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先回憶一下小時候,原本是用湯匙喫飯,終於有一天媽媽給你換上筷子,剛開始夾菜是不是也是稀里糊塗一通亂夾?你是怎麼學會用筷子的,並且大到豬肘子,小到花生米都不在話下?

想不起用學用筷子了,那麼能想想自己第一次學自行車,第一次學游泳的時候呢?

數位板是獨立在紙質書寫之外的另外一種書寫體驗,各個軟體的不同演算法以及數位板和電腦屏幕映射的手眼不一,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加適應,因此你不應該把紙上寫寫畫畫和數位板做對比,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式, 也就是說你會騎行車和你學開汽車沒有半毛錢關係,從頭開始就對了,無它,唯手熟爾,簡稱:習慣(熟練)就好。

微課菌當年學畫畫的時候第一次上板子是抄寫水滸傳,抄了大概一萬多字。不過你們還是用臨摹線稿的方式來熟悉板子吧。

這裡微課君還是從3個方面給你一點快速適應板繪的小建議吧:

1、——板子上墊張300G的水彩紙,比任何貼膜手感好一萬倍。

2、瞭解工具——ps的筆刷設置,詳細見這篇文章↙↙↙

板繪勾線用什麼筆刷??

www.zhihu.com圖標

3.握筆姿勢對畫線條也會有影響,這對你現階段去做練習,提升對線條的控制會有幫助。

首先,要注意不同長度的線條,對應不同部分的手部發力點。

通常來說,我們在不大的手繪板上,主要會用到的線條長度都是靠手腕部分發力來畫的。

超過手腕發力能畫的長度時,越長的線需要用到的發力點離筆尖越遠。(這裡的原理就像圓規)

3、畫長直線的,比起看起點或是終點,看著整個線條中間部分更好。

還有一點要注意:

板繪始終是工具,無論你是否適應板繪操作,或者覺得更換頂級的數位板能對畫技有提升的,其實是毫無根據的想法。畫畫是靠腦子畫的,畫筆也是要腦子操控的,零基礎想學好畫畫最需要提升的應該是基礎,基礎功打牢了才能支撐你去想要表達的畫面。

那麼基礎怎麼學?

比如學習學習流程一般是這樣:

先學透視—到素描—靜物—人體—色彩—設計—構成—構圖—最後纔是創作

這些是組成個人繪畫知識體系的主要基礎,有這些基礎才能靈活的創作想要的畫面。

如果你在某天發現自己畫不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下筆的時候感覺大腦缺乏想像和執行的空間,

那也屬於基礎不紮實的問題,

而有良好的基本功,才能支撐你去創作你想要的畫面。

基礎提升又需要學到以上整體的流程,

所以,整體的學習流程又需要一個科學系統的規劃安排,這是一個按部就班逐步推進的學習方式。

想學好畫畫,你真的不能選擇跨階段學習,比如就像學文化課一樣的偏科,你不能只學透視,只學線稿、素描卻學不好人體,那你也沒辦法逐步推進學習的流程,因為繪畫學習本身就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可能你想知道,別人系統學習後能達到什麼程度水平,

這裡舉2個例子:

同樣是輕微課學員,

看看別人是怎麼通過系統學習短期內快速提升基礎,

先看他入學前的作品;

學習了9個月後是這樣的:

他的目標是想要學好畫畫,所以選擇了系統學習,把基礎打牢才能慢慢積累自己大腦中繪畫的知識儲備,這些知識體系能支撐自己去表達自己在大腦中想像出來的畫面。

所以想學好畫畫,是需要明確你的學習目標、

需要有系統規劃的教材、

需要有專業指導的老師、

需要有效訓練和有效反饋,

你才能在基礎階段的某一個時期達到有階段性的提升。

雖然他目前畫的還是不太好,但是他完成了從手繪到板繪的過渡、完成了繪畫基礎的入門訓練

也就是從系統學習的流程過了一遍基礎,基礎階段需要先把造型學好,因為繪畫的根本就是做造型,而前期學基礎,後期學設計。

第二個例子:

報班前

報輕微課後

不僅得到了系統的學習和專業的指導,真的有階段性的提升!

自學要畫到這個程度,可能要花費的時間更多吧

最後想說的是,

不論是報班還是自學,

不必在意任何別人的說法,畫畫要畫得開心,

有問題也要積極提問,

不要覺得靠自己能解決繪畫路上所以問題,

然後,

努力想辦法提升基礎吧!!

