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為中心。在外婆的贍養問題上,小舅母各種騷操作;奶奶的贍養問題,大房家不表態,各種問題僵持著,商量問題就派兒子(堂哥)出面。周圍很多家庭在老人照顧問題幾個家庭鬧出各種矛盾,哪怕是在剛結婚不久的(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也有各種問題。養兒防老在現階段的農村裡是不是偽命題,頤養天年是否存在,這些問題是否廣泛存在。


正常來說,沒時間的就該出錢,沒錢的就該出時間。但是不少人不出錢也不出時間,就拼臉皮和心硬。誰要面子、誰要心軟,誰就去做。


我覺得比較普遍。

相對於城裡來說,農村基本上大多數家庭都家境一般,而且老人年紀大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會給平時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

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注意,稍微有點不注意,就會出現問題,從而引發矛盾。

衣服方面,農村老人有些不願意洗澡換衣服,所以時間長了會有點異味,會導致家人的不待見。

喫的方面,因為身體機能變差,有些東西不好消化,或者是不被允許喫那個,但看到別人喫也想喫,你不給有時候會鬧,會跟別人說你們虐待他,但喫了他又消化不好拉肚子,萬一拉褲子上也不說,估計能把人氣個半死。

住的方面,敬老院吧,有些人就不去,怕別人對他不好或者說沒有可以聊天的人,不想去。在家的話跟家人一起住,如果都一塊住老人可能不覺得什麼,但孩子和父母肯定會有些不方便。如果是單獨一個房間,萬一晚上出點事也不是沒可能,那時候別人的閑話足以把你們淹沒。

行動方面,如果能自己走路不用攙扶,那還好點。不用特別擔心。如果行動不便,又想出去轉轉,就得有專門的一個人去陪著,無形中會影響到家裡其他人的計劃。最怕的就是萬一他一個人出去家裡沒人知道,而當知道的時候是因為在外面磕了碰了發生意外被打電話告知的,那你們家就會落一個不會照顧老人的畫餅,人言可畏可不是說說而已。並且也有可能引發夫妻矛盾。

所以說,有錢了還好說。家境一般或者不好的,贍養老人真的是個大問題。

有些家庭就是如果你要盡孝,就得時刻陪著,但你這樣又無法工作,沒有收入來源。如果去工作,家裡老人沒人照顧,萬一出了事,會更加心煩。所以真的很無奈。


過去現在一樣,關鍵是壽命長了,建國前不到50歲平均壽命,終身基本有自理能力,就這鬥談不上全民孝順,現在8、90歲那幫人超能活,而且不能自理,已經是老人的子女24小時伺候,誰能受的了,摧殘身心毫無生活質量可談。

現在的人大致沒有不孝順,只是承受不起太長壽命的失能老人。


社會環境讓人和家庭的邏輯變了,對於贍養問題出現了很多矛盾。比如過去有道德、倫理、輿論,而現在,獨生的還好,多個孩子的問題最明顯。而現在多個孩子的老人想在老了的時候還能享受天倫之樂子孫孝敬,必須有幾個條件最穩妥:1有家產。最後誰最孝敬家產就多給誰,過早分配但分配不均或者沒有家產,後期會有很大風險。因為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大了後有了自己家庭、另一半、另一半的父母、孩子等因素的影響心理會變化,社會又在追逐金錢,孩子們多了而且都大了成家了後互相之間也愛攀比,如果都混的不錯問題不大,只要有一個不順的,幾個孩子都會出現各種心裡不平衡。老人的養老問題互相推諉,而且沒有人會直接說不養老的,都會開始裝窮啊、轉移財產啊、記賬啊、算計啊、套路啊等等。恰巧孩子們這個年齡也正是理性的年紀,體會不到人老了之後對感性的需求,也體會不到這樣做是不合適的。2.如果是多個孩子,從還未步入老年那一刻,就做好準備把每個孩子都得培養成才,不可出現一個敗家子,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也就是孩子多的家庭,是需要管理的,而不是純感情的養育,有點類似於過去那種家族式規矩要樹立且明確,老人要有文化和智慧。3.不可盲目追求多個孩子都那麼孝順,不可太貪,說實話,如果孩子們不合,老人還得像官場那樣站隊,選一個,為了確保一個的信任對其他的孩子都不能多說太多私事以免引起矛盾,也以免導致最後自己誰都不管。看準一個或兩個,作為基礎,比如哪個孩子人品好,比如哪個孩子能鎮得住家族其他人,比如哪個孩子工作事業最好,把自己的人和家產都託付給他作為接班人,對其他孩子不要添負擔但也不給家產,以某種內部平衡為和諧基礎。4.老了一定切記,不可盲目追求理想化的完美,沒有能力時也不可盲目的心疼哪個孩子並有偏袒,留點錢,留點房,不管閑事,自己自在為主。


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因為人的心都是自私的,這就是為什麼弱者總是被欺負。女人被男人欺負,老人被年輕人欺負,小孩被成年人欺負。為什麼老年人更疼愛小孩子,因為他們是過來人的過來人。他們更懂得理解、包容和疼愛。


各種原因吧,

信息轟炸的時代,北京的人也能知道另外一個地方的人不養老,就覺得不養老的人不少。

現在的社會壓力比以前更大,在生活上各種需要的資金更多。

醫療條件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老人的年齡延長,也會增加孩子們的負擔。

以前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家務農居多,一人上班就能供養一家人,有照顧老人的基礎人,而且贍養老人基本上管喫飯洗衣就行,生病了就找郎中開幾副葯,萬一去世了,這樣就叫做盡孝。沒有這麼大的社會壓力。


很多的家庭都出現問題,這恰恰說明「老人如何贍養」是一個社會問題,而不單純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既然是社會問題,也就從一個側面回答了你的「為什麼」。


如果你有一個孩子還好,怎麼樣都得TA贍養,如果你有兩個及以上孩子,你最好做到不要偏心,或不要太偏心。

一般兩個及以上子女的,還推脫贍養問題,都是因為以前太偏心,真的,大大多數都是因為這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