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咯!希望各位对这个卷有经验的大佬们给我这个新手一些拍摄和冲洗建议!

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夜间霓虹灯光用这卷拍出来的效果,蓝红表现都好好看,我想夜间雨天拍摄广告灯光牌倒影,类似于这种效果

我手上是Olympus u2傻瓜机和佳能旁轴Giii QL17

我比较关心的拍摄问题如下: 1.想要拍出这种效果,我是否使用闪光灯?2. 用傻瓜机夜拍还是用旁轴拍?3. 如果是旁轴拍,参数怎么调?(因为没有用过测光仪,对这台机子也比较陌生,如果大家有推荐的便宜好用测光仪也可以告诉我!)

因为看了好多失败案例,感觉这个卷好像不是很好驾驭?所以想多听听你们的建议!关于后期冲洗的建议也拜托告诉我哦~ 谢谢!


首先说明,这个cinestill 800T就是柯达500T/5219,这根本就不是秘密。柯达Vision系列电影胶片只有一种800T,是vision1,800T/5289。2005年就停产了。

FOMA生产线分装的cinestill800

先说建议1,请按ISO500拍摄,如果按800拍了需要迫冲。2,如果生活在中国请使用ECN2工艺冲洗cinestill。

其实cs对于800T感光度的标称也很玄妙,用了E.I,来告诉大家,宽容度很大欠点拍过点拍都没事。按逻辑说如果真是800,push1stop应该是1600,但他no push是800,push1stop却是1250,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啥意思。

所以迫冲1档EI的底是800

颜色方面,因为没有碳层的5203和5219几乎完全没有抗眩光能力,所以高光点会有红色光晕之外,高光颜色也会掺进红和黄之类的暖色调,所以从结果来看,虽然是同一种乳剂,但是两种卷的颜色确实会有区别,再加上C41冲洗之后的固有色偏,这两种卷的在结果上看颜色确实有区别,至于区别到底有多大,就取决于

1扫描仪型号

2后期调色

cinestill的理念是用柯达电影胶片打入专业高端彩色负片市场,因为电影胶片品质高,很神秘,有光环。

cinestill经历了3个发展期:

第1阶段,试水期,大批拿到剧组拍剩下的库存过期胶片,有啥用啥5201,5203,5219,都有使用,预除碳,再分装,翻车率很高。

第2阶段,2018第二次众筹后,拿整张涂好乳剂的大卷底片,不需预除碳,上生产线裁切分装,貌似是用ADOX的生产线,看135的片孔形状就能区分。那个阶段还做过4x5的5219,也蛮有意思。

第3阶段,目前又变成了135拿柯达裁切包装好的整盘底片,预除碳,到生产线分装,目前用的应该是FOMA的生产线,卷上编号字体是FOMA字体,黑色卷壳加贴标签,也是FOMA风格,135片头裁剪形状也跟FOMA一样,120背纸也是FOMA背纸。

所以cs的120还有点意义,优点是卷本身是原生120,不是65mm裁边,缺点是黑白背纸本身不适合做彩色背纸,因为乳剂配方不同,彩色卷用黑白背纸,更容易在保质期内粘乳剂,导致背纸字直接印到乳剂上。

重点来了!要买新鲜的!要买新鲜的!要买新鲜的!要买购买日期往后推至少1年过期的!不要买6个月之内过期的!!!

再说下cs诞生的基础。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家没办法冲电影胶片1,药品管制严,环保要求高,电影ECN2工艺的药污染大,普通的民用冲洗店污水处理指标不够。2,专业电影洗印实验室不提供冲1卷36张135这种长度的服务。因为能进洗片机的最短长度也要100ft,所以至少要20卷接起来进洗片机。

所以cs干脆把电影胶片当作C41来做,因为用C41冲只是有点偏色,并且,作为普通用户也不知道5203和5219原来应该是什么颜色,反而可以有些奇特色彩效果。然后,核算一下成本,作为一个公司化经营,还要投产除炭车间和分装生产线,还要用新鲜胶片的企业来讲,确实只能卖到80多RMB一卷。所以cs最早用的都是过期胶片,从2017年开始才陆续有当年产的新鲜胶片。

cs选择底片类型时,因为C41市场ISO200的底片,有一大堆,而且都很廉价,所以放弃了感光度最好用的250D5207,既然宣称是C41卷,还要卖那么贵,就不能去以卵击石,你得出点别人没有的,对吧?所以他日光选择了50D5203。而柯达v3的高感光度卷是个500T这就很蛋疼,因为人家C41的ISO400的卷大概有5种选择以上,你标个500还是T灯光片,还要卖那么贵,这也是以卵击石,所以cs在测试按800拍然后又用C41冲的效果,觉得欠曝一点经过SP3000或者诺日士的自动曝光矫正,颜色反而更浓郁,只是灰雾稍微大一点,所以就标成了800T。有的朋友讲,因为炭层去了所以感光度升高了?wtf?cs自己都不敢这样说,去了炭层会让曝光增加一点点,为啥?因为炫光完全防不住了。

