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回答挺多的,我也回答一下吧:

先說個人想法:如果在醫院,康復的未來的話,我不看好。但如果在醫院體制外,我覺得還能期待一下,但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參考臺灣物理治療師,臺灣發展了50多年,治療師照樣沒地位沒處方權,轉行人也多),康復專業以後可能應該會像藥學專業一樣,例如,藥學在醫院工作滿一年可以考藥師,工作滿3年可以考執業藥師,可以自己合法開藥店。

在醫院

大家都知道也就這麼回事,康複發展好的醫院不多,也基本都是大醫院,每年那麼多康復畢業生,能進去的有多少?

和大家說個事情:假設同樣大家是同班初中同學,a同學去讀了中專康復,b和c同學讀了高中,然後同年,a同學中專畢業,b和c同學高中畢業,b同學讀了本科康復,c同學讀了大專康復,然後發現考康復治療師的時間,中專畢業的a同學和本科b同學一樣都是高中畢業5年後考治療師,而大專的c同學要6年。

如圖:

重點的這三個同學後面都在同一個醫院同一個科室!a同學14年中專畢業後就進入了本地的公立二甲醫院康復科(二線城市,14年很多人都不知道康復是什麼),c同學17年大專畢業也進來了同家醫院,b同學在今年2020年拿到康復治療師證的情況下也進來了這家醫院。從14年到20年這6年到時間,這醫院的康復科做的工作內容一直都沒改變,但對於治療師的要求卻從中專到了本科有證?難得這不屬於康復內卷?大家工作內容都一樣。可替代性很強很強。

在體制外:

那就亂了,各種和你競爭的人都有,從健身房到推拿館。體制外需要自己會的能力很多,包括營銷、技術、運營等。所以我才覺得會慢慢規範化,就像香港那邊一樣,物理治療師沒有處方權,但是有執業權能自己開診所啊!


未來就是你自己的腰疼,胳膊疼,手疼。找工作不要女性,本科女性不如大專男生,有分類別的醫院很少,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乾的活沒有區別,依舊搬大腿。

我不知道出路在哪兒,有的專業,臨牀考個研,就不一樣了,但是我們考完區別真不大,考完研究生我依舊抱不動大腿,比如現在的醫院要本科,努努力把握機會還能勉強進個三甲,三年後所有的醫院都要研究生,那我讀三年以後出來還是進這個醫院。我很俗氣,我就是想事少錢多離家近,但是事不少,有可能幹不動,錢不多,甚至還得用理想來麻痹自己,離家近嘛,為了理想你還得去沿海,然後又買不起房。

我想起我上第一節物理治療學總論,來的是神經內科大佬,正經康復學博士,他很尊重治療師,認可我們的地位,他第一句話是,康復!是朝陽專業!是蓬勃的!第二句話是,為什麼這個班女生這麼多,不是應該男生多嗎。這位大佬在政策之前由康復治療師考研,轉成了康復醫生,現在跳槽了,去了沿海。

我一直相信康復會不斷的發展,只不過我們這輩不可能了,未來的某一天,會達到大家的理想。而我們,只能在歷史的洪流裏被裹挾,成為康復歷史上積澱,可能未來的康復人會說,那個時候好艱苦,康復人都怎麼怎麼,就如同,護理的人說以前的消毒很苦之類的,但是短暫的幾十年,我覺得基本上不可能。

未來肯定是有的,只是不是我的,也不是我們這一代康復的人的。這個未來時間太遠,我的腰實在是等不及了。


為什麼指的是什麼?

待遇 ? 地位?還是上升空間呢?

其實把康復治療師是服務類的行業,無論在哪裡都是服務類型,觀念要扶正。

比如護士就是有執業範圍就是打針照顧病人,寫好護病,醫生就是看病治療看。

每個職業都有每個職業的崗位沒有高低貴賤。

如果你感覺康復治療師只是抬大腿,別人也會認為護士很清閑打打針發發葯沒啥技術含量。

可是事實知道是這樣的,這個只有自己清楚了吧,醫生就真的就一定很有前途嗎。

中專的醫生醫院回鎮醫院上班。

更別說中專的康復技師了。

所以學歷也很重要。

運動康復專業連康復治療師證都不一定可以考,可是他們就一定要去醫院嗎?

請搞清楚你們為什麼想這個專業康復治療謝謝你們,如果不喜歡請轉行吧。

我是去年考過了,今年拿證了,感覺生活過的很充實未來一片光明 。

其他醫技也沒有執業證還不是照樣乾的好好的,不用杞人憂天了。

多大本事做多大本事的事情,互相尊重。


會好的,當大家發現,骨科手術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能解決;針灸推拿不能解決的問題,你能解決;針灸推拿能解決的問題,你還是可以解決的時候,大家自然對你就信服推崇了。

你是誰,你是治療師,你強了,我們這個專業就強了,大家都有技術有能力了,這個專業還怕沒有未來嗎?

未來不在醫院,不在機構,不在什麼政策環境,在於我們每一位治療師。

與在座的各位共勉。


怎麼說呢?單獨談個人的未來的話,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首先自身的水平是很大的因素,如果你是很優秀、出類拔萃的的治療師,還怕會沒有未來嗎?目前治療師隊伍水平確實參差不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醫院同事、社會人士對治療師的看法;還有就是科室的因素,現在很多醫院康復科的其他人員,包括領導,都是其他專業轉過來的,大部分還是與醫生隊伍為主的,而且科室後續想要怎麼發展,這個關係就很大了,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整個社會都是在高速發展的,康復醫學也是,但是當時找不到專業人才怎麼辦呢,只能用其他的來補了,現在專業的畢業了,但是沒有位置給你了,很尷尬;還有就是所在單位的因素,現在公立醫院,尤其是綜合性醫院,康復科、治療師地位本身就是很低,醫院基本不會把資源傾斜到康復科,更不可能傾向治療師;另外醫院的制度下,沒人會為治療師爭取權益,像醫師,不用說了,肯定不虧,尤其有處方權的醫師,像護理的,人家有護理部,也能幫護理的爭取一些東西,最尷尬的就是醫院的技師(雖然我不承認治療師是技師,因為治療師是能獨立評估,治療的,而不僅僅只是會什麼什麼技術,但是醫院給你定位就是這樣,在這裡也就這麼說吧),各個專業太分散了,沒辦法集中,一個單位,只有幾個人發聲,沒什麼用的。

現在治療師註冊執業的呼聲越來越多了,這當然是好事,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況且註冊執業以後呢?或許還是一樣,變化不大。而且到時候的職位需求,沒有想像中那麼樂觀的。康復治療可是永遠的朝陽專業,永遠……

在這種大環境下,要考慮也是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個人因素,努力學習,提升自己,不管什麼專業,未來還是很美好的。社會不會拒絕優秀的,而且還不斷學習的人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