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敞開式會不會影響厭氧和缺氧狀態呢?請求高手指點! ( ′????ω????` )


不會影響的,厭氧池、缺氧池(或者氧化溝裏的厭氧段、缺氧段)內COD、BOD濃度較高,僅靠暴露的水面進入的氧氣量很小,根本不夠消耗的。

而且嚴格來說,厭氧池、缺氧池並不是要去絕對無氧,厭氧池內溶解氧是≤0.2mg/L;缺氧池內溶解氧是≤0.5mg/L(找不到當時看的那本書了,具體數字可能有誤)。這個溶解氧濃度不會影響到反硝化反應。


封閉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污泥中的微生物量極其豐富,一般的污泥濃度都達到了3000mgL以上,而生化池都有6米深,好氧池的溶解氧一般保持在2mgL以上,這個濃度是為了保證好氧微生物有充足的氧氣來進行好氧反應,分解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即BOD,而一旦停止曝氣,好氧微生物會迅速利用水中剩餘的溶解氧繼續反應,所以水裡面的溶解氧會被迅速的消耗掉,消耗量極大。

溶解氧是需要氧氣與水體充分接觸才能溶解在水裡,而生化池表面的水接觸空氣是完全達不到這種效果的。

所以厭氧池和缺氧池的厭氧和缺氧狀態主要是控制溶解氧來實現的,由於溶解氧的消耗量特別大,只要通過控制其補給量,即曝氣量,就可以控制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厭氧池是完全沒有曝氣的,缺氧池之所以能夠保持缺氧狀態就是因為有好氧池的消化液迴流,帶來硝酸鹽。


評論裏有位大神說我對缺氧和厭氧的理解有問題,其實我的說法是不嚴謹的,他說的對,厭氧池和缺氧池最重要的指標是氧化還原電位,在電子受體方面,厭氧池沒有溶解氧沒有硝酸鹽,因此氧化還原電位很低。缺氧池是沒有溶解氧有硝酸鹽,是好氧池迴流帶來的,因此氧化還原電位稍高於厭氧池。跟消化液迴流帶來的氧氣沒有什麼關係,正如我前面所說,停止曝氣後溶解氧會迅速被消耗掉。


不會影響,一般AAO水深6-7米,和空氣接觸的只有表面一層,氧交換率沒有想像的那麼高。


厭氧就是沒有氧氣,不用給它曝氣就行,但是要加攪拌,如果類似於ic uasb egsb反應器根據反應器結構和產氣增加混合就不用攪拌,缺氧也是沒有氧氣,但是有化合態的氧,例如硝酸鹽,亞硝酸鹽,一般缺氧池不用曝氣,需要攪拌,更不用考慮空氣的氧進去,因為微乎其微。一般市面上的環保公司給人家做工程還告訴業主缺氧池溶解氧需要控制多少多少,我笑掉大牙。


不知道提問者是不是初次接觸這個工藝,這裡說得厭氧並不是那種產甲烷的厭氧工藝,一般認為0.2mg/L以下就是本工藝的厭氧階段了,因為處在第一級,原水中有利於還未被降解,可以在段時間內消耗掉二沉池迴流帶來的溶解氧,保證厭氧狀態。

缺氧段是因為有曝氣池硝化液迴流,不可避免帶來溶解氧,此階段雖然經過厭氧消耗有機物,但還是可以保證利用消耗溶解氧,使其介於0.5mg/L左右,即所謂的缺氧狀態。

所以提問者說得加蓋隔絕氧氣是不存在的。


活性污泥法,微生物都有個好氧速率指標,沒有營養物質也會有內源呼吸速率。當污泥濃度足夠,微生物活性正常時,很快會自發耗盡氧氣,形成缺氧環境。


按你所述A2O工藝,是沒必要密封的,單純工藝運行時沒必要密封的。但實際這個工藝已經比較落後了,按目前要求環評驗收基本難以通過。主要原因在於目前環保對於臭氣濃度、硫化氫、氨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以及厭氧去除COD產生的沼氣處理的問題。按目前工藝原本單純厭氧池的工藝已經被out了,基本被UASB、EGSB、IC所替代。大部分地區環保都會要求池體進行密封並增加洗滌設施,沼氣處理設施,避免造成異味擾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