再说炭层问题,炭层是C41的大敌,因为C41根本没有去炭层这一步,带著碳洗还会污染人家的药水,时间久了根本就不会有人愿意洗你的卷了。所以只能预处理去掉炭层。去掉炭层的缺点是啥呢?因为电影胶片的设计理念是不怕麻烦就怕效果不好,所以抗炫光直接用的终极解决方案,涂炭,因为是纯黑消光所以抗炫光能力无可比拟,胶片背面就没有其他抗炫光涂层了,所以大家应该都发现了cs50D和800t的高光会发红,且有奇怪光晕,觉得喜欢没问题,我只是讲一下这是没炭层的锅。而且彩色负片片基高速走片很容易起静电,炭层可以防静电同时起到一定润滑作用。

promptly in

发展到现在cs也是个大品牌了,开始去做各种冷门冲洗套药,至于cs系列电影卷的冲洗工艺也不敢楞说是C41了,所以就是Process promptly inC41,普通民用彩色负片都是很干脆的Process C41。cs官网也有相同的说明,大意是:胶片用的柯达VISION3电影胶片,实测可以兼容C41工艺。

再说冲洗工艺,1,C41和ECN2的显影温度不一样,对于冲卷来讲温度是啥?温度就是生命,就像光圈,快门,ISO一样缺一不可,冲卷的影响因素是药水活性,温度,时间。黑白都可以做温度or时间,两种方式的迫冲,意思是啥?就是单纯升高温度或者增加显影时间都会让胶片曝光增加,彩色迫冲为啥不能升高温度?因为改变温度会马上偏色,增加时间偏色会小很多。彩色对温度要求比黑白更严格,C41是正负0.3,ECN2是正负0.1,然后你cs告诉我温度低点没事?因为C41显影时间比ECN2多15秒?也许吧……

2,C41和ECN2的核心成色剂不一样,成色剂影响的啥?颜色。虽然C41用的CD4比ECN2用的CD3显影能力强,不严格的工艺可以代换,不过对于电影胶片来讲,不大行。

3,预湿,现在还在产的3种彩色工艺,只有ECN2是需要PreBath的,虽然预洗是为了除炭,但它直接影响了胶卷的吸水性,因为胶片乳剂的吸水性非常强,用水泡过的和没泡过的吸收显影液的量也是不一样的,电影ECN2工艺是先把胶卷泡湿了再进显影,而C41是干卷直接进显影液,用面巾纸做类比,想像一下。

总结,如果你生活在中国,135请直接买当年生产的柯达电影卷5207,5219都有,不过保质期要注意,可以看看商家是否敢放出片基图。5203一般当年产的少,因为销量低,5213很少人喜欢一般都是过期比较久的,因为销量太低。5219也可以当800拍夜景然后去迫冲,曝光合适,冲的好,颗粒比炮塔800细。其实比炮塔800好用,因为炮塔800是5600K的日光乳剂,拍3200K为主的夜景,再校正色温后至少会有0.5档左右甚至更多的曝光损失。而且炮塔800是柯达2000年左右的乳剂技术,而炮塔160和400都是vision3的乳剂技术,所以炮塔800考古比高感更有价值。

之前120的cinestill还算值得买,因为批次稍微有保证些。不过截止2020年3月,国内商家基本不引进最新批次的cs了,有也只是快过期的库存。

关于电影卷保质期请参考这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415494/answer/893779092


在几年前公众号上就写过这个卷。远离吧!


买柯达5219就好了,最新鲜的,cinestill800T就是5219除碳版本,除非比较严肃的摄影,需要机洗,再买cinestill,因为国内好像没有机洗电影卷的地方了。

T卷表示灯光卷,适合色温3200K左右的场景,拍霓虹灯没问题,不过夜景想拍好,感光度减半,也就是买来5219需要改dx码当250度或者320度,哪怕当200度也比400度 500度强。

当你的对焦距离在2m开外就不要用闪光灯了,而且闪光灯是模拟日光的色温,不对付,除非加个浅黄色滤色片。

晚上拍照最好用大光圈,也就是ql17。


和卷没关系,这卷容错率算高的,建议你还是先摸透相机的属性,尤其是旁轴相机,有一定的入门门槛,如果晚上把控不住,建议用傻瓜机或者用手机测光配合旁轴,还是那句话不要盲目胶卷,可以先用数码练练基本功。


未邀请但是我也要强答一波

直接买5219吧,cinestill真的贵而且效果没差,公认的智商税。

5219这样的卷直接买也不过三十多

cinestill有些批次除碳除的还不算好

乖乖用ecn-2冲洗吧


挺贵的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