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佬可以講解一下,實在不明白(°?° ╬)


仁者,愛人。

傳統中國是低流動性、高密度的熟人社會,所以論語講的就是這種社會下最核心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社會,由於密度太高,人際之間的距離太近了,所以我們沒有那個思考天如何、地如何的空間,所以我們中國人的核心問題就是我們過的如何,就是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們是精耕農業,所以我們想過的好,那就是勤勞、就是積極進取,而我們又處在季風性氣候帶上,水旱災頻仍,所以我們講自強、講互助、講人定勝天、講堅持不懈、講天道遠人道邇、講敬鬼神而遠之,最終發展出來的就是經驗主義的實用理性。

由於我們累世聚族而居,所以我們講體諒、講謙讓、講感同身受、講與人為善。

這些就是我們這個文明、我們這片土地的本土意識形態,也自然就是仁的基礎,夫子將其整理升華,即從熟人間親密的情感出發,強調與人為善、積極進取、堅持不懈、理性平和,以情為動力,擔負起家國責任;以理性為約束,克己復禮歸於仁。

通過培養親朋之間的情分,通過君子垂範、教化來導民向善以建立起一個溫和的、溫暖的、富庶的、相互扶持的小共同體,禮樂束於外、仁義約於心,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其樂融融,是謂大同。

所以呢,什麼是仁?!仁首先是我們對親朋友鄰樸素的情感,受此情的激勵,而願意擔負起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願意將自己的友善向這些人投射,這就是仁之端:

因此不捨之情,乃有不棄之責也

但情有私,所以仁被開啟後,就要通過學習反省,提升我們的理性認識水平,最終以理性來剋制與約束住我們過於泛濫的情與慾望,但剋制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所以儒學強調轉化,即承認我們合理的慾望,而通過君子垂範的學習反省將我們過分的慾望導向家國責任,以這個努力奮鬥過程中的欣慰感來撫慰自己。也就是說,儒學是將個人的撫慰超越通過積極進取與人為善來和家國前途民眾福祉做了一個結合,自然有更強烈的道德情感上的回饋。

所以套用現代的語言,仁就是以情為動力、以理性約束慾望、以家國責任為價值目標來實現自我的超越。吾謂之:

走正道,做好人,成人者終成己也


後世儒家的「仁」暫且不表

我們來說說孔子的「仁」

孔子的「仁」分為兩種,大仁和小仁

大仁,即是可以幫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的行為,代表人物有先秦的管子

小仁,即是個人行為道德準則

但大仁和小仁,在孔子這裡都沒有固定的標準,在《論語·顏淵》中,顏淵、仲弓等弟子問什麼是仁,孔子的回答根據弟子的不同而不同,一如對於孝的解答

還有,如果大仁和小仁衝突時怎麼辦?我對孔子思想的解讀是小仁要讓步大仁,代表人物就還是管子,管子不繼續為死去的自家主公效忠,還投降給自家主公的對手,這是不被當時主流價值觀所接受的,其後的一些措施更是被孔子批判,但這並不妨礙孔子對於管子幫齊恆公強國和挽救華夏的高度讚揚,其原因就在於管子實現了孔子所認為的大仁


漢字很有趣,是表意文字,他的圖形本身就說明瞭問題。仁,左人右二,意為兩個人。如果人類是獨行動物,那就是一個人,只有自然、沒有社會。而人類卻是羣聚動物,因此人與人的關係,更重要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既然如此,人與人怎麼相處?那就是我把你當人,這就是兩個人-仁的意義。所以孔子推導出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論語斬件》2.11 溫故而知新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過,吾道一以貫之。意思是說,他集周禮之大成所創的儒學,有一個核心,儒學所有的理論知識及行為準則,都是圍繞這個核心開展的。

曾參把這個核心理解為忠恕,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孟子頂曾參的見解,曰:「忠恕二者,乃求仁之至要也」;孔門第二任掌門有若,則把這個核心理解為孝悌,曰:「孝悌為仁之本」……

這些儒學大牛的見解不盡相同,但都直指儒學核心。

事實上,孔子所說的核心,是「仁」。

「仁」是孔子一生的追求,是由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七種理念所組成的道德體系,其終極形態為「大同世界」,即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友愛互助、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

孔子這樣描述仁:「克己復禮」和「愛人」(《論語·顏淵》12.1和12.22 )。「克己復禮」是強迫自己遵行各種禮法,這是仁的內在修鍊方法;「愛人」是跟所有人和睦相處,相敬相愛,這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

孔子認為,當一個人接受了儒學的教化,遵行各種禮法,就會表現得彬彬有禮、敦厚可親,能夠跟所有人和睦相處、相敬相愛。而當所有人都接受儒學教化,並都達到自覺遵行各種禮法的境界,那麼世界就大同了!

