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80年代90年代,能玩的僅有老虎機,撞球等娛樂遊戲,當下卻是物慾橫流,網路遊戲,手機遊戲,酒吧,電玩廳等等諸如此類,現在的社會誘惑越來越大,那麼當代的年輕人,又該如何抵制誘惑呢?當代年輕人的父母,又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抵制誘惑呢?


把自己的身份擺好。


四個字 言傳身教

題主題目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 如何擁有正確的人生觀 但是描述裏寫的又似乎是在請教如何教導小孩子 令我有些迷惑

我想說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你希望孩子不要去做什麼 首先問一問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希望孩子不要沉迷遊戲 酒吧 夜店 那麼反思一下自己年輕的時候又是如何度過的呢 這些地方也好 遊戲也好 不能全盤否定 孩子也需要休閑和娛樂 我相信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是同樣過來的 做父母的應該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你在他這個年齡在幹嘛 不要說你們那個時候沒有酒吧 夜店之類的 哪怕你去的遊戲廳 撞球亭在你的父母看來就跟你你現在看你孩子去網吧 酒吧是一樣的 首先換位思考 其次就是言傳身教

何謂言傳身教 名詞解釋一面口頭上傳授 一面行動上以身作則

因為我覺得描述實在是和問題似乎不太符合 也不知道題主主要想問什麼 就寫這麼多吧 祝好運常伴


讓自己適應社會,不是社會適應你,不要嫉惡如仇。。。


既然題主說是年輕人嘛,那就說說年輕的事:

首先,我們看看後青年人是什麼樣子?後青年指45歲以後事業家庭有成就者。我觀察的他們的共同點:一是有可以養家的能力,二是有可以面對生活的從容。那麼這其實對應兩種能力:自力更生能力和人生修行的閱歷。這是年輕人以後要努力的目標,切記。

其次,新奇的人生狀態。剛入社會,一切好奇,這是探索未來的動力,也是耗損青春的根源,需要盡最快速度讓自己進去自己的軌道。

再次,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以後的社會會很複雜,就是說的因果很重,一個念頭對於以後的人生修行來說就是天堂和地獄的選擇,別不信,等發覺已經身在其中,我勸年輕人保持初心,保持善良。

最後,當然也不想寫太多,免得年輕人煩。這最後是說,躬身入局,不做旁觀者。躬身入世,纔是真修行,只有真正是當局者纔有資格去評論,切莫當旁觀的人,人生在自己手裡創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