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首先學音樂,鋼琴應該算是「音樂」的一個載體。音樂普及類教育,換言之音樂素質教育的問題,需要培養的是孩子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體現在大腦、手、耳、眼、嘴等感官感官上。聽音、唱音、視譜很重要,這大家都知道,但很難有人將這方面的培養梳理成一個體系。國內學習鋼琴的過程,比如從小湯、大湯到拜爾、車爾尼練習曲的訓練過程,其實還在在前五年並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

舉個例子,爵士鼓的學習很有特點,爵士鼓是即興類樂器,雖然鋼琴也可以是即興類樂器,但爵鼓的即興性很強烈,我們這代人,在學鼓的時候是沒有譜子的,靠聽,感知,在大腦中完成記譜,久而久之,會形成主動去琢磨的習慣。

所以這個可否也適用在鋼琴上。孩子在自己琢磨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形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應該算是最理想的目標。

體系是一方面,可以決定學習過程的快慢。孩子們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場景同樣很重要。學習是一個主動的是才重要,和場景有關。

一對一,是枯燥的場景,一小時之內,老師和學生學習情緒是十分緊張,凝重的,切不能走神。但看似沒走神,真的就不會走神了嗎?這可能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學得很被動。因此鋼琴教學的場景的設置,可以改變教學的有效性。

在學琴過程中,節奏非常重要,音樂行為是先有節奏,沒有節奏音樂就像衣服很好看,沒有身板穿它。旋律,律是骨架,身材好,穿什麼都好看。

傳統教學,節奏等同於樂理,是樂理的一個部分,節奏是時值,音的長短,但節奏最大魅力在於節奏感,是審美音樂的金鑰匙。吉他彈唱的人寫歌,寫作品,先掃一掃節奏,找節奏感,再找調的感覺,最後可能纔是跟著感覺哼著哼著,旋律就出來了。這中場景運用在鋼琴學習上是很有效的,至少可以培養孩子自主琢磨音樂的思維。節奏可以激發人的想像,對音樂有想像了,就會主動學習音樂,感知音樂。用節奏感培養這另外一種思維來解讀鋼琴的學習,是否有新的認知和可能。

以上。


首先。我先講明白中國普遍的鋼琴教學是什麼吧。

第一個要分環境。目前來說分成兩個大環境。一個是音樂學院,比如中央音樂學院。一個是民間機構,比如琴行。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目前來說,國家,沒有任何一家機構或者學院,對於具體的鋼琴教學技術,乃至於鋼琴演奏程度做出過絲毫的定義和標準。

也就是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具體的教學,在每個老師手上都可能完全不同。

然而,還有相對的普遍。高抬指。

這一我個人認為是錯誤,乃至於直接就是騙局的教學技術,是中國鋼琴教育界廣泛存在的一個鋼琴技術。

高抬指的目的是幹嘛?鍛煉手指機能。手指機能鍛煉後為了幹嘛?達到演奏效果。

那麼有個問題來了,我們通過高抬指的學習,真的能夠達到真正的需求的演奏效果麼。

首先一個,高抬指鍛煉後的最佳理想演奏效果,是毫無額外動作,僅僅在貼鍵的狀態下保持手指上下運動。

然而,這種運動,在均勻持久的前提下,1分鐘600音的速度都已經難以達成了。更不要說強弱控制力,和放鬆。

鋼琴演奏程度,中等檔次的練習曲,車爾尼849。第14首。直接有著每分鐘80拍,32分音符,也就是8音一拍的速度,算下來就是1分鐘640.而這本書裏最快的,有著一分鐘720音的速度。

光光速度就難以達到,更何況還有弱音的要求,還有放鬆的要求。

高抬指,直接在最終演奏效果上,被直接否決掉。

一種連中等層次,你練到最終最終,連中等層次都無法做。怎麼能叫正確?

而這種高抬指,這種只要是鋼琴教學深入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發現的問題,結果在中國的鋼琴教學環境中廣泛流傳。

這個東西,如果不應該存在,那麼可以說中國的鋼琴教學形式,就要被徹底顛覆了。

該變成一種什麼樣的形式呢?

人人學音樂,學對的音樂,學正確的音樂,學可以保障教學質量的音樂,可以保障合法權益的音樂。

什麼都沒有保證。全在騙,全在演,全在互相吹捧。

沒有必要再存在了。

沒有絲毫的公正性,沒有絲毫的人性,沒有絲毫的監督。

再不改,再不變,人民就要鬧革命了!


我就是一對一傳統形式學出來的,童子功,非鋼琴專業。現在也在帶學生,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功夫不到家或者因為我不是老老師不兇,我發現傳統的一對一教學用在現在小孩身上進行的還挺痛苦的。


沒有那份一點就通的天資,就老老實實地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如果說是普通的學校課堂上的音樂教育,僅圖娛樂,那還可以接受。如果說專業課,還是要嚴肅一點,本來就不是讓你來玩的,是來學知識的,就像同一門課,大學課堂能像幼兒園課堂那樣來上嗎?


古典鋼琴和流行鋼琴的學習流程是不同的,爵士鼓對應的是流行鋼琴。

鋼琴不僅僅是旋律與節奏,還有和聲,一個巧妙的和聲連接,不需要任何節奏或是旋律也能帶來美好的體驗。

最後,無論是古典鋼琴還是流行鋼琴,節奏都只是樂理中極小的一部分內容,同時節奏也不單單是樂理中的內容所能涵蓋的。

瀉藥

我幾個朋友中我是最早接觸lol一年多以後 他們才玩我玩,是因為 娛樂他們也入坑了半年後,他們的水平已經和我差不多了原因就是 他們喜歡看主播教學

但是 我是不屑的,覺得就是娛樂

沒有必要 隨便玩

三年後,我依然在玩這個遊戲

但是他們的水平已經很高很高了

我突然想到,對於一件 每天都花時間成本在上面的事,再花點時間 看專業教學是真沒有什麼錯的。

後來 玩狼人殺也是

我看了攻略,三天後 就能和一年的高玩 一起玩了

對於 虎媽貓爸 這件事

我一直是支持 虎媽的《摔跤吧!爸爸》 不是嗎

最快的專業教學絕對沒錯

以前自己彈琴,一百個小孩子學 出十個厲害的現在,工業化教學 我們就算100 出一個但是 基數已經變成10000了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