這明顯是一種理想,近乎於永遠不可能實現。

故而儒家的仁,永遠都是在路上,只能努力去踐行,盡量去接近。孔子在另一部儒學經典《中庸》提到:「力行近於仁」,就是這個意思。

「仁」的理念大而化之,作為一個學說的主體思想和框架,是完美的,若作為個人的追求目標,就可望不可及了。

故而歷代儒學大牛,都默契的選擇其中部分理念專精發展。

他們在各自的專精領域,發前人之未發,領悟創造各種新知識。這些新的知識理論均緊扣「仁」核心,卻各有偏重,形成了各種儒學流派。這些流派組成了發展中的儒學,推動著儒學兩千年來蓬勃發展。

那麼,歷代的儒學大牛是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出新知識的呢?

本章闡述的就是這個問題。

【溫故而知新】—— 通過研究已經掌握的知識,領悟新的知識。

溫:有熱暖的水、適中的熱度、柔和的態度等涵義,此處為動詞用法,解作溫習、回顧、研究。

故:有原有的、因此、死亡等涵義,此處解作已經掌握的知識。

知新:領悟新的知識。知為動詞用法,解作掌握、領悟。

本句歷來有一嚴重誤解,那就是把「而」理解為並列關係,從而把本句錯誤解作「溫故及知新」。

溫故及知新,是屬於「學則不固」的範疇。我們在前面註解過,「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其中的「學則不固」,是指在熟練運用原有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與時俱進的學習新知識,不可固步自封,否則容易被社會淘汰。

故而,溫故及知新,是不斷學習別人的知識,自身並沒有創造出新知識,這是君子之道,並非為師之道。

本句的「而」,是一個因果關係的連詞。

因為溫故,所以知新,這是創造新知識的方法,也是儒學傳承得以不斷發展的關鍵。

歷代的儒學大牛,在擁有了豐富閱歷和知識水平後,通過研究一些原有的理論知識,以「仁」為指導思想,得到新領悟,創造出新的理論知識。這些新的理論知識,在踐行「仁」方面,比舊知識更符合時代的需求和更具效率。

譬如說,亞聖孟子在儒學原有理論知識上,開創性善理論,提倡仁政、王道思想,使儒學理論更完善,更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西漢董仲舒,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改良儒學思想體系,進而得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代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理論,重新定義儒學中理論與實踐關係,提倡內在知識和外在行動的和諧統一,創造了新的儒學境界……

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圍繞「仁」核心,不斷創造出符合時代需求的新知識,這纔是本章應有之義。

【可以為師矣】—— 就能夠做老師了。

可以:有能夠、許可、憑藉、不壞等涵義,此處解作能夠。

師:有尊稱、學習模仿、榜樣、軍隊編製等豐富涵義,此處解作老師,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

《禮記·學記》中記載:「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意思是說,有那麼一種人,死記硬背前人的知識,不能融會貫通,沒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只會照本宣科的傳授既定知識,這種人若稱之為老師,實在是不夠資格的。

在本章,孔子給「師」作了一個定義:要能夠溫故而知新!

正如上文所述,一以貫之的圍繞「仁」核心,進行溫故而知新,不斷創造出新的儒學知識,進行發展性的傳承,這樣的人,才配稱之為「師」,這也是儒學兩千多年來不墮的關鍵。

一以貫之是基礎,溫故而知新是方法,二者兼備,方可以為人師。

師的職能是傳道、授業、解惑,溫故而知新是為師的基本要求,不少人搞混了這兩者的關係。

這裡另外說一下,孔子的另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的師,跟本章的「師」,是兩種不同的涵義。三人行的師,是動詞用法,是指模仿學習別人的優點。類似詞義的還有「師法」「師夷之長」等,這是一種學習的態度,很謙遜很端正,但不是老師的意思。

鑒於此,我作註解如下。

孔子說:能夠通過溫習舊知識,創造出新知識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 更多的論語註解,請參見本人專欄《論語斬件》。

仁,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初心,本心的流露,形容人質樸乾淨的心性。質樸之心,有靈性覺知,有惻隱之心,故: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若心蒙塵垢,則麻木不仁,倒行逆施,靈覺枯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