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詞的聲調同化在有聲調語言里很常見,比如大部分南方方言的「渠」都是上聲調。但是「他」似乎是個例外。有沒有方言將「他」發為上聲調的?


比如濟南話「他」讀上聲:

我查到這個純屬巧合。實際上,我作為寧波人知道,老一兩輩的寧波普通話里不少人就是把「他」說成tǎ的。寧波話的「他」是說「渠」的,不用「他」字。又查了杭州和南京,兩地的「他」也是陰平。

那麼這個tǎ是哪裡來的呢?剛剛突然想到了「南下幹部」這條線。當年內戰以後留在寧波的駐守軍人以及接管幹部大多是山東人,容易想像,他們自然地成為了推廣普通話運動開始後民眾學習普通話的主要學習渠道。經查,果然濟南如此,那麼早期的寧波普通話里一部分人把「他」說成上聲的tǎ就不足為奇了。


謹提供另一個代詞聲調同化方向與題主所舉例子相反的方言例子。

在大荔話中,作為人稱代詞領屬形式的「我」「你」「人家」(分別為第一二三人稱)都讀陰平:

我兒 /?uo?? z???/

你兒 /ni?? z???/&>/n? z???/

人家兒 /niɑ?? z???/&>/nɑ?? z???/

而且,變調方式也與一般的陰平字相同(兩個不是同一詞內的陰平字連讀,第一個字的調值由31變為13):

我車 /?uo?? t?????/

你車 /ni?? t?????/&>/n?? t?????/

人家車 /niɑ?? t?????/&>/nɑ?? t?????/

我猜測,正是因為在大荔話中,陰平相對強勢,並且一部分上聲字有調值整體降低向陰平靠攏的趨勢,故而比起將陰平的「他/人家」同化至上聲,將上聲的「我」「你」同化至陰平要來得更加順理成章。



我懷疑你問的是他。

他們說→塔目說

馬老師是山東人。


河南話。不僅他讀上聲,而且三個人稱代詞做賓語時還讀輕聲。是不是類型學標杆?


參考漢語方言地圖集,很多,特別豫魯冀一帶。

再補一個:吳語 無錫話 他d??(陽上調13)


山東方言就會把它發成上聲。


可以查下馬保國是用什麼方言。他在一個著名視頻里把「他們說」說成「塔么說」


有的。答主所在方言區為中原官話鄭開片,第三人稱「他」讀上聲。

另,「我」,「俺」,「恁」,「你」均為上聲調。


有,膠遼官話-青萊片-膠蓮小片-沂水方言將「他」讀作上聲,而且只有這一個讀音,沒有陰平的調。

冀魯官話區還有把「他」,讀成入聲音位的,所以這個字古時山東可能是入聲調,在膠遼官話里清入歸上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