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上海小孩,目前在北京某985讀大一,和我接觸的人說「你和我想像中的上海人不一樣誒」,還有的說「你們上海人是不是都很作?」「上海人是不是歧視外來人口?」接觸過上海人或者聽過他人評價的都來滿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吧!

地域黑和跪舔北上廣的請出門右轉…


瀉藥。。

看一個地方要看優秀人群的特點

我先說說優點吧

上海人最大的優點是全民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說到做到

其實,也包括不言自明的不成文社會守則

這些共識,鋪就了上海的人際關係社會基礎

=============

上述基礎,是上海區別與其他地方的最大優勢

=============

舉個例子

一,路口紅綠燈,由於車人都較大比例遵守信號指引

所以,車就可以減少在路口瞭望通過的時間,提高了全社會的運轉效率

二,合作之中界面,大家談好以後。都會以約定為目標全力完成,任何一方不必(太多)顧及上下游的完成情況,同樣保證社會效率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總之,在契約精神的指導下,大家都願意承擔義務,換取更高的社會效率(生活品質)

這是上海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一個在上海讀大學的山東人,來之前也有聽我媽講過類似的評價,不過沒怎麼放在心上就是了。反正什麼地方的人都會有排外和不排外的,小氣或不小氣的,我覺得這種事情不是很重要。

來了以後確實沒什麼特別大的感覺,就是正常中國人唄【什麼鬼】體會到的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愧是南方人啊,上海的男孩子性格都比我這個山東來的女漢子秀氣多了好嘛。我比較熟的幾個小哥哥是上海人,說話都比較溫柔文雅冷靜的,在外人面前基本不說髒字,發消息還經常帶萌萌的顏表情,不像我但凡情緒激動一點就開始一口一個卧槽,滿手機都是互懟的表情包。

還有一點是我覺得上海人蠻客氣的,我室友是上海人,平時我有什麼吃的都要問一嘴你要不要,她都會不好意思的謝絕。以前高中的時候寢室里有點啥吃的都分習慣了,基本上某一個人就是全寢室的,見者有份平均分配,也互相不客氣,所以室友這麼矜持我是不太習慣。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我本來就想說一點的,就是上海人說話習慣和山東人不一樣。我們習慣說「摁電梯」「摁按鈕」,他們都說「撳」的。這個這麼書面的字眼我上次見到已經是小學語文課本上了。反正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我覺得挺新鮮挺好玩的。


利益相關:蘇南人

蘇南上海互相有親戚太多了……

所以蘇南人對於上海的感情肯定不會太負面至於其他地域的人說上海的一些,小氣精明啊,排外啊之類的。。。也和我們一致對於上海整體來說是喜歡的,畢竟親眷眾多,而且上海帶動我們發展,在這個普通話橫行,吳語式微的狀況下,上海話是我們最後的認同共同語。(蘇州可能不服)最後我從蘇州同學口中了解,不太喜歡上海人,因為上海人炒房,買墳墓,佔用了蘇州人的社會資源,蘇州人不開心。無錫的話,是蘇南三市裡移居上海人數最多的,和上海各個方面比較像。自然不會討厭上海。常州么……我就是常州人,常州人對上海人的看法比較正面,常州人的排外在我看來比上海嚴重一點,很多常州人(尤其中老年)認為常州是中國內地除了上海之外最好的城市。。。

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可是深有體會。

先介紹一下本人背景:上海「混血兒」,哈哈,算土著吧。父母一個是上海人一個非上海人,我出身在外地,95年戶口回到爺爺奶奶身邊。

93-99年:那時候我剛到上海來念小學,老師介紹我的時候直接說我是從想下來的,從此班級的每個小朋友對我的地域歧視可以說在我童年到達了一個高峰期。我們班的男生都叫我:土包子、鄉下人、鄉巴佬Blablabla,諸如此類的。加之每次寒暑假都要回外地看外婆和媽媽(剛開始我媽還沒來上海,只有我和我爸在上海)。而且花了很長的時間去適應學校的生活,因為上海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和外地完全不一樣,加上同學對我的排擠總之我的小學生活的確在當時甚至之後的幾年都留下了一定的陰影。最重要當時發生了一件事:由於我們大家不太重視這種德智體美的課程,所以很多同學都忘記帶音樂書,我們的音樂老師特別凶,規定下次誰不帶課本直接出去。結果一位男同學把我的課本拿過去,用橡皮把我的名字擦掉再用圓珠筆寫他的名字。然後在課前被我發現我們爭執不下,那節音樂課也沒上,最後老師用「民主」的詢問大家認為書是我的舉手,書是他的舉手方式判定結果,認為他的占多數書歸他了為結局。結束了那節音樂課。最終還是請家長來再重新解決的。當時的班主任就順帶一說結束,也沒讓對方給我道歉之類的。不過從此以後,我自尊心告訴我要贏回所有的尊嚴,不要懦弱。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上海人都那麼瞧不起外地人,至少後來98年後我上了初中發現,初中的同學對我並沒有很排斥,反而同學們的生活特別融洽。大家對我每年寒暑假要去外地探親知道我算是知青子女回滬也沒有特別的看待。而且在那三年里班級里也陸陸續續有外地借讀的也有在上海買藍印戶口轉到我們班的,那個時候班主任也從來沒有說任何地域歧視的言論誤導我們。反而那個轉學來的同學們特別優秀,一個長的帥唱歌好聽學習不錯,一個飽讀詩書算是半個文豪了,另外一個是體育課代表數學課代表,數學很好很聰明,長得高籃球打的也不錯。總之,我覺得從我讀中學開始就再也沒聽到過「鄉下人、鄉巴佬「這些諸如此類的辭彙了。

