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同學朋友都越來越喜歡用電子請柬來邀請同學朋友。但是這樣一個甩過來,雖然內容很豐富,有新郎新娘的情感歷程,有結婚照。但是總感覺沒有傳統紙質請柬有儀式感。連個名字也沒有,被邀請人也感覺不到被重視,總感覺不夠有誠意。請問大家對於這種情況怎麼看。


放棄紙質請柬改用電子請柬不是為了減少花費,也不是為了圖省事兒,更不是因為誠意不夠,我覺得僅僅是因為社會發展進步了,通訊速度和水平都提高了,人們只是選擇了一種更新穎更快捷的方式進行請柬製作和分發。我覺得電子請柬用心做也能體現出重視和誠意。

首先,有些人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參加,但是又想欣賞好友的婚紗照,自然是通過電子請柬的方式可以實現這個小願望。這是紙質請柬很難做到的。

其次,電子請柬要想走心也可以實現。方式也有很多種:

第一,如果是照片合集類的請柬,可以對每張照片進行不一樣的設計,不要用網站上直接給的模板,自己去選擇一些素材搭配進去,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戀愛經歷去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請柬。

第二,也可以創新電子請柬的形式,比如短視頻形式、小故事形式、快閃形式、小動畫形式,這樣就像新郎新娘親自上門邀請一樣,活靈活現,形式新穎,讓收到的人也很驚喜。

第三,這是個重點,所有的文字一定要親自配!!!不要去用模板裡面給好的文字,也不要隨便上網去搜索一些話術,自己用心去撰寫,可以把你們的愛情故事簡單描繪,也可以把你們愛的誓言說出來,甚至還可以直接用手寫的方式拍照上傳。這樣,熟悉你的朋友一看就會知道是你的文風和字體,那種親切感自然不用說;而不熟悉你的人,也能感受到文字的不一樣,當然也不會覺得缺少誠意。

第四,背影音樂一定要自己選!不要用模板裡面給的音樂,也不要用隨處可以聽到的喜慶的配樂,就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最好不要去完全選一個新的,而是找一個你一直都喜歡的音樂。你喜歡的音樂,配上你親自寫的文案,加上兩個人的照片或視頻,誰還會認為是不走心的呢?

第五,取消模板中一些不必要的內容。比如,參加婚宴的人填寫個人信息、新郎新娘的聯繫方式、留言板、送祝福紅包等等,這些板塊簡直是給電子請柬徒增糟點。最後一頁或者第一頁,就把宴會的時間、地點寫清楚,就足夠了。把電子請柬打造成一個純純粹粹、儀式感滿滿的「喜帖」的模樣,不好嗎?

第六,如果想要更加獨一無二一點,可以給每個人的請柬都做一些稱呼上的改動,讓每個人收到的都是有自己署名抬頭的專屬請柬。

我的結婚請柬就是按照上述方式做的,照片的張數不算多,頁數也只有五頁(還包括了首頁和尾頁),用的背景音樂是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祕密》裡面的配樂《淡水海邊》,是我喜歡了最久的明星和電影,聽到歌我就能立馬感受到小情侶間那種漫步江邊的青澀和閑適的感覺。

真的有好幾個朋友一看就跟我說「這文字絕對是你自己寫的」,當時的那種滿足感,不言而喻。也會有朋友會說「某某張婚紗照太好看了」,沒有看夠,再多發幾張,這也讓我覺得請柬做的很成功。還有朋友直接跟我要了配樂的名字。所有的這些,都讓我覺得我的誠意被收到了。

看到很多走心的定做的紙質請柬,會選擇手繪新娘新郎的婚紗照的小頭像,然後配上走心的手寫文字,再用火漆印封印。這確實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只是如果不是親自送上的話,快遞的失效和安全性,難免讓人有些許擔心。

不過,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覺得,如果想走心,無論用哪種方式,都能做出走心的請柬。


首先現在很多人都不在老家,也不在一個城市生活,如果發紙質請柬,還要提前要地址,再加上郵費,成本有點高;不過個人很贊同樓主說的電子請柬會讓人覺得不受重視,我覺得不受重視很大原因是因為新人的請柬是羣發,如果在發電子請柬的時候,一個一個發,發完之後再發一段帶上對方稱呼的文字邀請,就會有誠意的多,我當時發電子請柬就是這麼操作的


武方是你麼?? 你也玩知乎?
電子請柬容易被忽視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在微信上和老同學聊天,這怎麼能行,要用信纔行,還必須是親手寫的,筆墨之間纔是同學情誼阿,比那些個冷冰冰的 好的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