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會令你失望,我講的大概不是你想得到的,不過看看無妨吧。

方法有很多,但是,只要你還執著於預測,多少方法也沒有用,多好的方法也沒有用。

交易策略的本質不是預測,而是,篩選和控制。滿足一定條件,就執行固定的程序,包括入場出場倉位止損等等。它並不是說出現什麼東西就一定帶來什麼行情,並不存在這樣的因果關係,一切都是概率,並且,這個概率也是不能統計的(起碼個人交易者這個層面是做不到的)。它只是一個操作模板,出現的條件,只是模板中的一個環節,如果後面的行情也符合這個模板,那就賺錢,如果不符合,那就走入另一個程序控制虧損。是一個篩選的過程,你並不能知道某次機會是否符合這個模板,但是必須一以貫之地執行,所有機會都遵循相同操作。而盈利,是這套模板長期操作長期選擇的結果。

行情有千千萬萬種,不會有某一種方法能把握所有波動。有些方法,原理上就是互相矛盾的,但並不是誰好或者不好,只是它們適應的行情不一樣,它們選擇的目標不同。如果你想用多種策略相結合達到捕捉儘可能多的行情,結果只會亂掉,會迷失。

找到自己喜歡的策略,不要執著於令它完美預測,把它當成一個篩選機制,去想:1.每個步驟該如何觀測,標準是什麼;2.符合標準該如何,不符合標準,該如何。然後一以貫之執行。另外,行情並不是交易的全部。你的資金變動情況,也是關係到你操作的,必須還得設計一個資金變動與操作的程序,資金增長了,增長到什麼程度,該下多少的單,虧了,虧到什麼程度,該下多少的單,等等。

重點:交易策略是篩選,不是預測。根據篩選機制,嚴格執行,一以貫之。


看你骨骼精奇,謙遜好學,定是塊交易的好料。送一套曾經使用過的量化系統給你吧……

以上為一套完整的程序化交易系統,共348行代碼(註:僅供交易思路參考,完全照搬後果自負)


黏連之中藏黃金,黏連之中藏陷阱。

開啟之後,「得之,我之幸;失之,我之命」是個庸碌無能的教條,但如果忘了它,地獄之門隨即敞開。


謝邀,看看我的想法,多了去了。何止一個啊。


能多年都盈利的人沒多少個;

交易方法須環形閉合纔行,憑藉指標機械操作本身就是環形閉合;

舉個例子:2條均線喫趨勢,能把所有的行情都完全包含,這就是環形閉合;有趨勢喫個飽,遇到震蕩就連續坑爹;無論你怎麼優化指標都沒用;

趨勢是流暢形的,均線是正向;震蕩就是反趨勢反均線的,它倆本身就是一枚硬幣的2面;

遇到趨勢用均線,遇到震蕩反用均線;如果有人能做到如此,估計一年內就財富自由了;這樣的情況基本處於想像之中。

所以,機械操作是死用均線,人可以活學活用,卻需要自身的主觀判斷和盤感。

為了避免擬合,需要搞清楚主觀判斷和均線之間的關係,這2者之間不可能完全不相關,因為主觀判斷大都是圍繞價格、形態、時間等等進行下去的;均線本身就是價格鈍化和時間鈍化;所以為了避免過於相似,又為了避免完全不相關,分級別是比較好的方式。

因為閉合,所以同級別同均線中為了喫趨勢,是無論如何也過濾不了震蕩的;因此要分級別;

因為閉合,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改變,整體也會完完全全改變,本身無法優化;因此要分級別;

我能說的就是機械操作的原理:完全包含、環形閉合、環環相扣、優缺明顯、指標之間常常相互排斥無法相互融合、難以優化。

我說不清的是:不同級別之間如何組合和取捨

……………………繼續編輯2:

以同級別的環形閉合為前提,如果一個策略的缺點明顯的話,那麼它的優點也特別明顯。同樣,如果一個策略優點明顯的話,那麼它的缺點也會特別明顯。二者對立統一,一體二相。

所以,同級別內的、同環形閉閤中的長處、優點、盈利點,它們沒有看起來那麼美好。

如果前提和原因不改變,那麼結果肯定不會改變。

這世上一切都是相對而言的,優點是相對缺點而純在,大級別是相對小級別而存在,閉合是相對開放而言。

改變前提就是把同級別環形閉合改一改。

……………………繼續編輯3:

有人也許會說:不就是看大做小嗎?

