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創作無新意,編曲沒誠意,再多遊一輪沒天理了


就是過氣了。

組合過氣了,青春這主題雖然不會過氣,但這種唱青春的方式也過氣了。

專業樂迷有沒有禮貌先不說,作為聽歌比一般人多的多的存在,更加不接受這種毫無新意的演唱。

至於我,說實話剛開始有期待,青春的記憶,但聽了兩句就跳過了。


第一,可能校園民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吧。(雖然第一季的時候超級樂迷吳青峯也唱了《同桌的你》,但更多像一種致敬和緬懷)

第二,他們兩人整體的調性和樂夏不怎麼match,狀態看起來也比較疲憊。

第三,可能水木年華上了太多次晚會唱的都是同一首歌,這次整體的曲風還是和單曲循環那首很像的,讓人似乎對他們下一輪期待不起來,所以專業樂迷才說平淡無突破吧。

不過專業樂迷說他們油膩、唱告別青春不合適之類的我是不贊同的。每個人有自己懷念青春的權利和方式,他們也是曾經那個校園民謠時代閃過的光,也伴隨過一代人的青春。


我現在真的很擔心野孩子。

以上原答

我為我上週多餘的擔心,向野孩子道歉,也為我的杞人憂天為騙來的贊感到愧疚。


真不該去,且不論音樂的好壞,水木年華本來也不是樂隊啊,應該去唱作人啊,把鄭鈞換過來啊,鄭鈞來估計也沒人敢噴吧。不過論創作能力水木年華也跟鄭鈞比不了吧,鄭鈞在唱作人可是寫了好幾首牛歌呢。再說水木年華,成名已久了,跑去幹嘛?去了還不怎麼自信,被一幫啥也不懂啥也不是的樂評人噴?關鍵人家還不跟你聊音樂,就說你年齡大,你肯定不洗澡,這TM跟誰說理去?真佩服哥倆的好脾氣。


水木年華參加樂隊的夏天,不論是主動報名,還是接受邀請,都反映了前者對後者及自身生態位的認知障礙,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最好的結局無非是作為老前輩被禮節性地致敬一番懷舊一番,為節目的「多元化「作一下點綴,如同每年穿著民族服裝出席某會議的少數代表。

最壞的結局就是我們已經看到的這種,被羞辱一番,成為節目組製造爭議話題的犧牲品,當然順便作為同情對象收穫一撥流量。

如果說水木自取其辱是老年癡呆症發作,那麼假如是樂夏節目組主動邀請水木,那絕逼沒安好心。


不喜歡民謠,所以對水木年華無感


謝邀

意料之中。

這一屆的名單放出來前,我從未想過他們也會來參加,我佩服他們的勇氣,來這檔節目。我看到了他們的名字之後,有點驚喜,因為很久沒有聽到他們的消息了。我的記憶還停留在許多年的時候,腦海里響起了一生有你的旋律。可是考慮到他們音樂大部分屬於校園民謠,流行音樂。怎麼樣在這個不是很大眾化的舞臺上走的更遠。論情懷,比不上重組的Joyside,達達,木馬。論新鮮感,也比不上福祿壽,白皮書等新樂隊。更別提與其他參賽樂隊相比了,方方面面我都感覺,他們不適合這個舞臺,有很多適合他們且更為大眾化的綜藝可以參加。

直到我看完他們的表演,我雖然很憤怒某些專業樂迷的評論。也明白某些專業樂迷可能就是節目組請來控制票數的,並且節目組需要製造話題和爆點。可是就從音樂上來說,毫無驚喜,毫無新意,我只看到了是為了迎合這個節目的觀眾和臺下的樂迷畫蛇添足。我多希望他們就實實在在以他們的方式唱一首校園民謠。淘汰與否,也至少賺一波情懷。我很失望但是也是一輪遊也是意料之中。


怎麼說呢,看完那一段,我自己心裡是複雜的,他們是我在那個網路不發達的時代第一個知道的樂隊,最終卻以這樣一個局面收場。

被時代淘汰了吧

想起那個說「油膩」的樂評人上了熱搜

他說的過分嗎?過分,無論如何他們曾經的成績是優秀的。

他說的對嗎?對也不對,人身攻擊一般言論下代表的是這個時代對水木年華的遺棄,大環境決定了他們不大被接受的事實

這樣一個「被遺棄的」「擁有過曾經的輝煌的」「有過國民度的」樂隊,最好的結局是什麼?

是「體面」的離開。


這節目不是組合的夏天。節目組請水木,是不是用心險惡啊


說實話,我覺得水木年華被淘汰是理所當然的。

排除李健的因素,現場的剪輯就給我一種極其普通的感覺,讓我連看完整版的慾望都沒有。

作為一個90後,看著70後歌頌青春沒有問題,但是看到一羣70後都快50了,還這個樣子,那可真滴是油膩。


謝邀

他們被淘汰是必然,哪怕是靠著情懷撐過一輪,第二輪也會被淘汰。

情懷應該是音樂的饋贈,而不是演唱人的手段。


專業樂迷趕緊取消吧,不尊重人,啥也不懂,滿嘴放炮。


講真,我對水木年華是很期待吧,我小學時賊喜歡水木年華(我今年大二),但此次的青春再見確實沒有什麼被擊中的感覺。

可是,水木年華的歌被所謂的專業樂迷講「土」、「油膩」,讓我看著有些難受。


謝邀。

哥倆的表現沒什麼問題。但我疑惑的是,水木年華只是演唱組合,並不是樂隊啊,出道至今也並未宣稱是樂隊,他們和羽泉、動力火車等等一樣,都是演唱組合。其實他們請來樂手參加樂夏倒也無可厚非,但也許觀眾對作品沒有共鳴吧。


勇氣可嘉,誠意滿滿。給他們點贊!專業樂迷自帶偏見導致他們一輪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