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講真,見過不少這類人。總結下來無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1.自己在這份工作以外有別的收入或者資產的人。這類人往往已經喫穿不愁,工作就是為了打發個時間,所以坦蕩蕩的選擇混飯喫。這類人往往也不擔心會被公司開出或者拋棄,反正啥也不缺,還有大巴的時間用來揮霍。不過我在南方某電廠見過一個這樣的人,開著價格昂貴的賓士,女兒在美國留學,他人在電廠班組上班。也是在混日子沒錯,但是人家還混的非常的認真,一把歲數了,最前沿的技術都學的很精通。不追求上進,不追求升職什麼的,只關心混。

2.自我放棄的人。這類人更簡單,就是已經放棄了自我了,不相信自己還能有更美好的明天,不相信努力是可以又回報的。忘記了人生存的意義,活著的價值。只知道日子混一天是一天。

3.覺得此路不通正在尋找其他路的人。這類人吧,往往在這家公司已經有過熱情高漲積極開拓的時間段了。過了那個時間段,也過了自己的快速成長期,覺得在這裡可能已經無法獲得更多的成長,所以開始心有旁騖的尋找新的路。

可能不太全面,但是總結起來,也就這些情況了。


瀉藥。

有個朋友。家裡父母辛苦打拚半生,積攢的財富在我們這個小城市來說也是很不錯的了。朋友婚後去了一個事業單位,某權利部門,合同工。就這樣吧,家長也不求你多麼上進,已經把錢掙好了,你安穩過日子就好。小日子過的悠哉樂哉,時間一長,問題來了,太安逸,太享樂了,黃,賭,就差來個一條龍了。夜夜流連忘返的生活。勾搭了單位新來女性同胞,懷孕,流產,糾纏,車禍。兩年時間吧,揮霍了200W。車禍以後能稍剋制了。白搭。總之一句話,爛泥扶不上牆。

另一個,老家的一個故事。同樣,父母打拚半輩子,給攢了不少,據說到了9位數,只是據說。好了。那娃從小是不思進取,他的思維就是反正我家有錢,有的是錢。從小就各種作。成年以後就只好安排進自家公司,好生看管,各種教育培訓,各種MBA總裁班,輪番上陣。最後,只是成了一個談資而已。


1,從旁觀者角度,要多看別人的好

2,一般來說對於上班族,打工者來說,工作就是混口飯喫,是真的混口飯喫。上進、優秀都是用生命裏的其他時間換的,也許他覺得不值

3,也許以前栽過跟頭

~~~~~~~~~~~~~~

反正過完一生的方式有很多種,就像極度工作狂我相信你也理解不了~~~

不必好奇~~


曾遊走於熱血沸騰和得過且過之間,終在生活的打壓下,消磨殆盡意志,泯於懶惰之中……安於現狀,但也內心忐忑


謝邀

儘管我也不喜歡這種人,但是不建議對他們產生歧視。

並不是每個人生來就為工作就愛工作的,有的人喜歡畫畫,有的人喜歡彈鋼琴,有的人喜歡看書,他們不喜歡工作,所以他們在公司只是混飯喫。

他們期盼著下班後,自己熱愛的那段時間。


有句話叫「混喫等死」,其實說的是豬圈裡養的豬。

它們已習慣了喫了睡、睡了喫的生活模式,誰要突然改變它們的生活方式,那比殺它們還難受!

不是嗎?被拖出豬圈要宰的豬在拚命地嚎叫,也許並不知道拖出去是要殺他們而嚎叫,而是反抗有人打擾了它睡覺、要壞了它昏喫昏睡的好日子。

在公司混飯喫的主兒們,若要碰到改革或傷及他們的利益,也會這樣嚎叫的......


也可能是遭遇什麼變故導致的內心消極。


人各有志吧,不影響別人就成


能做到混喫混喝的大部分都是關係戶,如果自己沒有強硬的後臺,建議不要和他們產生分歧,矛盾。先憋在心裡,等翅膀硬了,再另作打算


個人認為,混OK,但不要阻礙和耽誤人了,做好職責內的事。

也或許,是他還沒找到讓他燃起來的那份事業罷了。


好喫懶做,遊手好閒習慣了,沒有經濟壓力,不求上進,打發時間


要不是年齡大了,看的多了沒動力,自我放棄,要不就是小年輕貪圖享樂,覺得自己年輕,無所謂,把年輕當做資本,反正可以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