲兜裏,然後,一不小心弄破了,讓人看見還以為是……

用水球來打水仗,這種奢侈的遊戲,我這一生只見過一次,而且導致我重感冒一個星期……這就是另一段往事不提也罷。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糉子道的禮儀做法起源於禪宗寺院的端午節禮。通過禪宗寺院傳播到民間,與民間的端午節禮相結合之後,形成了我國獨有的藝術「糉子道」。

糉子道的根本是為了體驗禪意,而禪意的根本又在於認識到「四大皆空」。所以糉子道的糉葉只用四片大的代表天地人道。而糉子本身則代表人生,米代表人生的空虛乏味,棗代表人生短暫的安樂。不沾糖代表人生終究為煩惱佔據。

在糉子道的進行過程中「糉室」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以草菴的形式為主。面積從最初的寬大明亮逐漸歸於陰暗枯索。但最小的糉室也有五疊半。因為要煮開水蒸糉子所以枯索也不能太小否則揭蓋兒的時候會燙到人。

糉子道的糉禮的根本是主客之道。主人包、主人蒸、客人喫是糉禮的本質。但糉味即禪味,「汲盡江米意未塵」是糉道和喫糉子的根本區別。

所以首先糉室的門有三扇是為「三解脫門」。客人進入糉室便是渾然忘我的狀態。在舉行糉子道之前要先「盤道」。客人問「什麼餡的啊?」「是不是肉的啊?」「有沒有蛋黃啊?」這些粗淺的問題。這時候糉人要大怒,做獅子吼、也就是罵街!客人要憤怒,雙方要短時間的扭打,然後客人盛怒離去。

到糉室的長凳上休息一會兒,這時候糉人要趕緊燒水,上汽之後把糉子放籠屜開始蒸。然後用房間裏的擴音喇叭繼續罵街。「tm糉子還喫鹹的?」「你們怎麼不喝甜豆漿呢?」

客人要對著花園裡的花反思自己,然後重新走進糉室。這時候大家一起欣賞糉室裏的掛軸。一般都是先賢遺墨,比如高林小棗齋的名言「小棗江米外無糉!」或者是亨利不寐齋的「糉味即棗味」,還有大德寺的高林法師的「道即是棗!」

在這個過程中主人要準備污水缸,給大家洗手。然後上糉食。糉食和茶席不一樣,茶席是可以喫的,糉席是不可以喫的。都是肉糉,客人和主人要爭著把這些肉糉往外扔,扔的弧線也要體現出禪意。

大家一起拋棄了肉糉之後,糉人會再次罵街,也就是獅子吼。這時候要採取川劇或者對歌的形式。糉人唱上句,客人唱下句。最後一起喊掛軸上的禪語。「無棗無道!」

然後是上糉子。主人會按照客人的順序依次給大家上糉子。糉子分為濃糉和薄糉,濃糉沒人三個半,薄糉沒人一斤。喫不完不許走,喫錯了要重喫,這是很艱難的一環。也是為了體現修行之艱難。據說不寐齋有一次總是喫薄糉的時候打嗝,後來喫了六斤才圓滿被送到醫院。

喫糉子的禮儀非常嚴格首先是看。看裝糉子的盤子要在手裡轉一圈半。欣賞盤子的整體再看盤子的花紋,最後把盤子翻過來看盤底。這一步尤其重要為了體現賓主無私。糉子掉地上要小心燙到,看完仔放回盤子裏。

然後是剝皮,這一步也要體現禪意(未完待續)!


南北方飲食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南甜北鹹,但是南北方的糉子卻突破了這個樊籬,北方喫甜糉南方喫鹹糉。

除了喫糉子,疫情之下,這個端午就是在家看劇喫火鍋。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習俗

端午節最重要的活動是龍舟競賽比賽的隊伍在熱烈的鼓聲中劃著他們多彩的龍舟前進。這項活動的靈感是來自於當時汨羅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救屈原,而這個傳統也一直保持了數個世紀。

在端午節時受歡迎的食物就是糉子,糉子是以米包著肉、花生、蛋黃及其他材料,再以竹葉包裹。而糉子的傳統則來由於汨羅江邊的漁夫,將米丟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龍,希望他們不要將屈原喫掉。

農曆的五月,也就是端午節的這個時節,對中國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意義。許多中國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發疾病的危險時節,因此必須有許多防備家人生病的措施。許多家庭會將一種特別的植物-艾草掛在門口,作為保護之用。

而人們也會掛帶香包,它是以含有多種香味的藥用植物所做成,也可以保護人們遠離疾病。

一度春秋,一度夢回

輾轉盪風,與君共度

時光荏苒,端午已至

糉香濃濃,龍舟賽舞

詩詞歌賦,琴瑟簫管

紀念屈原,端午安康


坐標嶽陽——我們每年端午都會提前很多天包好糉子,還會買菖蒲和艾草掛門上,印象最深的是我們每年端午還有賽龍舟比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