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讀了幾本金庸小說,卻偶然發現,我所讀的金庸小說裏,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情,也有感人的親情,愛情,但是似乎少有古龍小說裡面,類似阿飛為了李尋歡而假扮梅花盜讓人熱血沸騰;富貴山莊裏王動郭大路燕七林太平讓人會心一笑的友情。那麼金庸小說裡面有哪些比較出名的友情?


我一直覺得金庸不善於描寫兄弟手足之情。 天龍八部之前,他描寫劉正風曲陽,苗人鳳胡一刀,甚至是江南七怪,函谷八友,頗具魏晉風骨名士風流,寫來看來固然瀟灑,卻讓人難生共鳴。

我的觀點是,他寫的是名士之間的交際。『』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這是對一個人品格的認可,卻不是對友情的描寫。

金庸在所著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我認為他事實上並沒有真正描寫過友情這樣東西。
第一反應,胡一刀和苗人鳳。
金庸小說裏兄弟結拜的不少,但朋友的真想不起來。突然冒出的陸大有和令狐沖。應該也是兄弟情吧


金庸裏描寫的像古龍筆下的熱血沸騰的友情確實不多,總體來看金庸筆下的友情更接近傳統文化裏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或者比較內斂,沒有古龍如日本動漫裏描寫友情那般外放的風骨。 金庸小說裏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友情當屬《笑傲江湖》裏的劉正風和曲洋的生死之交了。劉正風和曲洋兩人,一個是衡山派的二把手,一個是魔教長老,分屬正邪兩道。而五嶽劍派和日月神教,幾十年來互相仇殺,雙方死在對方手上的親友師門數不勝數,算是至死方休的對立存在。在這樣身份對立的兩個人,卻因為音律愛好而成為知己,惺惺相惜成為至交好友,也算是令人詫異。然而這樣的友情終於不能見容於名門正派的世俗眼光。正因此,劉正風纔不得已金盆洗手,花錢捐個小官做做以自污,來表明自己退出江湖的決心,企圖藉此跳出正邪對立的宿命束縛,得以保全全家老小,又能延續和曲洋以音律相交的知己之情。然而,結交魔教中人的事情終於還是被野心家左冷禪發覺了,於是,衡陽城中,金盆洗手大會變成了一場屠殺大會,面對嵩山三太保的咄咄逼人,全家老小命在旦夕的情況下,劉正風始終不願意以曲洋一人來換取全家老小的安全,甚至連假意答應一下都不肯,終至全家老小被殺。而曲洋也為了救老友,導致自己和劉正風心脈雙雙被震裂,還搭上了自己的孫女。從劉曲二人的交情來看,金庸筆下的友情還是沒有跳出「士為知己者死」傳統文化。

胡一刀/苗人鳳

同樣是豪氣幹雲的大俠,郭靖有同生共死的愛情卻沒有肝膽相照的友情,蕭峯有肝膽相照的友♂情卻只有悲劇的愛情…

胡斐張無忌陳家洛之輩就更不用說了…


天龍三基佬
喬峯和完顏阿骨打啊~
《書劍恩仇錄》餘魚同與駱冰《雪山飛狐》胡夫人與苗人鳳
金庸裏的朋友不常在一起,多年不見依然親兄弟一樣。

古龍裏的朋友,離開就是背叛


金庸寫武,古龍寫俠。

段譽和蕭峯只是賽跑了一小段就奠定了情感,談心一陣就結拜了,這題主覺得可能嗎?

不過反觀古龍作品,兩個好兄弟因為一個女人或者錢但是會反目成仇,這我覺得還是比較現實的。

古龍人性寫的確實不錯,不過古龍也確實在炫技。

相比金庸,他的文學水平就差出太多了。

金庸從起名字這點就選勝古龍,

紫白金青不知道你們是否記得,各種外號都是霸氣不失婉約,敬畏又不可笑。

再看古龍的作品,從外號這點就差了好多,

不過補充下,金庸再好,我卻只愛我家古龍先生。

好不好的一邊去,我喜歡先生的人性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