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有什麼歷史原因嗎?因為個人感覺,《人民日報》一直是走在前面的才對啊。



摘自百度百科——

1978年楊西光任《光明日報》總編輯,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於5月份對《光明日報》進行改版,使之成為以宣傳科學、教育為主的文化戰線方面的報紙。在國內報業中第一家提出不刊登一般性時政經濟新聞,增加科技新聞內容,最先取消報眼處每日刊登的毛主席語錄,把馬、恩、列、斯、毛等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引語由黑體變成宋體,隨後其他黨報紛紛效仿。改版後的《光明日報》在將科學、教育和知識分子問題放在報道的重要地位的同時,保持報紙的學術色彩,對重大的理論問題和思想問題發表意見。


人民日報是官方的報紙,是代表官方的聲音的,光明日報也是屬於民間的。發表在光明日報就是看看大家的態度。當時寫這種風口浪尖的文章搞不好是要被批鬥的,當時的人誰也不知道後面會怎麼樣,寫這篇文章的記者只知道中央有人支持,不知道是誰(後來都知道是小平同志了),當時記者寫完就準備辭職了,光明日報主編也是冒著巨大風險,發表好就準備辭職了。


不請自來。

既然問了就順便安利一下背景吧。

 從1949到2019,這張以「光明」命名的報紙,始終守護著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追尋著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光明之路。

章伯鈞、胡愈之、邵宗漢……70年的發展之路上,我們看到他們的名字——23任總編輯,用他們的守正創新、務實奉獻,呵護、灌溉著這片「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他們每一位,都如同一本厚重的大書,翻開書頁,字裡行間是濃濃的光明情。在這其中,不得著重提一下總編輯(1978年3月至1982年4月):楊西光 ,看任職年份就可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發表與其密切相關。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發了一場推動全民思想解放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是中國新聞史上光輝的一頁。在這篇世紀雄文發表40週年之際,我們刊發此文緬懷書寫這光輝一頁的領頭人,時任光明日報社總編輯的楊西光同志。是他,果斷地組織修改並決定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是他,以對黨的事業的強烈責任感,與新聞界、理論界的同志密切配合,揭開了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序幕,為思想解放,為撥亂反正,為改革開放,在思想上、輿論上作出了貢獻。楊西光在真理標準討論中

楊西光

楊西光同志是1978年3月由中央任命擔任光明日報社總編輯的。這時,他還在中央黨校學習,尚未結業。待到4月上旬,才結束黨校的學業正式就任。他一上任,就著手報紙的改版工作。

恢復報紙傳播科學知識的職能改版是由胡喬木同志提出,經中央批准後確定的。粉碎「四人幫」以後,全國人民強烈要求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一心一意建設四個現代化。建設四化從何處著手呢?1977年8月8日,鄧小平同志提出:「要從科學和教育著手,科學當然包括社會科學」。而科學、教育這兩個領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得最厲害的。因此,宣傳、弘揚科學和教育,成為撥亂反正、推進四化建設的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光明日報》有著宣傳報道文化教育工作的傳統。加強科學教育工作,宣傳好科學教育,這一任務便更多地落在了《光明日報》的肩上。因此,中央決定將《光明日報》改成一張以報道科學、教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報紙,減少對一般國內政治、經濟新聞的報道。楊西光同志一到報社便全力以赴抓這件事。在他的率領下,經過緊張的工作,1978年5月1日,《光明日報》宣佈改版。《為本報改版致讀者》的社論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改版以後,本報將作為一張以科學、教育為主要宣傳內容的文化戰線的報紙,以宣傳科學、教育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主,積極反映國內外科學、教育方面的動態,大力普及科學知識,為了保持和發揚原有特點,還要兼顧社會科學和文化等其他領域的宣傳,辦好各種專刊和副刊;國內外政治,經濟新聞,除特殊重要者外,一般將不刊登。這樣一改,《光明日報》將成為一張既不同於一般性的綜合報紙、又區別於一般科學技術專業報刊的報紙,具有鮮明的特色。當時,人們對「文革」仍然心有餘悸,提出一般國內政治經濟新聞不登,這需要有相當的勇氣,也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時,社論提出,要恢復報紙傳播科學知識的職能,為「知識性」恢複名譽。這也是撥亂反正,衝破禁區的重要一著,確實起到了振聾發饋的效應。一個至關重要的決策《光明日報》從5月1日改版,到5月11日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其間,時間是短促的,而大量的改版工作,可以說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發表做了很好的鋪墊。對楊西光同志來說,從組織改版以及組織修改到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其辦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改版後的《光明日報》不刊登一般國內政治經濟新聞,並不等於就遊離於國內政治生活之外。相反,它在社會政治生活中仍發揮著重要的輿論作用。楊西光同志認為,這種作用主要是通過理論宣傳(包括評論)來實現的。

改版之際,對要不要繼續辦理論專刊,也曾經有過不少議論,有主張繼續辦的,有主張不辦的。楊西光同志考慮到《光明日報》專刊的歷史影響,以及它對活躍理論學術空氣,廣泛聯繫理論學術界人士和有關方面的讀者所起的作用,還是把它保留下來了,並且作了適當的調整和改進。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開初就是準備在《哲學》專刊上發表的一篇理論文章,後來經過精心修改移到一版發表的。現在看來,如果當時取消了理論專刊,也許這篇文章就不會到《光明日報》的編輯手中了。上面這段是回應問題的重點1978年4月上旬的一天,載有胡福明同志撰寫的《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的《哲學》專刊第77期大樣,送到楊西光同志手中。這篇占上闢欄長達5000字的文章,他用了差不多1個小時才讀完。讀完這篇文章,他立即要我(當時是他的祕書)把此文的責任編輯、哲學組組長王強華同志找來。他對王強華說,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很重要,在《哲學》專刊上發,引不起注意,可惜了,把它撤下來,放在一版發表。他說,文章要進一步修改,要針對理論和實踐關係問題上的一些混亂思想,作比較充分的論證,使文章更有指導意義;要進一步觸及影響撥亂反正、衝破禁區的一些現實問題,提到思想路線上來批評、闡述。文章經過修改後,以「本報特約評論員」的署名於5月11日在《光明日報》一版下闢欄發表。文章發表後果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看來,這篇文章如果不是他做這樣的決定,而是按原先的安排以胡福明同志的名義在《哲學》專刊上發表,是不會引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的。那麼,他為什麼會在1小時之內作出這樣的決策呢?這並不是偶然的。楊西光對真理標準問題思考已久楊西光同志對理論工作,對文教工作,對知識分子工作相當熟悉。1949年他隨解放大軍進駐上海,便以軍代表的身份接管了同濟大學,後調到福建省任省委宣傳部長一段時間,又回到上海管文教工作。他先後擔任過復旦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委教育衛生部部長兼《解放日報》總編輯。「文革」前夕任上海市委書記處分管文教工作的候補書記。多年的文教工作、思想理論工作、知識分子工作經歷,使他對思想文化戰線頗為知情,在文化界、知識界有很多知已、朋友。「文革」開始,他首當其衝,與陳丕顯、曹荻秋並稱上海三大「走資派」,被批鬥,被打倒。復出後,擔任上海市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他到中央黨校學習,這時,他已知道鄧小平同志對「兩個凡是」曾提出批評。……此處省略好多段。

(本文摘錄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30年》 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出版)

侵刪。


兩個都不是什麼好報紙,口吐芬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