是的,就是看大級別做小級別,難點就在於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相對出現的;世界上本身就不會有憑空出現的事物。

大家操作都會設立止損、止盈;相對出現是指止損是通過整體閉合邏輯推理出來,以整體為前提,這個止損是唯一的;於此相對的是開放邏輯中的止損,它就沒有唯一性了。

機械交易中的止損止盈都具有唯一性,這個優點太明顯了,吊打一切;相對而言,缺點也太明顯了;所以大級別要反機械,就是主觀判斷。

主觀判斷並不是我想主觀判斷,大家都想讓程序自己跑,自己在一邊數錢就行;

在優勢明確的前提下,程序化是最好的方式,只要你的演算法能夠保持一點點優勢就行,計算機發展到今天,美帝的黑科技誰也不知道有多少,況且現在的交易端安全性誰也不知道怎麼樣?以前美股還有做暗盤的,不知道期貨中有沒有;我以前好像聽人說過不同軟體之間的價格會有延遲;

總之:程序化的原理不是交易技術,因為交易技術沒有新鮮的東西;而是先進的科技或者漏洞;漏洞bug肯定是存在的;先進的科技足夠吊打一切;

以上這些個人很難擁有。

……………………繼續編輯4:

順勢、輕倉、止損;大家都知道這幾個名詞,為什麼大多數人的結局仍然是虧損呢?

差別就是思維深度,也可以理解為腦容量;高手能把這幾個名詞放在一個閉合的邏輯中,虧貨的腦袋裡無法對它們進行有效的排列組合。

感覺自己說的話有點難懂,下面只說大白話:

這世界是沒有什麼東西是憑空出現的,期貨中也是如此;所以要有整體思維。

因為缺錢就特別想賺錢且害怕虧損,所以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錢的多少上了;此刻注意力集中在一點,所以無法延伸到整體。

無法整體思維,邏輯就無法閉合,導致邏輯混亂,腦袋裡無論想什麼都是錯的。

舉個例子:我連續虧了7次交易,氣的我都想把電腦砸了,順便扇自己幾巴掌;虧了就要反省,去找原因;我找的第一個原因是:以前看過這種形態,這次做卻失敗了;我找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固定圖形。它就像一個錨點固定在我的大腦裏,讓我的思維不停地向它靠攏;導致我的思維無法延伸到整體。當我的思維集中在一點時,本身是察覺不到的,也就是無法反省自身。

腦容量大的意思是:腦袋裡可以放2種不同或相對的想法。一個眼睛盯著自己的策略,另一個眼睛反省自己的策略。正反都有才是整體。

這就需要刻意練習了,寫日記,寫出自己的想法,連續30天不間斷為一個小目標。

……………………繼續編輯4:

眼睛再好的人也無法看到自己的臉;

策略可以比作人的眼睛,真實的內心是臉;

真實的內心是極為簡單的;我想看到具體的未來,這就是我具體的、真實的想法;沒有對錯,不加修飾。

誤區就是反省,反省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用在這裡不適合,真實沒有對錯之分,它不需要反省,也不許改變;當你反省的時候就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真實,給真實上面蓋了一層膜;

反饋驗證又是不可少的,一個是先天存在,一個是後天思辯;越聰明的人越會總結教訓,他的後天思辯能力就越發達;結果就是腦袋裡面容不下簡單了。

古時候高人就像蛤蟆,戳一下動一下,不戳不動;

交易也需要如此,把區分對錯的思辯能力放在一邊,去感受真實。用「明心、覺察」這2個詞比較合適,其他的詞語都有或多或少的主觀意識。

一句話總結:先天不足後天必畸形,感受不到真實的人都是在聚沙成塔。能真實面對內心的人,他們思維的基礎堅若磐石。

----------------繼續編輯5

以前上學的時候就學過辯證法;剛進入市場的時候就知道交易系統的重要性;邏輯閉合和一致性我也早就知道了;結果該虧還是虧;那麼就有了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制約了我的思維呢?

周圍環境和個人之間的相互影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