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角度看,買新和買舊適用於不同的消費羣,在不同的場景下可能有不同的選擇。

單純討論日常用車羣體,對於古董車有收藏需求的同學,這裡就不進行探討啦~

買車時如果追求功能性,買新不買舊。當然,這裡的新泛指車輛的平臺切換或者大改型,在這種條件下,例如發動機性能的提升(提升功率、扭矩,降低油耗),電子架構的升級(提升信號傳輸速度和路徑,以獲得娛樂系統的升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提升),座椅骨架的升級(支持座椅更多的功能性,同時獲得更好的舒適性)等,都會給與消費者更加多樣的駕乘體驗。對於新車,造型的趨勢也會更現代,更加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汽車越來越不僅僅是代步工具,新車功能性的提升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

如果對於能耗(油耗、電耗)、空間、視野關注更多的消費者,買舊也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雖然新的車型平臺中,會有更多的整車輕量化技術,但是隨著功能性以及電氣化的增加,整車零件數量的增加(例如電子模塊及支架/48V電池/變壓器等等),也對能耗的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零件的增加,無疑對整車的空間、視野產生不少挑戰。

再者,很多消費者在買車時也會關注車輛在二手車市場的保值程度,二手車市場對於車輛品牌的品牌、市場保有量、車輛損耗程度更加敏感,因此對於爆款舊車有時和新車相比,二手車市場的保值程度反而更高。

希望本文對題主的疑惑有所幫助~


謝邀!買新不買舊,就像樓上說的源於手機行業,畢竟智能手機的更新,可能今天你剛剛買的是一個最高配置版,但到了明天,說不定就已經變成了一個低配了。但這句話對汽車行業到底適用不適用,我覺得要因人而異,因車而異。畢竟每個人買車的用途不一樣,需求不同,對一輛車的期待也有所區別。可能有些人覺得新款會比較好,畢竟有做升級換代了,配置、動力什麼的更先進,更高級,也更實用了,像一些老款車型上配置的倒車影像,只能看到車輛正後方的情況,側方來車完全看不到,倒車入位的時候很容易刮蹭到側方來車,但到了新款上,就換成了360度全景影像,車輛的後方視野被大大的拓寬,行車也更加安全。所以,有些人更傾向於選擇新款車型。

那我接著圍繞樓上說的哈弗H6來說,對於這款剛剛官宣的哈弗H6第三代,這部分人就覺得相比現款H6而言,新款做了一個全面的更新換代,無論是在科技感還是動力方面還是其他配置上,都有很大的一個提升。

通過可以獲取的官方消息,我們從兩個小點上來簡單看一下新款的配置。第一就是新款哈弗H6配備全新的智能互聯繫統,擁有同級別獨有的全綵「飛航式」虛擬懸浮儀錶+12.3英寸超智聯觸控屏組合,以及一般是出現在豪華車的頂配車型裏的HUD智能全綵抬頭顯示,這個HUD,能夠直接在我們汽車的前擋風玻璃上顯示諸如導航、倒車影像、手機來電等多種信息,而且與我們的駕駛視角保持水平,這樣在行車過程中我們也就不再需要反覆轉頭去查看中控屏,更加便捷也更加安全了,不得不說,這個配置真心很贊。在動力方面,新款哈弗H6也有所變化,覆蓋了EV/HEV/PHEV等多種形式,是哈弗H6自2011年上市以來首次加入混動版本,充分考慮到了汽車市場上顧客的多方面需求,當然也展現了第三代哈弗H6的野心。

不過,伴隨著新款哈弗H6上市的臨近,現款H6在價格上已經開始大幅度降價優惠,甚至達到2-3萬,那對於消費者來說,無論怎樣選擇都是必贏的局面;那我總結一下,無非是一個性價比的問題:

1、『新』的吸引力在哪裡?是配置、是外觀、是科技感、是對現代和前沿的高標準高要求;那麼選擇新沒有問題;HUD抬頭顯示不香麼?謳歌、BBA一線豪車的配置;全新平臺油耗更低,這個怕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

2、為何又對『舊』依依不捨?無非是價格和產品力的信賴。現款哈弗H6多年銷冠地位,其性價比完全經住了市場的考驗。其親民的價格,加上靠譜的產品性能和配置優勢,目前還有相當力度的優惠,那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都是雙贏,任何一個選擇都不是虧的。

話說回來,究竟是選擇新款還是現款,就需要自己去抉擇了,新款需要等,老款在某方面不如新款『先進』,老話說得好,畢竟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以上,歡迎討論。


我覺得買新不買舊對汽車行業來說同樣適用。

熟悉汽車行業的朋友都知道,近幾年的行業越來越激烈,自主品牌崛起,造車新勢力也萌發,在世紀之初,甚至10年前,自主品牌還未崛起的時候,基本就是合資車的天下,南北大眾、日系+德系,佔據了大半塊蛋糕,那個時候國產車之間的競爭並不大,因為畢竟車企少,缺少多品類的產品,市場的競爭基本是國產車與合資車的競爭,但實際往往就是一邊倒,國產完敗。

