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一代為社會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一大半的90後已經經濟獨立,但作為90後,該如何處理贍養父母方面帶來的壓力?

ps:我的家庭比較特殊,個人94年生,上面有三個姐姐,父母接近70歲,所以個人會提早面對一些正常90後再摸爬滾打上一些年才需要面對的問題。


92年,正在北漂!今年父母都50出頭,而我在北京也剛剛剛算是開始能攢下一些錢了!父母都是農村的,種田為生,身體情況也不如城裡好,沒有社保,自己買了一點商業保險!我也不知道我應該如何處理,只是說說我的計劃吧:

情感上,我在北漂,一年跨越1000公里回家兩次,新年和十一。家人團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段時間在外邊也很思念家人。未來的日子我希望能和家人在一起多一些時間!所以我可能會逃離北京,但不是現在。所以擇偶現在很慎重,如果不在北京發展,還是找個家鄉妹子。

物質上,我和我父母都處於沒什麼金錢的狀態,還沒有房子,父母一直想在我們縣城買個房子。我也支持他們的想法,畢竟他們老了還是希望兒子陪在身邊的?我也願意陪在他們身邊。所以在北京的生活上拮据一點,在我們縣城買房子還是容易的。生活,每次回家都覺得回到的落後的地方,沒有微信支付,沒有便捷的公交。快遞也不到我們村。交易還是現金,銀行缺失,沒有外賣,人文素質低等。但這些並不阻礙我喜歡我的家鄉。寫的沒什麼調理,也沒認真構思,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了。最後總結下: 我覺得城際發展使空間距離更小了,同樣我拉進了我和家的距離!我確定我不會在北京一直發展下去,但同樣我也明白我需要更多的金錢。所以我的選擇很簡單,百行孝為先!我很努力的提高經濟收入。目前正在兼職做一些自由職業,如果有足夠的收入讓我可以解放空間的困擾。我想我會和家人都很幸福。 回扣下主題,如何贍養父母?不求大富大貴,幸福安康即可。 經濟能力是第一要素,如果都窮的自己都養不起,就別鬧沒用的了,趕緊滾去搬磚。只要不是窮的揭不開鍋,那麼就得用良心來衡量

我也是90後,爸媽接近60歲,爸爸有退休金,媽媽是家庭主婦,沒有收入。還有弟弟在家裡上私立學校。

擔憂是:

爸媽年紀大了,身體各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退化,容易出現或大或小的健康狀況,可能需要高額的醫療費用,以及後期長期的護理服務以及費用。

或者如果媽媽比爸爸活得老,那麼媽媽是需要我們姐弟贍養,毋庸置疑。畢竟按照目前的人均壽命,女性是會比男性活得更長的。

所以我的想法:

1、多多賺錢

2、瞭解他們的養老意願,瞭解他們的資金組合狀況,梳理出有什麼退休資金可以加以利用、如何加以利用、例如房產、現金、金融理財,社會養老保險、社會醫療保險等。

比如我每次回家都會跟我爸媽聊聊,這次過年回家,我媽媽問我是否有不錯的理財險,她有筆存款想理財;前年我爸跟我說去銀行存款,結果被推薦了一份理財保險,我震驚了,還在是保本且中短期的,目前也快到期了,要是終身的,懟死這家銀行的銷售人員,老年人的錢理財,不適合長期的商業理財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和年金理財險,增值空間不大,本金幾時不知,反而失去靈活性被套牢。但是目前很多代理人或者銀行銷售人員卻總對老年人下手,實在是....