再說一些生活中,我媽後來到上海後堅決不學上海話,操著我們外地普通話度過日常的生活。剛開始去商場逛一逛買衣服的時候,那些售貨員真的是帶著譏諷的口氣和看不起的態度。偏偏我媽屬於特別好強的人,認為我買不起我偏要買。反正日子就這麼過著,不知不覺已經20多年過去了。到了2000年以後我覺得上海本地的人思想觀念也在改變,而且在上海奮鬥拼搏的外地人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機遇都或多或少賺取了一定的財富,相反上海本地人原先憑藉得天獨厚的環境並沒有去努力拚搏(至少我從周圍的人看在概率上是大部分),漸漸父母輩們喪失了競爭力,只能憑藉拆遷政策換來好的房子,指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找個條件好的。所以才有了曾經什麼柏萬青這種解決家庭內部經濟糾紛的節目。

至於現在,我想說父母輩們的觀念完全不再有外地人和上海人的觀念了。如果有,那說明這戶人家這個人眼界狹窄。年輕人更不會有地域歧視,他們更多看的是你這個人(能力、性格、特點、品德等等)。而且經濟發展這麼快的中國,貧富差距也在快速縮小這些都將漸漸打破。

我的個人經歷到這裡還沒結束還在繼續,再後來我出了國讀然後回國肯定在上海工作,因為我的家在這。至於外地,每年過年還是會回去和家裡的親戚們一起吃個團圓飯(因為我從小和爸爸上海這邊的親戚不是很近);我的父母親兼具了所謂的「外地人」的拼搏努力和「上海人」的「精打細算」的美好品德,使得我們的家庭在上海中等水平吧,衣食無憂不愁房。

總之,現在國內一線城市沒有地域問題。但是每當在異國他鄉碰到會說上海話的人也會覺得特別親切,他鄉遇故知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大城市有它的優勢:更開闊視野、更加國際化、思想也會更前衛、文化也多元,這些對個人的影響是在溝通交流的時候會不會有共鳴和一致的認知,說白了就是三觀上的一致。這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至少在上海我的周圍,無論家境好還是家境一般的,對於生男生女這個問題並不是非常在意。而在外地的某些小城市裡依舊還是要生男歸自己生女送別人的愚蠢做法,這可能會導致大城市的人看不起吧。。。。。

對於上海,我的確是又愛又恨,曾經我在這裡遭受了嚴重的歧視,留下了童年陰影啊。。。。。,現在我居然能長成一個根正苗紅的人,不但感激我父母對我成長過程中為我努力營造良好的條件和愉悅溫馨的環境,更感激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會讓你自己不斷的去前進去優化自己,競爭激烈為了不被淘汰只有拚命努力學習。個人而言,我喜歡老北京的味道特別喜歡後海和頤和園,但是論發展論機遇論公平論國際化,上海比北京好太多了。相比之下上海這個城市看的是你的綜合實力,靠自己的實力去證明一切的。

寫到這裡好像又想到上海的公共設施、醫療醫保、公共交通。。。。都挺好的,不能再寫下去了。總之,時代在進步,過去的那些老舊思想上海土著真的也拋棄了,他們有些也承認自己以前的無知想法(我周圍的上海土著有各種各樣的,而且因為自己的經歷在我交朋友的時候並不注重地域,相反我更看重個人能力、思想的交流和價值觀的契合)。


基本上你這些問題我也被人問過,我總覺得老有人抹黑我們上海人,好像第一次來上海或者剛來的都這麼問,反正我的外地同事朋友相處久了都挺好。
上海人給我的印象挺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