說到現在的國內市場,最值得一提的必然是自主品牌的份額,其中尤以SUV為佳。哈弗H6的面世走紅,極大刺激了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同類別的博越、傳祺GS4、榮威RX5等產品相繼面世,以及長安等車企推出SUV產品,鯰魚效應越發明顯,分羹者越拉越多,汽車市場已經不僅僅是對外抗爭,更是面臨激烈的內部競爭。那麼帶來的必然是技術的革新和車企競爭意識的覺醒,不斷成長到現在成長為為哈弗,吉利,長安等多巨頭的自主品牌陣營。隨著不斷的更新換代和良性競爭,自主SUV產品力也有了飛躍,國產車現在基本上奪取了20萬以內的大部分市場,哈弗H6、長安CS75、博越等產品,強勢力壓奇駿、CRV、甚至還包括曾經的王者——途觀,自主品牌的進步飛速,甚至還能看到,以哈弗為首的國產品牌已經在全球都有了一席之地,國產車遠銷海外。

隨著競爭加劇,市場上的選手也越來越多,『技藝』越發高超,所以更多的迫使選手們,精進技藝,改良換代才能不利於不敗之地。不僅要與合資車搶奪蛋糕,也要與自主品牌一爭高下,於是帶來的就是各大車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以技術取勝,因為只有產品具有引導性和標杆的作用纔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角逐出來,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汽車市場就要不斷的迭代汽車產品,通過不算的更新換代來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使自身處於行業尖端,就這樣慢慢形成中國汽車的『換代文化』在這點上與題主所說的買新不買舊,如出一轍。而最先進和最經濟的生產方式,就是模塊化生產,簡單說,汽車模塊可以任意組合,能夠實現跨車型、跨級別、甚至跨種類的研發製造。零部件通用比例更高,強化了車型研發的高效性和生產製造的一致性,對於車企而言降低了研發成本、縮短了研發週期。此外,模塊化架構不僅僅能夠節省生產成本,也直接影響到一款車型的基礎素質,對提升產品力有著重大的作用,對於用戶而言汽車的品質感和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證。這樣的生產方式顯然比傳統的生產方式效率更高,更先進。目前,國內的不少車企已開始在此領域有所斬獲。目前吉利已經形成四大全球化基礎模塊架構,是模塊化架構最豐富、最全的自主車企。但『全』不意味著『精』,長城旗下即將上市的第三代哈弗H6就採用了國內自研首個全球化智能整車平臺+架構,該架構支持全鋁車身研發設計、白車身重量降低44kg。在同等動力條件下,車身性能提升10%,油耗降低14.5%以上,對於用戶來說,最實惠的無疑是更加經濟的用車成本。此外,該平臺可實現從小型SUV到緊湊型SUV多尺寸優化調整,可滿足24種動力系統的打造,包括HEV、PHEV、增程式電動汽車等。在平臺化上,長城汽車無疑又進入了大混戰,且走在了行業發展的前列。

前面說了技術,那麼產品光有這個法寶夠嗎?顯然不夠,科技、智能又是另一個時代前沿和新生用戶的需求,所以能看到越來越多的車,主打智能化,科技感。拿SUV銷量王H6來說,在科技方面就一直處於了領先水平,比如哈弗的智能語音系統等等,以其第三代產品為例,在科技配置方面直接推出了,像中控液晶抬頭顯示支持三屏聯動等功能,直接引領這個價位產品的配置和逼格。

那麼其實說到這裡,很明顯,『新』要勝於『舊』,「新」引領了行業和時代,因而纔有活力,停滯不前故步自封坐享其成,唯有被歷史洪流淘汰掉。

題主說的買新不買舊,顯然也適合汽車行業。


假如說,你是不講究花裏胡哨,對那些智能配置不感冒的人,那買新不買舊對汽車並不適用;

為什麼電子產品特別是手機電腦方面會有「買新不買舊」一說?這是因為手機電腦的性能增長很快,而且價格相對來說並沒有那麼昂貴,對於很多人來說,花一個月甚至半個月的工資去買一臺手機就能用至少一年了,而買一臺車則需要花費幾年的積蓄;

並且汽車發展並沒有那麼迅速,很多時候新車給用戶最直觀的甚至是僅有的「新」就只有外觀新了,而某些人熱衷的比方說寶馬的直列六缸發動機,馬自達的2.3t發動機,本田平行軸變速箱,本田VTEC發動機等等讓車粉著迷的科技產物基本上都只存在於舊車,並且這些科技產物放在今天也並不會特別落後,甚至某些地方還是更好的;

汽車買新不買舊並不是說絕對適用或者說絕對不適用的,你可以為了直六去買二手寶馬,但我想你應該不會為了燒機油而去買第二代EA888,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事情。


個人認為適用,儘管汽車外觀類似,但是相比之下,新款車型的電子電器架構會更新,軟體相比老款車型也有更新。

當然,你要是為了懷舊,當我沒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