3、手頭寬裕的情況下,量力而行幫爸媽買些商業保險,轉移未來有可能出現的疾病風險,意外風險等。這方面由於最近接觸得多,還寫了一篇文章,可以參考參考

彼岸琳琳:投保指南--如何為年邁的父母買保險?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謝邀

雖然我也是90後,但我爸媽50來歲而已,我爺爺奶奶80多。在我看來,對我們來說贍養父母的問題,不是他們的衣食住行,而是他們生病時候的花費。就以我奶奶為例子,我奶奶已經n次因為各種原因進醫院,我們家裡面每個人是輪著白天和夜晚去照料她。雖然她是公務員退休公費醫療能報銷90%,但是每次花費都不少於2萬,如果不能報銷的話,每次至少20多30萬(這還是我們還沒請24小時護工的情況下。。)這個花費的金錢,時間和精力真的是簡直了。。。

所以我是強烈建議如果父母沒有買商業保險而且符合健康告知的情況下,給父母購買一份商業保險作為補充。具體購買險種可以參考我專欄的文章:

曾玉婷:給父母配置什麼樣的保險好--中老年人保險配置建議?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按您父母這個年齡段已經不能購買醫療險,如果符合健康告知的話,但可以買這種類似於重疾和意外相結合的老年人險種。雖然額度不高,但費用也不貴就3/400,我覺得還是可以配置防備一下的。

歡迎交流~


看到話題特別有感觸。

高中時候父親腦溢血中風落下殘疾,家裡經濟一下子下滑,讀大學還是自己勤工儉學和獎學金獨立解決錢的問題的。我爸直到我大學時候才能生活獨立,但只能在本地受政府照顧找一份2000元月薪的工作,交過社保一個月到手就1400元。我媽這幾年身體也不太好,在家照顧我爸,也沒收入。所以我一畢業就每個月給家裡1500元,這幾年家裡裝修,買電器,一些人情往來,過年等都基本是我的錢,大概也有10多萬元了。我爸媽目前50多歲,也還沒有養老金。

有時候感覺有點心累吧,就會羨慕很多同齡人有父母可以支持依靠,自己什麼都要靠自己,確實壓力比較大。所以自己一直比較努力想多賺點錢,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支撐起一個家庭,希望父母能夠過上好的生活,也希望自己能夠寒門出貴子,創造更好的生活。

以後有錢了可以給父母買一些商業保險,同時儲蓄非常重要,通過儲蓄和理財投資給父母攢一些養老費用。自己心態要好,自己是獨生子,贍養父母是自己的責任。而且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過上好的生活,其實想想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但是「運」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雖然比起別人自己會顯得喫力辛苦,但是相信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別人體會不到的幸福。

既然是一家人,就無法置身事外,就要一起共苦同甘。


看到問題有點懵,現在90後已經要「處理贍養父母方面的壓力」啦,那我這80後……

94年,現在剛剛畢業不久吧,現在最好的孝敬(是孝敬,不是孝順;是孝敬,不是孝順;是孝敬,不是孝順)就是離開父母家並實現經濟獨立,讓他們看到你長大成人,可以養活、照顧自己,再無後顧之憂。

真考慮贍養,先攢錢吧。


額………01年的我,,,現在還沒有贍養父母的能力,不過我以後上大學打算貸款,然後努力賺錢,還貸款,養爸媽,大概是這樣
我這個99年生的有點emmmm我爸媽都是單位上有退休工資的,可以說我現在只要養活我自己就好了。我爹二十八歲纔有的我,現在四十八,離退休還有十幾年呢hhhhh目前這個問題我還不需要面臨啊emmmm就感情而言,爹媽可能都不會要我養hhhhh先管好我自己的穩定再說
我想只能增強自己市場競爭力了,大家都是普通人,只能一步一個腳印幹活。

95年,我爸媽總說不需要贍養,他們都有養老保險,我爸有退休金,而且家裡有好幾套房子,可是男朋友父母什麼都沒有,種田的,就面臨需要養老了,男朋友還是大孝子,決定讓他爸媽以後都不幹活了,他每個月給2000生活費,他有個姐姐,農村都是兒子贍養,他說的,所以感覺以後壓力也挺大的,倆人工資不高,加起來一個月10k多點,現在我真的感覺想要丁克,養老人就養不起孩子。。。。


我是九五年的女生,感覺成熟挺晚的,以前都沒想到過這個,總感覺自己還小,父母還沒老,這兩年才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我感覺主要還是一個健康的問題,定期體檢,沒有醫保的話最好買份合適的保險,自己離父母不要太遠,主要還是讓自己更方面條件更好,更有承擔責任的能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