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有數量巨大的漢語使用羣體,有一部分羣體長期和漢語主流使用羣體(這裡單只中國大陸)分離,導致了這個羣體雖然使用漢語,但是很多辭彙和漢語主流使用羣體天差地別,尤其是大量的外來詞。比如吉爾吉斯的「東幹人」,臺灣人,馬來西亞華人,新加坡華人,緬甸華人等等。

這裡用吉爾吉斯的東幹人舉例,他們清代從中國陝西遷徙到中亞,與主流羣體隔絕了一百多年,雖然他們說的本質上仍然是漢語的方言,但是融入的大量的外來詞,甚至用西里爾字母記錄漢語。我想,雖然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工具,但是由於大量外來詞和主流羣體不同,他們和現在陝西人交流應該不會那麼順暢。我假設一種極端的情況,不長的時間(比如一個月,或者一年?)內,有巨量的外來詞語融入漢語(不妨稱為「新漢語」),比如佔到漢語辭彙七成以上,又假設外來詞生命力旺盛,幾乎替換掉了原有的漢語詞。但是不會更改漢語的語法什麼的,僅僅是詞語被替換。是否可以認為「新漢語」是不同於漢語的一種語言,還是漢語的變種?

或者說這是一個「禿頭悖論」的情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J_E7k1pvY?

www.youtube.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VBtIPOnNI?

www.youtube.com

需要開梯子,很好看看

Nativlang是個很好的短視頻po主,感興趣的可以關注。

沒梯子的看下面:

至於問題本身:忒修斯之船是個非常沒意思的問題。


題主假設的這種情況難道不就是唐朝的日語韓語、十二三世紀的英語麼……所以說……不會

不要說不改變葛郎馬的情況了,就算葛郎馬變成英語那副親媽的不認識的樣子,還是英語

歸根到底,辭彙系統只是語言系統的一個部分,而且本身是(相較語法系統、語言系統來說)變化得最快的一個部分。


我假設一種極端的情況,不長的時間(比如一個月,或者一年?)內,有巨量的外來詞語融入漢語(不妨稱為「新漢語」),比如佔到漢語辭彙七成以上,又假設外來詞生命力旺盛,幾乎替換掉了原有的漢語詞。但是不會更改漢語的語法什麼的,僅僅是詞語被替換。是否可以認為「新漢語」是不同於漢語的一種語言,還是漢語的變種?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只要存在連續性,就可認為是漢語。

正如一艘一點點替換掉所有零件的船一般,

這要存在連續性,這艘船還是這艘船。


如果只是辭彙被替換掉,那麼它依舊是漢語。

外來語都是名詞吧。。。。

主謂賓基本語法

形容詞,動詞等等都應該不會變吧的(名詞)地(動詞)得(形容詞)應該繼續用吧。。外來語,就是音譯名詞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