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多細小的習慣束縛在身上,人就開始被外物所累。

條條框框我不太喜歡,因為你我總是從一個框跳入另一框,但框外有框!

所以我總是會反思,而不是直接喫過別人細嚼過的飯!

而這會讓我顯的獨特,從而在外在方面顯得非常孤獨,而我的內心卻無比豐富。

人在浩蕩的宇宙中,萬千星星都顯得孤獨無助,何況是更渺小的人類!

人類在這活著毫無意義,但我們的精神世界會賦予這一切,讓我們活的有意義!

我們的意義在於我們對自己所做事進行肯定!

那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內心進行探索。剖析自己,而不是去遵守這些對於他人有意義的好習慣!

更何況你根本做不到別人的好習慣,因為你的內心根本不會認可「別人嚼過的飯」

現在我會教你該如何探索內心,從而獲得內在的力量,進而化形於外!但自己的內心還是自由的!

首先

向自己的內心問幾個問題?

我這一生的使命是什麼?

我能不能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

我今晚睡下之後,明天我將不在醒來,我會不會對今天所做的事後悔

希望你的內心不要避開,因為我們死的那一刻還會再問我們一遍!

我給你們幾個提示!

只在於做,心靈的收穫!

懊悔,正視,承認,改正

精彩的活下去

你們有看過《海賊王》嗎?

海賊王最吸引我的設定就是,海賊王是笑著死去的!

不管是羅傑,還是路飛!他們對於自己一生所做所為,沒有後悔。如果路飛沒有笑著死去,我是不會認可他是海賊王!

我們可以哭著活下去,但一定要笑著死去!

我們該如何笑著死去?

看起來像一個搞笑的問題,孰不知這個我們會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答不全,每個人有著自己的思考!

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

不過我知道,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

我想這個答案大 ,現實懂你的人會很少,所以點贊的也會少,但我不會因為這個後悔,因為這是我該做,我表達出了我想表達的意思,別人不懂是他們的損失!

我不想直接把答案告訴你,但我會教你改如何進行探索,從而形成自己合適的習慣!


我找到了一半。

回答題中的三個問題:

  • 我這一生的使命是什麼?
  • 我能不能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
  • 我今晚睡下之後,明天我將不在醒來,我會不會對今天所做的事後悔?

1,使命。

在成年以前,我的使命就僅僅止於使命感。

從小就是個終日做夢、充滿幻想的人。在小學的時候,如前幾天剛寫的詩一樣(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880723),我也在那時想過,葉的使命,樹的使命,野人的使命,蝴蝶的使命。

若我為葉,使命就在樹梢搖曳,歸宿在風的追求。若我為木,使命就在開枝散葉,歸宿在落地傾倒。若我為人,使命就在浪跡山野,歸宿在衰老病死。若我為蝶,使命就在穿行花叢,歸宿在產卵命終。

後來我還有些屬於十一二歲的夢,我要當畫家,科學家,心理學家,歌唱家,這一類普普通通的夢。我也在那時深信這都是我的使命。

再後來我長大了,但我還是什麼都沒有,和小時候一樣貧瘠。

其實也不是一無所有的,我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拿到了我的第一個技能:情商。

於是我走上了治癒系的道路,第一個享受治癒的人是我前任,綠了我之後,我用最治癒的方式讓她離開去追求她的追求。

如今被治癒的,依然是我喜愛的人們,在治癒可愛的人的過程中,我會得到最大的滿足。

我也不斷的學習了很多反擊技能,我會幫買了劣質商品的同學投訴商家拿賠款,我會罵那些欺負同學的人,不過對麪人多我還真打不過。

所以目前看來,我的使命就是在力所能及之內,治癒可愛的人、壓制可恨的人。

我也一直在疑問,這樣的我是維護了正義,還是擾亂了弱肉強食的法則?


2,錯誤。

所犯的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經歷,遲早要走的路。

只要我們錯了,就把它變成經驗、閱歷。每一次錯誤就都是一次成長,每次錯誤都讓我更進一步。

不再贅述。


3,後悔。

說到後悔,我是十八年來不知後悔為何物。

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表姐,她總是後悔,上了高中就後悔初中沒好好學習,選了藝考就後悔沒有選文化科,就好像每件事都要後悔一番再極不情願的去做。

也經常聽說少婦們談論購買的事,時不時插入幾句「後悔死啦~」,但下次,還是「後悔死啦~」,啥?誰死啦?也聽說小青年們,他們常說的是「我現在真後悔!以前沒有xx」。還有同學閑談之間說到什麼東西什麼事,就突然來上一句「我現在後悔了。」

可惜可惜那些人口中的後悔,我一個都不懂,一個都沒經歷過。

要是如問題所說,今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

人的生命這麼脆弱,隨時都有可能意外身亡。

我也曾在勤勤勉勉時惶恐:如果我死了,我的這些努力豈不是一場空?

如果我失敗了,我的努力豈不還是一場空?

別怕,別執著那結局,最幸福的奔赴,就是享受努力的過程。如果努力是無聊的、讓人痛苦的,這努力就沒有任何意義。

別為了結局努力。如果你懂了,就不必像我之前那樣杞人憂天的怕死。


歡迎擡槓,日薪0元。


【看完問題我以為題主的職業是和尚】

題主覺得自己又有深度、又超脫。很感謝誠邀我來回答問題,但我個人更關心衣食住行、喫喝玩樂、生老病死,屬於題主眼中在乎外物那種俗人。

抱歉沒辦法幫到你加深人生的深度。


手動的時候腦子不動,腦子動的手不會。


最近在玩黑暗之魂3,裡面所有的不死人都有相應的使命,使命一旦完成,不死人也就死掉了,即是無火的餘灰,成不了薪,所以充滿了對火的渴望。至於使命我個人認為是沒有的,看過幾本小說只談到了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餘華的《活著》講的是人活著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馬爾克斯的《苦妓回憶錄》講的是人活著就是為了講述生活,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更是說已經沒有在人間活下去的資格了,所以我認為人一生的使命其實是和如何活著掛鉤的,每個人都有他的行路歷程,你可以自我認同地去選擇一個使命用一生來完成,至於這個使命是什麼,它可以是一種行為準則,一種目標,一種思想的提升,一種身體素質的提升,也可以是為了躺著,為了更舒服,但既然談到了使命,那難登大雅之堂的事情就談不上使命。比如說我就想舒舒服服地打遊戲,不愁衣食住行,天氣好了拉開窗簾坐在陽臺邊泡一杯茶看一下午書,晚上躺在柔軟的被窩裡拿著手柄玩著遊戲,再一覺睡到自然醒,但即使是這樣我也需要分得清什麼是墮落什麼是自由。所以我的終極使命就是能讓自己舒舒服服地過活,但肯定很難吧。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在思考的問題。

但是我想大道至簡。

超脫物外沒有錯,但是所謂境界就分為三層:

第一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所以其實,所以使命應該是發芽於生活,依託於時代,造福於未來的。

因此,找尋使命這件事,最重要的還是去感知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脫離於現實。

相信題主會有更好的認知與思考,所以我就不再露怯了。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粗淺的見解,不敢與題主相媲美,願題主越來越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