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過重慶虎頭巖附近一家兒科診所,他們主打的就是少檢查、少用藥、輕醫療模式,我瞭解到,很多家長都是從很遠的地方跑過來看,為什麼現在兒科輕醫療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青睞?在以前不是娃娃生病了,家長都是在附近的診所喊醫生拿點葯喫好了算了嗎?


噱頭,因為大部分孩子發熱都是普通感冒,小診所定位準確,他們就是治療這些普通感冒,腹瀉等輕症疾病,所謂的輕醫療,其實都是些自限性疾病,你要是硬扛幾天,不喫藥也會好,要是遇到危重的爆發性疾病,比如重型流感,比如爆發性心肌炎,分分鐘出人命。


我還以為什麼新型模式 能解決兒科醫療現狀

少檢查 少用藥?

不好意思 所有兒科都這模式 哪裡新了?

少檢查 小孩不配合 ct還有輻射 當然能不查就不查

少用藥 絕大部分葯兒童用不安全 能用的還要計算 當然能不用就不用

就這理念 新在哪裡?輕在哪裡?

只怕是診所自己宣傳的噱頭吧

就好像我開家餐館 一份飯只一兩 配菜只蘿蔔青菜 然後鼓吹自己健康飲食 引領減肥新時代?

該診所可能是真有老專家坐鎮 那還可維持熱度

如只是宣傳做的好 大家以訛傳訛

莫急 出一次重感冒流行 或大家發現該診所什麼病都不會治 立馬黃攤子


  1. 你只是偶爾去過一家診所,加上一些不知道如何採樣的「我瞭解到」,是如何得出「現在……模式……越來越」這種歸納推理的結論的呢?
  2. 兒科天然就用藥少、檢查少,並不是今天才發明的「模式」。


從你的描述來看,輕醫療具有便宜和方便的特點

小孩生病

正常的醫院診斷流程是,掛號—叫號—就醫—檢查(耗時耗力,漫長的等待)—見醫生—拿葯—就醫結束

漫長的等待和不同樓層的檢查,讓孩子和家長折騰後,輕微的病都快好了

輕醫療

醫生直接診斷,也不用收集全部證據,你直接拿葯,回家喫藥就行

就醫體驗很好,不要你等待和檢查,也就是不要長時間和高消費

我當然願意

但是

如果因此耽誤孩子的病情,你難道不會自責嗎?


因為他們針對的對象就是緊張的家長和不用治療也痊癒的小朋友啊,換句話說,風險大的咱不碰,一樣賺錢風險小。不信你帶著驚厥的小朋友,保證讓你去正規醫院。就像現在打著健康名義,把香煙變細一半,減少到10支,賣的一樣貴,煙民還歡歡喜喜,多好。


治療輕度的腹瀉,肺炎,有效果。

為什麼效果好,患者從心裡就覺得診所便宜一點,稍微有一點癥狀就會去這些地方看,不至於拖久了。

醫院兒科,家屬一般拖的時間較久,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家屬期望高。比如說最近科室比較流行的肺炎支原體肺炎,這個病患兒會咳嗽很久,家屬不理解,相信百度,其實也不是怪百度,但是一切以臨牀為準。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點癥狀,花100塊去門診看個病,也可能好的很快。

目前有點後悔讀兒科的研究生了,可是導師很好,不希望辜負老師的希望。爭取讀個博吧


我覺得問題不在於輕醫療而在於合適的治療。大部分的小孩子的病都是自限的,不需要藥物的。兒科醫生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做很多安慰家長的宣教的功能,在這個基礎上發現需要進一步治療的病。這個診所可能不是輕,而是整個兒科的醫療環境對於小朋友的治療太重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