零基礎學畫畫全面提升學習路徑,瞭解一下↓↓↓

繪畫應該學哪些知識點?繪畫的學習架構應該是怎麼樣的?畫培訓_插畫設計課程_插畫視頻教程 - 輕微課?

www.qingwk.com圖標


瀉藥,這個在我剛開始板繪的時候也是這個感覺哈哈

板繪比起手繪最大的區別就是圖層和撤回,還有各種圖層效果(正片疊底、發光……)用習慣了是真的方便。你可以先去了解這些數字繪畫獨有的運用,這是和手繪不一樣的思路。

不知道你手繪時畫日系多一些還是素描類的多一些?如果是素描類的多一些,可以去了解一下厚塗畫法,和油畫的畫法差不多,先黑白稿再去畫彩色稿深入。如果日系畫的多一些,就更簡單了,利用圖層讓上色更加簡單,叫做賽璐璐畫法。b站大多數教程都是這種畫法的。

厚塗風格的圖

賽璐璐風格的圖

還有不習慣的原因就是數位板和屏幕的手眼不協調的感覺,這個習慣就好了。不建議不習慣就換數位屏,可能不習慣是很多因素導致的。比如線條在數位板慢慢上畫要抖的多,這個是現在硬體技術上沒法克服的,sai、優動漫的軟體防抖很不錯,你也可以試試。


謝邀

萬事開頭難,多練習就好啦,我當時也是這樣過來的,我手繪畫的不錯一直很自信,結果在板繪上備受打擊一度懷疑自己有沒有繪畫天賦適不適合畫畫,最後認清自己喜歡畫畫這個事情就硬著頭皮咬牙和板繪磨合了小半年現在板繪就跟當年的手繪一樣熟練呢,有時候手繪反而不太會畫了,一畫錯就老想著後退


心理上自信點,畫不好,修正的方法多著呢,而且比傳統紙上繪畫快捷。可以撤銷操作,橡皮擦,圖層,選區工具,變形工具。

首先熟悉軟體基本操作,你不需要知道界面所有圖標。熟悉一些基本的,像新建畫布、新建圖層、畫筆、橡皮擦、撤銷。

開始別想著畫一幅多牛逼的畫,就畫線條。重複畫橫直線、豎直線、斜直線,隨心畫曲線,畫簡單的平面幾何形(大學第一堂美術專業課老師就是這麼教的,設計類專業)。

甚至你寫寫字都可以,楷書、行書、狂草隨便玩。心理上要放開,大膽償試。塗滿了,全部清空或新建空白畫布,再隨心所欲多塗幾次。

接下來,像幼兒園小朋友一樣畫些簡筆畫。

以上目的只有一個:儘快適用只看見一個點在屏幕上遊走的繪畫方式,忘掉彆扭的感覺。

記住:手繪板和軟體只是你的工具,就和你的紙、筆一樣。多畫就熟悉了……


主要就是習慣,筆法和思路的改變。

第一,數位板要適應手眼分離的過程,這個只能多練。如果你用數位屏,那可以直接跳過這個階段。

第二,繪畫的思路。在紙上手繪是很少修改的,而且沒有圖層概念。但板繪上用了軟體,就要有圖層的概念了,一個步驟可能就是一個層,而且可以修改。十分方便。同時你還要熟練掌握軟體的功能。

第三,筆法的改變。紙上上色一筆一筆去覆蓋。而軟體裏可能是直接填充,再用噴筆去噴出自然的明暗過度。

有了這些觀念去練就行了,時間長短看個人悟性了。有紙上手繪基礎學起來還是很快的。


接單...

極其便宜的單也可以接。

比如

火鍋單(不收錢收一頓火鍋)

京東卡單(常見於各種遊戲同人論壇)

肉償單

吸貓單(幫貓咪主人畫畫過後,主人邀請上門吸貓)

鮮牛奶單(幫樓下鮮奶屋畫吉祥物,免費喝七天)

鑰匙扣單(幫人做卡通鑰匙扣,成品後送你幾十個拿回老家送小孩)

免費私教單(給健身教練畫了全身對方免費教你拿鐵)

體恤抱枕單(遊戲活動期間畫同人獲得該遊戲抱枕體恤什麼的)

等等等等...

總之就是不要白畫,這樣才能促使你能持續畫畫而不是買一塊板子回去泡麵的時候用來按碗。

實際上你想問的是:在手繪方向商業化難以推廣的情況下,如何快速轉型成板繪畫手。因為你內心其實是覺得板繪難度低,會不會因為用了板子導致毀手之類的,如何在不對電腦繪畫的方便產生依賴的同時,又進入這個行業。

醒醒吧。你只要沒拿著釘子鎚子在岩石上雕刻牛羊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用越來越簡單的繪畫方式來實現越來越有效的表達。你如果在拒絕這種東西,很難真正融入進來的。用戶ps的看不起用sai的,用painter的看不起用ps的,畫油畫的看不起畫cg的,如果陷入這個怪圈,就很難練好了。


這個只是個習慣問題,這個有經驗的老師肯定知道些好辦法,畢竟他們教了那麼多學生,這個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我覺得還好,沒太大問題。你不妨在線諮詢下奇天的教課的老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