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先能獨立,這樣你能夠獲得和父親平等對話的話語權。父親自私這個性格,需要更仔細的刨析,自私的程度有很多種,最嚴重的是心裡只有自己,只為自己,其次是隻為自己的小家庭,然後是為所謂的自己人,最後就是博愛無私的境界。其實人人都不同程度的自私,真正博愛無私的人很少,那是聖人才有的胸懷。所以要改掉自私的問題,你先確定父親是屬於哪一種,然後你要你父親變成哪一種,當然不可能一下變化特別大,人都是本能抗拒改變的,需要一點點去糾正那些自私的行為。母親的自卑是長期依賴於別人生存,喪失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塑造成了一種自卑忍受的性格。改變的方法就是解放母親的勞動能力,讓她能重新獲得勞動能力,能通過勞動獲得一份收入。你問題描述的信息太少,細節的地方就不一一展開分析了。


有些東西你只能改善卻不能改變,比如父母的性格和根深蒂固的習慣,你能做的就是不變成你所討厭的那種人,多去認識真正人品好的人,學會向好的一面學習,要記得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不要自暴自棄,也不要用別人的不好懲罰自己。父母雖然不可以選擇,如果他們至少是愛你的,就請在你面對他們的時候對他們多一點關心,哪怕不贊同他這個人,但是關心還是要有的,別把自己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多一點理解和包容吧。從他們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性格也會受到時代的影響。越是親近的人,越是容易看到對方的缺點。對於親人,與其當作陌生人一樣去挑剔他們性格中的缺陷,不如試著從他們的經歷出發,去理解。因為厭惡這種情緒只能消耗你們之間的感情。

父母也是凡人,人無完人。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等你再長大些,你就理解他們了,理解人的渺小,理解環境是如何造就一個人的,理解生存不易。


想到一段話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努力讓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能力改則改之,無能力儘可能忽視。

你要明白和你同處境的人還有很多,要學會共勉。


長大了以後,發現父母的關係並不如我看見的那樣,他們會有很多矛盾,各種各樣,比如爸爸總想著和伯父他們親近,媽媽總偏著舅舅和外婆,家裡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


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是你的父母。儘管你潛在討厭也要孝順體貼,這些也不會影響到你的不喜歡,就好像你不喜歡你的老闆你還是要為他打工上班。性格這一方面沒有人能夠改變,自己的父母能夠把你帶大,對你比對別人好這就是不一樣。


從你表述的觀點而言,你還是沒長大,缺失了起碼的理解和感恩是可悲的,問題是恰恰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建議主動跟父母溝通,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對抗,人生都有一個過程,而你走過的這一段,或許正是你最值得去反思的年齡,或許有一天,當時光滄桑了你的容顏,人生會給你一個圓滿的解答。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還有什麼可說的。把自己弄好就行,別自己自卑自私令人討厭就行。


我感覺說實話,除了和父母關係非常好的小孩,,,,其實大多都不太會喜歡父母的性格,畢竟時代不一樣觀念不一樣。

然後我感覺父母的包容能力還是有限的

emmm像父親的角色大都不能接受被反駁,因為他們是家裡的主導人,可我們卻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觀點,所以相衝也是很正常的吧。

其實不管自己對不對,只要被反駁,總是會有一點心生不快的感覺,然後討厭父親的管教也是很正常的來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母親的無能為力其實也很讓人難過哪。

額,除非自己有自己的經濟能力,能夠獨立生活,要不然就體諒一下他們的生活壓力吧。。。。。


人這一生是有幾個層次的,低級的管理好自己一個人,中級的要有家庭責任(小家庭和大家庭),高級一點還要在朋友,同事,等社會羣體中擔負責任,頂級的需要普度眾生。。。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很棒的是你不自卑不自私,,,願做一個有責任的人。


避免矛盾,老一輩人的思想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思想也無法被改變


你為啥不看看他們的優點呢?


做你自己唄。誰也別學


那就盡量獨立的過好你自己的生活


包容,好好愛。你認識到,說明你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包容,先天和後天環境各種因素形成了每個人不同性格。在此基礎上適當的鼓勵和勸慰。


拼盡全力,不要讓他們的影子出現在你自己身上,也不要養成他們那樣的性格,自信陽光樂觀,自己做榜樣,也不要傳給你的下一代,知道他們的不足就在你這一代停止,讓你自己改變,畢竟改變自己要比改變他們已經成熟的價值觀世界觀更容易


如果他們好愛你

那在你眼裡,他們也都是可愛的老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