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最近是吃壞了東西,肚子有點涼涼的,還有點微痛,有時候會咕嚕咕嚕的響。不需要用藥,用食物(蔬菜,水果等)能夠緩解或者治好的方法。(成年人)


大概率是電解質失衡,我夏天經常這樣,我們有個土方是端午節當天用5種草藥加大量的鹽巴干鍋炒熱裝罐收起來,腹瀉了勺一小勺,嬰兒勺那麼大的沖一飯碗開水,不燙嘴了喝下去馬上能好。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草藥,題主反正也不要吃藥。

所以,也可以干鍋直接炒鹽,用粗鹽,炒到微微焦黃,再保存起來,腹瀉的時候沖一碗(一丟丟鹽就行了,別弄太咸,大概十幾二十幾顆粗鹽就可以了)喝掉一般能好,這種腹瀉就是腸胃受涼,或者輕微中暑導致的,問題不大,也不用食療,補點電解質就好了。

喝這個鹽水和去醫院掛鹽水是一個道理的。

鹽一定要用干鍋炒一下,不然好像沒什麼效果,不知道為啥。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淮山藥糊:將淮山藥干(藥店可以買到)打成細末,用冷水調成糊狀,吃的時候上鍋加熱至熟,邊加熱邊攪拌避免糊鍋!1歲以內10克/次,1~2歲15克每次,2~3歲20克每次!沒有淮山藥干用山藥蒸熟打泥也可以.


腹瀉在中醫里稱為泄瀉病,是指人體排便次數增多,排出糞便溏薄甚至如水樣的一種病症。常因感受外邪、內傷飲食導致脾失健運所致。

泄瀉的臨床表現有寒熱虛實之分:大便清稀、水谷不化為寒證;大便味臭、泄瀉急迫為熱證;病程長、喜溫喜按、肢體寒冷為虛證;瀉時腹痛,瀉後痛減為實證。但臨床上常常寒熱虛實夾雜。外邪以感受濕勝多見,在內有脾胃肝腎之別,脾腎陽虛多見。濕勝用祛濕健脾,脾腎陽虛宜溫補,虛證以扶正為先,久瀉宜固澀。現介紹幾則腹瀉的食療調治方。

黃芪山藥蓮子白扁豆粥

配方

炙黃芪30克,山藥20克,蓮子50克,白扁豆30克,大米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

將黃芪加清水適量煎煮後取汁,白扁豆、蓮子加清水浸泡一晚,山藥去皮切塊,葯食與淘洗後的大米及黃芪汁加適量清水後用文火煎煮20分鐘,再加紅糖即成。

功效

健脾補氣,固澀止瀉,適用非細菌性腹瀉患者。

應用

每次1小碗,每日2次。

白頭翁白朮馬齒莧湯

配方

白頭翁30克,焦白朮10克,槐花15克,秦皮10克,馬齒莧30克,廣木香6克,黃連3克,山藥12克。

製作

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煮沸後用文火煎20分鐘即成。

功效

用於濕濁內生、脾失健運,大便夾帶黏凍和血的腹瀉患者。

應用

每次1小碗,每日2次。

芡實蓮子山藥羹

配方

芡實20克,蓮子20克,山藥20克,大米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

將芡實、蓮子加清水適量浸泡一晚,山藥去皮切塊,葯食與淘洗後的大米加適量清水煮沸後用文火煎20分鐘煮至粥稠,再加紅糖即成。

功效

適用於非細菌性腹瀉患者。

應用

每次1小碗,每日2次。

補骨脂石榴皮豆蔻雞蛋

配方

草雞蛋2個,補骨脂20克,仙靈脾20克,石榴皮15克,肉豆蔻12克。

製作

將補骨脂、仙靈脾、石榴皮、肉豆蔻煎煮取汁,將草雞蛋煮熟後去殼,與葯汁共煮30分鐘即成。

功效

用於感受寒邪的泄瀉患者。

應用

吃蛋喝湯,每日1次。


謝邀。

1、芡實山藥粥

制用方法:芡實、干山藥各30克,糯米50克,沙糖適量。將芡實、山藥、糯米洗凈後加沙糖,同煮成粥。供四季早晚餐食用,溫熱服。

功效功用:補脾胃,滋肺固腎。適用於治療脾虛腹瀉,腎虛遺精,慢性久痢,虛勞咳嗽。

2、蓮子芡實粥

制用方法:蓮子15~20克,芡實15~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用蓮子、芡實同米共煮成粥。早晚餐食用。

功效功用:健脾養心,益腎抗老。可用於治療年老體弱,慢性腹瀉,多夢失眠,夜間多尿。

3、大棗糯米粥

制用方法:山藥400克,薏苡仁500克,荸薺粉100克,大棗50克,糯米2500克,白糖250克。將薏苡仁淘洗乾淨,山藥打成粉。用薏苡仁、糯米、大棗入鍋煮粥,煮至薏苡仁開花,糯米熟爛時,將山藥粉撤入鍋內,邊攪邊撒,約隔20分鐘後,將荸薺粉撤入鍋內,攪勻,停止加熱,將粥盛入碗內,每碗加白糖25克。每次食1小碗,每日2~3次,溫熱食。

功效功用:補益中氣,健脾除濕。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乏力等症。

4、扁豆山藥粥

制用方法:扁豆、山藥各60克,大米50克。將上3味洗凈後同入沙鍋煮粥。可經常服食,小兒量減半。

功效功用:健脾益胃,清暑止瀉。適用於治療脾虛胃弱,嘔逆泄瀉,食欲不振,食積痞塊,小兒疳積,消渴等。


蘋果丁,不要削皮,連皮一起食用,切小丁,小鍋加冷水煮熱15分鐘,趁熱喝完。怕喝不下,還可以打成果泥。

煮熟的大米,放涼,放平底鍋翻炒,炒至深黃色,千萬別糊,當鍋里煮30分鐘,出鍋。過濾水,直接喝水。

蘋果蓮藕羹,蘋果、蓮藕洗凈切塊切丁,一起放入攪拌機攪勻稱細膩,天然純藕粉調成糊狀,開火起鍋,把蓮藕蘋果汁倒入不粘鍋,水開後2分鐘關火,把蘋果蓮藕汁倒入藕粉羹里攪拌,攪拌濃稠就行了。


遵醫囑,找到根本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